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单机南北朝 > 359.第358章 优柔寡断
  第358章 优柔寡断
  有了封家娘子表态,众人纷纷应和,也向陈留公主提出要捐赠军粮助军。
  陈留公主都笑着应下来,李氏女也代表陇西李氏宣布再捐赠两万斛粮食,帮助前线的侯景作战。
  听到李氏女这么说,陈留公主又温言问道:
  “我听说侯将军在前线,你们陇西李氏出力颇多,再捐两万斛粮食会不会影响李家生计?”
  李氏女立刻说道:
  “大将军是为了关中而战,身为关中士族又怎么能不尽心呢。阿爷和我说过了,这些年将军轻徭薄赋,家里还是攒了些家底的。”
  听到了李氏女这么说,众人也纷纷夸赞陇西李氏不愧是关西士族之首,就是觉悟高。
  李氏女只是莞尔一笑,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陈留公主微微点头,别人付出了那自然要有奖励,在场的都是女人,当然不可能许诺官职这些东西,这些本来也不是女子追求的东西。
  功名利禄这种东西也都是自家男人在战场上争取的,陈留公主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她也从不插手苏泽麾下幕府的人事任免,甚至从没有亲口向苏泽举荐过人才。
  但是有些东西,却又是男子不方便过问的事情。
  陈留公主抬起脸庞,看着李氏女说道:
  “侯家娘子还有个闺中的妹妹吧?”
  李氏女连忙站起来称是,又简单的将自家妹妹的情况介绍了一下。
  陈留公主点头说道:
  “李存真李参将,侯家娘子知道吧?他的家世是迁居到西域的碎叶李氏,是李凉皇室之后,如今尚未婚配。”
  李氏女眼睛一亮,李存真是苏泽麾下的将军幕府参将,也是最得到信任的将领之一。
  而且他的出身也不低,一看就是大有前途的。
  李氏女连忙向陈留公主说道:
  “多谢殿下恩典。”
  陈留公主却说道:
  “大将军总让我不要乱点鸳鸯谱,还是先和你阿爷通个气,若是合适再说吧。”
  李氏女再次向陈留公主致谢,众人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她。
  婚姻是士族女子一生中,仅次于投胎的人生节点。
  对于这些大家族的女子,无论嫡庶也都和家产没关系,她们的门第最重要的就是在嫁娶的时候加分。
  门第高的女子,挑选夫婿的档次也高一点,如果找到如意郎君,那做个当家娘子,可要比什么嫡女强多了。
  如果婚后不幸,或者嫁的郎君没出息,那就算是嫡女回娘家也会被人看不起。
  陈留公主亲自做媒,男方那边绝对不会反对。
  李存真也是苏泽麾下有名的金龟婿,适婚年龄家世不凡,而且深得苏泽信任。
  李家有了李存真和侯景这两个好女婿,几十年家族的兴旺是少不了的。
  这也就是陈留公主给予这些娘子们的回馈。
  正事说完了,众人又开始了闲谈。
  陈留公主只是微笑着听着,从这些娘子口中,她也能了解苏泽麾下这些臣属之间的关系,也能知道不少人家中的隐私事情。
  用完了晚膳,李氏女这才从百丈楼出来,她的陪嫁侍女立刻说道:
  “当家娘子,和李将军联姻这种大事,老爷知道了肯定要高兴坏了。”
  李氏女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她淡淡的说道:
  “阿爷的女儿众多,妹妹也有几个,可不能嫁过去丢了陇西李氏的脸面。”
  侍女立刻闭嘴,自家这位娘子在李家的时候谦逊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
  可是如今婚后治家井井有条,将侯景的后宅打理得规规矩矩的,就连侯景的家将都对这位主母非常敬佩。
  如今这是要将手再伸回娘家?
  如果侯将军再立大功,日后侯家不知道要走到什么地步,说不定陇西李氏还真的要倚仗这位嫁出去的女儿了。
  ——
  洛阳,皇宫。
  自从胡太后重新执政后,皇宫中冷清了很多。
  一方面是胡太后对于失去权力的恐惧,为了控制小皇帝,她严格禁止大臣随意进出皇宫,更是不允许大臣私下和小皇帝接触,在小皇帝的寝宫中安排内侍和宫女监视小皇帝。
  另一方面胡太后淫乱宫闱后,整日不是在后宫礼佛,就是和几个男宠玩乐,更不愿意再接见外臣,就连朝廷命妇也不再入宫觐见。
  洛阳的皇宫上彷佛笼罩了一层阴云,整个皇宫中都死气沉沉的。
  苏顺(【见风使舵的内侍】)跟着长乐王元子攸进入皇宫,作为胡太后信任,少数可以接触小皇帝的宗王,元子攸也尽量少的进出宫闱,避免引起胡太后警觉。
  到了小皇帝居住的太极别殿附近,被胡太后委派看守小皇帝的黄门热情的凑上来,向元子攸熟络的行礼。
  苏顺擅长察言观色,这几次进宫的时候,宫内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小皇帝身边的看管变松了。这并不是胡太后良心发现,下令放宽了对小皇帝的看管,而是这些具体负责办事的内侍宫女,他们思想上发生了变化。
  就如同当年江阳王元乂,在大长秋刘腾死后,就失去了对宫内的控制一样。
  胡太后在朝堂接连失利,自己又淫乱后宫,不断降低威信后,手下对她命令的阳奉阴违。
  至高无上的太后,她的命令依然需要具体的人来执行,政治这东西就是玩的体面,当执政者自己都不体面的时候,下面的人就会帮你体面
  不过元子攸也是老阴谋家了,他自己就已经经历了两次政变了,本能的对于这些内侍不信任。
  苏顺伶俐的送上了贿赂,这一次这名黄门却没有收。
  “大王来见陛下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等阉人怎么能阻拦呢,大王快进去了,陛下在等着您呢!”
  元子攸并没有因为内侍的热情,放松对他们的警惕,依然是让苏顺将贿赂塞进对方手里,这才进入偏殿。
  元子攸见到了小皇帝,因为长期被限制在宫内,小皇帝脸上是不自然的惨白。
  因为忧虑过深,所以小皇帝一直很瘦弱,身体也一直不好。
  看到小皇帝这个样子,元子攸又是一阵心疼。
  这时候拿了元子攸贿赂的内侍,将看守小皇帝的内侍都喊了出去,苏顺确认四下无人后,这才上前对着小皇帝说道:
  “陛下,高阳王已经同意以宗室之长身份出面,请求太后诛杀那几个奸佞了!”
  小皇帝听到之后大喜,两人所说的奸佞,就是胡太后的几个面首。
  中书令郑俨,中书舍人徐纥,征东将军李神轨。
  因为胡太后宠信这些人,这些胡太后的男宠又靠着宠信卖官鬻爵,将朝堂上搞的乌烟瘴气。
  如今元深战败,洛阳宗王群臣议论纷纷,将罪责都载在了胡太后的男宠头上。
  在家“养病”许久的高阳王元雍再次站出来,在长乐王元子攸的牵线搭桥下,群臣开始串联,决定以此来逼宫。
  如果胡太后不肯杀那几个男宠,那就直接逼迫胡太后还政给小皇帝。
  小皇帝双手合十说道:
  “愿祖宗之灵保佑,诛除那几个奸佞。”
  元子攸问道:
  “陛下,若是您能站出来主导,以此为理由逼迫太后还政,到时候宗室群臣辅弼,我大魏才有希望。”
  听到元子攸的话,小皇帝元诩却迟疑了。
  小皇帝性格柔弱,手段也不够狠辣,所以才受制于人。
  如今让他站出来反对他的母后,小皇帝又退缩了。
  元子攸暗暗叹息,这样的皇帝实在是难成大器。
  可偏偏小皇帝是先帝的独苗,是朝堂的正统,无论是胡太后还是当年的江阳王清河王,都需要依靠小皇帝的正统性来实行统治。
  元子攸串联高阳王元雍发动政变,同样也需要小皇帝的正统性背书。
  “那请陛下手书衣带诏,由臣带出去调动禁军。”
  这下子元子攸又犹豫了,如果手书衣带诏,那就等同于和胡太后决裂,日后再也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对于高阳王元雍能不能政变成功,小皇帝心中也没底,自然不肯将衣带诏这种信物交给元子攸。
  就在元子攸还准备再劝的时候,苏顺突然冲进来说道:
  “太后来了!”
  元子攸立刻退到玉陛之下,刚刚退出去的内侍和宫人纷纷冲进来,不一会儿身穿华丽服饰的胡太后走进了殿中。
  “长乐王来请安,也没人通知哀家。”
  胡太后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看守皇帝的黄门冷汗都下来了,还是元子攸的反应快,他上前说道:
  “至尊,前几日臣病了,陛下赐了汤药,今日病好了臣入宫问安的。”
  胡太后倒是没有怀疑,又和元子攸闲聊了两句,元子攸看出胡太后有事情要和小皇帝谈,立刻识趣的请辞离开。
  等到元子攸走后,胡太后这才说道:
  “听说潘充华小产了?”
  小皇帝身体微微颤抖,也知道这种大事瞒不过自己的母后,只能说道:
  “医官说潘充华身体太弱,没能带的住龙胎。”
  胡太后不满的说道:
  “皇家子嗣都靠陛下延续,母后我为了陛下能用心在子嗣上,还要费心操持朝政,皇帝还是要多用用心。”
  “潘充华虽然没能带的住龙胎,依然赏赐锦缎十匹,再赐养身体的汤药。”
  等胡太后走后,小皇帝元诩想起了元子攸曾经和他讲过的,有关皇家子嗣的谏言,不由的握紧了拳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