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135章种田能手,花木兰
  “王爷,这里是我们桃村新开垦出来的一块地,有些地已经开垦出来了,隨时都可以用。”
  阿萨塔与阿史那勇交谈之时,几匹骏马停在不远处,果然是李想带著刘谨等人。
  由唐通带队来视察桃村。
  “突厥人怎么这么积极?”
  对於突厥人的心態变化,李想还是非常在意的。
  边陲的胡人,根本不可能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但是,如果他们內迁到了遥远的江南道,那就不一样了。
  这会不会成为地方动乱的源头呢?
  或者,慢慢的融入其中,將自己当成唐人,过几代人,成为真正的唐人?
  这也是李想最关心的问题。
  “一开始,一些突厥人因为不习惯下地干活,一直抱怨不休。不过,经过这几天的恐嚇,又树立了几个愿意配合的榜样,大家都好了不少。”
  唐通知道李想是个什么样的人,將桃村的情况告诉了李想。
  “光靠威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想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种地,还得给他们足够的好处。”
  李想可不认为这些突厥人会心甘情愿的成为大唐的子民。
  但如果安安老老实实地种地,赚到的钱比他们想像中的要多得多,人总是会趋利避害的。
  能过安稳日子谁愿意刀口舔血啊?
  真以为朝廷不准备对付突厥人吗?
  “是啊,所以这段时间,我就用夜校,还有其他的办法,不停的给突厥人洗脑。
  唐通是观狮山学院农业系的高材生,平时最喜欢模仿李想的话。
  “洗脑”这两个字,就是他从李想那里学到的。
  “既然要种地,那就得想办法激励农民。比如谁家种的稻穀最多,县府可以给他一个『种田能手』什么的,掛在自家门口。”
  这样的荣誉称號,费几乎为零,但是在很多时候,效果却是相当不错。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利益。
  “殿下英明,如果豫章县对那些获得了『种田能手』称號的村民给予一定的优待,他们一定会更加积极的耕种。”
  唐通一听就明白了。
  “王爷,没有里正的允许,突厥人是不能离开自己的地盘的,如果让这些『种田能手』自由进出,一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再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效果会更好。”
  一旁的刘谨也开口说道。
  反正也不了多少钱,只要能激发突厥人的积极性,好处就是显而易见的。
  “这几天你们好好商量一下,春耕之前,先把这个规矩定下来,然后在洪州所有的突厥人聚居地推广。”
  桃村的情况,比李想预想的要好很多,这也给了李想很大的信心。
  “唐郎君,你怎么又来了?”
  阿史那勇早就发现了这群人的到来。
  他曾经也是突厥人中的一个小贵族,什么场面没见过。
  看著被唐通簇拥著的锦衣华服郎君,身后跟著几个膀大腰圆,腰间挎著一把大砍刀的壮汉,他便知道桃村来了贵人。
  那还不赶紧上去露脸?
  “阿史那勇,快来拜见燕王殿下!”
  唐通一边说著,一边凑到李想身边,將阿史那勇的情况说了一遍。
  “燕王殿下,阿史那勇有礼了。”
  “哪里哪里,听说你们將桃村打理的很好,很不错嘛。”
  李想看著阿史那勇,虽然穿著一身唐服,但是相貌却和唐人有很大的不同。
  “桃村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多亏了唐郎君和观狮山书院的几位学生。”
  唐通和他的几个同学,虽然住在豫章县,但是却一直在突厥人的安置点忙碌著。
  这几个月来,唐通等人除了教导突厥人开垦荒地,建造房屋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充当著教书先生的角色。
  同样的话,从教諭口中说出,和从普通人口中说出,效果截然不同。
  “南洋稻米,一年可以收穫两次,只要你种得好,就能娶妻生子,你身为桃村的村长,还请多多辅佐唐里正,大唐对有功之人,必有厚报。”
  李想和阿史那勇並不熟,只能隨口胡诌。
  但在阿史那勇看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李想是什么人?
  这可是大唐的皇子。
  这要是传出去,自己在村子里的名声可就大了。
  “燕王殿下儘管放心,我阿史那勇对大唐忠心耿耿,绝不允许桃村有任何差错,也不允许附近村庄发生任何危险。”
  阿史那勇身为阿史那家的旁支,自然知道李想想要看到的结果。
  这样的目光,绝非阿萨塔这种辛勤劳作的牧民所能拥有的。
  “好,我等著!”
  ……
  李想的离去,並没有影响到长安城。
  甚至因为这些年国力的飞速增长,长安城也变得越来越繁华。
  一个国家有多繁荣,从娱乐业的发展就能看出来。
  且不说平康坊里日夜繁华,光是观狮山书院的戏剧院,就足以说明一切。
  “任老头,你这一天至少赚了十几个银幣吧?一会儿请我吃饭?”
  戏剧院门口,老任已经把倒卖和倒卖当成了自己的主要工作,忙著指挥著手下们低买高卖。
  “韦掌柜,没想到你也来了。”
  老任一看是城南马车作坊的老板韦宝,立刻换了一副笑脸。
  “《木兰》今天第一次公演,我怎么能不来呢?”
  韦家的马车作坊虽然被燕王府给毁了,但韦宝来还是能在这里看戏的。
  没问题,戏剧院在长安城之中,是出了名的高雅与平民的娱乐之地,每一次有新的演出,都会成为当时长安城最热门的话题。
  如果不看的话,很难跟人交流。
  “你果然没有看错人,《木兰》太火了,长安城里的贵族都来看了,一张票都买不到。前排的票,翻倍都不一定能买到。”
  老任几乎垄断了戏剧院周围的黄牛党,对哪出戏最火,他最清楚不过。
  这种感觉,就好像前世的演唱会一样,有些哪怕你给了优惠,也不会有人来。
  可也有一些,哪怕价格再高,都会去看。
  人气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