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袁阔成的话,张远赶忙端起茶杯,同时站了起来。
  “当然愿意!”
  “那就好……”老爷子如释重负。
  因为他真怕张远还来个不乐意呢。
  别人干不出这事,这小子还真不一定。
  说不准会耍什么主意。
  现在事情定下了,反倒安心了。
  “那好,我就做个主。”
  “你拜小田门下,也算是我们袁家的传承了。”
  “是!”
  张远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他可是知道了,如今袁阔成先生和他女儿袁田先生门下,可是一位入室弟子都没有的。
  袁田平日里说评书,也上电视,不过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其水平当然不差,毕竟有老爷子教授,还向李鹤谦老先生学习过,这位往上倒能追到满清末期的著名评书先生福坪安头上,这老爷子还是钮祜禄氏的。
  不过袁田的名气和老头比那可差远了。
  但这都没关系,沾上他们家门里,就算有了“编制”。
  哪怕老爷子没了,以后也相当于评书圈的“中山靖王之后,汉室正宗”。
  行完礼,一桌人全都喜笑颜开的。
  “好事好事,袁叔叔一家也算后继有人。”
  “咱们曲艺行都不容易。”刘叔叔说道。
  “呵,是啊,小田跟着学,张远也跟着学。”
  “就我这儿,儿子孙女不跟着学了。”刘田利老爷子抱怨道。
  “诗诗不学的跳舞嘛,她这嗓子也不适合唱大鼓。”刘叔叔解释道。
  张远心说何止不适合唱大鼓,评书也来不了,跳舞也就算不错,未到顶级,演技且马马虎虎。
  她也就占个脸蛋还不错。
  哦,性格也还行。
  菜是好菜,话也都是好话。
  既然是喜事,那大家当然都吃的挺高兴。
  俩老头虽然不断拌嘴,但也非常亲热。
  到了他们这岁数,那真就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袁先生还算硬朗,菜吃了不少,还喝了两碗熬的雪白的砂锅羊头汤。
  刘先生就不好了,牙口和胃口都欠佳。
  葱烧海参还能吃剩几块,红烧牛尾做的烂合,也扒拉了几口,可芫爆散丹这种有嚼劲的便一口也吃不了了。
  不过老头的关注点也不在吃上,而是和袁先生聊几句,就会顺嘴问问张远的情况。
  老一辈艺人因为生活经历,再加上年纪也上去了。
  对你有多少钱,开什么车,人家都没兴趣。
  什么金马,金像,好莱坞,他们也不懂。
  所以张远并未吹嘘,而是老老实实的交代了自己的近况。
  包括拍电影,投资影视剧的事情。
  刘先生听了不过点点头,兴趣一般。
  倒是小狮子的爸妈对此格外来劲。
  大气不喘的听着他说。
  刘爸爸做些不大不小的生意,刘妈妈也是个不大不小的中产妇人。
  他俩因为人的事,知道张远有点实力。
  原本估摸着,大概和我们家门当户对吧。
  现在听完发现,我们家可能要高攀……
  原本钱和资产不说,他们家至少占着刘老爷子的传承,算是名家之后。
  现在人家也有传承了,那可不一样都比不过了。
  和他俩不同,老头倒是在听说张远和朋友办了相声社的时候,提起了精神。
  “现在相声社已经有两家分社,一家在大栅栏的主要场馆,生意不错。”张远见老头有兴趣,便着重说道。
  “接下来到年前,还打算开一家评书馆。”
  “好啊,这是好事!”袁先生一听这话立马夸道。
  “不过我的计划还是两头走。”
  “传统曲艺回归小剧场,是要有的。”
  “就像话剧,舞台剧,直面观众能锻炼演员,培养艺人,也算为这场的传承做贡献。”
  “但小剧场养人有限,能提供的知名度也有限。”
  “所以我们还得上更大的平台。”
  “下一部,我想和现在新兴的网络平台合作。”
  “把相声,评书都搬上网站。”
  “网站?”俩老头对这事不熟。
  “当年收音机电台取代了小剧场,电视机电视台取代的收音机。”
  “每一步都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了传统曲艺。”
  “那么以后,取代电视台的,就是网络平台。”
  “要早做打算,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上网,我们得抓住下一代。”
  “哦……这就是你说那什么……波特的原因是吧。”袁先生回过味来了。
  “算是吧,只要是年轻人喜欢的,都得干。”
  “什么波特?”刘田利先生问到。
  “哈利波特。
  “谁徒弟?”
  张远:……
  你们老艺术家怎么都一个反应。
  “有计划好,好啊。”
  俩老头虽然不完全明白,但听到他在为这行当的发展而努力,就很高兴。
  刘老爷子连连点头。
  看来我这小孙女也算没找错人。
  老袁头收的人也不算野路子玩票的。
  当然俩老头不知道,这些事都是顺带的。
  张远本就计划要和网络平台接触。
  这些都是合作的一部分。
  饭吃完后,一桌人都挺乐呵。
  张远反复邀请袁田去他家住,对方还是拒绝了,还是要和老头住一块。
  刘家对张远这后生也挺满意。
  毕竟老头早听说了,自己孙女有个时常来往的年轻人。
  还说和袁阔成关系不错。
  不说还好,一说和袁先生关系不错,老头心说不妙。
  袁先生年轻时也挺风骚。
  你想想,十多岁就成名,还是名门之后,长的也大气,年轻时肯定不少肠子。
  要这么说的话,张远拜袁先生就更合适了……
  本来还担心,怕是个只会刷嘴皮子的公子。
  如今见到后,发觉还是有真本事的。
  聊的挺好,临走时,大家还约着要再聚呢。
  本以为这场宴席会在欢愉之中结束。
  可没想到,一个电话的到来,将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滴滴滴……
  张远摸手机,拿出来一瞧。
  “不是我的?”
  转头看见小狮子的爸爸接起来电话。
  “哎,少曾呐,最近可好。”
  “哦……啊!”
  刘父到底是跟着他爸学过大鼓的,那嗓子一起来,惊天动地。
  差点没给张远吓着。
  “做什么呢,一惊一乍的!”刘田利抱怨道。
  “一把岁数的人了,没点安稳劲。”
  “你看小张都比你有定力。”
  刘诗施见爷爷夸他,躲在妈妈身旁朝着他微微一笑。
  “不是,爸……”
  “怎么了?”
  “关老爷子走了。”
  三天后,八宝山殡仪馆。
  帝都这边,8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叫做喜丧。
  白事得当红事办。
  但那也是老规矩了。
  现在市区里又不能开流水席,也不能吹吹打打。
  所谓的喜丧,最多要求宾客家人都别哭。
  今天这位关学曾先生是22年生人,仙逝时已84岁,实实在在算的上喜丧了。
  这位关先生是袁先生和刘先生的老朋友。
  并且和袁先生一样,都是华夏曲艺牡丹奖,也就是曲艺圈最高奖项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并且若论社会贡献和曲艺界的认可度,甚至比袁先生还略高一些。
  因为这位前后两次去过朝鲜战场慰问,还结合山东琴书与徐州琴书的优点,开创了bj琴书这门艺术。
  算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了。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位虽然是以大鼓出名的,这也是他和刘田利先生关系不错的原因,算是同行。
  但开蒙却是评书,所以便与评书世家的袁先生关系莫逆。
  而评书四大家中的剩下三位,虽然以说书出名,但开蒙却都是大鼓。
  曲艺圈尽是这颠倒错乱的事。
  这种级别的老爷子发丧,办大事,一般二般的人可来不了。
  小狮子他们一家全都到了。
  袁田也跟着老头去了。
  而老头也特意把张远给捎上,一块去了白事现场。
  穿着黑西装,打着黑领带,捧着菊到场。
  张远与袁田一左一右的与老爷子身边,迈步进入会场。
  他稍微一瞟,果然来的都不是一般人。
  曲协就不用说了。
  这位关先生曾当过一任帝都曲协主席,还一直是华夏曲协的理事。
  现任曲协主席刘兰芳肯定得来。
  马季先生身体很不好,实在来不了。
  但他的那些以姜琨,冯拱为首的徒弟们一个没落的都来了。
  还有不少张远不认得的曲艺界前辈和领导。
  他不认得人家,人家可认得他!
  袁先生一进门,关家人便迎了上来。
  人一聚团,立即引起了全场注意。
  “呦,他怎么也来了!”很快有人认出了张远来。
  “来了就来了,他不是影视行的嘛。”
  “今天影视行来人也不少,他都不算大牌的。”
  这话也没错。
  因为张远很快就看到了几张熟面孔。
  有老谋子,有姜纹,六小临潼也在场献。
  “可那都是什么岁数的,他才什么岁数?”
  “也是,那帮人都是中年,他才二十出头。”说话这位望了望周围:“今天除了关家人,来的就属他最年轻了吧。”
  “那是,的确年轻,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是和谁来的。”
  曲艺行的都精着呢。
  一瞧是袁老爷子带来的,心中便有数了。
  不当自己人,不亲近,怎会领着他来这场合。
  又见他的站位,就在老头身边。
  “我听说这小子正满世界找师傅呢。”
  “呦,那估计是找到袁先生头上了吧。”
  “对对对,否则怎么会带他来这地方。”
  “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不能骂他了?”
  “废话,骂他不就等于骂袁家人。”
  老头领他来,就是为了这个。
  这叫告知天下。
  张远是我的人了,你们以后可不能再欺负人了。
  同时也是在告诉张远,都是自己人了,以后你也少欺负他们。
  老人都护短。
  说是让女儿收徒,但摆出的意思得是我亲自教。
  “袁叔,你们来啦。”刘兰芳领着曲协这帮人上前。
  张远一一与他们打过招呼。
  “您这是?”
  “啊,我见这小子挺有天赋,打算让小田收个徒弟。”袁阔成笑着说到。
  “到时候办礼,大家都来捧场。”
  “哎,那是一定。”刘兰芳应下。
  姜琨,冯拱等人也笑着点头。
  “六老师。”
  “张导,姜导。”
  “你也来啦!”老谋子忙中抽空,特意跑来一趟。
  正打算赶回去忙奥运的事呢,就瞧见他了。
  当年他和姜纹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
  “安红,额想你!”
  就是这部老谋子穿的跟路飞似的戏。
  关老爷子给这片子唱了同名插曲。
  所以这二位才特意来的,得见老爷子最后一面。
  而六老师会来,除了自己也是曲艺行出身外。
  他和老爷子的儿子关少曾是好友,之前在文联开会时成天见着,时常一块吃饭。
  而关少曾虽然跟着关学曾老爷子学了大鼓和琴书,但后来改行成了影视演员。
  小明哥成名作《大汉天子》第二部中,扮演田蚡的就是这位。
  都是影视圈的,张远便和他们说了几句,也算认得了大名鼎鼎的姜纹。
  “之后电影宣传的事可别忘了。”老谋子关照道。
  “一定,我特意最近都没接太多商务,早腾出时间了。”
  “哎,那就好。”老谋子乐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张远也和主家的关少曾先生闲聊几句。
  六爷还算上道,给他一通夸。
  毕竟俩人在《连城诀》时合作的还算愉快。
  “爸爸……”此时,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小姑娘跑到了关先生的身旁。
  “妈妈喊你^”
  “哦,我这就去。”
  “给你们介绍,我女儿。”
  “孙悟空好……”小姑娘点头摆手。
  又看向张远:“帅哥哥好。”
  说罢自己还被自己的话逗笑了。
  张远伏低身子,很礼貌的和她握了握手。
  这女孩的说话挺有特色。
  像屁股后头别了个扫把似的,老拉长音。
  语调还总往下走。
  除了语调外,长相也有点特色。
  黑黑瘦瘦,不过个头格外高挑,比同龄孩子长出一截去。
  小小年纪,却已经展现了大长腿的潜力。
  “你好,初次见面。”
  “我看过你拍的戏。”这姑娘一点不杵生人。
  因为她从小就是在剧组长大的。
  这位便是日后有“帝圈格格”之称的关小彤。
  格格当然是戏称,虽然关学曾老先生是满族的瓜尔佳氏,但本身家庭条件不好,否则也不会上街卖艺。
  不过,瞧瞧老爷子白事的规格和来往的人脉。
  荫佑子孙三代是没问题的。
  童星出身,九成九家里都有关系背景。
  像舒唱这般全靠自己的才是特例。
  “我也看过你拍的戏。”张远笑着回道:“要不你给我签个名?”
  “呵呵呵……”小姑娘被他逗笑了。
  张远又立即比了个“嘘”,毕竟是白事。
  “哦。”她立马捂上嘴。
  “以后有机会,在片场见,大明星。”
  “咯咯咯,帅哥哥以后见。”
  把她老爸领走时还回头和他摆手呢。
  “你倒挺会哄小孩。”袁先生凑到跟前。
  “我也没把她当小孩。”张远望向四周。
  关小彤刚演完陈诗人的《无极》不到一年,却不见他前来吊唁。
  张远看了一圈,连个圈都没送来。
  可能陈诗人比边拍戏做后期准备上映同时兼顾奥运开幕的老谋子还忙吧。
  不久后,哀乐奏响,哭声阵阵。
  虽说是喜丧,但到了这时候,家人亲友依旧潸然泪下。
  袁先生和刘先生也红了眼眶。
  尤其想到自己也垂垂老矣,不由得感同身受。
  “哇……”关小彤那极具特色的哭声也传至耳中。
  其实这位还有个姐姐,亲的。
  只不过长相,气质,身材完全不同。
  张远见着父母拽着哭泣的关小彤,而那姐姐只能跟在身后,便清楚这家里“格格”才受宠的那个。
  跟着流程走,待到仪式完毕,家属会请吃饭。
  但老人家撑不了那么久,张远便陪着袁先生,送他回家去了。
  他人走了,事还留着。
  袁阔成亲自带着他这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曲艺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