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1222章 放养【求订阅求月票】
  第1222章 放养【求订阅*求月票】
  “不是,你们武将都这么不务正业的吗?”韩非皱眉看向李仁和典庆。
  上一个这么干的叫吴起,可是吴起人家本身先是河西太守,其次才是武将啊,也是出将入相的典范,所以人家吴起搞变法不过是回归本职。
  樊於期就是妥妥的武将出身,一直也都是以武将身份著称,从未听说这家伙还懂变法啊。
  “被通古师弟、王绾、隗状他们超越,我是认的,但是被一个武将比下去,我是多少有些不服气啊!”
  李仁和典庆也沉默了。
  同样是武将,为什么人家都在进步,他们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呢?
  原本有一个骆兵成为兵家之集大成者就很打击人了。
  现在又冒出了一个樊於期走出了文官都没走出的变法道路。
  比较之下,他们似乎真的是在蹉跎岁月了。
  “我们要插手吗?”安期生皱眉问道。
  燕国跑去了瀛洲,本来就是落水狗了,若是他们还要追着不放,多少有些不人道了。
  最关键的是,并州没有水师啊,而且中心疆域也在内陆,管不了海上之事啊。
  “这不是感情的世界,三个人太挤,两个人刚好,对于帝国来说,三足鼎立,三方互相掣肘最稳稳定。”
  “若是燕国和樊於期能走出这样的海上霸权之路,我倒是不介意给他们一些助力。”
  言晏笑着说道。
  若是天下只有秦国和并州两大帝国,那么将来秦并必有一战,现在燕国强势插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于两大帝国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尤其是对并州更有益处。
  并州终究是人口太少了。
  秦并开战,秦国可以输很多次,但是并州只要输一次就彻底完蛋。
  现在燕国崛起,那么并州和燕国就可以抱团取暖的牵制住秦国,让秦国不敢轻易兴兵。
  “那要知会咸阳吗?”安期生也松了口气。
  其实他也希望燕国能崛起,这样对并州来说利大于弊。
  虽然现在看起来并州能和秦国掰一掰手腕,但是那是因为言晏的存在。
  等到言晏逝去,沧海桑田,秦国只会越来越强,在国力兵力上彻底将并州甩开。
  到那时,并州要么像曾经的游牧民族一样被迫向北、向西迁徙,要么灭国,成为秦国的部分。
  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相互守望的盟友,燕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有时候安期生都在想,当初言晏故意放走燕国,给了燕国瀛洲的海图是不是就已经看到了并州的未来,所以有意为之。
  “通知也没用,秦国现在自己内部都没消化掉,就算告诉他们,他们也腾不出手来去管。”
  言晏摇头,告诉秦国也没用,秦国不可能舍弃陆权帝国的中央集权去改走海上霸权道路。
  更何况吕宋氏燕国打下来的,秦国在不要脸也不可能去跟燕国争。
  燕国既然找到了自不同于华夏中原的变法道路,必然也不可能将到手的吕宋拱手想让。
  若是秦国一意孤行的要抢夺吕宋,那么燕国和秦国少不了一战。
  哪怕知道打不过,燕国也绝对会奋起一战。
  战,哪怕是败了,他们的希望和脊梁还在。
  若是不战,将来在面对秦国和并州,他们也只会一让再让,最后退伍可退。
  这不是燕国想要的,所以哪怕是败,是亡国,他们也必然会与秦国开战。
  毕竟燕国已经退了一次,再退还能退到哪里呢?
  安期生和李仁也从行政和军事方面去分析,秦国必然是在等着并州的反应。
  他们会看并州的态度,再决定吕宋岛的归属问题。
  若是并州也有意吕宋岛,那么秦国和并州就会联手将燕国给取代。
  若是并州无意,他们也师出无名,不好对吕宋下手。
  因此,嬴政在蕲年宫中望穿秋水的等着,却始终没等到并州的反应,或者说没有反应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三足鼎立啊!”嬴政叹了口气。
  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是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中也包括了并州和瀛洲。
  只是当初和现在的秦国都没有能力灭掉两国,甚至需要与两国虚与委蛇,避免在一统大战中两国下场去捣乱。
  “或许这也是个最好的结果吧!”嬴政虽然看不上儒家的某些人,但是对儒家的一些学说还是认可的。
  比如孟子说的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若是没有了外患,秦国内部各势力恐怕也会内斗争权,将狗脑子都打出来。
  只有秦国外在还有威胁的时候,矛盾才会转移向外,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并州和未来的瀛洲燕国可能就是秦国最大的外患,只要两国在,秦国内部就不大可能乱来。
  “就给后来者留下两块磨刀石吧!”嬴政合上了卷宗。
  至于将来时秦国灭了两国,还是两国灭了秦国,他管不了了,他已经做到他能做的极限了,给后人留下了绝对的基本盘,若是这样都能输掉,那他做得再多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活该的了。
  “就让朕看看燕国能走到什么地步吧!”
  嬴政望着东方,也有了些战意,很想知道燕国最终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是否有资格跟秦国和并州三足鼎立。
  “写!”嬴政转头低声喝道。
  书佐官急忙铺开纸张,等着嬴政口述。
  “传讯扶苏,告诉他,朕为他准备了一头肥羊,等待将来他自己去宰杀!”
  书佐只管记录,不需要理解嬴政的意思。
  毕竟嬴政的思维跳跃和格局一般人也跟不上。
  在嬴政眼里,除了并州,甚至连并州都算不上真正的对手,燕国更是如此。
  他可以放任燕国发展,就像是自家豢养的牲畜,等着养肥了再宰杀。
  燕国就是嬴政留给扶苏的一头肥羊,等着将来扶苏自己去取回。
  所以,他默认了燕国的发展,等着燕国发展富裕,最后再被秦国收入囊中。
  他对扶苏寄予了厚望。
  若是连一个被赶到岛上的后燕都解决不了,又如何掌控得了这偌大的大秦帝国呢?
  所以他坐等着看燕国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