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489章现在才知道燕王说的流水线好处
  作坊城已经建了很多年。
  陆陆续续的,工厂越来越多,但是周围还是有一大片的荒地。
  虽然一些地方已经提前铺上了水泥路面,但依然给人一种荒凉之感。
  长孙家也跟著凑热闹,买下了这三万亩地,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已打算出售所有的土地。
  “郎君,这次燕王让我等前来,恐怕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这么简单。”
  朗晴带著几个钟錶研究所的学生,在作坊內閒逛著。
  做为大唐最大的四轮马车生產作坊,一天至少有两三百辆马车从这里下线。
  这些马车,有的被卖给长安城,有的被其它商人转卖到关中各地,还有洛阳。
  反正长江以北,马车有一大半都是出自燕王府。
  “这段时间以来,钟錶作坊的產量一直都在缓慢的增长著,可是距离燕王殿下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要知道,一辆四轮马车,所需要的零件並不比我们的钟少,但是,一天最少也能达到两三百辆的產量,所以,燕王才会让我们来这里学习。”
  朗晴的悟性很高,李想虽然没说什么,但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座钟的需求量很大,虽然不能像拍卖会上那样卖出天价,但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想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这就给钟錶作坊定下了kpi了。
  更小,更准,生產速度更快!
  前两件事急不得,但再快一点,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李想也可以自己设计一条生產线,专门生產钟錶,但他不想那么累,而且,他想培养一批有经验的设计师。
  所以,他决定让朗晴带著一群人去看看。
  “刘笮,能不能跟我们说说,这四轮马车作坊是怎么建造的?你们的產量还能扩大吗?”
  朗晴一脸谦虚的看著刘笮。
  刘笮是四轮马车作坊新出来的四级工匠,专门负责这条生產线的设计,这次马车作坊的掌柜特意派他去迎接朗晴他们。
  “没问题,朗所长。我已经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长安城里的马车生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我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下,这几年来马车的產量有了什么变化。”
  朗晴的大名,刘笮早有耳闻。
  事实上,燕王府旗下各大作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笮甚至还拜读过朗晴的论文。
  当然,刘笮之所以会看这篇文章,完全是因为匠师等级考核,需要在《科学》上发表过一篇文章。
  但是,这一次不同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每个有志於艺术的人,都会认真地阅读《科学》上的每一篇论文,即便是完全看不懂的部分,他也会去看看。
  谁不想成为第二个朗晴?
  小小年纪,就已经功成名就,家財万贯,这是何等的人生贏家啊。
  “这家马车作坊一开始建造的时候,一天只能生產二三十辆。而且,因为每个工匠的手艺都不一样,所以每一辆马车上的部件,都是不能互换的。”
  “燕王殿下看过之后,很是不满,特意把作坊里的掌柜和主要工匠都叫来,想出了一条流水线的製作方法。”
  刘笮是最早进入作坊的工匠之一。
  从一个学徒,升到了四级工匠,这也是四轮马车作坊发展的一个缩影。
  “流水线?此话怎讲?”
  朗晴一下子就抓到了关键。
  “简单来说,就是把製造一辆马车所需要的所有零件都分解开来,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种工序,当你完成了这一道工序之后,再交给下一道工序。”
  “就拿马车来说,以前都是由一名或数名工匠负责,而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了专门的马车生產流水线,上百名工匠,每一名工匠只负责一小部分的工作。比如钻孔的人只负责钻孔,负责切割的人只负责切割。”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虽然,朗晴也知道自己问出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
  “朗所长,这可是大事啊!其实一开始,包括我在內,那些马车作坊里的工匠们,都是和你一样的想法,认为这种所谓的流水线生產方式,根本就是鸡肋,但一试之下,却是截然不同,简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真的假的?”
  朗晴觉得这刘笮也不太靠谱,明明只是个工匠,说起话来却是如此的浮夸。
  “那是自然。你知不知道经过几次改进,我们一天可以製造八十辆马车,而不是三十辆马车,然后又经过几次改进,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朗晴看向他的目光,刘笮自然也察觉到了。
  不过,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是別的作坊的伙计过来,刘笮未必会告诉別人。
  除了燕王府,他不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別人。
  可是在朗晴等人来之前,他就被叮嘱过,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
  “光是这条所谓的生產线改造,就能增加这么多的產量?”
  朗晴看向刘笮,有些不解。
  他还有些不敢相信。
  如果刘笮告诉他,產量增加了一倍,他还会相信。
  但是现在,却是翻了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是啊。在流水线上,每一个匠人只需要专注於一道工序或者几道工序就可以了,所以加工的速度也会更快。”
  “而且因为划分的很细,所以大部分的工作,哪怕是学徒和初级工人,也能胜任,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所以,製造一辆马车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大大的减少。”
  刘笮接著给朗晴讲了一些马车作坊生產线设计的细节。
  走进作坊,听著刘笮讲解设计原理,看著工匠们按照刘笮所说的,一个接一个地加工著零件。
  那速度,而且每一个零件都是一模一样的,这让朗晴有了灵感。
  理论联繫实际,才能起到教学的作用。
  “刘郎君,照你这么说,若是將座钟的每一个部件都分解成不同的步骤,让每一位工匠只完成一个步骤,那岂不是说,座钟的生產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朗晴自然不会认为刘笮是在吹牛,对他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