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707章杨本满的支持,跟著燕王有肉吃
  “顺儿,你现在有这份担忧,再正常不过。”
  “可你且等上一个月,就会发现自己以往对『房子』的认知是多么片面,你会看到它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到那时,或许连你也要动心,將手头的閒钱拿出来购置几处呢。”
  武媚娘显然对自己昨天的决断充满信心,丝毫不在意可能引发的后续风波。
  “既然姐姐你这般胸有成竹,那我也就不再多嘴了。总之,你还需多留意长安各家报社的风向,以及市井间的传言才好。”
  武顺很了解自家姐姐的脾气,看她这副神情,便知道自己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
  作坊城的售卖中心,修筑得富丽堂皇,气派非凡。
  正门两边巨大的落地玻璃墙,立刻就让这栋建筑的档次显得与眾不同。
  毕竟,在绝大多数百姓的认知里,玻璃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起初只有在大明宫中才能见到,后来虽有部分勛贵府邸也渐渐用它来做窗。
  甚至在汉庭客栈最豪华的房间里也能瞥见其身影,但终究不是寻常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更不用说像售卖中心这样,用整面玻璃筑墙,这在整个长安城里都堪称首创。
  “大家按顺序排好!凭缴纳诚意金的收据领號入內!”
  “一刻钟之后,我们的王掌柜会亲自为大家介绍房產的详情,如果听完之后你们不感兴趣,诚意金可以立刻退还。”
  “没有缴纳诚意金的,请勿入內!”
  “旁边的告示牌上有今天的购买流程,大家可以先去看看。”
  清晨八点未到,建设局在作坊城的售卖中心外已是水泄不通。
  一方面,那些自愿或“被自愿”交了诚意金的匠人们,理所当然要早早赶来,看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至於其他一些匠人,恰好赶上许多作坊今日休息,便也正好过来凑个热闹。
  作坊城开盘售楼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有所耳闻。
  杨本满自然也不例外。
  “东家,那售楼处设了门槛,没交诚意金的閒人一概不让进。”
  “再说,这批宅子眼下只卖给城里的工匠,咱们巴巴地跑这一趟,是为何呀?”
  一辆华贵的四轮马车静静地停在路边,与售楼处门前的喧囂形成了鲜明对比。
  杨本满掀著帘子,神色平静地打量著不远处的热闹景象。
  “老四,你可曾想过,我们杨家这几年的家业,为何能涨得如此之快?”
  “那还用说!”杨老四立刻眉开眼笑,奉承道,“全赖东家您眼光独到,心思活络,下手又果决!”
  “这才让杨家的家底在短短十几年间就翻了好几番。”
  “旁人都说咱杨家在北魏时最是风光,依小的看,如今才是真正的鼎盛,光是在大唐皇家钱庄里存著的现钱,怕就不下十万贯了!”
  这话杨老四说得顺溜,倒也不全是拍马屁。
  杨本满主事的这些年,杨家的財富確实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若此刻衣锦还乡,在老家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
  唯一的缺憾,便是杨本满的官职始终原地踏步。
  “不,你说的不对。”杨本满摇了摇头,“我自己的斤两,自己清楚。”
  “论才学,我远不及我父亲和祖父,若有他们一半的本事,也不至於在监察御史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但有一点,我確实比他们强。”
  “是什么?”
  “是时运!我这辈子,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这话若是让李世民听了去,定会讚许地多看他一眼,道一声“此人有见地”。
  只可惜,这份隔空的情意,註定无法传达。
  “时运?这……小的觉得,这不能单用时运来解释吧?”
  “分明是东家您本事过人,所有成就都是您亲手挣来的,跟虚无縹緲的运气哪有多大干系?”
  “当然,小的不是说您运气不好,只是觉得,实力才是根本。”
  这番话听得杨本满心头大悦,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要说实力,我自然也有一点。”
  “否则,这满城的权贵都活在这好时候里,为何偏偏是我杨家发跡得最快?”
  “这便是我杨本满的长处了——我能看清大势,懂得取捨。”
  “《大唐日报》上曾有文章说,选择远比埋头苦干更重要,我深以为是。”
  杨本满说著,下意识地伸手捻了捻光滑的下巴,仿佛那里有一把美髯。
  “选择比努力重要?”杨老四似懂非懂。
  “正是!细究起来,我杨家真正的好日子,不过是近五年的事。”
  “再往根上刨,就是从我改变了对燕王殿下的態度开始的。”
  “满长安城都知道我曾与燕王殿下处处作对,可也正因如此,我才比旁人更真切地体会到殿下那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这几年,我们杨家便死心塌地跟著燕王府的步子走。”
  “只要是燕王府看好的买卖,我们绝不犹豫,立刻跟上。”
  “尤其是茶叶的种植、炒制和出海贸易,我们一刻也不曾鬆懈地扩张,这才有了杨家的今天。”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杨家如今的富贵,全是拜燕王府所赐。我们当初的那些过节,如今看来,反倒成了天大的福分。”
  隨著杨家家底日益丰厚,那艘假公济私杨本满號,如今已成了过眼云烟,再也无法在他心湖中掀起半点波澜。
  就连御史台那些昔日爱嚼舌根的同僚,现在也只敢在背后窃窃私语,当面却恭敬有加。
  毕竟,在大唐,权势与財富的结合,其威力远非一加一那么简单。
  “我……我……”
  杨老四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觉得这等话题,无论自己说什么都显得多余。
  好在他反应极快,立刻將话锋一转,巧妙地避开了眼前的窘境:“东家,我们此行来到这售卖房產之处,莫不是您从中嗅到了什么新的门道?”
  “没错!”杨本满眼中精光一闪,“如今长安城里,从朝堂到市井,对建设局强征诚意金一事骂声一片。”
  “甚至有御史准备上书,指责燕王殿下为蝇头小利而压榨工匠,失了皇家体面。但老夫却不这么看!”
  “你想想,作坊城那片地,荒了快十年了。从去年起,大批工匠涌入,不分昼夜地平整道路、铺设管道、兴建屋舍。”
  “燕王殿下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难道就为了从工匠手里抠出那点所谓的诚意金?”
  “旁人信不信我不管,老夫是绝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