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我的1999 > 第995章 巴特西
  第995章 巴特西
  不过他已经计划在泰华城成立后,把丰收农业、德农集团、环球旅游集团、客隆超市的总部都迁到这里来。
  同时再吸引一两家985高校在这里建立分校区,提供人才支持。
  再加上便利的交通,位于胶济铁路中心段,距离潍*坊机场不到五十公里,距离最近的潍*坊港也不到一百公里。
  强大的工农业基础。
  以及省级经开区的政策虽然比不上国家级,但也不太差。
  完全可以把这里打造成徐氏的另一个中心。
  “经开区现在有多少企业了?”
  “从政府方面获得的消息来看,目前引进的企业已经有149家,最大的是昆仑科技和丰收农业。
  剩下的公司大多数都是跟两家公司业务有联系的上下游企业。”陆觉道。
  益都是昆仑科技最大的产业中心。
  旗下台式机、笔记本、mp3、u盘等产品,一半的产能位于益都。
  一个昆仑科技在经开区的员工就有近万人。
  再加上附属其它电脑机箱厂、键盘等上下游企业,益都已经成了北方重要的电子产品产业基地。
  从事电子行业的员工就有五万多人。
  丰收农业也在这里连续设厂,投资5个亿,建成了年榨油120万吨的新式榨油厂。
  投资3亿华夏币,建成年产80万吨饲料的饲料厂。
  最近更是投资10亿华夏币,小麦、面粉、挂面等农产品加工基地。
  齐鲁丰富的农业资源,给丰收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原材料来源。
  同样也有大大小小的食品加工厂,依托丰收农业不断扩张的产能发展壮大。
  等两大行业发展起来。
  经开区至少可以云集二三十万人衣食住行。
  接下来‘火炬工业’也会把旗下汽配产业、园林机械等一部分产能放到这里。
  再加上益都本身就有一定基础的行业。
  未来二十年内,经开区人口突破40万是大概率的事情。
  养一座‘益都泰华城’没什么问题。
  不过想发展起来,除了工业,教育和医疗也至关重要。
  在这两方面,益都都不差。
  不过徐良还打算自己投资打造真正顶尖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不只是为了发展自己家乡,还给自己的后代提供方便。
  当然这些是长期规划,慢慢来吧。
  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看完了益都泰华城的工地,一行人又开车在经开区转了转。
  基本都是工厂,以及附属的商店,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转了一圈后,便回了九龙峪山庄。
  “徐总,您这地方真不错,适合修身养性。”
  “我倒是想修身养性,可惜现在没机会。……坐。”
  端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
  “谢谢。”
  “公司整合的怎么样了?”徐良笑问道。
  “很顺利,大家之前就经常合作,彼此都很熟悉。理顺了管理权和财务体系,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泰华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商,旗下的每一家购物中心都有客隆超市分店。
  一些拿到的大型地皮,双方也会联合开发。
  比如魔都‘富华城’项目,占地2170亩,总体建筑面积高达315万平米。
  鹏城桃源居,开发土地面积1727平米。
  蓉城南城都汇,开发土地面积1980亩。
  苏&州凤凰城,开发土地总面积90公顷,建筑面积156万平米。
  津门太阳城,开发土地总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215万平米。
  这些巨型项目虽然多数都以住宅地产为主,但泰华也会跟着建设一座建筑面积10万平米左右的购物中心。“理顺管理权、财务、人事体系还不够,三家公司的合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合并,还是企业文化和内部管理的合并。
  尤其是你作为泰华集团的ceo,负责全集团的管理,要压得住阵脚。”
  陆觉明白大boss的意思。
  泰华集团成立后,公司便成立了管理委员会。
  富华地产总裁沙志刚,客隆超市总裁马家梁,也是管理委员会的成员。
  作为后来者,他们天然就有联合的基础。
  如果自己不能真正收服他们,泰华集团内部将分为两大派,真要斗起来,大老板肯定会质疑自己的管理能力。
  到时候泰华集团ceo的位置还是不是他就不一定了。
  “您放心,我肯定一碗水端平,能者上,庸者下,尽快把公司拧成一股绳。”
  徐良微笑颔首,“你的管理能力我是放心的,这也是我让泰华并购富华和客隆的主要原因。不过五根手指还不一样长,泰华旗下五大领域,十九个业务单元,不可能齐头并进。
  具体哪个是主?哪个是次?你不仅要心中有数,还要能平衡各方的需求。”
  看着沉默不语的陆觉。
  “是不是感觉压力巨大?”
  “有一点。”
  陆觉苦笑道。
  “徐总,我会竭尽全力,但害怕自己会能力不足,辜负您的期望。”
  “别担心。只要是正当理由,不管是财务还是人事,我都是你最坚定的支持者。”
  “是。”
  陆觉重重点头。
  他手里权力壮大的同时,也意味着压力的壮大。
  这段时间整合富华和客隆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了。
  “你看上了英国的一个项目?”
  “是。”
  陆觉连忙把准备好的资料拿出来递了过去。
  扉页上一行清晰的字迹。
  巴特西电站改造项目。
  “巴特西发电站建于1930年,由吉尔斯·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设计,他同时也是英国最标志性红色电话亭的设计师。”
  陆觉迅速介绍起项目背景。
  “巴特西发电站曾是当时英国最大的发电站,为伦敦提供五分之一的电力,涵盖白金汉宫和议会等地,在伦敦历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巴特西发电站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其作为发电站的功能丧失了,但却因为历史的沉淀变得越来越耀眼。
  首先,巴特西电站采用曾经风靡一时的红砖教堂风格,成为了目前欧洲现存最大的红砖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建筑之一。
  其次,它以原始但奢华的装饰艺术风格而著称,其涡轮机大厅采用了意大利大理石,而整个房间都使用抛光的镶木地板和锻铁楼梯。
  具备独特的艺术吸引力。
  最后,复古感和工业感相得益彰,兼并仪式感与实用性,具有浓浓的英伦风,恢弘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饰让它一跃成为世界地标性建筑。
  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不仅是英国二级保护建筑,还成了很多电影的取景地。
  在全球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关键是巴特西电站位于泰晤士河畔,旁边就是巴特西公园,对面就是切尔西富人区,距离地标性建筑伦敦眼、威斯敏斯特宫、圣詹姆斯公园等都不超过2公里。
  是伦敦核心地段。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成功,巴特西不仅会成为泰华进军欧洲的经典案例,为以后在欧洲发展铺平道路,还会成为我们的印钞机。”
  徐良翻着资料。
  他承认巴特西的地段确实非常好,在全球知名度也极高,再加上位于城市核心区和富人区,一旦开发出来,肯定不缺人流。
  但是。
  “巴特西电站的地段和发展前景这么好,感兴趣的投资商肯定不止我们一个。”徐良道。
  好东西放在那,大家都看得见。
  没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