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武侠仙侠 > 泼刀行 > 第715章 京师乱云
  第715章 京师乱云
  “昭告天下?!”
  旁边的沙里飞一愣,嘖嘖赞道:“还得是皇上,够硬!”
  神器的消息意外泄露、有心人推波助澜、朝堂市井议论纷纷、人道变革、气候异常…
  诸多事情几乎一窝蜂涌来。
  《易经》復卦言:不远復,无祗悔。
  若持续下去,迟早会生出大变。
  但他们没想到,皇帝竟然会选择在书院开院大典时公布。
  这一招,確实妙,將所有视线集中在一点,也断绝了流言的传播。
  李衍也看向书院深处,心中隱有期盼。
  他知道,皇帝敢彻底公开,必然是那蒸汽机有了重大进展。
  说不定已能投入使用!
  大时代,真的来临了……
  …………
  严九龄还是低估了皇帝萧启玄。
  他以为这消息,还会保密一段时间,但却不知道,就在他们谈论此事时,皇宫之內已有一道圣旨流出,传遍三省六部。
  “乾坤书院开院大典,神器现世!”
  寥寥数字组成的讯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点燃了整个京城。
  “神秘匣子”、“红光冲天”、“天降祥瑞”…
  街头市井,之前便有种种玄而又玄的传闻。
  如今,各种揣测与谣传被瞬间被“钦定”,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听说了吗?陛下金口玉言,要在书院开院那天,把那『神器』亮出来,给天下人看啊!”茶楼里,茶客閒人们唾沫星子更横飞。
  “嘖嘖,这下可坐实了!也不知是何等惊天动地的宝贝。”
  “书院在东郊,奶奶的,那天定是人山人海!”
  “若能亲眼看看,够吹一辈子的牛!”
  “想啥呢!那是天家重地,寻常人能靠近十丈,都算祖坟冒青烟!”
  有人嗤笑,眼中却同样闪烁著渴望的光芒。
  而说书先生见此情形,也是惊堂木一拍,將早已准备好的“天降神物,再造乾坤”的段子翻新重演,引得满堂喝彩。
  就连今日货郎走街串巷,吆喝声里都变了词:“上好香料,书院神器开光,请香拜神的可要趁早备著哩!”
  引得妇人小姐竞相询问,仿佛点上一炷香,就能沾上神器仙气。
  当然,百姓们再好奇,也知道那天肯定去不了。
  而对於京畿权贵而言,这消息就不止是好奇那么简单。
  人道变革,早已为各方所知。
  有人忧心忡忡,怕乱世毁了积年家业。
  有人野心勃勃,开始暗中做准备。
  毕竟,人道变革谁也说不清,万一能改朝换代呢…
  所以神器出世,对他们而言意义更大。
  勛贵府邸、各部衙门门庭若市,暗流汹涌…
  “公公,听闻礼部掌仪司负责擬定观礼名单,家父靖国公…”某勛贵子弟,小心翼翼將一锭赤金,塞进大太监隨侍袖中。
  “哎呀呀,吴大人,不是咱家不帮忙,这名册最终要陛下御笔钦点!如今尚书大人案头的请託文书都堆成山了!您看这…”
  身处皇宫,太监们更清楚皇帝对此事的重视,没人敢乱来。
  礼部衙门的书吏满头大汗,应付著源源不绝的攀交情、递条子。
  御史台的老大人们则捋著鬍子,眉头紧锁:“神器现世,关乎国运,岂同儿戏!礼制、仪仗、桩桩件件都需详参圣意,谨防僭越!”
  他们清流想法简单,无非藉此事件彰显存在感。
  而开海派的大商巨贾们,更是倾尽全力活动,试图挤进观礼名单。
  一张小小的请柬,短短时间便价值连城…
  ……
  “你说什么?!”
  刚回到柔远驛,眾人便上来询问,有没有见到神器。
  显然,王道玄等人也被这种氛围感染。
  见此情形,李衍索性就直接告诉了他们神器的面目。
  沙里飞满眼的不可思议,“就那玩意儿?”
  当时在梁子湖,他也看到了蒸汽机,却没想到就是神器。
  王道玄也有些诧异,抚须道:“那东西,贫道也见过,无非是墨家机关术,虽说奇妙,但罡煞之炁不足,何以称为神器?”
  “那东西的力量,足以改天换地…”
  李衍將蒸汽机的应用,简单说了一遍。
  但就像人无法想像没有出现的东西,王道玄等人虽然也嘖嘖称奇,却没怎么在乎,不觉得这玩意儿,能引发翻天覆地的变革。
  李衍也不再多说,吃过晚饭后回到房中。
  夜色如墨,將京城柔远驛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白日里因“神器”掀起的喧囂与暗流,在此刻也似乎隨夜色归於寂静。
  驛馆后院,李衍厢房內还亮著微弱的烛火。
  窗欞紧闭,隔绝了最后一丝夜风。
  屋內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更混杂著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
  像是腐朽棺木,偏又带著草木香。
  李衍坐在桌前,烛火下,白天带回的木盒已经打开。
  黑布凹槽中,赫然躺著那块“凶灵石”。
  借著烛火细看,石头的模样更为古怪,表面崎嶇嶙峋,布满无数细密孔洞。
  此物非比寻常,並非神州之物,按照《异苑》说法,乃是齐废帝宝卷时有海客所献,至少两座御园因此而毁。
  感受著大罗法身的渴望,李衍再不犹豫,將手缓缓贴上。
  嗡~
  石块猛然颤动,似乎生出灵智,想要逃走。
  与此同时,海量的生机,迅速涌入李衍体內。
  这些是特殊的先天罡炁,人体难以承受,但对大罗法身却是大补。
  大量的裂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修补。
  咔嚓嚓!
  李衍脑海中,甚至能听到瓷器碎片聚拢的声音。
  无需刻意引导,大罗法身就如饕餮,疯狂吞噬灵石生机。
  咔嚓!
  又是碎裂声响起。
  但这次並非来自体內,而是灵石外皮酥脆剥落。
  终於,大罗法身彻底修补完成。
  如今的大罗法身,已是白瓷如玉,表面布满金色纹路。
  与最初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別。
  但法身修补后,灵石的生机,依旧在被不断掠夺。
  李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安静等待。
  噗!
  不知过了多久,大罗法身上,一盏魂火猛然亮起。
  李衍连忙停手,脸上满是笑容。
  成都之战后,他灭了盏魂火,后来也找到些灵物,但大多不堪用,只能勉强修补法身,缝缝补补,依旧是破破烂烂。
  正因如此,很多时候作战时也放不开,生怕灭掉第二盏魂火。
  如今得以补全,心中顿时鬆了口气。
  三条命在手,再遇到赵清虚,硬碰硬也无需顾虑。
  再看那灵石,周围早已布满灰色石片,只剩下不到拳头大。
  李衍满眼心疼,小心翼翼將其包裹好。
  这东西,能吸收草木生机的原理尚不可知,就像之前埋在御园,近百年不曾有事,但突然作祟,一夜就毁了整个御园。
  要知道皇宫的御园,可少不了各种灵草。
  若能弄明白原理,大罗法身便再无顾虑。
  即便不行,也能用於修补法身。
  似乎是因为大罗法身修补好的原因,李衍只觉身心舒畅,便直接上床盘膝打坐,入定修行《罗酆经》。
  这种修行,乃是水磨的功夫。
  他这四重道行,直到现在才刚刚稳定,要想踏入五重楼,还不知要多久。
  不知不觉,夜色更深。
  李衍入定后踏入存神空间,一番修行后,彻底存神忘我。
  恍惚中,他缓缓睁开了眼,顿时眉头微皱。
  整个房间,似乎都变得十分古怪。
  各种陈设布局,依旧是那般模样,却模模糊糊像是隔了一层白纱,而地上则有大量的积水。
  龙女?
  这种景象,李衍再熟悉不过。
  之前龙女几次託梦,便是如此。
  但他与龙女的交易已经完成,对方受朝廷敕封,如今已成为锦官城附近守护神,稳定香火都忙不过来,找他做甚?
  还有,这里可是相隔万里,龙女的影响力没有出蜀,何时有了这种能耐?
  就在他疑惑时,地上水面忽然出现波纹。
  紧接著,一道巍峨神影从水面缓缓浮起,周深似金沙环绕,凌空漂浮,与他正面相对。
  身影虽朦朧模糊,却透著熟悉感。
  李衍心神剧震,认出了对方身份。
  五道將军!
  他与这位俗神,可谓颇有缘分。
  当时在伏羲古洞,抓捕那一窝阴犯,对方就曾亲自现身,且无意中落地,让他得到“五方罗酆旗”。
  这宝旗可是大罗法器,威力深不可测,但只是五道罡气,需要足够强悍的法器容纳。
  斩杀北邙鬼帝后,他得到五面厉害的法旗,但都有破损,寻常人无法修復,这次来乾坤书院,也想找到高手进行修补,作为“五方罗酆旗”载体。
  此事暂且不提,在之前领取阴司任务时,也曾几次碰到五道將军,听到对方与崔判官谈话。
  可以说,十分熟悉。
  但他从未与之交流,甚至对方也不清楚,自己无意之中向李衍泄露了很多天地隱秘。
  这次突然找到他,想干什么?
  李衍心中疑惑,脸上却不敢露出任何破绽,而是充满警惕盯著对方,故作惊骇状。
  但让他奇怪的是,五道將军並未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嘴巴一张一合,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很快,其身上光芒就变得黯淡,逐渐消失。
  黑暗中,李衍猛然睁眼,坐立而起。
  他看了看周围,满脸疑惑,隨即心中一动,从怀中取出勾牒。
  凡是入梦之术,必然要通过某种媒介,五道將军,多半就是藉助了勾牒中的五方罗酆旗。
  问题是,好端端找他做甚?
  李衍本不想搭理,但心中却莫名有些不安。
  这位,可不是一般俗神,“转头逢五道,开眼见阎王”,其在阴司之中,地位十分不凡。
  根据之前的情报,属於罗酆山。
  某种程度上来说,和他也算自己人。
  突然託梦,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到这儿,李衍再不犹豫,起身穿好衣服。
  神人託梦从来不是閒的无聊。
  必须弄清楚原因!
  说起来,五道將军的信仰也被人动了手脚,民间甚至有说法,对方生前乃是五名盗贼。
  看似立庙祭祀,实则污染其香火。
  若在其他地方,李衍或许毫无头绪,但这里可是京城,五道將军信仰最强悍的地方!
  和王道玄打了声招呼,大便连夜翻墙而出,向著城西而去。
  京城五道將军庙,就建在城西,宣武龙脉匯聚之地,前世五道口,便是因此而命名。
  深夜的京城格外寂静,街巷中有打更梆子声传来,因为朝廷解开了宵禁,酒馆外甚至有喝醉倒地不醒的人。
  李衍一路毫无阻碍,很快找到了五道將军庙。
  五道將军庙,旁边还建著玉帝行宫,象徵率领诸神,镇压京城妖邪。
  这座五道將军庙,规模不大,建成的时间也不长,传闻乃前代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太监所建造,以祈福安。
  据说庙建成后,那太监便四处找人撰写碑誌。
  前任皇帝窝囊,外戚结党营私,宦官专权,稍微有点骨气的书生,都懒得搭理这大太监。
  其中有位儒林高人,被那大太监亲自找上门,不敢推辞,但也不愿意违心夸,於是率笔书曰:“夫五道庙者五道之神也。人以为树在庙前,我以为庙在树后。何则,请列芳名”。
  那大太监学问不高,没看出其中意味,高高兴兴立在庙內,后来当朝皇帝宫变,將其斩杀,五道將军庙的碑文就一直留到了现在。
  正如五道將军如今信仰现状,虽然在京师,但面积却不大,在街道之上也並不起眼。
  黑暗中,李衍直接翻墙而过。
  庙內只有一名看庙老头,抱著酒罈子在厢房內,呼嚕打的震天响,其他地方也只是勉强保持乾净。
  落地的瞬间,李衍便是心头一震。
  怀中勾牒,竟然在嗡嗡震颤。
  这是找到魔气的表现!
  能將气息隱藏如此之深,就连五道將军,都得上门託梦求助,李衍立刻拆除了对方身份。
  赵清虚的同伴,魔神刘远横的魔气!
  竟有一个寄生在五道庙!
  没有丝毫犹豫,李衍翻身破窗,直接拽著那醉酒老头飞速向后退,同时取出勾牒,开口念诵道:“天有纪,地有纲……”
  话没说完,庙內便阴风大作,浓郁的香火味升腾而起,隨即化作一团黑影,向宣武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