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318章主动要种水稻的苏州
  夜色渐深,顾芳芳回到船上,船头上只有李想,武媚娘,刘谨,雪晴,席君买,秦怀玉等人。
  “王爷,我听人说,如今太子跟魏王殿下斗得很厉害。去年魏王殿下编撰《括地誌》,在东宫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东宫一眾幕僚的游说下,陛下终於在今年初,同意了太子设立崇文馆。长安城里暗流涌动。”
  武媚娘忽然说出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好在这些人都是李想最信任的人,並不担心他们的谈话泄露出去。
  “魏王殿下深得陛下宠爱。这两年来,他一直在暗中拉拢朝臣,依我看,这位魏王殿下,十有八九会继承皇位,王爷可要早作打算了。”
  刘谨这番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承乾的脚伤越来越重,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名声也越来越差。
  而且,李世民对於李泰的宠爱,也是越来越明显。
  即便是刘谨,此刻也在思考著燕王府的应对之策。
  然而,李想却並不这么认为。
  “你说,魏王的可能性最大?”
  李想的话,让武媚娘心微微一震。
  难不成,王爷还有別的意思?
  “魏王是陛下的儿子,若是陛下想要废掉太子,谁能与之爭锋?”
  “陛下的儿子不止魏王一个。而且,陛下正值壮年,天下大势,不可能这么快就改变,过早下赌注,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苏州是个古老的城市。
  不过,现在的苏州,远不是巔峰时期,比起扬州,还是差了一些。
  “燕王,能不能让户部,再拨一些南洋种子到苏州这里来?”
  苏州长史王承珏,在李想一群人进城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一大早就出来迎接。
  简单地打了个招呼,王承珏便拋出了一句让李想大吃一惊的问题。
  难道王承珏是他的人?
  以前怎么没见过?
  这一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王长史,苏州的百姓不担心朝廷让他们种南洋的水稻吗?”
  农民朴实,但也有顽固的一面,特別是在种植方面,更是如此。
  如果不是这样,李想也不会担心的推广问题。
  “燕王殿下,我苏州上下,对於朝廷的政令,一直都是持支持態度的。户部在江南道大力推广南洋稻米,我们自然也严格执行,只是现在,水稻的种子太少了。”
  王承珏这番话,明显带著一股官气。
  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李想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相反,这和他预想中的不太一样,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我明白王长史的意思。”
  王承珏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叫明白?
  这是答应了吗?
  还是拒绝?
  他怎么就不明白呢?
  “燕王殿下,江王是苏州刺史,只是江王年纪尚幼,苏州之事,其实是长史在管。此事究竟是江王之意,还是王长史之意,还未可知。”
  顾芳芳果然是江南土著,如果不是顾芳芳提醒,李想甚至都不会想到,苏州刺史,竟然是自家的皇叔。
  江王李元详,乃是李渊被幽禁之后,李渊的第二十子。
  年仅十岁,李世民便將他从长安扔了出来,封了“闽越江王”,在汀州任官。
  汀州就在现在的闽西,离岭南道只有一步之遥,和流放没什么区別。
  还好,李世民很快就改变了主意,让他做了江王,让他去苏州做了刺史。
  说实话,李想对自己这个叔叔,一点好感都没有。
  “王叔自幼贪財,既然他是苏州刺史,想来向朝廷要种子的事情,也是他的主意,王承珏只是一个执行者。”
  李元详作为皇帝的亲弟弟,一直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李想来苏州,他肯定得到了消息,却没有出来迎接,可见他的谨慎。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想一直没去见李元详,而李元详那边,似乎也没打算跟李想见面。
  李渊与李世民的儿子很多,五八门,有才华的,也有昏庸的。
  总而言之,龙生九子,每一个都不一样。
  这几个儿子在大唐多个州担任刺史,可以说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王爷,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这一次向朝廷索要种子,恐怕也是那位江王的主意。”
  “为了推广南洋水稻,户部拨给各州的水稻,都是以低於市场价的价格发放的,而苏州的农民,却要用一斤普通的种子才能换到一斤南洋种子,这中间的利润,可就大了。”
  秦怀玉迅速理清了局势。
  事实上,这件事情並不复杂,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出来。
  李想却问道:“照你这么说,苏州的人,是主动换南洋种子的?”
  什么时候,大唐的民眾变得如此激进了?
  就不怕颗粒无收?
  “这一点,我特意问了几个庄稼汉。事实上,在苏州府,真正对南洋稻米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拥有大片田產的豪族。”
  “他们的消息更灵通一些,听说今年在杭州试种了数百亩的南洋稻,不但一年收穫了两季,而且產量比一般的水稻还要大,因此,他们积极的购买南洋的稻米。”
  “这些大户人家的田地,基本都是佃户经营,所以苏州的许多人都知道南洋水稻的好。”
  秦怀玉做情报工作这么多年,收集的资料也越来越多。
  “王爷,在下以为,在南洋推广水稻,並不是什么难事。且不说杭州、明州和泉州,今年已有市舶司安排试种;別说种了,就凭户部公布的消息,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动心呢。”
  毕竟,大家都是冒著种植水稻的风险,最多就是產量低一些。但是,如果南洋水稻真的如户部所说的那样,那可就赚大了。说句不好听的,种植南洋水稻,风险远远大於收益。”
  武媚娘还以为李想看不清形势,一直在为南洋水稻的推广而担忧。
  其实,在武媚娘的眼中,这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突厥人迁移到了其他的地方,这些胡人根本不会种地,而且这片土地还是新开垦的,很容易引起混乱。
  很明显,苏州这边並不属於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