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670章 为民请命李自成
  第670章 为民请命李自成
  {低了,分低了。}
  {他又没入主中原,纸面数据天生矮人一等,要是大一统了那数据应该比刘启好点。}
  ……
  大汉·景帝时期
  “呀呵!”
  刘启永远忘不了那个在地里安稳坐着,吹着微风的下午。
  天降嘲讽啊!
  “朕是什么度量衡吗!”
  “什么叫比朕好点!”
  “不会说话把嘴给朕闭上!”
  小刘彻吸溜进汤饼。
  所以一景等于二十一?
  ……
  天幕上。
  金光弥漫,天降金莲。
  皇太极接住那缓缓落下的金色莲,莲瞬间化作一面金镜。
  一行梵文圈刻于镜框周围。
  『三身普一切法昧』
  『注:将一件物品放在法镜面前,镜中照见其过去现在未来。』
  『注:“看!那里有一艘落单的军舰!扫描它!组装它!使用它!”』
  “……”
  皇太极有点心累。
  “……朕要寿命啊……”
  “……你给朕一个组装说明作甚啊!”
  话音未落,一团金光自镜中射出砸到脸上。
  『予寿五载』
  ……
  大唐。
  李承乾看不明白了。
  “这是个什么东西?”
  李世民捻着胡须若有所思。
  “这东西似乎也是传家宝类型?”
  “奇怪,清朝两个皇帝怎么奖励都是传家之物?”
  这后面究竟发生什么了?
  ……
  大明·永乐时期
  “老大。”
  朱棣眯着眼睛,望着天幕突然道:
  “你记不记得,天幕说过一嘴八国联军攻北京?”
  朱高炽点头道:
  “儿子记得,儿子还以为这事是落在大明头上。”
  “就看这发展,搞不好是应在了清朝头上。”
  朱棣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道:
  “神机营的火器要继续研发。”
  “……出海……还得继续。”
  朱高炽再次点了点头。
  这事恐怕就是应在了海外诸国。
  ……
  【皇太极突然去世,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清朝陷入了继承危机。】
  【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如果这两人互不相让,就会发生火拼。】
  【但清朝的统治集团最后通过妥协的方案,化解了这一立国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
  【他们选择了皇太极年仅六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由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
  ……
  {截止皇太极去世之时,满洲八旗的势力是这样划分的。}
  {皇太极本人生前掌控着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
  {代善,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次子、皇太极的二哥,掌控着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
  {豪格,皇太极的长子,掌控着正蓝旗一旗和一部分镶黄旗。}
  {多尔衮,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皇太极的小弟弟,掌控着正白旗和镶白旗两旗。}
  {吉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侄子,掌控着镶蓝旗。}
  {八旗中,本来就掌握在豪格手里的正蓝旗坚决支持豪格。而两黄旗因为一直以来与皇太极出生入死,坚决「拥立皇太极之子」}
  {注意,这个皇太极之子并没有指明是哪位皇太极之子,这就为后来孝庄之子福临可以登基埋下了伏笔。}
  {而代善此时年已六旬,自觉无力相争,于是表态支持豪格。}
  {这样一来,多尔衮面临的局势就是,只有自己掌控的两旗支持自己,算下来,只有八分之二的胜算。}
  {可是,另外六旗也面临一个难题,若是豪格登基,多尔衮必定不服、起兵闹事}
  {当时,清廷的重臣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豪格,一派支持多尔衮。}
  {按照满洲的风俗,新皇帝人选要由八旗旗主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实力。}
  {当时,多尔衮与豪格对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谁也不服谁,甚至差一点就兵戎相见,同室操戈。}
  {可是,所有的人包括多尔衮、豪格在内,都知道大清刚刚崛起,一旦同室操戈,大清瞬间就会四分五裂,好不容易打拼到手的入主中原的大好局面,恐怕就要付诸东流。}
  {于是,有些老成持重且德高望重的大臣表态了,无论如何咱们也得通过和平的方式选个皇位继承人,双方不能开打。}
  {最后达成了一个妥协,双方各退一步,多尔衮、豪格谁也别当皇帝,再另外选一个皇子当皇帝。}
  {当此紧要关头,多尔衮立刻趁机提出拥戴皇太极之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
  ……
  大秦。
  嬴政冷森着脸。
  殿内鸦雀无声。
  五个人个个装死,哪怕是刘邦都不跳了。
  这个时候可不敢胡乱说话!
  真的会丢脑袋的!
  不止脑袋,九族都会丢的!
  ……
  曹魏。
  曹操身体微微后仰。
  “多尔衮拥戴第九子,第九子母亲为孝庄。”刘备默默接过话茬。
  “哪个皇子都可以,然后多尔衮拥戴九皇子。”
  曹操嘴角一翘。
  “看来玄德也很懂吗。”
  刘备不想理会他。
  曹操清咳了两声,转移话题道:
  “孤打赌,这多尔衮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亭内一片安静。
  明摆着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开国摄政,大臣念旧。
  除非他是周公!
  不然张居正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闭上眼。
  他讨厌十四两字。
  尤其排名十四的人。
  ……
  【这边清朝欣欣向荣,但此时的明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随着明朝将精锐军队全部调集关外,并陆续被清军歼灭,关内的义军势力越发壮大。】
  ……
  天幕上。
  富丽堂皇的大殿上,黄琉璃瓦闪耀金光。
  殿正中间设一朱红檀木描金镂王座,上铺黄缎座褥。
  李自成坐在王座上,轻声道:
  “升堂。”
  丹墀下几个人齐声高呼:
  “带犯人!”
  两个身材魁梧的士兵左右架着一名外罩黄袍的大胖子。
  一直架上丹墀,双膝跪下,俯伏地上。
  ……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十九日。】
  【接连攻克宜阳、永宁、偃师,提出“均田免粮”的闯王李自成进抵洛阳北门,开始攻城。】
  【守城的官军知道福王府库里的金钱财物堆积如山,却叫自己饿着肚子去守城,一个个愤愤不平。】
  【有的士兵公然在路上大骂:“王府金钱百万,餍粱肉,而令吾辈枵腹死贼乎?”】
  【当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守城的官军士兵以至一部分中下级偏裨都毫无斗志,迅速地转到了义军方面。】
  【二十日晚,总兵王绍禹的部卒在城头起义,捕了明兵备副使王胤昌,大开城门迎接义军进城。】
  【二十一日凌晨,义军占领洛阳全城。】
  【福王朱常洵和世子朱由崧慌忙逃出王宫,躲进迎恩寺。】
  【在义军搜捕时,朱常洵被活捉,世子朱由崧钻空子逃脱,这就是后来在南京登极的弘光皇帝。】
  ……
  大明。
  朱元璋倚着座椅,脸色阴沉。
  自己想着法的不要别人走自己老路,不成想还是没拦住。
  自己想着让子孙后代富贵。
  但看来这富贵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也许,像西汉那般削藩除国才是对的……”
  ……
  【当时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也被俘获。】
  【吕维祺劝朱常洵别忘了自己是当今皇上的亲叔,“毋自屈”,得装出个样子来。】
  【然后朱常洵被带到李自成面前就吓破了胆,“色怖,泥首乞命”。】
  【李自成端坐殿上亲自审问这位当初有望坐天下的亲王,怒斥道:“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
  【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枭首示众】
  【接着向洛阳的贫苦百姓宣布:“王侯贵人剥穷民,视其冻馁,吾故杀之,以为若曹。”】
  【天下大义,为民请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