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837章 是的,你们都是朕的翅膀
  第837章 是的,你们都是朕的翅膀
  几乎没有犹豫,冯京就直接奏道:“另一足……”
  “老臣乞陛下下诏,于碍止法下再设一磨勘序列……”
  “使天下胥吏,皆可磨勘升阶……一如伎术官阶……并允胥吏可改文、武资!”
  说完,冯京就深深顿首。
  一旁的张方平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冯京。
  这个法子,他自然也有过念头。
  可是……可是……
  太过离经叛道了啊!
  胥吏是什么东西?
  是下九流的腌臜货!是奸猾狡诈之徒!是向上谄媚,对下刻剥的小人!
  在儒家的世界观和天下秩序中,从未给胥吏们留下什么位置!
  他们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也几乎全部以反派的形象出现。
  在现实社会中,胥吏们的表现,也完美的契合了千百年来文人士大夫们对他们的评价。
  胥吏们没有道德,没有仁义,没有忠心。
  有奶就是娘,只要上面下了命令,不管多么荒唐,他们都会执行。
  于是,在士大夫们眼中,胥吏们的社会地位,比赘婿还要低,其人格比娼妓还要下贱!
  至少赘婿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苦衷,起码娼妓中有不少人,并非是心甘情愿的堕落的。
  而且,无论是赘婿还是娼妓,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很低。
  最多只是影响风气。
  胥吏就不一样了。
  他们父子相替,兄弟同业,彼此联姻,把持一方,横行不法,毒害地方,欺压良善。
  最要紧的是——这些人只要有机会,就会以下犯上!
  多少道德之士,多少清正之人,都受过胥吏的折辱?
  连司马光这样名满天下的君子人物,都曾在陈州,为胥吏们所迫,以至美玉有暇,迄今风评都有争议!
  所以,冯京的提议,在张方平看来非常危险!
  上纲上线一点,甚至有动摇国本,使礼崩乐坏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
  张方平看到了,他面前的少年官家,眼中显露出来的欣赏之色。
  所以……
  冯京这是准确的揣测到了圣意!
  那头锦毛鼠,很可能因此得到圣眷!
  这怎么可以?
  张方平几乎没有犹豫,就电光火石之间,在冯京话音刚落的刹那,就抢在了面前的少年官家表态之前,顿首奏道:“老臣谨奏陛下……”
  “保宁军节度使所言,绝不可用!”
  “不然……”张方平抬起头,他本想说‘礼崩乐坏就在眼前,天下风气必为之丧坏’,但在看到了,身前的少年官家脸上显露出来的不快之色,他就立刻改口:“臣恐陛下圣德从此有暇……”
  冯京立刻扭头,狠狠的瞪了一眼张方平。
  他和张方平,本就是老冤家。
  虽然在嘉佑年间,他们两个人在朝时,曾是一个派系的成员。
  可正因为如此,才会成为冤家!
  一个派系内的斗争,可比派系外的斗争,要频繁的多。
  因为派系内的斗争,本质是在争夺本派系的资源。
  这就是内卷了。
  内卷虽然一般烈度较低,但非常频繁。
  两个竞争者,会在所有方面,都展开明里暗里的较量。
  更何况,张方平和冯京,还有着一桩公案——这就是发生在嘉佑四年的刘氏老妪诉其侄刘保衡贱卖祖产案。
  案子很简单。
  就是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了汴京人刘保衡的宅邸。
  然后,刘保衡的姑姑刘氏老妪不服,认为刘保衡有贱卖祖产的嫌疑,一纸诉状告到了开封府。
  经审理查明,确认张方平在这次交易中有着利用权势,逼迫刘保衡贱卖祖产的嫌疑——刘保衡是酒商,而当时的三司,是都商税院和都曲院的上级主管部门。
  恰好,刘保衡经商失败,欠了都曲院和都商税院一千多贯。
  而张方平购买刘保衡的宅邸的价钱,刚好是一千多贯。
  于是,时任御史中丞包拯立刻对张方平以‘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的罪名发起弹劾。
  张方平旋即被罢,出知陈州。
  本来,这事情和冯京八竿子打不着,他乐得吃瓜看戏。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吃瓜也能吃到自己身上!
  第二年,包拯再次弹劾冯京,在京期间,曾与刘保衡有经济上的往来。
  不仅仅将官府的钱借给刘保衡去做买卖,他还曾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刘保衡处拿了许多银器,放到市场上变卖获利。
  于是,冯京人在扬州,就莫名其妙的被贬。
  对冯京而言,这个事情,责任完全在张方平身上。
  要不是你丫的,非要拿一千多贯去买人家几千贯市价的宅邸,被人抓住了鸡脚,我怎么会被牵扯出来?
  更不要说,围绕此案展开的富弼系与文彦博系的激烈斗争导致的种种后果了。
  从那以后,冯京就和张方平,面和心不和了。
  等到富弼去世,冯京干脆就和昔日的政敌文彦博走到了一起。
  而张方平对此怎么可能没有意见?
  也就是基于当时新党、旧党之间的政治斗争,才勉强捏着鼻子,为了大局而假装团结。
  可现在,这不是新旧两党的斗争已经告一段落了吗?
  于是,本来就是个大篷车的旧党内部,立刻开始分化。
  在司马光还活着的时候,旧党内部就已经四分五裂,开始了明争暗斗。
  至于现在?
  只能说,到处都是表面君子和塑料朋友。
  类似李庄白肉的桥段,随处可见。
  典型的就是年初的叶康直一案,文彦博系就没少出力拱火。
  最终是逼得苏颂和张方平入宫请罪,卖了老脸,才将事情给平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更是个人主观意愿,无法扭转的。
  哪怕元老们肯团结,但他下面的徒子徒孙们,必定不肯安分。
  道理很简单——蛋糕就这么大,差遣也就那么几个。要是蛋糕都被别人吃了,差遣也都被别人占了。
  那我们这过去十几年和新党辛辛苦苦斗争是为了什么?
  哦!
  敢请没赢之前,我们没有好处,也拿不到好差遣,现在赢了,我们还是没有好处,还是没拿到好差遣。
  那我们岂不是白赢了?!
  在这样的心结下,冯京也没犹豫,直接拜道:“陛下!老臣以为彰德军节度使臣方平,乃是危言耸听!”
  “以老臣愚见,若用公考之士子,充诸县镇之吏首,再设胥吏磨勘之法,以安其心,非但不会有污陛下圣德之事……反而会增陛下圣德,使州郡再无遗贤!亦使天下豪杰,能为陛下所用!”
  张方平哼了一声,恶狠狠的瞪着冯京那张叫他作呕的老脸。
  在心中狂骂不已。
  “冯当世!”
  “汝这锦毛鼠!汝竟敢背叛士大夫清流!”
  他正欲开口,却看到了面前的少年官家,忽地背起手来,脸上更是流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6=9+
  张方平立刻暗叫不好。
  因为他知道,冯京的话,可能触动了赵官家们的‘维稳本能’。
  要知道,在赵官家们心里面,稳定是大于一切的。
  为了维稳,大宋王朝是历代以来,招安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
  杀官造反受招安,可不仅仅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只要你造反的时候,打的旗号是反贪官不反官家,同时能抗住地方官府的第一波铁拳打击。
  那么,赵官家就有可能招安你!
  多少盗匪,多少绿林好汉,都是靠着造反,混到了官身!
  自太宗以来,朝廷就专设了一个军:龙猛军来安置招安的盗匪、造反者们。
  被招安的人里,甚至有官至横行的!
  譬如,如今的环庆路的彭孙,就以四方馆使、莱州防御使拜为环庆路兵马都监兼知静边寨。
  从一盗匪,一越而为一路兵马都监。
  致仕之后,更是有望拜正任,乃至于有机会拿到节度节钺!
  赵官家们为了维稳。
  连造反的强盗、土匪,都可以招安,都可以给富贵。
  为什么就不能给胥吏一条出路?
  果然!
  张方平听到面前的少年官家感慨道:“节度所言甚是!”
  “朕读史书,尝见秦末英雄起于草莽之事……”
  “也尝见唐末黄贼等害天下之剧……”
  “朕就一直在想……设使秦庭能用萧何、张良、曹参等人,使其富贵……”
  “设使唐帝能有让黄巢等入仕富贵之门……”
  “或许秦、唐之天下,未必有覆灭之危!”
  “若如此,朕恐怕如今还是唐帝之臣也!”
  张方平听到这里,只能俯首而拜。
  冯京则是欣喜的顿首:“圣明无过陛下!”
  维稳是大宋最高的政治正确。
  而赵宋又是明牌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王朝。
  所以,维稳并不是赵官家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天下所有士大夫,武臣勋贵外戚们共同的义务!
  维稳能使天下太平,避免‘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的悲剧重演。
  统治集团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招安和灾荒时招刺青壮为厢军,是保护所有人安全的重要制度!
  毕竟,没有人想再看到陈胜吴广、黄巢等人起事成功。
  须知这个天下,不仅仅是赵官家的。
  也是大家的!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赵官家的江山社稷!
  所以……
  张方平看向冯京,心中惴惴不安起来。
  他很清楚,冯京一旦得势,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的失势。
  他若失势,整个派系都会分崩离析。
  他也将再也没有能力,给苏辙、苏轼兄弟保驾护航了。
  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俯首落寞的拜道:“老臣惶恐……竟不知陛下之圣见,如此高远……乞陛下治臣之罪!”
  这一局,他终究是输了!
  既然输了,那就该立刻弃子认输。
  这是张方平数十年仕宦生涯所积累的经验。
  因为,继续纠缠下去,非但无济于事,反而只会增加天子的恶感,从而导致更大的失败!
  及时止损!
  这是每一个从嘉佑时代走过来的老臣,都已学会的技能。
  然而……
  下一瞬,张方平就感受到一双稚嫩的小手,搭在了他身体上。
  “节度何罪之有?”
  “君子和而不同,此圣人之教也!”
  “况且……”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此乃人主治政之本也!”
  “冯节度所言,虽是大善,但张节度担忧也未必有错!”
  “故此,朕想请节度与冯节度一起,为朕拟定这胥吏磨勘之法与公考推于府界县镇之制!”
  张方平错愕的抬起头,便看到了他身前的少年官家那双真诚且充满了期盼和依赖的眸子。
  张方平大受感动,当即眼含热泪的拜道:“诺!”
  “臣谨遵德音指挥!”
  赵煦轻笑着,将冯京也扶起来。
  “两位元老,皆朕祖宗所遗朕之股肱!”
  “当同心协力,为朕与大宋江山社稷,建言献策!”
  “凡有所言,有所策,朕都将洗耳恭听!”
  是的!
  你们都是朕的翅膀!
  斗归斗,但,活一定要干!
  至于怎么干?
  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