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混沌天地!金身佛像碎裂
渐渐的!
随着巨兽肆虐天地,无数百姓遭殃。
民间也出现了多种说法。
有人觉得这些巨兽是神灵所豢养的生灵,降劫凡尘。
也有人散播消息言这些巨兽是因为大雍覆灭的缘故。
不过,在修士界传得最广的一个说法,是因天门开启缘故,天地大变,引来巨兽。
但目前无法确定哪个说法是真是假?
总之,巨兽的现身,让天地局势再变。
且人族还发现,巨兽肆虐之地不仅是人族三十三府与海外,妖族、南疆境内也有之,不分种族。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所以,追溯巨兽的源头,也成了方士武者们所关心一事,甚至连海外方士、宗门迁回三十三府的进程也耽搁下来。
海外一岛!
此地早已被巨兽所占据,灰白雾气笼罩,成为生命禁区。
然此刻,岛中却见一道道雷光闪烁。
如游龙、似长矛、风驰电掣,雷动九霄。
雷光中还夹杂着少许的五色神光,以刀斩之。
所到之处,尽是巨兽的哀鸣声与咆哮声。
撕拉一声,身躯庞大的巨兽炸开,血肉像乱石飞溅,将一大片的地域染成血腥一幕。
许久,这片禁区恢复了平静。
再也听不到巨兽与凶兽的咆哮声。
张玉清再运转万化天功,整个人好似一口黑洞,疯狂的吞噬着岛屿内的灰白雾气,经五太神宫的转化,灰白雾气化作最为精纯的力量,全身精气在沸腾。
等他修炼结束。
这片岛屿上的灰白雾气也渐渐消散。
“距离真人之境还差些!”
他低吟自语。
这两年的时间内,他行走海外诸岛,斩巨兽,修炼万化天功,也在追溯着巨兽源头。
近一年来,巨兽接连涌现。
他找了许久,总算在这座岛屿上找到了一处源头所在。
继续向前,岛中一片虚空出现裂缝。
那虚空裂缝宛若一颗神魔竖瞳,幽暗的光亮迸射,更有扭曲的力量散逸,折射光线。
时不时有一头巨兽挤下来。
可转即就被张玉清一刀抹杀。
他立身于状若竖瞳,折射五彩光的虚空裂缝前。
心思也在犹豫与徘徊不定。
毕竟这段时间内,也不是没有方士踏足这片虚空。
连真人都忌惮无比,不敢向前。
传言裂缝后有大恐怖,乃是禁忌之地,阻人向前。
也有的方士,意外被裂缝所吞没,生死不知。
张玉清先是以精血化作一具道身前往,那道身入了裂缝后,只在短时间内崩碎,有一个個记忆碎片传来。
效果并不明显。
于是,他胆大的将太极神身祭出,踏入裂缝中。
借着太极神身的视角,他看清了裂缝外的天地一幕。
如潮般的灰白雾气弥漫,天地昏暗,无冥无晦。
这是一片另类的天地。
“太极之身无法支撑多久。”
张玉清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其他四尊五太神祇都投入那片裂缝中。
五太神祇相互间的力量流动形成一方净土。
不再惧怕灰白雾气弥漫的天地,反而如鱼得水般。
“巨兽可往,张某亦可往。”
张玉清打消心中顾虑后,在岛屿上标记,真身踏步向前。
来到巨兽的源头世界,五太神祇坐镇肉身神宫。
万化天功运转,无穷尽的灰白雾气被他所汲取。
不知觉间,他的真身正在发生一种蜕变。
真身以肉眼可见的增长。
“难怪巨兽的真身都庞大无比,原来这片天地的规则如此!”
张玉清不怯,真身增长意味着本源更浑厚。
何况他还有种神通不曾修炼,大小如意。
哪怕真身增长至万丈,也能恢复正常。
很快,张玉清的真身就涨至一丈长、三丈、十丈…还在继续,他能清晰感受到自己力量也在呈正比例的壮大。
“所以,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像是阴土,也不像是天门后的天地?”
张玉清以法眼顾视四方。
在这片玄奇的地域间,肉眼可不见。
只有修士的法眼能看清四周,洞悉万物。
“天外…混…沌…”
这时,一道呓语声凭空在他心灵间响起,让他猛然一惊。
天外…混沌?这里是天地之外的混沌世界?
震惊归震惊。
但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混沌无序混乱,没有天地规则的存在,简直是孕育出巨兽的温床。
他曾在龙虎道场听到师兄们谈论过天地。
无量界,无量海!
界即诸天,海则为天外混沌。
而龙虎道场本质上即是一方界,在混沌海中沉浮。
且混沌海并不平静,孕育着无数生灵。
乃是最为古老的混沌魔神。
听道场的师兄们说过,仙人代表着秩序,与混沌对立,他们经常前往混沌斩杀混沌间的无序生物。
甚至连祖天师,也是镇守于诸天,抵御着混沌。
“巨兽源自于混沌,乃是混沌生物,是诸天界域的大敌,难怪如此!”
张玉清恍然大悟。
混沌生物代表着无序规则,而混沌一直以来都在侵入天地,他所在的寰宇,只是不幸的出现一些混沌裂缝,遭遇混沌生灵的入侵。
这便是源头。
原则上,只有仙人能抵达混沌,行走于此。
但他的功法较为特殊,能化混沌之气,也就是那灰白雾气为己用,不惧混沌的侵蚀,遂也能行走于此。
不过,张玉清也怕遇上什么难以想象的混沌生灵。
他不敢走远,就在这片裂缝附近徘徊。
随时能遁入天地间。
还有,这里虽是混沌,可对他而言,实在是难得的修炼宝地。
于是,张玉清盘坐于此,吞吐混沌之气。
在这过程中,他的真身也在无止尽的增长。
比修炼了法相天地的武者还要恐怖。
而体内的力量,也在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如此,转眼又是五年过去了。
他的肉身已经达到近乎两千丈有余,行走如神魔,一根根发丝垂落,比之树木还要粗壮。
可由于混沌天地无序,也没什么对比物出现。
张玉清也不以为然。
总之实力在实打实的增长即可。
这一日,他有感于周围混沌之气的变化。
更加紊乱,但澎湃如潮。
以法眼观之,一幕景映入眼帘,充斥心灵间。
简直要惊掉他下巴。
一头形似巨龟的混沌生灵缓慢移动,看似缓慢,那是因为其真身实在过于庞大浩瀚,挪动一步即一界。
龟背上驮着一方大陆。
真实的大陆。
以张玉清的视角丈量,这片大陆的大小不逊色于大雍三十三府。
大陆上山河纵横,高山耸立,生灵居于其中。
难以想象这头巨龟的伟力。
似感应到张玉清的目光,那巨龟一双慵懒的眸子睁开,幽幽看来。
只是不屑的瞥了眼,跟看到路边的蚂蚁似的,不为所动,继续漫步混沌。
也不知它目的是何方?
“真他妈的…大!”张玉清心间震撼,久久无言。
看看人家巨龟,背负一界行走,身上的一座山脉都比自己的真身庞大。
男人嘛!
对于“大”这个词总有种莫名向往与憧憬。
张玉清也不例外。
且有一点,在混沌天地,真身的大小决定着实力。
他还得再大一点才行。
两千丈大吗?在巨龟面前连根毛都不如!
在那等混沌生灵面前,就算是仙神,也能一巴掌拍死一片。
真正意义上的以力证道,任你术法神通万千也无可奈何。
张玉清暗暗立下目标。
先让真身达至三千丈再说。
到时候管他什么天妖、妖圣、神祇,直接一巴掌拍死,以力碾压。
……
时光冉冉!
转眼又是五年过去。
巨兽的存在似乎已经渐渐被武者、方士们所接受。
不再惊骇于它们的存在。
好在出现的巨兽并没有那种无法解决,斩杀的王者。
三十三府,海外的秩序不乱。
甚至都出现一批专门斩杀巨兽的武者、方士。
盖因为有人发现巨兽身上的材料比之妖族更好,适合炼器。
乃是不可多得的宝材。
另外一点。
海外许多宗门也都迁回三十三府,让三十三府的格局有了些变化。
在大雍覆灭后。
现在是诸朝林立。
细数下来,不下于三十个王朝。
最大的莫过于秦、越两朝。
次之的则是大夏、大庆、大景等等。
总之人族版图分散,正式进入一种混乱的岁月时代。
好在山海关外的妖族也类似这般。
在妖圣、妖帝纷纷离去后。
妖国更是呈现一盘散沙,开始以族为势力相互攻伐。
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对付人族。
总而言之,无论是三十三府、还是山海关外,还是海外诸岛千国,都呈现分裂态。
隐仙娘娘这些年也没闲着。
她知道张玉清在闭关修炼,无暇顾及左右。
但因为早有计划,这近十年时间里,她都待在海外。
帮助海外百姓们斩除巨兽,操纵海浪。
这让海外中不少百姓自发的信奉祭祀。
并称为“大赤天玉灵镇海娘娘!”
再加上诸多国度的君主也自发推动这种信仰。
更是让隐仙娘娘在短短十年时间内,香火遍布海外。
这让她的神位受天地感应而变化。
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小的瀚岳水府元君。
现在是执掌一片海域的镇海娘娘,神力何止增长十倍、百倍,其修为也一跃跨过真人之境,成为堪比武圣的存在。
与此同时!
瀚岳大夏!
在张玉城的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治理下。
大夏呈现一副欣欣向荣景象,百姓尚武的同时,也安居乐业,比之以往的生活不知好多少。
大夏的江湖也是名存实亡。
因为大夏有武堂分布,更在皇城立有武院。
几乎所有的武者都被收入麾下,委以重任。
导致江湖私斗减少。
但勇于公斗,也就是参军。
大夏铁骑,现在于诸国中名声显赫在外。
这般制度的推行,这也让许多武道苗子不再被埋没,绽放其应有光彩。
以往年轻武者中,抵达先天之境都算年轻一代高手,地煞之境为翘楚,而现在没有天罡的武道修为,在年轻一辈根本排不上号。
重视武道的同时。
文道也没落下。
作为文坛领袖的老居士还在世,乃是无数文人的标杆。
原本老居士寿元将近,可谁让听雨争气呢!
竟寻得一门续命丹方,炼制灵丹,硬生生的给老居士续了二十载寿元。
算是活出了第二世。
另外,让诸国最为忌惮的还是大夏的两张底牌。
第一张底牌为兵人所组成的斩龙卫。
依旧由苏玄所统辖,人数维持在万人,却可匹敌百万军。
每一个斩龙卫的兵人都是战场上的杀器。
另一张底牌当然是斩妖司。
上官红袖归来,重辟斩妖司。
不仅仅斩妖,更镇魔,斩巨兽,除恶!
威名远扬。
最后,则是关于那些从海外迁回的方士练气宗门。
几乎诸国都是秉持一个相似的态度,欣然欢迎。
回到瀚岳府的大宗门有两个。
宝瓶宗、以及丹鼎宗,两宗祖地出自于瀚岳。
还有小宗门七八个。
大夏也因此设立有道录司,负责方士们的工作。
道纪司,由天人术士负责。
两司关系并不好,可也只在私下争斗。
以上便是现在的大夏情况。
…..
金刚门!
十余年前的金刚门还只是瀚岳三宗之一。
而现在,此宗门已和梅阁并列大夏两大武道显宗。
如今的门主不是别人。
正是钱宝,法号多宝。
也是大夏境内少数的武道法界高人。
至于他的行事做派,只能说不拘泥于世俗。
金刚门的山门香火鼎盛,弟子数千,化分两派。
一派恪守规矩,戒酒戒色不戒荤素。
一派百无禁忌,主打的随心所欲。
钱宝表面上是前者一派,暗地里是后者一派。
主打的就是平衡。
这一日,有金刚门僧侣正在佛堂金身佛像前念经颂佛,引领信徒们祭拜,供奉香火时。
陡然!
却见那座正端坐于佛堂的金身佛像缓缓裂开。
一道道裂痕在它身上蔓延,如蛛网般、传来清脆碎裂的声响。
这让金刚门弟子们大惊失色。
“不好,佛陀金身碎裂,大劫将至。”
这具供奉于此的金身佛陀不是别人。
正是昔日那位以身镇神道洞天的迦衡和尚。
可以说,这具佛陀金身的存在不仅是一具神像,更是金刚门的核心。
僧侣们脸色大变,连忙将此事告知钱宝。
并将金刚门的香客们委婉劝离。
此事,也旋即传至大夏张玉城耳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