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英伦文豪 > 155.第154章 请让我拜你为师!
  第154章 请让我拜你为师!
  第二天。
  塔桥公园。
  在蒙蒙的细雨中,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画匠坐在画架后,盯着空白画布,眼中透着丝丝迷茫。
  他的格子外套上沾满颜料,在他的人中处还横夹着一只画笔,耳后则斜插着一支铅笔,看上去就像随时准备创作的状态。
  此人是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
  即彼埃·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深吸一口气,
  塔桥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春季漫步的地方,坛和草地透出春天的气息,
  只可惜工业污染让河水透着淡淡的臭味。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阵铃响。
  蒙德里安回过头,
  只见一个青年骑着自行车朝他赶来,用带着大舌音的英语打招呼:“皮特,还没开始动笔?”
  听口音就知道是俄国人。
  蒙德里安点头,
  “嗯。瓦西里,你怎么来了?”
  瓦西里·康定斯基,
  初中美术课如果没被主科老师占用的话,绝大多数人应该会在迷迷糊糊的睡梦或开小差中听过康定斯基的大名,
  他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这个“奠基人”的含金量甚至比陆时的“奠基人”含金量还要高,看看他的著作就能知道,
  《论艺术的精神》、
  《关于形式问题》、
  《点、线到面》、
  《论具体艺术》、
  ……
  这些论文堪称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当然,1901年的康定斯基还没有这样的理论水平,
  他甚至还没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反倒是蒙德里安,已经有点儿开悟的意思了,
  此刻,他对着画布一筹莫展就是最好的证明。
  康定斯基说:“我决定多走走,可能的话,去北非逛一逛。”
  历史上,他1900年从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并成为了职业画家,但一直到1903年才开始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
  世界线无疑又改变了。
  蒙德里安懵逼,
  “你竟然要去北非?那你屁颠屁颠地来伦敦干嘛?”
  康定斯基摊手道:“之前就跟伱说过了,我想见见那个神奇的lu嘛~能让莫奈那样的画家给小说画插画,甚至还刻意调整了作画风格,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这其实也是蒙德里安来伦敦的理由。
  之前,两人先后去过巴黎,试图拜访莫奈,
  但莫奈根本懒得搭理,
  功成名就的大画家确实不可能见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啰,否则就显得太没有牌面了。
  谁曾想,两人来了伦敦也没能见着陆时,
  陆时在伦敦的牌面,比莫奈在巴黎的牌面还要大。
  康定斯基叹气,
  “唉……”
  他伸手,抽出了蒙德里安画夹里的一张纸,准备铺在屁股底下。
  结果,蒙德里安一把夺过,
  “干嘛呢你?这可是《镜报》!”
  康定斯基看看因为下雨湿漉漉的地面,说:“你就让我这么坐下?”
  蒙德里安吐槽:“你可以不坐。或者说……”
  他站起身,走到康定斯基靠在旁边的自行车前,双手按住座椅,来回扭动,竟然将自行车的座椅卸了下来,
  “你可以坐这个。”
  康定斯基满头黑线,
  “你特么……老子租的自行车啊喂!”
  他实在气不过,竟然挤开了蒙德里安,坐到对方的圆凳上。
  蒙德里安却半点儿不慌,坐了自行车车座。
  两人大眼瞪小眼。
  过了一阵,康定斯基才说道:“皮特,你决定了吗?是去工艺和娱乐学院,还是去皇家艺术学院?”
  一般人肯定选后者,
  但蒙德里安不同,他现在很想见一见lu,说不定能像莫奈一样被“点化”。
  他说:“工艺和娱乐学院吧。听说,那所学院有并入伦敦大学联盟的计划,而lu在伦敦大学联盟的另一所学校——伦敦政经担任客座教授,我说不定能见到他。”
  陆时如果在场,听到后世备受推崇的画家要绞尽脑汁才能见到自己,一定倍感压力。
  康定斯基无语地摇头,
  “你之前不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吗?去工艺和娱乐学院真的合适?”
  言外之意,这种择校方式属于开倒车,
  只有去了皇家艺术学院,才符合“人往高处走”的经验。
  蒙德里安耸肩,
  “工艺和娱乐学院就挺好。我才来没几天,就弄到了工作的机会。”
  康定斯基早就听说此事,
  “漫画啊……”
  蒙德里安嘿嘿一笑,低声道:“我在那些漫画里……嘿嘿……找我求画的是个不太懂绘画艺术却满脑子女权思想的高贵女士,所以,我在作画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尝试各种风格。”
  康定斯基的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人傻钱多的傻大姐形象。
  他好奇道:“女权思想?”
  蒙德里安回答:“《简·爱》,你晓得吧~”
  “懂了~”
  康定斯基摇摇头,低声说:“不只是女权,还是个喜欢勇敢追爱的女……额……你眨眼干什么?”
  他发现蒙德里安正对着自己身后疯狂眨眼,下意识地回过头。
  眼前正走来一男一女……
  还有一只猫。
  男性是个亚洲面孔,身材却并不矮小,还透着一股帅气,
  而且,他穿着非常精致的风衣,衣服上的各处走线都十分细腻,一看就价格不菲。
  另一位女士则很年轻,少女感十足,
  她的衣着甚至更华丽。
  但这一男一女不是最吸引眼球的,
  更扎眼的是猫,
  那只猫胖得跟小猪似的,披着一条麻袋当宠物雨衣,脖颈处被拴着绳子却完全不挣扎,
  绳子的另一头握在男人手里。
  康定斯基嘀咕道:“男的穿得这么好,应该是大清的留学生,他们可有钱了~”
  蒙德里安白了他一眼,从唇间一字一顿地说动:“你那些报纸都白看了?那特喵的是lu,陆时陆教授!另外那位女士则是委托创作漫画的玛格丽塔小姐。”
  康定斯基:!!!
  玛格丽塔不是傻大姐就算了,
  陆时这么年轻!?
  康定斯基不是没在报纸上看过陆时的照片,甚至也知道陆时并不年长,
  只是想到著作等身的文豪,他会不自觉得代入德高望重、沉稳可靠的中年形象。
  陆时也注意到了两人,
  他问玛格丽塔:“殿下,那位就是蒙德里安先生?”
  玛格丽塔摇摇头,
  “另一个。坐在自行车车座上的那个。”
  陆时:“……”
  不愧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连坐个座椅都充满了行为艺术的气息。
  蒙德里安也意识到了尴尬,
  他赶紧起身,
  “陆教授,玛格丽塔小姐。”
  陆时松开手上的遛猫绳,与对方握手。
  结果,吾辈“喵~”了一声,跑到画架前,跳起来用爪子在上面按出几个湿乎乎的爪印。
  陆时尴尬,
  “蒙德里安先生,你见谅。”
  蒙德里安摆手,对吾辈露出笑容,
  “它画得可比我好。”
  吾辈:“喵~”
  小家伙得意得踱着步。
  陆时将它抱起来,放到旁边的坛边沿,随后转向康定斯基,
  “这位是?”
  康定斯基自我介绍:“我叫瓦西里·康定斯基,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画师。陆教授,我来伦敦就是想拜访你,但苦于没有门路,所以已经准备放弃了。没想到……”
  他觉得自己运气好到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而陆时也觉得自己运气好到爆,
  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这两位可都是艺术史上留名的大牛,随便买他们的一幅画留到现代,都能实现财富自由。
  陆时好奇道:“康定斯基先生,你为什么想来拜访我?”
  康定斯基轻笑,
  “陆教授能影响莫奈先生的创作风格,我们这些画家当然是想见见你的。”
  影响风格?
  陆时听得有点儿懵,
  反应了半天,他才恍然道:“哦哦……我只是请莫奈先生帮我画了《乡村教师》的插画罢了,不算什么。”
  神特喵的“不算什么”!
  要知道,莫奈在1880年之后就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自己在吉维尼建造一座小园,住在里面昏天暗地以自己的风格创作,
  能请他出山,甚至改变了风格画插画,本身就是一件很离谱的事。
  而且,坊间传闻莫奈送了一幅《睡莲》给陆时,
  如果真是如此,就更离谱了。
  康定斯基轻咳一声,
  “陆教授,你还真是……还真是……”
  不知道如何评价。
  蒙德里安瞪了同伴一眼,随后问道:“陆教授,你来这里是为了见我吗?所为何事?”
  说着,他将《镜报》抖了抖,铺在地上,
  “你请坐……啊不……”
  蒙德里安把康定斯基拽了起来,让玛格丽塔坐小圆凳、陆时坐自行车座椅,
  他自己则坐报纸。
  康定斯基:“……”
  想骂人的心都有了。
  陆时没察觉现场气氛的微妙,对蒙德里安说道:“我听公主……咳咳……我听玛格丽塔小姐说了,你是《简·爱》漫画的画师?”
  蒙德里安点头,
  “对。”
  陆时拿出遂拿出漫画,指着其中的一页问:“你创作这一部分的鬼怪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蒙德里安凑过去,只看了一眼,心便凉了半截,
  他暗道,lu也不过如此。
  他说:“陆教授有所不知,这是一种名为‘表现主义’的流派,比印象派更超前。”
  说到这儿,蒙德里安觉得自己的话有些生硬,赶紧说道:“陆教授没有听说过也正常,这种流派今年刚刚出现,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陆时陷入沉思,
  “今年才出现啊……”
  蒙德里安小心翼翼地问:“陆教授,你觉得不好吗?”
  陆时摇头,
  “不,我觉得很好。”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两人都懵了。
  陆时继续说道:“我能看得出来,表现主义着重表现内心情感,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所以有些扭曲和抽象。但这个做法非常适合用来表达恐惧。”
  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对视一眼,
  “你说得太好了!”x2
  异口同声。
  康定斯基真诚地说:“你的总结甚至能直接写进论文里。”
  玛格丽塔轻笑,
  “陆教授写《连载,真的不适合写长篇小说吗?》、《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都很接近学术写作。还有《枪炮、病菌与钢铁》,更是比论文都优秀。”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陆时将话题绕了回去,说道:“蒙德里安先生,你一定充分地读了《简·爱》的原文吧?”
  蒙德里安点头,
  “是的。玛格丽塔小姐给了我漫画的剧情,但我觉得有些表达,还是要看一看原本的具体内容。就比如这里画的魔鬼,原文是‘那个头上长角的黑色怪物,独踞于岩石之上,远眺着一大群人围着绞架。’”
  一个荷兰人能用英语直接背出来,
  显然,他下了苦工。
  陆时点头,
  “既然你已经熟悉原文,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说了。”
  他指指漫画,
  “你觉得,这样的八格创作,格与格之间是有联系的吗?如果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又来源于何处?”
  这个问题问得蒙德里安有些懵。
  他说:“联系当然来源于《简·爱》啊。简看到插图上的孤岩、破船,进而想象两艘停泊的轮船是海上的鬼怪,可怕的、长角的黑色怪物独踞于岩石之上。”
  陆时抬手,打断对方,
  随后他问道:“那,不比照原文,单看你的漫画,能理解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想象吗?”
  蒙德里安露出得意的笑容,
  “当然,因为我用了表现主义。”
  陆时:“……”
  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吐槽对方了。
  康定斯基凑到蒙德里安身边,低声道:“皮特,漫画的读者可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艺术训练,哪懂什么表现主义?他们看不出来的。”
  蒙德里安:“啊这……”
  他不知所措。
  陆时说:“因为漫画是静止的,无法画出所有内容,读者必须要靠想象力来拼凑每一格漫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需要一种特殊技法将漫画的‘静’与读者想象的、未画出来的‘动’融合起来。”
  这个讲的其实就是分镜,
  只是现在还没有这一词汇,陆时也不敢茫然乱造。
  蒙德里安惊讶,
  他没想到,自己看不上的漫画竟然有如此门道。
  而且,这种靠画面给予作者想象的方式,似乎也可以应用到表现主义的创新中。
  蒙德里安沉吟道:“那应该怎么做?像海牙画派那样靠逼真的作画方法吗?”
  海牙画派是荷兰海牙的画家集团,
  该画派被认为是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延续和发展,所以有很多写实派的风格,吐出逼真。
  蒙德里安的启蒙便是海牙画派。
  陆时摇头,
  “不不,跟作画的技法……额……我想想该怎么形容。”
  他不由得斟酌措辞,
  过了好一阵,他走到河边,指着远处的塔桥说:“你试着想象,我手里拿着一个相机,从这里对着塔桥拍照。拍出来的是什么呢?”
  蒙德里安不解,
  “额……不是塔桥吗?”
  陆时点头,指着河中心继续道:“假设那里有一艘静止的船,我站在船上对着塔桥拍照,拍到的是什么?”
  蒙德里安有些焦躁,
  他能察觉陆时在说很重要的东西,
  可是,以他的天资和经验,居然不懂。
  他回答:“还是塔桥,不过是更近的塔桥。”
  陆时点点头,指着桥下,问道:“我在那里对着塔桥拍照,会拍到什么?”
  蒙德里安说道:“是铁索、桥墩、钢梁。当然还是塔桥,只是比上一次还要近。”
  陆时轻笑,
  “那如果我把三张照片摆在一起,它们拍到了什么?”
  蒙德里安想回答“塔桥”,
  但他十分清楚,这个绝对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反倒是一旁的康定斯基开腔了,
  “是一艘移动的船。”
  此言一出,蒙德里安立即就懂了,眼中闪着如同开悟一般的光,
  他说:“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三张照片没有一张拍到那艘不存在的船,但是考虑到镜头与塔桥相对位置发生的变化,不难想象出摄影师是在一艘逐渐靠向塔桥的船上连续拍下了三张照片。
  陆时说:“这三张照片放在一起,没有人会读错顺序吧?”
  蒙德里安缓缓点头,喃喃自语:
  “镜头……镜头……”
  陆时轻笑道:“其实,通过镜头变化引导读者理解漫画的方式很多。例如刚才提到的事件的发生顺序,再有就是观察角度、事物与事物的关联、节奏和情绪的变化……”
  话音未落,蒙德里安忽然说道:“陆教授,请让我拜你为师!”
  陆时:???
  “你在说什么呢?我又不会画画!”
  蒙德里安说道:“没关系,你能在理念上指导我就可以!请让我拜你为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