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我的1999 > 第1053章 交换条件【补一章】
  第1053章 交换条件【补一章】
  宋云山身体下意识的朝后面靠去,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徐先生还真是好算计。”
  “宋先生,业务交换对我们双方是双赢。以后,我们就不用在超市和水泥两大行业争锋相对了。”
  宋云山:“华闰和徐氏旗下竞争的行业可不止超市和水泥。”
  华闰雪啤酒,仅次于康华集团旗下的啤酒业务。
  华闰怡宝也是华夏前列的瓶装水品牌,跟康华的天山矿泉水是竞争对手。
  华闰五丰是一家集食品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运输、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集团。
  主营业务包括肉食业务、水产业务、综合食品业务三大类,业务区域涵盖香江、内地及海外市场。
  是丰收集团的竞争对手。
  华闰置地则是泰华的竞争对手。
  可以说,除了电力、医药和燃气,华闰旗下绝大部分业务都跟徐氏旗下的业务有竞争关系,包括金融。
  “对于华闰我向来是尊重的,所以也不愿意看到你我两家因为正常的商业竞争闹得不愉快。
  所以,如果能减少一个行业竞争的话,对我们双方都是好事。
  宋先生以为呢?”
  “徐先生说的没错,不过我们希望用雪啤酒交换天山建材。”
  徐良淡淡一笑。
  “天山建材负债率很低,净利润高达20.4%,按照10倍的市盈率估值,天山建材的市值高达200亿华夏币。
  2005年华闰雪啤酒年报显示,年销售啤酒395万吨,年销售68亿元/港币,利润1.38亿元/港币,利润是青岛啤酒的30%左右。
  2006年两季度销量268万吨啤酒,但净利润并没有改善太多。
  而且雪啤酒负债率高达60%。
  高负债、低利润,按照10倍市盈率估值都给的高了。
  而且雪啤酒49%的股权在南非米勒手里。
  考虑商誉,华闰手里的雪啤酒股权最多价值20亿华夏币。
  用20亿华夏币交换我的200亿华夏币,宋先生觉得可能吗?”
  宋云山看着面前脸上挂着笑容的男人,心中渐渐升起一股明悟。
  “徐先生,你想交换的不只是华闰万家,还有雪啤酒、怡宝矿泉水和华闰五丰,你要把华闰的零售业务一口吞下去。”
  徐良脸上笑容深邃了几分。
  “宋先生果然聪明。”
  宋云山脸上露出一缕怒色。
  “徐先生的胃口未免太大了。”
  “大吗?只不过是华闰旗下的业务规模太小罢了。如果华闰超市的营收过千亿,利润过百亿的话,你一个华闰万家就能拿走我的天山建材。”
  顿了一下。
  “宋总,华闰的业务太多也太杂了。
  零售、电力、半导体、工业压缩机、燃气、医药、啤酒、水泥、金融在内十几个行业,你们每一个行业都不是第一。
  简单来说就是大而不强。
  如果我来执掌华闰,会把公司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电力和燃气,医药,水泥三大行业。
  先成为华夏第一,再进入国际市场。
  如果国际市场的资金不足,我还会继续缩减集团主业。
  不管是电力和燃气,还是医药和水泥。
  成为全球第一的收获远比你横跨多行业来的更多!”
  虽然是为自己收购铺路,但其中一半也是真心实意。
  宋云山沉默片刻。
  “徐先生说的轻巧,但想要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又谈何容易?”
  “宋先生说的没错,但这世界上想要赚钱,想要获得惊人的成就,什么时候容易过?”
  凝视着对方自信的眼神,宋云山刚要拒绝。
  “宋先生知道我为什么来香江吗?”
  徐良作为华夏超级富豪,他的行踪很多人关注,宋云山也是其中之一。
  “为了广发行的收购。”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目前我们已经跟粤省达成协议。
  由渣打银行组成的收购团收购广发行85%的股权。
  其中渣打银行占股19.9%,意大利米兰银行占5.1%,汉华集团占股20%,华石油占股20%。”
  直视宋云山,徐良缓缓道。
  “剩下20%的股权,可以交给华闰。”
  “平安呢?”
  渣打并购团追求广发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内部都有谁,各持有多少股份,早就传出来了。
  “平安的目标已经从广发行转移到了深发展。他们要的是整体并购,而不是投资。”
  宋云山默然片刻。
  “正如徐先生之前所说,华闰的业务太杂,我们不适合继续拓展更多的业务边界,所以广发行就算了。”徐良淡然道:“如果说在合适的时机,渣打和汉华持有的广发行股权全部转给华闰呢?”
  宋云山眼底闪过一道精光。
  20%的股权跟控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华闰是国企不是私企,它是能控股的。
  “有了广发行这个全国最顶尖的二线银行,就可以把华闰的金融业务全部整合进去。让金融业成为华闰的业务核心,为整个集团的发展铺平道路。”
  宋云山承认他心动了。
  没有人能拒绝一个大型银行的诱惑。
  就像徐良说的,一家大型银行在手,能为旗下各大业务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现金流。
  西方那些财团、财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你真有把握拿下广发行?”
  “我答应粤省方面在这里投资35亿美元,建设一条12英寸,月产10万晶圆的芯片厂。”
  汉华收购中芯国际的消息虽然还没见报,但对一些顶层人物,这已经算不上什么秘密。
  宋云山缓缓点头。
  35亿美元,将近三百亿华夏币的高科技投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政府能拒绝。
  广发行卖谁都是卖,当然是给出价最高的那个。
  毫无疑问,投下三百亿的徐良远超过旗。
  “如果我答应,你们什么时候把广发行的股份转让给华润?”
  “四年后。”
  “2010年?”
  “没错。”
  2010年以后,华夏发展的爆发期结束,进入稳定增长期。
  银行股的回报率将慢慢降下来。
  同时也让渣打方面彻底死心。
  他们永远不可能收购一家华夏全国性银行。
  “四年是不是太久了?”
  “宋先生,渣打收购广发行虽然是投资,但也肩负着改善广发行管理水平和回报率的任务。如果我们刚到手就把股权卖掉。
  粤省方面恐怕不会给我们好脸色,以后再有同样的事情,渣打和汉华很难再有机会。
  所以,我们需要时间来重塑广发行的管理。
  将来等华闰收购,你们得到的将是一个制度完善,回报良好的优秀银行。
  你们赚大了。”
  宋云山略作思索后,“事关重大,我需要回去跟公司的管理层商量一下。
  不过,如果我们同意的话,广发行的股权要签订回购协议。”
  没有合同,他怕徐良出尔反尔。
  “当然没问题。
  不过,时间紧迫,你们只有两天的时间。”
  “两天太短了。”
  “后天我就会把渣打收购广发行的条件报上去。
  如果你们不答应,我们就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所以,不是我不给你时间,而是我的时间也不充裕。”徐良直接道。
  “交易规模这么大,两天的时间太短了。而且华闰不是徐先生旗下的公司,就算我是华闰ceo,也做不到一言而决。”
  “我相信宋先生的决断力和领导力。”
  话落,徐良站起身。
  “宋先生,我要说的都说完了。时间紧迫,我就不多留你了。等我们确定了合作方案,我再请你吃饭。
  到时候我们可以敞开心扉好好聊聊。”
  宋云山站起身,“希望有这个机会。”
  徐良伸出右手,语气坚定。
  “一定有这个机会。”
  宋云山微微一愣,随即笑着握住他的右手。
  简单晃了晃,便松开了。
  “徐先生,告辞。”
  徐良亲自把他送到门外。
  目送黑色的奔驰车远去。
  李金玲:“徐总,您觉得他会答应吗?”
  “会,但未必会答应我们所有的条件。”徐良缓缓道。
  华润万家是一定需要拿下的。
  零售渠道对徐氏旗下的企业太关键了。
  雪啤酒、怡宝矿泉、五丰都可以放一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