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按照民间历史传承,还是国家钦点认可,山东都是名副其实的武术大省。
  新闻办,体总局,文化部和旅游局四大部门联合评定了三批“武术之乡”。
  每一批,都有所属山东的城市在。
  其中第一批就有菏泽与郓城。
  《水浒传》革命老区还是挺有实力的。
  其余的,还有津门宝坻……就是《门前宝地》这部抽象大作的背景地。
  魔都的虹口和黄埔两个老城区也榜上有名。
  也对,水旱码头与工人蟠踞之地,都是武术扎根发芽的润土。
  来山东的飞机上,张远便察觉到助理赵玬玬有些心神不宁。
  张远稍加思索,便大致明白了。
  她老家就是山东,还是郓城武校出身。
  跟着自己四处跑,几乎一年到头不得空。
  而且越到过年过节时,张远其实越忙,她也越走不开。
  助理这工作,干好了,干顺了,比亲人都亲。
  他俩现在就是。
  “丹丹,一会儿下了飞机,你帮我把行李办到酒店后,就自由活动。”
  “回家和学校看看吧,与亲戚和老朋友聚聚。”
  “我给你包辆车。”
  “哎!”她也是直性子,没有三推四请,直接答应下来。
  一路上就算着待会儿买些牛奶零食日用品带回家和学校,再找朋友吃个饭。
  人不能只有工作,否则就会变得像是机器,逐渐麻木。
  下了飞机,走通道直接来到地下车库。
  “到啦!”
  此时,一位鹤发童颜,虽满脸皱纹,但腰背挺直的老者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您怎么还亲自来了,我哪儿担的起呀!”
  来者正是于老爷子。
  不是谦哥他爸那个于老爷子,是于承惠。
  张远打算来山东修行几天,找的便是这位。
  因为他老人家与山东体育局关系深厚不说,济南武馆的馆长还是他徒弟。
  直接去济南武馆练习就成,省的再找地方。
  “别人来我不管,你来我得瞧瞧啊。”于承惠笑呵呵的上前,把他带到了一旁的车上。
  自打拍完《神雕侠侣》后,就没怎么与老头再见过。
  念叨好几次了,让他来山东玩。
  这会儿刚好有需要,便圆了这邀请。
  一路上,老头还问呢。
  “我给你的那柄双手剑,练得怎么样啦?”
  说罢,于承惠眯起眼睛看向他。
  张远有些尴尬。
  从《神雕侠侣》剧组,老头把剑给自己算起,练习时长足有小两年了。
  怎么说呢。
  不是自己不想练。
  一来太忙没时间。
  二来,就算练习,也是拍摄用得到的拳脚很身法。
  能用得上双手剑的地方还真不太多。
  他也不能骗人,只能悠着说。
  “离开您老的指点后,有点不得其法。”
  我也没说谎啊。
  不得其法,所以练得少,没毛病。
  “嗯。”老爷子点点头,不光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反倒好似轻松了些。
  没我指点都大有长进,那不成怪物了?
  这样反倒正常。
  “我这回来,正是想向您请教的。”张远赶忙接话。
  这也是实话。
  因为玉疆战神用的都是双手武器。
  无论是方天画戟还是关刀,都得用双手。
  其实以他的力道,单手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拍电影不是打架,要有武术设计。
  设计就是双手使用,才显得势大力沉。
  而双手武器在使用上都是有共通点的。
  尤其于承惠的双手剑比一般的大剑更长,更像长兵刃。
  在腰部和腿部的发力上,更为相近。
  来到武馆后,让赵玬玬把行李送去酒店后便自由活动。
  而他则跟着老头见过了馆长。
  “这位是我徒弟杨燕青。”
  “这位就是……”
  “张远先生大名鼎鼎,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粗犷的中年汉子搭到。
  张远一瞧对方的身形。
  这身材叫做“麻将牌”身材。
  横宽,背厚,一看就是练家子。
  那胳膊也是又粗又壮,瞧着好似铜铸铁打一般。
  其实于承惠这人,与张远在《功夫之王》剧组,遇到了的那位扮演玉皇大帝的王德顺老爷子很像。
  都是吃过苦,受过累,还打过工,不是那种温室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
  正因如此,他的实战能力很强,不是那种纯架子。
  83年山东台拍摄以《水浒传》为背景的电视剧《武松》。
  于承惠当然影片武指,济南武馆的这位馆长就是那时候拜的师。
  “咱们以武会友,不说别的,先称练!”于老一摆手。
  “燕青,给他一把双手剑。”
  “是。”馆长来到自己专用的兵器架前,稍有犹豫后,取过一把来。
  师傅这么说,就是让他用自己的兵器。
  显然很看重。
  “你也拿一把。”
  “啊?”
  “啊什么?”于老爷子见徒弟犹疑,继续开口:“都说称练了。”
  “你的徒弟们不是他的对手,我还没热身,也不合适。”
  “就你来吧。”
  “是!”这位答应的爽快,但心里可不爽快。
  山东人豪爽。
  来了武馆,交手是不可避免的。
  但他原打算让徒弟陪练,自己也好瞧瞧这位的成色。
  关键张远的身份是演员。
  而且那么年轻,样貌还好。
  这些特质,在外头是优点,但在武行中,却是容易被人看轻的缺点。
  你若长成计春华老师那般,那武行内谁都得高看你一眼,甚至害怕的不敢看你一眼。
  但这遍布“大老粗”的行当里,来了个容貌俊美的,人家先入为主的会把你当成绣枕头。
  以貌取人是人类的天性。
  又听师傅说过,张远在剧组时曾一打十几个武校学生。
  这事业内也传了。
  但三人成虎,传的是愈发夸张。
  从一打十几,到一打几十,再到以一挡百,继而横扫千军,最后谁言人族无大帝……
  越夸张,这帮老练家子越不信。
  现在师傅又让我这个练了几十年的和对方试手。
  这事吧……
  反正馆长觉得不是滋味。
  心里也直犯嘀咕。
  “师傅这是太高看他,还是太小看我?”
  张远是明星。
  他一到,武馆里连学员带老师,就连扫地擦桌子的都来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那么凑热闹。
  “呦,大明星!”
  “可见着活的了!”
  “啧啧啧……”
  大家就见到张远和馆长分立于训练场的两侧,
  张远试了试手,将大剑在手中挥动了几下,找找感觉。
  这剑的重量和于承惠给自己的那把差不多,不到10斤重,比自己在片场用的道具关刀轻一半左右。
  “杨馆长,我手生,您多包涵。”
  “咱们就是暖暖身子,放松些就好。”见他还算客气,对方也言道。
  但于承惠却在此时开口。
  “燕青,你不要小看他。”
  “哎。”这位也没当回事。
  双方这就迈步向前。
  张远这一动,馆长便愣住了。
  “师傅教了真东西!”
  内行不用打的你死我活,看你的起手式就能知道大概。杨燕青瞧见张远这几步走,便发现和老爷子的动作极其相似。
  就这一愣神的功夫,张远已经到面前了。
  他就按照平时拍戏时的劲道发力,连挥三剑,为一整招。
  那馆长立即做防御状,以剑相抵。
  叮!
  第一下接触,他便觉得手掌一麻。
  还没反应过来的,第二下就到了。
  当!
  这招吃下,一路从手掌麻到了小臂。
  嘶……他深吸一口气,心说不对。
  可第三下已经到了。
  日……
  为什么是这声呢?
  因为剑被弹飞了!
  杨燕青看向自己微微发颤的双手。
  我的剑呢?
  我辣么大一把剑呢?
  转头看去,剑在地上。
  脸也在地上。
  张远也有点尴尬。
  一来就把人家馆长的剑给挑飞了,这不成砸场子了?
  平时就这力道啊?
  他忘了,自己最近对手的两位,一位是李连界,另一位是“肉身成圣”的辰龙。
  这俩一个技术拉满,一个体质拉满,都不是正常人。
  “我说让你小心点吧。”于承惠走上前来。
  随后附耳上去,轻声说道:“知道我为什么要教他了吧?”
  杨燕青用力点点头。
  卧槽!
  天生神力啊!
  我这三十年的功力都顶不住,胳膊直发麻!
  不光是力道,速度也很惊人,差神一点都反应不过来。
  技术也比自己想象中要好太多。
  师傅和我说,就教了他几周时间。
  几周就练成这样啦!
  馆长心中有种挫败感升起的同时,更为不爽了。
  这小子不会是故意扮猪吃虎,特地来消遣我吧!
  “来,先坐下聊,都散了!”于承惠见徒弟这样,便招呼道。
  老爷子什么人物,一发话,便清了场。
  “张远,你先说说,这次为什么突然想着要来练习。”老爷子故意问道。
  “拍戏,拍打戏过程中,与对戏演员交手。”
  “我尽力而为,对方却依旧游刃有余。”
  “所以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
  “哦。”于老摸了摸胡子。
  “那是和谁交手,让你感到不足的呢?”
  “李连界。”张远挠头道。
  “李……啊?”馆长瞪大了眼睛。
  “知道了吧。”于老看向自己的徒弟。
  馆长咽了咽口水。
  那不丢人。
  李连界是什么人物?
  撇去功夫皇帝,动作巨星外。
  他还是全运会的全国武术冠军!
  不光是冠军的问题,他的冠军和别人还不一样。
  他是五连冠!
  连续五届稳坐第一,并且在参加的最后一届,还拿到了五个项目的第一。
  若不是因伤退役,六连,七连也不是没有可能。
  也是那时候的伤落下了病根,导致后来一直身体不太好。
  而且这五连冠,还是只统计了全运会级别的全国正规大赛。
  若从少年大赛开始算,人家打11岁起,几乎参加的所有比赛,都是冠军。
  玄幻小说中的天纵奇才,百年难遇的门派之子,在人家这儿,只不过是年少时老黄历而已。
  他的记录,至今未有人打破。
  所以馆长一听是和李连界对练,一下就没脾气了。
  绝对不是消遣我。
  心中的不满也瞬间消散。
  人家的对手不一样。
  起点自然也不一样。
  而且也明白了师傅的用意。
  练武最重要的是什么?
  恒心,毅力自然重要,当越往上走,天赋越重要!
  这小子的筋骨不是凡人呐!
  看着不壮,力气怎么那么大。
  又聊了阵,于承惠便拉着他来到了一旁,亲自指点。
  把馆里的学员们看的直眼馋。
  老法师亲自教学,那可是钱都买不来的。
  老头年纪大了,已经很少亲自出手。
  练习之事不表,自然刻苦。
  过了得有三四天,眼瞧着时间差不多了。
  助理也省亲完毕,回到了他身边。
  这就收拾行李,打算回剧组。
  “兄弟。”这会儿馆长来送,从称呼上就能看出,关系亲近了许多。
  “老哥哥你说。”
  “有机会再来玩……还有。”这位顿了顿:“回剧组后,下手轻点。”
  要了亲命,他这辈子就没见过进步这么快的人!
  关键也没多练。
  平日就练一白天。
  晚上还拉着他和馆里的老师们去吃喝玩乐呢。
  关键都是他请客。
  明明来的是咱们的地头,人家却特别大方。
  弄得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是不知道啊。
  不好好请客,怎么薅你们。
  “一定,日后再相聚。”
  说完便与助理匆匆赶往机场。
  “回家感觉怎么样?”飞机上,张远问道。
  助理撇着嘴:“有好有不好。”
  “回家后,见到爸妈很好。”
  “可亲戚们一来,就有不好的了。”
  “听说我在帝都收入不错,一堆来借钱的。”
  “还有给我介绍相亲的。”
  “家里还有老人劝我辞职回家,考个编制,那才叫稳定。”
  赵玬玬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老家公务员一年的收入。
  但在考公大省的亲戚眼中,在私企工作和没工作没有区别。
  只有铁饭碗才叫工作。
  赚再多也没有一个月一千多的公务员实在。
  在他们这儿的相亲序列中,公务员是食物链顶端。
  “朋友一样。”
  “借钱的,介绍对象的。”
  “真心交往的,很少。”
  “但至少还有,不是吗?”张远笑着回道:“不能只看那些人,咱们的关注点和精力,放在值得自己关心的人身上便好。”
  助理轻轻颔首。
  “张远哥你说的对,不去理那些人就好。”
  “不是不理,是微笑面对。”张远伸手捏着她的脸蛋,把嘴角往上推。
  “斯麦路,要笑看傻逼,懂吧。”
  “嗯。”
  赵玬玬揉了揉脸:“这次回了武校一趟。”
  “发现后辈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学校说招生情况也一年不如一年。”
  “他们说,功夫片没落了,没人看了。”
  “所以孩子和家长也不愿意学了。”
  “真是这样吗?”助理问向他。
  总体来说,没错。
  传统动作片是不行了,但这个题材也并非没救。
  只是得搞创新,与别的元素融合。
  《碟中谍》不就是融合了高科技和特工元素的动作片嘛。
  赵玬玬回趟学校,后生们都围着她这个学姐转,想要张远的签名和询问娱乐圈轶事。
  孩子们都憧憬能上电视,当明星。
  “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吗?”助理喃喃道。
  毕竟她是练武的,对这行肯定有感情。
  看了眼稍有些落寞的她,张远思索着。
  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
  搞个节目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