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631章 猫的报恩
  第631章 猫的报恩
  阴刻相对简单快捷。
  它的雕刻是对整幅木料做减法,在木版上所减去的部分,即最终的线条成像。
  正是如此。
  阴刻法的容错率极低。
  阳刻法在木版上留下的部分,才是最终成像,无关痛痒的部分,刻错了也就刻错了,有些轻微的开裂斑驳,小的坑洼也不打紧,反正印不到纸上。
  最多不过是雕出来的母版不美观罢了。
  而阴刻法。
  任何平面上下凹的痕迹,都会在最后的作品上百分百的反映出来,还会被颜料的对比衬托所放大。
  好的坏的,作品都会一视同仁的凸显。
  这里的“坏”的,不仅仅包括了雕刻上的所有的毛刺、所有线条表达的不流畅、所有不通达的地方。
  材料本身的任何缺损、凹陷,任何不圆满的开裂和剥裂,也都将会成为最终作品之上的杂质。
  很多时候刻着刻着,雕刻家正对整幅画都大感满意,自觉做出了一幅棒棒哒的作品呢,正在那里得意着呢。
  结果到了最后一处两条刻线交错收尾的时候,料子“咵喳”一下,就崩掉了米粒大小的那一小块,
  雕刻家除了烦躁的想要将自己也给“咵喳”掉以外,也做不了什么。
  只能无能狂怒。
  对普通的版画雕刻来说。
  木性是不可控的。
  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落叶,也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料。
  能影响手中木材特性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湿度,风干条件,木料内部的应力状况……在木版画工作室里工作,两个人各选一块看上去差不离的木头,雕刻难度差不离的作品。
  也许他的技法、经验、持刀稳定性比对方还优秀一些。
  结果同伴刻的好好的,刻完收工,吃着火锅唱着歌,陪女友玩去了。
  他这里说裂开就裂开了,只能跟着手里的版画一起裂开,苦逼的泡着泡面,准备挑灯夜战,重头再刻。
  木性是完全不讲道理的。
  这是木版画迷人的所在,也是最难搞的所在。
  艺术家在任何教科书上都找不到刻法的标准答案。
  所能依靠的——唯有千百次练习所获得的经验。
  经验是最宝贵的东西。
  理论上雕刻时首选木纹细密、木质均匀,硬度足够且不易变形的木头。
  倒不是必须多么名贵。
  梨木、枣木、桦木、椴木都可以。
  白果木或者黄杨木也可以。
  刻版则首选“心材”,也就是木头的髓心之外,又不贴近树皮的那一圈木头生产出来材料。
  这里的木头不嫩不老,内部的导管结构不再是空心的用来运送水分和养料,而是被填充满了油脂、树胶、单宁质等的化学物质。
  相当于空心的纤维空管里填满了胶水,被黏合实了。
  所以刻的时候,自然不容易突然就裂开。
  次选是“边材”,也就是心材之外,靠近树皮颜色相对较浅的那一圈木料。
  这些都是书面理论。
  实际操作时,充斥着书面理论所无法涵盖的各种变量。
  杰出的版画家和优秀的版画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不光刻的更流畅,也能把雕刻过程中,出现不受控制的意外因素降到最低。
  木性想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就笑脸相迎。
  木性不想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可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雕刻刀出来,逼着木头去讲道理。
  比如此刻的顾为经正在做的事情。
  他身前的茶墩,是由橡胶树的根所横向切割截取出的平面。
  木材不趁手,这是老顾同学糟糕的收藏品味的决定,又因为是一整棵树的树根的横截面,所以髓心部分就变成了无法避开的所在。
  外界条件不是顾为经所能控制的事情。
  他能控制的,只是施加于其上的雕刻方式。
  翻看任何一本正统的木版画教科书面对这种情况都会告诉你——“润”、“别刻”、“刻不了”,“敢刻就敢翻车”。
  如果木材上有髓心存在无法改变,至少有理智艺术家应该要做到的是将所有的刀触全都避开髓心。
  顾为经不想这么做。
  不好看。
  版画不在乎刻出来的母版好不好看。
  只在乎最后印出来作品好不好看。
  就如同发哥的电影里,不在乎你是怎么印的,谁去搞定的变色油墨,反正最后能印出“原版美金”的味道,就足够了。
  但顾老爷子显然是很在乎的。
  传奇级的刻法技能,也让顾为经可以去在乎。
  木材的本身的颜色,髓心最深,偏向于红棕色。
  心材次之,偏向于浅棕色。
  而边材再淡,偏向于棕白色。
  完全的不管不顾。
  最后刻出来的菊就像得了皮肤病,深一块,浅一块的。
  在版画里,这样的刻法是合格的。
  对已经上升到艺术的层面的雕刻法来说,这样的作品就显得不那么尽善尽美。
  顾为经选择了更难的方式。
  他所雕刻的菊,满开,呈侧视。
  倾斜的缀在枝头,首微微向上。
  这个朵姿态在国画里术语叫做“下仰全放”。
  根据菊绽放时的姿态。
  顾为经在开始雕刻的时候,便准备让枝从茶墩的边沿向着中心延伸。
  在边材上雕刻出沿伸的枝脉和交叠的叶片。
  在心材部分,刻出菊外侧大而圆,千瓣垂卷的怒放姿态。最里面的那一圈髓心,则是蕊。
  所谓的蕊,便是菊中间跟卷心菜般,蔟在一起的含芯小瓣。
  因为瓣最小,抱的最紧最密。
  所以看上去会比周侧的瓣颜色更深。
  这样的刻法才是完全顺着木材走势的刻法,如果印在纸上,变成了版画时,也是保留“木味”保留的最足的刻法。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难了。
  难对传奇级的技能来说,从来都不算是真正的问题。
  顾为经指尖拿着刻刀的力度几变。
  划过边材时,他的动作不轻不重,刀触勾画应接中内蕴轻灵,如写行书。
  到了心材部分。
  他指尖的力度转为刚正,下刀的角度也更加的垂直,如写平正端庄的小楷。
  刀至髓心,又转而变为轻灵,似在沙上写字。
  以意带笔,先意至,后笔到。
  庖丁解牛时,据说每一刀都准确的刺在牲畜的皮肉筋膜之间,解牛十余年而刀刃光亮如新,不损分毫。
  此刻。
  顾为经却隐隐有一种,他刻刀的刀锋像是滑开牛肉的骨骼筋膜一般,轻松滑开树木纤维之间根管的缝隙的感受。
  润!
  手术刀的刀锋厚度大约是14微米的样子,某些特质的款式能压到10微米以下。
  据说。
  手术刀是可以从中切开细胞的。
  树木木料里的导管直径,其实和人体的细胞的直径大小差不太多。
  但是刻刀显然要比手术刀“钝”上不少。
  顾为经不知道这种丝滑细腻是不是刻刀的锋刃真的巧妙的从导管之间“流”过,完美的切割开了它的纤维组织时的感觉。
  可能性不太大。
  更有可能的解释应该是,技艺到了绝处,在对木性特质的极度了解之下,所带来的一切尽在掌握的轻盈明快,所营造出的错觉。
  刀行走在木纹之间。
  如游鱼回归大海,燕子从枝头扇动翅膀,飞向蓝天。
  在刻画时,除了将木料几处材质分别加以利用。
  顾为经甚至有功夫,把阿旺在茶墩上造出来的那些划痕和缺损也全部都给处理了。
  类似纹身师用新的纹身遮盖底层的疤痕。
  怎么说都是实木的茶墩,酒井胜子又经常给阿旺捡指甲,阿旺又不是练大力金刚爪的。
  猫猫在顾老爷子的茶墩上留下的痕迹都不算特别深。
  菊叶繁多,遮盖起来非常省事。
  开始雕刻时,顾为经就想好了。
  外层的爪痕被改造成了叶脉的纹路,内层的爪痕则变成了菊垂落的叶的一部分。
  连阿旺啃出来的两送处牙印。
  也被顾为经给直接顺势改造成了相护掩盖的四处叶上,几处小虫蚀咬的痕迹。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当月上中天。
  顾为经终于抬起手,他把唇凑到茶墩上轻吹,吹散了树根上所有沾连的木屑。
  枝叶掩映,枝斜出。
  千瓣的菊,似乎也在他的气息下随着风摇曳。
  叶绽放。
  一如多年以前,在那间工坊窗外,所开出的菊。
  ……
  翌日清晨。
  顾童祥昨天晚上睡得有点不踏实,打着哈欠走入了书房。
  “这样下去可不行,熬夜伤头发哈。得多补补养养。”
  他扭了扭腰。
  把电热水壶插上,然后从柜子里取了点茶叶,加到了保温杯里。
  “嘿,在这儿呢,你睡的到香。”
  顾老头瞅了一眼在书架下的矮柜旁,趴着的胖猫。
  阿旺估计昨天在孤儿院里被茉莉、蔻蔻折腾的够呛,等顾为经子夜时分刻好茶墩准备回屋的时候。
  狸猫都已经打起了快乐的小呼噜。
  顾为经没有打扰阿旺。
  他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桌子,给爷爷留好明天的作业,就悄悄的溜达了回去。
  “呵,以前你熬我,现在到我熬你了。”
  顾老头脸上浮现出桀桀的冷笑。
  他端详着阿旺高高撅起的屁股,伸出手比划了两下。
  “这角度,这姿势,一巴掌拍上去,正合适,绝对清脆。根拍熟西瓜一样呐!”
  顾童祥高高的伸出手。
  鼓气勇气。再鼓了鼓。
  又鼓了鼓。
  努力的鼓了鼓。
  胸腔像吹胀的气球一样高高隆起……然后,他又把手伸了回来。
  不是怕了阿旺。
  主要是胳膊上以前的伤疤忽然之间有些痒哈。
  “都当大画家的人了,咱不能跟只土猫一般见识,小了,格局小了。”顾童祥抿了抿嘴,自觉大人有大量,高抬贵手放了阿旺一码。
  在他和阿旺的斗争中,顾老头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
  顾童祥在心里的小账单上添了一笔。
  他的小账单上已经写了一个半“正”字了。
  算上这次,顾童祥已经赢了阿旺九次。
  每次都是胸怀上的胜利。
  可惜这种杂毛畜生是不会懂的!
  否则早就该羞愧欲死,肉袒负荆,尾把上绑着根小藤条让自己啪啪啪的抽它了。
  顾老头咂咂嘴。
  他把目光转向桌子上整齐放着的一打书,最上面的《芥舟学画编》的册子封面上,粘着一条便签。
  应该是昨天晚上孙子回家时写的。
  “一、临《芥子园画谱》第二册第二集君子谱一章,上午临摹菊谱五篇、下午临兰谱五篇,共计十篇。二,工笔画技法……”
  顾童祥戴上老镜,读了两行,面色瞬间就是一苦。
  这作业怎么像是越留越多了!
  “咦?”
  一旁的电热水壶响了,热腾腾的蒸气从壶口喷涌而出。
  顾老头的屁股似是粘在了凳子上没有动。
  他伸出手从书桌的表面被画册遮盖的地方,用指尖撵起了一粒断掉的碎木屑。
  “我的红木茶墩!”
  顾童祥感受到了他的心脏发出哀鸣,眼角忍不住的抽搐。
  它可是讲究人喝茶时,必不可少的器具。
  茶墩、西装、海明威和老爷车,是顾童祥最爱的装逼四件套。
  这几样在顾童祥的朋友圈里能够找到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
  他可以喝着茶发朋友圈。
  可以穿着西装喝着茶发朋友圈。
  可以穿着西装,喝着茶,再在茶桌上摆放一本海明威的散文集发朋友圈……顾童祥自觉比那些在桌子上摆什么保健养生百科全书的老头要高端多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顾老爷子目前还没有能完全研究明白,如何在老爷车上,穿着西装,摆着茶墩、读着海明威的散文集打卡发朋友圈的理想姿势。
  怎么摆,把大茶墩塞进车里,都显得太过刻意了。
  无论如何说。
  这只上等的红木茶墩,都在顾童祥的朋友圈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连每次请隔壁吴老头来家里喝茶的时候,对方盯着它看的神情都有点复杂。
  顾童祥心里清楚。
  老吴这人就是闷骚。
  他嘴上不说什么,看着自己在那里风雅无双的样子,心里肯定可羡慕了呢!
  往日里。
  阿旺顶多在上面啃下两三粒沙砾大小的木丝,就已经让顾老头心痛的要命了。
  如今,这书页底下沾着的倒处都是木屑。
  自己的大宝贝,得被这只肥猫糟践成什么样子啊!
  顾童祥心里几乎在呻吟。
  他盯着在那里打盹儿的猫猫,大口大口的吐气,一边热水壶里所喷洒出的热气,似乎都没有顾老头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怒气多。
  好想把它拎起来打一顿。
  好想打一顿。
  好想好想。
  真的忍不住。
  大概是顾童祥的心中的怨念太强,或者感受到了热水壶里腾出的热蒸气,亦或单纯的只是到了阿旺大王每天清晨用早膳的时候。
  狸猫从睡梦中清醒。
  它前爪前伸,后腿向上撑,身体反弓,做出了一个像水滑梯一样,专属于猫的伸懒腰动作。
  阿旺注意到了老顾子不知为什么鼻翼呼扇的瞪着自己。
  大概是没见过这么帅的猫猫吧?
  它咧开嘴,轻蔑的朝着顾老头呲了一下牙。
  于是。
  顾老头又蔫了。
  十五秒钟后,顾童祥心中的小账单上,“战胜”阿旺的次数来到了十次。
  “遇上我这样好脾气的大画家,就在那里羞愧去罢你!”
  顾老头数落着阿旺。
  他站起身,想看看自己的红木大茶墩还能不能再抢救一下。
  只看了一眼。
  顾童祥就呆住了。
  他双眼瞪的像是铜铃,两股战战,嘴里“嘶嘶”的倒抽着冷气,和旁边热水壶的“咝咝”吐气声相应成趣。
  仿佛是一对亲兄弟。
  弥漫的水蒸气打在茶墩上遇冷凝结成一层水灵灵、湿漉漉的小液滴。
  热气一烘托。
  更显得其上的那只满开的菊如缀满了清晨的露水。
  芯寒香冷,
  娇艳欲滴。
  顾童祥用手抹抹菊的刻痕,看看身前的茶墩,又看看那边趴着的阿旺,再看看身前的茶墩。
  他人都傻掉了。
  “变魔术呢!”
  老顾同学揉着头发,巨大的震惊让他的脸都扭曲到了一起,酷似一朵被风雨摧残后的老菊。
  他看向了阿旺。
  有点不太确定的喃喃自语:“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猫的报恩?”
  ——
  六月十五日。
  大雨滂沱。
  在东夏的二十四节气中,这一天正是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节。
  大日当空,阳光璀璨,农事忙碌。
  而在仰光,六月份反而意味着一年中前半段的热季结束,正式的进入到了频繁降雨的时节。
  雨从昨天半夜开始下,如万千只小鼓一齐鸣响。
  天都像是漏了。
  水滴冲洗着整個世界,德威这样的私立学校有自己单独的供电系统,校园里的灯光很亮,可在铁灰色的天空遮盖之下,还是显得有些雾气蒙蒙的。
  “蔻蔻,你的录取反馈表格填了么?”
  楼道的拐角处。
  有人遇到了蔻蔻,随口打了声招呼。
  “填了的。”
  蔻蔻穿着校服,抱着一个比自己脑袋还要高的大塑料带,朝旁边走过的烫着波浪卷的妹子点点头,顺便在对方期待的目光里,点评了一下她的头发。
  “头发染的还可以!不过刘海下次可以剪的再短一点,左右两边弄成不一般平的样子,有点奇怪。”
  能够获得蔻蔻这样的妆扮专家的赞赏。
  波浪卷的妹子显然分外开心。
  她把脑袋凑过来,和蔻蔻咬耳朵。
  “是吧,我也觉得刘海可以再剪短一点,但我又有一点害怕显的脸太长……发型设计是理发总监给我推荐的,他说这样显得有韩流泛,就是外交官大道上挨着泰国使馆旁边的那间,你知道吧……”
  “……伱可以买个大剪刀,特别长的,就是裁缝缝衣服的那种。”
  蔻蔻提出了专家建议,“对着镜子轻轻剪一下就好,比理发师理出来的还平整,可方便了,自己在家就能做。”
  “哦哦哦。”
  妹子像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她这时才意识到蔻蔻手里还拿着一大堆的东西呢,她好意的询问道:“在收拾东西,需要帮忙么?”
  “不用了,就几双鞋子,舞蹈练功服,还有一支网球拍。看着东西多,其实一点也不沉的。”
  蔻蔻抬了抬下巴,指着从黑色塑料带里露出来的球拍握柄,冲着对方笑笑。
  今天是校招会结束的第三天。
  学期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往日里像是秃鹫一样巡视着校园的风纪主任,或者学生会的值勤学生,早就不见了踪影。
  大家没了枷锁。
  烫发的、做指甲的、不穿校服的……学校里穿梭着一片五颜六色的人影。
  比如这个和蔻蔻聊天的妹子。
  校招会一结束。
  她就立刻去做了个造型,试图纪念青春期最后的小尾巴。
  一项以善于和教导老师斗智斗勇而著称的蔻蔻小姐,反而在另一种意义上,成为了鹤立鸡群的“乖”学生。一如既往的显得特立独行。
  德威的校服好贵的呐。
  这可是蔻蔻现在最好的衣服之一。
  上午的时候,蔻蔻取到了校招会上的录取结果,她把自己寄存在学校的东西打了个大包,准备一起打包搬回家。
  “晚上有个小派对,庆祝毕业,你要来玩嘛?”
  妹子询问。
  “你们去吧,我要准备准备去读留学相关的事宜,顺便看看奖学金申请什么的,这几天还要好几个表格要填呢。”蔻蔻拒绝了。
  “真不来?有啤酒哦,我父母如今终于不管我喝酒了。”妹子做可爱状。
  蔻蔻笑着摇摇头。
  “好吧,要是我是今年的学生‘国王’就好了,按照惯例,国王的邀请是不能拒绝的呢……”
  波浪头妹子明显有些遗憾。
  她恋恋不舍的看了蔻蔻一眼,侧身从旁边离开了。
  蔻蔻觉得有趣。
  她注视着对方消失在走楼拐角处,也顺着楼梯继续下楼,走到十三年纪区的储物柜旁。
  窗外传来沙沙的雨声。
  一路走过来,不时的有同学再和蔻蔻打招乎,不过整体上,即使如今已经基本毕业了,气氛却远远不如往年来的热闹。
  这并非是录取结果不好的原因。
  能上的起私立国际中学的学校,好学生、差学生,好大学、差大学,基本上不会缺上大学的机会。
  除非实在太混的,否则同年级中就没听说谁没拿到offer。
  不过今年有个特殊情况。
  班级助教刚刚发了通知,这学期结束后,国际中学的仰光校区就要关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