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唐天将军 > 第246章 刺客,水调歌头的创作
  霍邑令见李瑄一言不合就要砍他,胆都快吓破了。
  因为李瑄身上有一股摄人心魄的杀气,这是一种统领千军万马,杀敌无数的铁血。
  区区一个县令,哪能承受住李瑄的气势和目光。
  面对李瑄的气势,霍邑令咽了一口吐沫,颤颤巍巍说不出话,直到亲卫入堂将他抓住,他才猛然惊醒。
  “大夫以仁德而名,就因为这样的事情杀我,能让天下人心服吗?”
  霍邑令边挣扎边大喊。一见面就要砍他,使面如土色。
  “天后朝时,狄仁杰、徐有功处治的官吏也不少,可他们为什么受世人敬仰?因为他们杀得都是你这样的人!我为国家平定吐蕃,在关键时刻敢诬陷我?如果我被调回长安,河陇生灵涂炭。这样的罪过,你还想活命吗?”
  “叉出去!”
  李瑄一摆手,让亲卫将霍邑令弄走。
  一个利欲熏心的小人物,犯不着让让他大动肝火。
  “大夫饶命,我要向您告密……”
  霍邑令被拉到门前时,心惊胆战,再次求饶。
  他畏惧死亡,见李瑄雷厉风行,不好再强辩。
  李瑄的眉头这才舒展开,他抬手示意亲卫停止,不过他还是轻嗤道:“无需你说,我已知晓是河东豪强授意你。”
  他现在还兼任河东采访使,这个职位如斧头一样,悬挂在河东豪强的头顶。
  与其被李瑄像铲除河西豪强一样蹂躏,不如千方百计算计李瑄。
  如果能用阴谋杀死李瑄,天下豪强皆会拍手称快。
  “下官本不愿意,是他们逼迫下官这么做的。”
  霍邑令说自己情非得已,为自己辩解。
  “这不是我满意的答案,再给你一次机会!”
  李瑄瞪了霍邑令一眼。
  明显是有把柄被豪强握住,说什么情非得已。
  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在李瑄看来,贪官污吏是最愚蠢的人。
  他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一时享乐,罔顾后果。最终家破人亡,更令人唾弃。
  然而这种欲望之恶,到处皆是。导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李瑄想要一份名单,有时间过去宰了那些豪强。
  “回大夫,下官知道那些豪强不单散布歌谣,伪造天兆,还招募燕赵豪杰之士,到湟水刺杀你,现在说不定已在湟水城中蛰伏。”
  “请大夫小心准备!也请大夫饶恕下官一条小命!”
  霍邑令跪下叩首说道。
  他认为供出豪强,不会让李瑄满意。所以将这件事情告诉李瑄。
  李瑄如果能找到刺客,说不定就会放他一马。
  霍邑令也十分恼怒,那些豪强抓住他的把柄,让他上书圣人,弹劾李瑄。
  当时看到豪强想的“天命”玉璧,霍邑令就觉得很可能不成功。
  他可是听说不仅圣人宠信李瑄,连高力士、杨贵妃都对李瑄青眼有加。
  这么多保护罩遮挡在身上,岂是区区一块玉璧就能杀死的?
  天命之说玄妙,有的时候并不高明。
  自古那些充满智慧的大臣都知道,一个臣子远离京畿,切不可忤逆皇帝。
  一旦得到对自己不利的诏书,不能反驳。
  像信安王李祎一样,把奏折迂回,交给高力士,然后由高力士呈给皇帝,维护自己的目的。
  李瑄完美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霍邑令一开始就觉得很难完成,还会引火烧身。
  但河东豪强都是一些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人。
  他们逼迫霍邑令去弹劾李瑄,不计后果。
  “豪杰应该杀豪强,杀我算什么豪杰?”
  李瑄听到这话想笑,竟然招募豪杰杀他。
  他可不畏惧这些!
  “大夫神武。但塞北豪杰和关陇游侠不同,他们有的还是胡人,非行侠仗义,而是重视承诺和富贵。为了承诺,即便滥杀无辜也在所不惜;为了富贵,会罔顾一切,只为自己快意。”
  霍邑令向李瑄说道。
  古往今来,无数达官贵人养死士彰显其威。
  特别是大唐开国以来,由于受到西域胡人剽悍风气的影响,唐人多尚武,且崇拜侠客。
  达官贵人施以小恩,而笼络侠客,为自己卖命。这些侠士甘愿成为豪强权贵手中的一把刀,谋求富贵之道。
  为豪强卖命的侠士,有的自称豪杰。
  他们往往行走由于法律松弛的边塞地区。
  “那你觉得以我的威名,他们敢对我动手吗?别到时候是鼠辈!”
  遇到刺客正常。天降猛人,必然遭受多次刺杀。
  当别人斗不过你,用下三滥的刺杀手段时,就代表他们狗急跳墙。
  刺杀,不是勇敢,而是懦弱!
  用堂堂正正的阳谋碾压一切,才会是正道之光。
  李瑄自负勇力,从来没有刺杀李林甫。甚至连这种想法都没诞生过。
  李瑄一直认为当那些人对付不了他的时候,就会用最后的手段,刺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他要革豪强的命,豪强难道会坐以待毙?等着李瑄下屠刀?
  他们不是傻子,必然会和李瑄拼命。
  李瑄早有被刺杀的心理准备,一般情况下,无论在哪,李瑄都会身着暗甲,以防万一。
  “把那些豪强的名单写下来,本帅就饶恕伱一命,在湟水做个刀笔小吏吧!”
  李瑄最终没有杀死霍邑令这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
  他只要这份名单,去弄死害他的豪强,告诉天下人他有仇必报,嫉恶如仇。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
  霍邑令赶紧拜谢。
  他认为成为平民,都算上侥幸。没想到李瑄还能给他一个刀笔小吏的位置,让他能在陇右活下去。
  在李瑄的见证下,霍邑令将河东为非作歹的豪强名单写下来。
  这些都是田连阡陌的大族,甚至还有太原名门望族。
  大家都是坏人,所以知根知底。
  如果在李瑄开启大非川之战时,如河陇豪强一样,献上家资,充为军用。李瑄还能放他们一马。
  可河东豪强不但没有这样,还在他鏖战的时候兴风作浪,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纸黑字上,哪个豪强位于哪个县。霍邑令写得一清二楚。
  李瑄还让霍邑令写一份认罪报告,包括受豪强指使,献玉璧于圣人,有欺君之罪,陷害国家忠臣之罪,阻挠边功之罪,贻误战机之罪……
  只是一个玉璧事件,就被李瑄搞出七宗罪。
  另外还有一些检举。
  但霍邑令人微言轻,只知道霍邑豪强罪过,而不知其他郡县豪强的罪恶。
  所以李瑄到时候要直接上铁钳。
  书写完毕,霍邑令签字画押,李瑄让他下去。
  “拜见元帅!”
  李瑄在正堂的桌上写写画画的时候,一名壮汉小心翼翼地来到正堂,向李瑄一拜。
  此人正是李瑄在长安西市遇到的公输青子。
  在去年秋末的时候,他被长安县发配至湟水,充为工匠。
  私自制造强弩,就是流放的罪过。
  李瑄只是上奏将公输青子流放至湟水城,但并没有免去他的罪责。
  只有戴罪立功后,才可归自由之身。
  “免礼!湟水不比长安繁华,边塞风粗雨急,这几个月如何啊!”
  李瑄向公输青子说道。
  “小人因无知而犯罪,得元帅照料,免去一死!边塞虽苦寒,但小人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想快速将强弩制造出,帮助元帅抵御贼寇!”
  公输青子对李瑄十分感激,但他是粗俗之人,只能用自己的技艺报效李瑄。
  “敌寇已破灭!暂时不需要你的强弩。你先自己研究、磨合,争取把你的强弩更完善,时机成熟,再大规模制造强弩。以后你只需要听从我的吩咐,不用向别人显露强弩的技艺。我会在湟水城赠你一所院子,作为你研究强弩之地。”
  李瑄给公输青子泼了一盆凉水。
  他准备将公输青子调为农用的工匠,而非制造盔甲兵器工匠。
  这样公输青子就不用提前制造出堪比神臂弩的强弩。
  因为这样的强弩一旦大规模出现。必然会被安禄山得到设计图,并大规模建造。
  李瑄要等他拨乱反正之前,有基本盘以后,将公输青子带到那个地方,开始制造新式强弩。
  这种强弩威力比擘张弩强大一倍,很有可能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小人听从安排……”
  公输青子不敢多问,他本就是长安的市井小民。
  李瑄如此厉害的大人物,赏赐他宅院,已是天恩。就当在长安生活一样。
  而且还可以明目张胆地搞他的技艺。
  “青子,此物你是否能制造?”
  李瑄将一张画好的弹棉花弓图纸递上前。
  公输青子赶紧上前双手接住。
  “回元帅,这张弓好大,怕人力不可为啊!”
  公平青子看到设计图上标的尺寸以后,大吃一惊。
  他也会制造强弓,但他能看出此弓已经不是力气大就能使用。
  而且这“弓臂”,设立得也太不合理了。
  “此非弓,而是一种工具。用以弹棉花之用……”
  李瑄向公输青子解释道。
  公输青子仔细观察图纸,和真正的弓区别还是很大的。
  www⊕ an⊕¢ 〇
  此弦用牛筋代替,只要设计合理,弹的时候会更加有劲力。
  还有一个弹棉花锤,让公输青子觉得这确实是一种工具。
  但他孤陋寡闻,没听说过棉花这个名字。
  “棉花是一种西域之花,它成熟以后,会生出许多棉絮,可以织成布,也可以做成纩衣、被褥。需要用弹棉花弓和弹棉花锤去加工,它才可以利用……”
  公输青子想了解细节,李瑄耐心地向他解释棉花的妙用,又陈述弹棉花弓的关键。
  李瑄知道弹棉花弓是否省力,效率高,就看匠人对它的设计。
  甚至还需要等棉花成熟以后去试验。
  “元帅放心,小人一定尽快将这个……弹棉花弓和弹棉花锤制造出来,请您过目。”
  公输青子得到细致的答案后,向李瑄拱手。
  看此设计,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我等青子的结果。如果妥善,第一批要多多制造一些。”
  李瑄希望在他离开前,能让陇右收获棉花,制造出一些的棉被。
  让百姓知道棉被的温暖,争取吸引更多百姓种植棉花。
  将近傍晚的时候,李瑄离开节度使府衙,回到府中。
  由于李瑄的威名,原本死气沉沉的湟水城,竟多有胡、汉商人出现。
  他们都是来寻找商机。
  而携带来的商品,使湟水的百姓受益。
  李瑄觉得九曲、青海,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地方。
  李瑄计划在青海旁边的伏俟城,展开互市。
  互市由白兰羌、吐谷浑、通颊、党项、苏毗等部参与,他们将族中特产,带到伏俟城周围。
  任命互市官吏,主持互市。
  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李瑄想要能吸引一部分商人来,带动陇右繁华。
  否则唐军向高原驻军,显得没有生气。
  “元帅,奴婢已经为您准备好热水,请您沐浴更衣……”
  回到府邸后,长离向李瑄盈盈一礼后说道。
  李瑄自八月离开,到三月归来。
  这是李瑄出征时间最长的一次,她无时无刻不在等待李瑄凯旋。
  也祈祷李瑄能平安!
  “呼……也好。”
  李瑄点头,他知道李泌去河西找“道友”去了,回来也没事情。
  李泌不是他的属吏,去哪是他的自由。
  他提前有吩咐,如果李泌先生要出远门,让几个奴仆随行。
  主要是李泌弱不禁风。怕遇到什么危险。
  李瑄尊重李泌的信仰,不吃荤腥,不近女色。只是劝他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五谷杂粮也不能少。
  事实证明,只要能克制欲望,哪怕不吃肉,也能长命百岁。
  回到房间,李瑄将铠甲卸下,长离已经在卧室内为他准备好热水。
  行军打仗,可没有洗澡的时间,平时只是洗漱一下。
  让罗兴给他搓背后,李瑄泡澡半个时辰,异常舒服。
  他换上干净便服,解去一切负担。
  他对着镜子,看到自己飘逸的长发,还有已经长出来的胡须。
  虽然很短,但李瑄知道他该留胡子了。
  大唐男子中年以后,才会选择留长胡。
  年轻人和壮年,往往修剪精致的短胡须。
  当然,也有一些为彰显个性的年轻人,会留络腮胡,任由长长。
  李瑄很不喜欢胡须,但他知道,这是必须的。否则和高力士站在一起,还以为他是大太监呢!
  “长离,帮我把长发固住……”
  李瑄见长离在为他准备床铺,呼他一声。
  等会披头散发就食的时候,非常不方便。
  说完,他坐在纤毫毕现的铜镜前。
  长离心灵手巧,每一次都把它的头发整理得整整齐齐,似乎连一根多余的头发都影响不到李瑄。
  哪像李瑄在军营之中,自己随便一扎头发,然后把兜鍪一戴。
  “是,将军!”
  长离闻声来到李瑄身后,对镜为李瑄整理长发。
  这样的事情她做过许多次,先是用木梳为李瑄的长发捋直。
  她玉指轻抚柔顺的头发,她一边梳理,一边还对照着镜子,不断顾盼,一丝不苟。
  在李瑄的镜子中,还不时倒映着明媚的脸庞。
  屡屡幽香,传入李瑄鼻尖。
  “长离,府中的其他女子如何?”
  李瑄突然问长离这个问题。
  李隆基先后赏赐他二十个美女,色艺双馨。
  这些桃李年华的歌女,只能藏在这边塞的湟水城中,甚至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
  而她们乐籍的身份,使她们即便嫁人,也只能为妾。
  “姐妹们都很好,她们已经排练多次乐曲,勤练舞蹈,等元帅您召见呢!”
  长离停顿一下,向李瑄回答道。
  她很幸运,能侍奉李瑄。
  家境中亡,沦为乐坊娼妓,虽未失身,却也是卑贱。
  能时常看到心中的大英雄,她此生已足矣。
  “好!有时间让我欣赏一下她们的歌舞。”
  李瑄同意。
  随后,李瑄不再问。
  长离将李瑄头发梳整完毕,使李瑄有了英俊公子的模样。
  “长离,等一下!”
  长离以为李瑄要看书,她准备退出去的时候,李瑄突然叫住她。
  “元帅请吩咐……”
  长离面向李瑄。
  “我最近写一首曲子,感觉不够温婉。你帮我看一下。”
  李瑄向长离说道。
  长离来到府邸后,李瑄发现长离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
  她有精湛的谱曲能力。
  原来有的诗歌已经有固定的曲子,在长离手中,能改变曲子,变得更完美。
  而此词,正是后世妇孺皆知的名篇《水调歌头》。
  大唐,是诗歌时代。
  但已不乏填词手。
  李隆基就是一个较为厉害的词人。
  他也非常喜欢填词。
  但李隆基的身份地位,就注定他词脱离凡间。
  比如李隆基的名词《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朗朗上口的小词,能看出李隆基精湛的填词功底。
  这首仿效民歌男女求爱的词,它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选有情有义的郎君来嫁。
  立意很好。
  但由于李隆基是帝王,有些不同的审美观,他把一个美女写得珠光宝气,宫样梳妆,脱离了民间姑娘的天生丽质。
  李瑄准备在八月十五中秋大宴之前到长安。
  他将借此机会,将宋词搬上来。
  好的宋词,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表达。
  这一点是唐诗不具备的。
  而且这种境界非常高。
  在这个时代,填词填曲,由许多乐师完成。
  但前有李隆基,后有李瑄,他们的地位,注定不会让文人轻视词。
  而且李瑄一上来就拿出后世人气最高的一首词。
  或许的弹奏曲子,都不如词来得震撼。
  李瑄要确定宋词的格律,必须由自己主宰词坛,将自己在文人心中的威望推至最高。
  长离为李瑄准备好纸笔后,李瑄在纸上缓缓写下《水调歌头》。
  这个时代,是有这个词牌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离目睹李瑄落笔,那淡然与平静,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她从惊讶,到惊奇,而后朱唇微张……
  她以往只知道曲调优美,第一次见词还有如此美好。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样的意境,让她着迷!
  最终落笔的思绪,也动人心弦。
  词如此,曲还重要吗?
  哪怕是为此词填一百种不同曲,也不如此词万一。
  当李瑄《水调歌头》写完以后,开始在旁边为水调歌头填曲。
  他填曲的水平一般,甚至还被后世的经典歌词影响。
  “我学填曲没多久,希望长离能帮我改一下,让我能有长进。”
  李瑄没让长离直接填曲,是希望有所长进,有朝一日自己能填一首好曲。
  “长离……”
  李瑄见长离没回应,又拉了她一下。
  “是,奴婢会尽力为元帅改曲。”
  长离反应过来后赶紧说道。
  她被这一首《水调歌头》吸引。
  她以为此词是元帅在去年中秋所作。
  也只有元帅才华,能写成这样的词。
  她更期待元帅能自成一派,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