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580章朔州的棉花和棉花蜜
  “王爷,长安城里有不少世家大族,都在跟著书院的船队,万一他们看到金矿,起了歹心怎么办?”
  渭水码头上,许敬宗和李想看著远去的船队,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事实上,在许敬宗看来,既然观狮山书院的学生发现了澳洲,那就不需要对外公布了,观狮山书院完全可以自己开发。
  如果不是有人带路,那些世家还真不一定敢去澳洲。
  就算是下了决心,也不一定能够找到那座金矿。
  “从大唐前往澳洲,必须要经过蒲罗中,只要这座新城市被我们掌控,其他船只只要不是脑子坏掉,都不会在澳洲闹事。而且澳洲这么大,没人会认为这里只有一座金矿。而且,就算他们有恶意,又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大唐距离澳洲太过遥远。
  想要在这片大陆上发展,光靠观狮山书院是远远不够的。
  李想的眼光和许敬宗完全不一样,所以他才会默许其他世家大族跟著船队前往澳洲。
  他不是怕对方对金矿有兴趣,而是怕对方嫌弃澳洲什么都没有。
  “你说得对,我们书院这次出动了五艘远征船,招募了数千名水手和工匠。”
  “现在大唐境內的其他船队,都要依靠捕鱼队,暂时不用担心。本王担心的是那些大食商人,他们咄咄逼人,在西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他们知道澳洲有一座金矿,一定会出手的。”
  李想已经从波斯和大食的商人口中,了解到了一些关於大食帝国的事情。
  说句不好听的,大食和大唐崛起的时间差不多,都是亚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势力,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张。
  两大帝国之间,必然会有摩擦。
  別的不说,光是南洋的香料生意,就让大唐商人和大食商人之间的竞爭变得更加激烈。
  “是吗?看来,王爷对这个国家很上心啊。”
  对於大食,许敬宗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了。
  和很多唐人一样,在他的印象中,大食人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大食和我们完全不同,未来一百年內,他们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就算是打贏了,想要彻底的消灭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想並不是真的想把中东纳入大唐的统治范围。
  不过,在某些关键的地方,大唐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毕竟那里全是石油啊。
  ……
  朔州北部的一片草原上,以往每年的七月,野草都会长得很茂盛。
  但现在,这里已经换成了一片片整齐的地。
  一人多高的幼苗,已经开始发芽。
  田地里,不时能看到一些农夫,正在除草。
  不时有蜜蜂飞到骨朵上,扇动著薄薄的翅膀,欢快的採摘著蜜。
  在地旁的官道上,停著几辆马车,几个农夫围著一个少年,似乎在忙著什么。
  “温郎君,蜂巢里的蜂蜜增长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又能收穫一次蜂蜜了。”
  “嗯,蜜確实是个意外之喜。开之前,先採蜜。”
  说话的是观狮山学院农业系的温尔,他现在是一名专门研究人工养蜂的人。
  据他所知,蜂蜜是从各种中採集而来。
  但他观察了这么久,才发现,蜜並不是从含苞待放的骨朵中提炼出来的。
  不像其他的蜜,比如桃蜜,温尔注意到,的叶子上有许多与其他叶子不同的大小叶脉。
  在的主脉下面,似乎还有一处可以分泌蜜的地方,蜜蜂可以从这些蜜中提取蜂蜜。
  而且在瓣的下面,还有一种类似於蜜的东西,可以让蜜蜂不需要等著开。
  因此,温尔得出结论,用养蜂,在开前,首先从叶脉下面分泌出蜜液,然后从苞叶下面开始分泌蜜,最后才是自身分泌的蜜。
  这就意味著,在地周围,至少可以多採集几个月的蜂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去寻找不同的,这样的话,蜂蜜的產量就会大大的增加。
  “温郎君,我听说明年田还会继续扩大,如此一来,就算是采完了,蜜蜂们也能採集到不少蜂蜜。”
  百姓最为看重的就是乡土,更何况是贞观年间。
  所以,哪怕温尔这大半年来拉著几辆马车,带著几个养蜂人,不停的在朔州周围奔波,如果真的可以不受苦也能过得很好,没有人会一直跟著温尔迁徙的。
  “能是能,但过了九月,蜜就没了,不利於扩大养殖规模。如果能多开一会,那该多好啊。”
  温尔发现,如果蜜蜂所能採到的蜜非常少,那么他们必须在蜂房里留下足够的蜂蜜供蜜蜂食用,否则蜜蜂將大量死亡。
  不过这样一来,蜂蜜的產量就会大幅度下降,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只是,这件事,显然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
  ……
  杜书和杜芳正在杜家的地里走著。
  为了把种好,杜芳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了朔州,偶尔回一趟长安。
  还好,从朔州通往长安的官道,全部都是水泥路面,纵马疾驰,也不过五六天的时间。
  “郎君,据观狮山书院诸生预估,这一季的產量,应该不会逊色於长安城之外。虽然价格肯定没有去年那么高,但绝对能赚不少钱。基本上,这一年的卖出去,咱们府上在这片地上的钱,也都赚回来了。”
  杜书感觉自己的未来,又多了几分期待。
  前些年,杜家好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家道中落。
  虽然说底子很厚,但杜书还是有些担心。
  现在看到数万亩的田都能收穫,他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前些日子,燕王府有人卖给脱粒的机子,价钱不低,倒是有不少人买。要不,我们也买几台?”
  “郎君,这要看咱们要不要自己做布了,如果不自己做布的话,那脱粒就没意义了,价钱也高不到哪里去。那些买了这机器的人家,都是做麻布、丝绸、羊毛生意的,想要绕开燕王府,自己做布。”
  杜书身为杜家的总管,对於朔州各大家族的情况,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