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我的1999 > 第1390章 建议和馈赠
  第1390章 建议和馈赠
  娄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汉华的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让他和上面的人看到了一个好机会。
  对冲基金赚钱虽然很快。
  但只为gp和lp产生回报。
  而一家优秀的投行,可以撮合、运作成百上千个大项目。
  所产生的影响远不是一个对冲基金可比拟的。
  像高盛和大摩的年盈利不过区区几十亿美元。
  但地位、重要性却比很多更赚钱的公司要高。
  娄伟:“雷曼兄弟近两年已经坐稳了华夏内地外资投行撮合项目交易额的头把交椅。
  为华夏公司的多个大型项目担任主承销商或者财务顾问。
  其中包括今年中铝联合美铝收购力拓英国公司股权的牵头财务顾问;
  华能斥资42亿新元,收购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100%股权的独家财务顾问;
  中石化15亿美元可转债项目的独家全球协调人;
  华信银行去年h股上市的联席簿记管理人。
  我们自己的投行。
  比如中金、华信建投,一直在自己的池子里打转,缺乏海外影响力,也对海外市场不熟悉。
  加上官方色彩太浓郁,一直以来,都是外资投行在承接我们的海外大项目。
  我们在这期间交了不少学费。
  所以一直希望诞生一家华夏自己的民营投行。
  这样的话,很多项目都可以放心的交给这家民营投行去负责。
  也不会被人家过度解读和排斥。”
  徐良点了点头,他理解娄伟以及官方的难处。
  假如收购一座澳洲或者南美的矿山。
  上面派中金去谈,可能人家觉得你不专业,没有名气。
  而且都是官企,不愿意跟你谈。
  那就只有把任务委托给高盛、大摩这些外资投行了。
  但这些机构不是什么好鸟。
  经常挖坑不说,还要吃完上家吃下家。
  华信泰富的宋家在澳元合约上面被人家玩的团团转,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出现一家民营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和拥有专业水平的投行。
  能够让中资企业出海少踩很多坑。
  但前提是,这家投行要值得信任。
  在娄伟看来,徐良是经得起思想考验的好同志。
  不仅能赚钱,关键时刻还能抗事。
  把这个任务交给汉华,他放心,上面也放心。
  “上面非常重视你,说你是金融、科技两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要多多重视和帮助你!”
  看着娄伟那鼓励的眼神,徐良心中有数了。
  “上面过誉了,汉华能有现在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千千万万个汉华员工的共同努力。
  不过,我可以保证。
  既然上面把如此重大的任务交给我们。
  那汉华所有员工,包括我个人在内,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完成。”
  关键时刻,徐良丝毫不含糊。
  毕竟,我东大自有国情在啊。
  在这里做生意,上面才是老大。
  他可不想将来落得跟老王一样的下场。
  娄伟满意的点了点头。
  显然对他的表态很满意。
  “你有这个态度就好。
  不过,不用太着急。
  业务的事情,还是要结合你们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外部形势。
  一点一滴的去累积,欲速则不达。
  现在你们的对私募股权做得很好。
  给国家外汇的保值增值做了很大的贡献。
  在做好对私募股权业务的基础上,再去做好你们的投资银行业务。
  慢慢来吧,先从内地做起、亚洲做起。”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心里也一样乐开了。
  再过几年就是华夏国企、民企疯狂涌出国门的年代了,再加上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
  南美、非洲的矿山,印度洋的港口,毛熊、中东的油田……
  世界那么大,都可以跟着一起去看看。
  金融业务能做多大,完全取决于背后站着的国家实力有多强。
  汉华的背后则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未来的全球霸主。
  给徐良画了一张大饼,鼓励一番后,娄伟又开始了计划之中的敲打。
  “做空港岛,赚了不少吧?”
  徐良脸色微变。
  “金融危机爆发下,全世界的上市公司都在暴跌,做空也是市场行为。”
  “做空没有问题,但那么多人上街表演,这就有点超纲了。”
  娄伟收起脸上的笑容,表情严肃道。
  “前段时间,华联的人进京,说你在港岛胡作非为,搞得怨声载道。
  领导把他们挡了回去,说要多包容你。
  国际金融市场有属于它自己的市场规矩。
  同时还告诫我们不要过多对你进行‘思想’干预,捆住了你的双手。
  对你,那是呵护有加啊。
  可谁曾想,你后脚就捅那么大的篓子……”
  徐良脑子里却转得飞快。
  当初那么做的时候,他就料到会有一些不利影响。
  毕竟,华夏不是西方,‘上街表演’的影响力太大了。
  “徐良,你也是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人,很清楚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尤其闹得那么大。
  让很多人都有意见。
  如果不是念在你也是被迫反击的份上,恐怕就不是我坐在这里跟你谈了。”
  徐良没有出声替自己辩解,他知道香江的事情自己有些踩线了。
  这件事,老岳父姜卫国也打电话跟他提过。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但他并不后悔。
  人家都打上门了,你屁都不放一个,还是爷们吗?!
  不过现在好处拿了,该低头还是要低头。
  毕竟自己可不是李家。
  人家随时都能走。
  自己还要在这里扎根奋斗。
  徐氏的主支始终是华夏。
  其它分支没了就没了,只要主支还在,枝枝叶叶都能再长出来。
  如果没了主支,其它分支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
  “请放心,也请上面放心,这件事下不为例。”
  他这么痛快的低头,倒是让娄伟心中颇为惊讶。
  在他和不少人的印象里。
  少年意气,又取得惊人商业成就,出入皆为各国政要,往来全是世界顶尖权贵的徐良,心高气傲的徐良。
  肯定会因为这件事辩解,甚至跟他吵起来。
  他还一度头疼怎么圆满的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这么想就好。”
  娄伟心里松了口气。
  “上面也是出于大局考虑,希望你理解。……对了,关于你上次在伦敦被刺杀的事,上面让我问问你。
  需不需要上面给你提供保护?”
  “不用了,事情我已经解决了。”
  他相信上面是好意,但人心复杂,太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了。
  他可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监控下的傀儡。
  娄伟点了点头,也没在继续这个话题。
  都是聪明人,他也明白徐良的顾虑。
  “娄总,其实我也对官方有个小小的要求。”徐良微笑道。
  我这么痛快的承认了错误,你是不是也该给我一点补偿?
  娄伟也瞬间读懂了他的意思。
  手指虚点,摇头失笑。
  “你啊你,真是一点亏都不会吃。”
  “娄总,这话从何说起?”
  “行了,别装了。说吧,什么事?”
  徐良微笑着招了招手,彭志宇连忙递过来一个文件袋。
  徐良看了眼封皮,确认没错后递了过去。
  “请看。”
  “我倒要看看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说笑着,娄伟好奇的把牛皮袋拆开,发现是厚厚的一迭文件。
  装订在一起,有一本书那么厚,封面写着。
  “发展我国民营航天产业建议倡导书”。
  娄伟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民营航天,你这是要上天啊?”
  “如果可以的话,我这辈子还真想上一次太空。”
  徐良笑道。
  语气中透着感叹。
  这种高风险的活动,他肯定是没机会的。
  毕竟他对徐氏太重要了。
  只要他活着,徐氏不说稳如泰山。
  但起码争权夺利不会那么剧烈。
  外部的威胁也会顾忌他的存在。
  徐氏越发展,他就越会成为徐氏的定海神针。
  娄伟笑道:“有梦想是一件好事,可你是要制造火箭,对吧?
  这玩意儿怎么制造?
  我去航天科工帮你挖几个老院士过来?”
  徐良亦笑道:“如果娄总愿意帮忙,那再好不过。
  我保证把几位老院士养的白白胖胖,研发资金给的足足的。
  他们都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你在白日做梦。
  国家怎么敢把这些技术泄露给私人公司。
  不是不信任你,而是每个国家都把航天方面的技术视作绝密,半点岔子都不能出。”
  徐良叹了口气。
  “那可不一定,nasa就把技术连带着专家移交给spacex了。
  这家私人火箭公司在9月份,就在我们的神七返回当天。
  成功地将全球第一枚非政府火箭送入了太空。
  就在我们举国欢庆中国人太空漫步的时候。
  美国的私人火箭公司已经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又在一个全新领域落后于美国。”
  娄伟脸色阴晴不定,他当然知道埃隆·马斯克的spacex。
  但华夏和美国的国情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对面做的是徐良,华夏有史以来最具才华的商业天才。
  他也不能直接拒绝。
  “私人火箭公司有什么好处?”
  徐良微笑道:“那好处可就太多了,不然美国人也不会费这力气。
  首先是成本。
  民营航天的运营成本,肯定远低于官方主导的航天探索活动产生的成本。
  美国人之前研发的航天飞机被发现成本巨大,且风险不可控后。
  就一直委托毛熊在帮忙发射卫星。
  尽管毛熊开价不低,但还是比他们自己起飞那最后几架老掉牙的航天飞机的成本要低。
  直到spacex的出现。
  让nasa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使用民营航天公司来替代发射任务。
  这也不是意味着nasa自此可以停止太空探索了,而是可以做一个产业链分工。
  nasa把资金集中于其他的重点科研项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