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03章 托孤易中海的新希望!
  第403章 托孤易中海的新希望!
  贾张氏在李家人心目当中有地位吗?
  她能说服李平安让人家给袁树森治病?
  不可能!
  刘悦摇了摇头。
  人命关天的大事儿。
  袁树森已经是濒临死亡的状态,万一李平安接手以后非但没将人家的病治好反而死在他手里了,肯定是对李平安名声有所影响的。
  如果她是李平安也不能接手,不能答应给袁树森看病啊!
  婆婆逞什么能?
  她还想说服李平安在邻居们面前露露脸?
  做梦吧!
  贾张氏刚想出头就被刘悦拦住了,刘悦开口说道:“婆婆,你还是别管了,人命关天的事情是咱们这种妇道人家能管的吗,万一管错了,谁都要埋怨你,埋怨咱们贾家的1
  “你就别多管闲事了,别没事儿找事儿1贾东旭也开口说道,相当的严厉。
  当初。
  他父亲濒临死亡的时候李平安就没有多管,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了。
  从这两件事情上看。
  如果患者有被治愈的希望李平安肯定会竭尽全力的,倘若没希望了,他是不可能多管闲事的。
  袁树森可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李平安也无计可施。
  这个时候母亲还敢乱管闲事,她不是自己找麻烦吗?
  况且。
  贾东旭和袁树森可不怎么对付。
  他总觉得袁树森进了扎钢厂,袁家进了四合院儿以后易中海对他就不怎么看重了,似乎是在培养袁树森时花的精力要多过自己。
  他在易中海面前失宠了。
  如今。
  他怎么可能会让母亲去帮助袁家?
  儿媳尤其是儿子不同意自己多管闲事,贾张氏终于忍住了,没敢出声。
  贾家三人有些失望,但又不愿意离开。
  李平安一边吃饭一边说道:“我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想着来让我帮你们,我能怎么帮你们,我能依靠手术将袁树森的病治好?根本不可能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你们只能寄希望于苏国红十字医院的能力,你们要是想继续待在李家就继续待着,我吃完晚饭就到医院家属院小院儿去了,伱们想待多久都行,不过最好还是别打扰我父母休息1
  袁家三人面面相觑。
  他们是真没有想道李平安居然连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这么多邻居都在呢?
  他居然就这么拒绝了?
  无可奈何。
  三人只能从李家出来了。
  他们刚走。
  刘海中和阎埠贵两人就进来了。
  刘海中开口问道:“平安,你就真的不管了,真就眼睁睁的看着袁树森这么死去?”
  “我没法管,也管不了,我要是出手差不多就是帮倒忙,对袁树森的病可没有什么好处1李平安摇摇头回答道。
  “这么说他的病很严重了?”阎埠贵也开口说道。
  “很严重,比贾东旭他爹当年还严重,发病速度还快,以六院的条件已经无能为力了1李平安说道。
  放疗、化疗的副作用一大堆。
  连苏国红十字医院都不敢给他继续治疗了。
  李平安还能有什么办法?
  没办法了!
  病情比老贾还严重?
  老贾可是死了!
  这么说袁树森很快也会死?
  刘海中和阎埠贵相互看了一眼。
  “这里面的门道我们也不太懂1阎埠贵非常好学的问道:“平安啊,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能不能和我们说说1
  不仅是他。
  就连刘海中、李林甚至是秦淮茹也是非常疑惑的看着李平安,显然是很想知道答案。
  房间里也就徐氏在喂孙子吃饭,祖孙两个没太关注李平安。
  李平安也不客气,将袁树森大致的情况以及接下来的病情发展都说了,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又说道:“你们知道就行了,别往外说,他要是不知道这些也许能多活些日子,要是知道以后自暴自弃,不积极的接受治疗,究竟能活多长时间就不好说了1
  “你两個大爷知道轻重,不会乱说的,毕竟人命关天,出了事情我们可付不起责任1刘海中急忙说道。
  阎埠贵也急忙说自己会保密,守口如瓶。
  两人从李家出来,驱散了人群说道:“都散了吧,都散了吧,没什么好看的!既然平安看不了袁树森的病,就让他去别的大医院看吧1
  人群渐渐散开。
  各回各家。
  吃过饭。
  李平安对父母说道:“袁家人要是再过来闹就别管他们,反正我是不会参合这件事情的,他们就算是再闹也没有什么用处1
  徐氏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1
  李业依旧是留在四合院儿,李平安带着秦淮茹离开了。
  回到医院家属院儿小院。
  秦淮茹问道:“平安,袁树森真的只有半年可活了吗?”
  “半年?多了,也不知道这话是苏国医生什么时候说的,现在袁树森都成这样了,人家连治疗都放弃了,他还想再活半年?”李平安摇了摇头。
  很显然。
  这是不可能的。
  “咱们医院能不能引进氮芥这种药,还有那什么钴60治疗仪1秦淮茹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这些东西用处不大,癌症发病率太小了1李平安说道:“就拿这袁树森来说吧,如果他愿意接受治疗,咱们六院和苏国红十字医院联合起来出一套治疗方案,未必就不能将其治愈,可惜了.。”
  “这不怪你1秦淮茹柔声说道:“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有病了不接受治疗,他还想治好,凭什么啊1
  李平安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他知道妻子是怕自己多想。
  不过。
  在这件事情上李平安问心无愧,更不会有什么内疚。
  虽然答应了李平安不外传。
  回家以后刘海中还是将这件事情详细的和二大妈说了,直言不讳的说道:“这件事情其实和老易多少有点儿关系,要不是他整天劝说袁树森别看病,别上李平安的当,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1
  “说的也是1二大妈开口说道:“那个姓袁的如果就这么死了,易中海难道就一点儿也不内疚吗?人家可是将他当师傅、长辈看的,他就这么回报人家?”
  贾家。
  贾东旭也给母亲下了命令:“妈,往后你可别往袁家跑了,串门也不行,找别家吧,你想想,袁树森可是随时都会死的,要是你去他家的时候人家死了,晦气不晦气?要是你再因此惹上麻烦,袁家人说你和袁树森的死有关,你可就百口难辨,说不清楚了1
  贾张氏打了个寒战。
  现在的袁树森可能风一吹就倒了。
  倒下以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没准。
  她要是去袁家的时候真能惹上人命官司。
  “你放心吧1贾张氏立即说道:“往后我再也不去袁家了,除非袁树森死了,袁家的麻烦事儿没了1
  阎埠贵虽然没有告诉三大妈实情,但还是和家里人说袁树森病情严重,岌岌可危,大家虽然都住在前院儿也不能和袁家人多接触,万一袁树森死在自己面前可说不清楚!
  三大妈急忙答应。
  她还去和大儿子、儿媳说了这件实情。
  大儿子和袁家住的近,应该多注意。
  三大妈虽然看不惯老大,但这种事情还是要和他说的。
  “妈,你就放心吧1阎解成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立即说道:“往后我们夫妻两个见了袁树森就绕道走,这还不行吗?”
  要是让袁树森死在自己的面前,袁家人再碰瓷,他有多少钱也不够赔啊!
  更何况。
  阎解成刚结婚没多久,没存多少钱!
  秦淮茹将要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交给小露抚养,将来让孩子给着小露姓楚的事情告诉了小露。
  手术过后等着患者清醒的时候小露故意留下来,向李平安问道:“平安,淮茹姐姐和我说了,将来真的要让孩子跟着我的姓吗?”      “当然1李平安说道:“我们只希望你能好好的照顾他,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该让的我们都让了,将来你要是照顾不好孩子,我们可不会让他吃亏的1
  “你就放心吧1小露红着脸说道:“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肯定是会将他照顾好的1
  回家的时候小露和父母说了这件事情。
  楚山和王萍虽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对后代这种事情还是很重视的。
  尤其是王萍。
  李平安夫妻两个愿意将孩子过继给小露,给她们,算是了了她的一个心愿。
  她和女儿商量着往后要多给小露一点儿钱,秦淮茹要是想吃什么就买给她。
  “我知道,我手里有钱的1小露微笑着说道:“淮茹姐姐肚子里怀的可是我的孩子,我会注意的1
  小露手里的钱可不少。
  除了自己的工资。
  她还有一笔丰厚的稿费,完全可以帮着李平安照顾好秦淮茹。
  八级工资制是建国初期在我国企业工人中实行的一种工资等级制度,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将工资分为八个等级。
  建国第二年,东北人民政富发布《关于调整公营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工薪及改行八级工资制的指示》,实行“八级工资制”。
  第三年,东北又将工资标准改为五类产业,此后工资标准、产业分类曾有多次调整,而八级工资涉及的等级制度没有根本改变。
  建国第四年开始,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工资管理工作移交劳动部门负责。
  今年年中,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使工人的工资等级制度更加合理,各产业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工人的技术等级标准,严格地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工升级,使升级成为一种正常的制度。”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郭嘉“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此“级别”成为国内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原劳动部在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基础上,组织国务院45个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第三次技术等级标准修订工作,初步解决了部门间工种交叉重复的问题,将近万个工种合并为4700多个,并颁布了我国首部《工种分类目录》,简化了等级结构,将传统的八级工制度改造为初、中、高三级工制度。
  至此。
  八级工工资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工资待遇差距越来越大。
  就八级工工资制度而言。
  从工资上看,八级工也仅仅是一级工的三倍左右。
  可是。
  除了最开始进行考级那批人有丰富工作经验做后盾可以连续不断的在几年内突破到八级工,一般的一级工想要成长成八级工最少要十几年的时间,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七八级工。
  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不可能拉大。
  甚至。
  从一开始八级工制度就一直饱受争议,并不是认为劳动人民得到的工资太多,而是认为知识分子得到的工资太多了。
  很多技术人员,他们大多不直接创造价值,凭什么成为八级工甚至是工程师,拿那么高的工资?
  八级工制度确立之后工人们考级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拿扎钢厂来说。
  每天想要进行考级的工人不计其数。
  刘海中也是一个热衷于考级的人之一。
  经过几次失败。
  刘海中终于成了七级工,每月工资八十七块钱。
  刘海中成为七级工以后自然是很高兴,自己还没有发工资,他就给儿子刘光齐邮过去三十块钱。
  不过。
  就好比是石沉大海一般,刘光齐没有任何回音。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刘海中又到邮局去查证,得知刘光齐已经收到钱了,只是没给他回信儿。
  刘海中想了很多天也没有想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最后只能认为儿子学业太重,学习太忙,没时间给他回信。
  只能等几个月以后儿子放暑假回家以后再了解情况。
  内心之中。
  刘海中也是很失望的。
  就算是再忙,给他写封信很难吗,能浪费多长时间?
  刘海中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刘光齐自己成了七级工,依旧是没有任何回复。
  袁树森身上的病越来越严重,几乎是三天两头请假,最后领导干脆让他在家里修养,不用上班了。
  袁树森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
  他也知道自己已经穷途末路,没几天活头了。
  眼见着邻居们都下班了,袁树森有气无力的对妻子赵芳和儿子袁成说道:“你们,你们两个去将易中海叫回来吧,我有事情要和他说1
  赵芳母子什么也没问就照办了,两人就要出门,却听袁树森说道:“对了,还有,将四合院儿里的其他两位大爷也叫过来吧,让他们做个见证1
  赵芳点头答应,转身离开去找易中海了。
  这些天易中海这家伙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袁家人找他的麻烦。
  袁家人要是将袁树森病重的原因归结到他身上,易中海最少也是要身败名裂的。
  就算是无法定罪。
  他在四合院儿邻居眼里就成臭狗屎了,还怎么有脸当一大爷。
  赵芳母子先去后院找了刘海中,又到中院儿叫了易中海,然后是找了前院儿的阎埠贵。
  三人都知道袁树森多半是不行了,可能是要留遗言。
  易中海战战兢兢,生怕袁树森在弥留之际当着刘海中、阎埠贵的面质问自己,将他的死因都归咎于自己。
  如果袁树森真要这么干,易中海当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这家伙慢慢腾腾的跟在后面,哭丧着脸。
  他不是装,而是真的伤心。
  待会儿袁树森要是在临死前点他,他可就真没脸待在四合院儿了。
  袁树森主要找的人是易中海,刘海中和阎埠贵不过是个见证人而已。
  出乎意料。
  袁树森居然没有责怪易中海,而是要让他帮着照顾自己的妻儿。
  他死之后。
  赵芳和袁成就有劳易中海照顾了。
  说话的时候袁树森有些气喘吁吁,可能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部了,虽然说话有些费力气,但他还是坚持说着:“师傅,虽然我跟着你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怎么孝敬过您,但我是真心将您当师傅的,我死之后我的妻儿都交给您了,希望您能照顾好他们,还有,如果有可能就让我儿子接替我到扎钢厂当工人吧,孩子还小,您多照顾着,我在九泉之下感激不尽1
  易中海长出了一口气。
  只要袁树森不是当众指责他,一切都好说,他立即答应,还说马上就帮着解决袁成的工作问题。
  也不管袁成年纪是不是太校
  易中海很有底气。
  他认为自己能让袁成进入扎钢厂当工人。
  建国第五年的时候政务院颁布了《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该草案第六章“关于死亡待遇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其直系亲属具有工作能力而该企业需人工作时,行政方面或资方应尽先录用”。
  “接班”,规范称呼为“子女顶替就业制度”,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大量增员,以至国企、事业单位招收的职工大大突破当年的劳动力发展计划,因此,中央强调精简机构人员,为鼓励年老职工退休,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收他们的子女就业”。
  易中海认为袁成接替父亲到扎钢厂工作是合情合理的,有什么问题?
  就算他年龄小点儿,又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