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媳妇,只能是去抢了!
  除此之外,关宁军还缴获了不计其数的战马牛羊。
  生活在河套范围内的蒙古人被打怕了,想要在归化城组织联军,同吴应麒作战。
  结果,被吴应麒一个奔袭,彻底解决了问题。
  蒙古人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两万骑兵,或者说是两万牧民吧,一战尽没。
  也就是蒙古人都会骑马,跑得实在太快!
  否则,吴应麒都能在归化城打出一次歼灭战来!
  可即便如此,吴应麒在归化城胜的这一场,也是能极大的振奋西清上下的士气的。
  西清和大明在湖广的那一场决战,败的实在是太惨了。
  一场惨败之后,西清甚至被迫直接退入了关中,连整个西南,外带河南,湖广都给抛下了。
  西清上下的军民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甚至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起了关宁军的战斗力!
  这次河套决战,算是关宁军向天下人证明了一下,他们依旧很能打!
  此战,吴应麒总计斩首四千级,抓获俘虏七千余。
  缴获各种战马驽马数量过十万,牛羊等大牲畜不计其数,但预计总数会超过三十万,甚至更多。
  这还只是关宁军在归化城一战缴获,如果要算河套一战的全部缴获,数字只会更多。
  光是马匹一项,保守估计都能破二十万!
  这就是关宁军扫荡了整个河套,所能获得的战利品!
  只能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话是没错的。
  可以说,有了这二十万匹马,关宁军西征所用的战马,肯定是足够了。
  吴三桂忍不住朗笑出声。
  “哈哈哈!”
  “哈哈哈哈!”
  他的笑声中满是开怀,似乎要将宫殿的屋顶都给掀开。
  “儿臣恭喜父皇!”
  “应麒此战大胜,大涨我大清国威!大振我大清的军民士气啊!”
  吴应雄下拜说道。
  吴三桂扶起自己的长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这功劳不光是你弟弟的!”
  “你这段时间为了筹措大军出塞所需的粮草的辛苦,夜以继日的处理政务,朕也是看在眼中的。”
  “我大清在河套的这一场大胜,功劳有你一半!”
  吴应雄用力的点头,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第七百一十二章京师之战结束
  吴三桂将吴应雄扶了起来,并下令给他赐座。
  吴应雄坐下之后,接着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此来还有一件事要汇报,是关于大明北伐的事情……”
  吴三桂闻言,眼睛微微眯起,开口询问道。
  “哦具体情况如何?”
  吴应雄开口说道。
  “根据儿臣所得到的情报,此次明军北伐,是大明皇帝在御驾亲征。”
  “调动的兵力更是达到了十万人的规模!”
  “这次北伐,明军共兵分两路,一路走海路进攻天津,一路走运河沿线,目标同样是天津。”
  “两部明军在天津回合之后,便会向着京师推进。”
  吴三桂闻言,微微颔首道。
  “此战,明军还真是步步为营啊!”
  不怪吴三桂感叹,实在是明军几乎每次作战,都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靠着实打实的硬实力破敌,取得胜利!
  所用的战略战术,就突出一个稳健,各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几乎不存在!
  这样的明军,无疑是可怕的!
  因为,这样的明军几乎不存在弱点。
  敌人面对这样的明军,如果想要取胜,那么就只能是以硬实力取胜。
  各种奇谋妙计面对一心一意结硬寨打呆仗的明军,几乎不可能起到作用。
  吴应雄接着说道。
  “根据从北直隶方面传回来的消息,保定守将赵良栋投降,天津守将明福战死,现在明军已经推进到了京师左近!”
  “京师告破,就在眼前了!”
  “按照预计,明军在攻破京师之后,可能会选择对山海关,或者山西动兵。”
  “最迟今年年底,明军就将收复除去关中之外的整个关内土地。”
  吴应雄的脸色忽的变得凝重,开口说道。
  “到时候,关中可就危险了!”
  吴应雄知道,朱宏煜的野心很大,这位绝非一个偏安之君。
  在大明解决完北直和山西的战事之后,朱宏煜是绝对不会放着关中不管的。
  还有就是,吴应雄也丝毫不怀疑,明军打完北直和山西之后,还有继续对关中动兵的实力。
  手握江南财税重地,现在这样规模的战事对大明来说,还远算不上什么穷兵黩武。
  没见朱宏煜甚至连预备役都没有进行动员吗?
  整个江南现在照样是歌照唱,舞照跳,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影响到什么。
  现在的大明朝廷,可是有钱的很!
  吴三桂闻言,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的他,却是并没有惊慌,而是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
  “应雄,你说父皇派人去向大明天子称臣求和如何?”
  吴应雄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的表情。
  您老心里是真没点逼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