没有面粉和鸡蛋了,吃食得省着点。
  捉鱼不实为一个好办法。
  第五日,厨子跟小李齐禀报道:“陛下,大米只剩下半担,没有油了,只剩下盐和酱油。”
  小李齐忙跟厨子去仓库查点库存,很是吃惊,“吃得太快了。”
  夜里,她在灯下算账,越算越沮丧。
  剩下的东西,似乎撑不够十日。
  这怎么办呢?
  这一晚,小小人儿第一次睡不好。
  第二日一早,她早早起来,跑到厨房吩咐厨子道:“今日熬粥,加点野菜下去,记住,熬得烂点。”
  她摸摸小肚子,母亲写的食膳谱中提过,野菜不好消化,须得熬烂点。
  这一日,众人吃了两餐加了野菜的粥,到得晚上,人人脸上有菜色。
  小李齐这回记下仓库的库存食物数量,又计算好每人每日的食量,她有些发愁,这样下去,到得第十日,食物就全消耗完了。
  雪上加霜的是,大长公主肠胃不好,吃不得野菜粥,只能另给她熬大米粥。
  这样下去,很快会见到缸底。
  小李齐这晚完全睡不着了。
  半夜里,她喊了庄头到跟前,询问没米时一般怎么办。
  庄头道:“没米就吃番薯和野菜。”
  小李齐问道:“吃不下野菜怎么办?”
  庄头答道:“那是饿得不够狠,饿狠了,什么都吃的。”  小李齐搓搓小手,“咱们快没米了,可是皇姑姑吃不得野菜。”
  庄头搔头,“还有一个法子的,可以打猎去卖,卖了钱买米。”
  小李齐闻言,马上召集侍卫,吩咐他们去打猎。
  小李齐这边有动静,李丹青和齐子蛰马上知道了。
  李丹青在被窝中笑出声来,咬着被角道:“没饭吃就去吃肉啊,就去吃肉啊……”
  侍卫打了猎去卖,买了米和油回来。
  小李齐松了口气,但这个时候,又出现新的问题。
  有一个侍卫打猎时受了伤,须得请大夫医治。
  侍卫长报上来,低声道:“陛下,卖猎物的钱全买了米,没钱请大夫了。”
  小李齐沉默片刻,“把米拿去卖了,先给他请大夫。”
  侍卫长叩头谢恩。
  晚上,最后一点米熬了粥给大长公主吃了。
  余者诸人吃野菜和番薯。
  小李齐手里拿着一个番薯,咬一小口,就一口咸菜。
  番薯这东西嘛,吃两餐还行,天天吃,谁受得了?
  她吩咐庄头道:“待会儿喊人去河里捞鱼,再去山后挖挖笋。”
  庄头应了。
  这天晚上,小李齐早早睡了。
  前两晚睡不好,熬不住了。
  真是心力交瘁啊。
  她这会并不知道,待她一睡,厨房里就热火朝天起来。
  庄头把藏好的食材端出来,让人洗洗切切,交给厨子 。
  三刻钟后,厨子煮出八菜两汤,蒸出两笼点心,送到李丹青和齐子蛰房中。
  过一会儿,大长公主诸人集到李丹青房中。
  大家喝汤吃肉,讲故事。
  大长公主到底不忍心,笑和李丹青道:“真让小白龙饿着?她这两日明显吃不下番薯,都没吃饱。”
  李丹青乐呵呵道:“她先前吃得太精太细,肠胃反不好,这几日吃粗粮,有时候还吃不饱,但你瞧她,除了满脸愁容之外,身体却没有什么不适。”
  “饿饿对她有好处。”
  齐子蛰本来也不忍,听得李丹青此话,想起小李齐这几日肠胃确实没有不适,便闭了嘴。
  小李齐第二日一早饿醒了,她洗漱毕,背着手去厨房,一进去,鼻子不由到处嗅了嗅,问道:“什么味?”
  厨子有点心虚,脸上却没有表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有什么味呢?”
  小李齐也心虚,之前扬言,说自己有治国之才,管几十个人吃喝是小事儿,可现下还真要叫他们饿肚子了。
  她问道:“今日吃什么?”
  厨子幽幽道:“野菜加番薯。”
  午间,小李齐去瞧大长公主,见她案上放着野菜和番薯,没有动过筷子的迹象,不由吃惊,问道:“皇姑姑为何不吃?”
  大长公主发愁道:“实在吃不下。”
  哎,昨晚吃太多了,今日吃不下哦!
  小李齐很忧心,“你不吃,会饿病的。”  大长公主摆手,“真的吃不下。”
  她喊过侍女,“天热,这野菜和番薯放了一会子,闻起来一股馊味,拿去倒了。”
  小李齐忙拦下,“等等,野菜倒就倒,番薯留着罢。”
  说不定,过两日连番薯也没得吃了。
  小李齐去找庄头商量法子。
  庄头道:“陛下,这才过去七天,还有八天要熬,要不,跟太上皇和太后娘娘服个软吧。”
  他咂一下嘴,“别的人还罢了,大长公主肠胃不好,会饿出病来的。”
  小李齐站起,扶着墙,脑袋抵在墙上,“再坚持两天看看。”
  她出去,在庄前转了转,“没有饭吃,到底还能吃什么啊?”
  身后一个声音道:“可以吃树皮,也可以吃蛇和老鼠。”
  小李齐转头,见是庄头的孙子,便坐到台阶上道:“这是谁告诉你的?”
  庄头的孙子蹲到台阶前,“这是祖父告诉我的,说他们以前没饭,就去挖树皮吃。”
  “后来,年景好了,才有番薯吃。”
  “再后来,太后娘娘掌权,才有大白米饭吃。”
  庄头孙子把从庄头那儿听来的饥荒年故事,一一告诉小李齐。
  小李齐听得怔住了,饿得狠了,不单吃树皮,还吃老鼠,也吃土……
  太可怕了!
  小李齐站了起来,她决定,以后好好吃饭,也好好读书学本事,长大不让百姓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