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523章李承乾的嫉妒,这个李想怎么没时间见本王
  “这六味地黄丸!虽然没说药方,但从名字上来看,应该是六味药製成的。”
  程沐接过张昌递过来的小瓷瓶,把玩了片刻,便拔开瓶塞,倒出几颗药丸,放在鼻下嗅了嗅。
  作为一个医术高超的中医,程沐只需要嗅一嗅,就能猜到药方的大致內容。
  “有熟地黄的味道。好像还有茯苓味,这样的搭配显得有些怪异;剩下的那些药材,似乎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混合在一起,很难分辨出是什么。”
  张昌听了程沐的话,有些失望。
  他甚至在想,能不能让同心堂也炼製一种六味地黄丸。
  销量这么好,肯定能赚不少钱。
  可是,六味地地丸的配方他都弄不明白,更別说仿製了。
  “我妹妹在观狮山学院的医学院读书,要不我让她帮我问问?”
  张昌不想放弃,不管是出於医学上的理解,还是出於商业上的考虑,他都想弄清楚这六味地地丸到底是什么成分。
  “昌儿,这几日你的医术已经荒废了,还是不要出去了,好好在医馆里坐诊,好好钻研医术。”
  程沐没好气的看了张昌一眼。
  张昌的这个办法,明显有些不靠谱。
  同心堂在程芳的提议下,已经把美容霜当成了化妆品,摆脱了神仙水的影响。
  他们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提升同心堂的医疗水平。
  否则的话,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种新的药方,到时候,长安城之中,只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医馆了,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益禾堂,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再过几年,整个大唐的大夫,恐怕都是从这些学院里出来的。
  这是程沐最不愿意看到的。
  ……
  “程馨,你觉得为什么李想有那个精力去研究药方,却连见本宫一面都不愿意?”
  李承乾轻轻抱起程馨,让程馨服下一颗六味地黄丸。
  在东宫里,这並不是什么秘密。
  李承乾对他的態度也越来越放肆。
  太子妃劝都劝不动,还被晾了一个多月,东宫里的人,再也不敢劝李承乾了。
  当然,李承乾可没那么大的胆子,让魏徵和刘汨等人知道。
  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早就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了。
  虽然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风气,但在隋唐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
  但是,李承乾身为太子,他的这个爱好,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这个时代,可不是现代,很多国家的总理,都喜欢同性。
  “或许,燕王殿下醉心於医道吧,否则,六味地黄丸又怎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听说,传说中的神仙水,就是他发明的。”
  程馨的声音很轻,比大多数女人都要温柔。
  再配上他那白皙的皮肤和柔软的身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男人。
  “好啊!说到底,他还是没把我放在眼里,否则也不会这么为难我,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很显然,李承乾並没有因为程馨的话,就放弃对李想的仇恨。
  他是个敏感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有一种特別的理解。
  昨天有个宫女因为偷看自己的大腿笑,结果被拖出去打死了。
  ……
  金太铁匠铺这段时间,一口气招收了数百名工匠,还在作坊城內买下了一片新的地皮,准备扩建。
  金太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阿牛说起齿轮的製造时,他立刻就来了兴趣。
  当然,既然决定尝试製造齿轮,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出售给谁。
  金太跟王富贵的关係一直都很好,所以他想要把作坊做大,自然要徵求一下王富贵的意见。
  正巧,王富贵得知钟錶作坊正在改建生產线,正愁著如何提高產能。
  其中之一就是把一些零件交给专业的作坊生產。
  这样两人一拍即合,由王富贵牵头,朗晴与金太见过一次面后,便定下了一批齿轮订单。
  钟錶作坊还专门派了几位工匠到金太铁匠坊指导製作。
  而金太,也没有让他失望。
  作为一个每天都要处理铁锭的作坊,金太铁匠铺生產出来的金属齿轮,丝毫不逊色於钟錶作坊里的那些。
  为了保证產品的质量,金太挑选了一半有经验的铁匠,专门用来製作齿轮。
  而且,他们的作坊,也是最早接受新尺寸標准的,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和燕王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师傅,上个星期我们送出去了三百多个齿轮,但是钟錶作坊那边说,从下个星期开始,每周要做五百个齿轮。
  阿牛又是高兴,又是担忧。
  如果不能及时交货,或者交货困难,那就更让人头疼了。
  “好,顺便多招几个人。另外,我刚刚去了一趟钟錶作坊,他们的生產线改造非常值得我们借鑑。我准备把齿轮的製作流程也做一次调整,不再是一人製作一个齿轮,而是分成十多道工序,一人负责一道工序就行,这样新手很快就能上手,提高生產效率。”
  金太听到阿牛这样说,倒也不觉得奇怪。
  前几天,钟錶作坊组织了几个外地作坊的老板去参观生產现场,金太看了一眼,总觉得他们要提高產量了。
  那时候,朗晴还特意给他们解释了流水线生產的重要性,暗示所有人都要按照这个思路来改造。
  虽然这並不是强制规定,但如果只有金太铁匠铺一家改变了主意,那就值得商榷。
  所以当阿牛告诉他,订单增加的时候,金太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改变生產线的决定。
  当然,为了防止大幅改动导致產量降低,他打算先修改一半,如果成功了,再修改另外一半。
  “我在《科学》上见过一篇关於流水线生產重要性的文章,师父,就算你不提,我以后也会跟你说的。我听说,四轮马车作坊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家。”
  阿牛现在识字不少,每一期的《科学》他都会仔细阅读。
  金太的打铁作坊越做越大,金太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而且,阿牛也是他的弟子,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他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