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 第185章 衍圣公:圣主明君啊!
  第185章 衍圣公:圣主明君啊!
  要不是在全国各地有着千儿八百座城池。
  曾国藩等人刚创业的时候哪能挡得住太平军?
  早在太平军北上之时。
  什么曾国藩啊,左宗棠啊。
  湘、淮、楚三军几乎所有的大佬。
  就特么被萧朝贵在长沙给一锅端了!
  而今我大清不同于蒙元。
  荆州、襄阳、武昌、九江、南昌、安庆、南阳等坚城在手。
  就算闯贼势大。
  但要是地方军阀和士绅能够支持我大清。
  那么靠着这些坚城,足以挡住闯贼的兵锋啊!
  “若是诸位没有其他意见,那就请皇上颁布圣旨吧。”
  多尔衮叹气道:“封建九公和包税之举一出,无论如何都能给闯贼添堵。”
  “我就不信,汉将在永镇面前,士绅在包税面前,能不为咱大清出一把力!”
  “就算李自成狼子野心,为了消灭我们满人。”
  “甚至不惜承认永镇和包税。”
  “但咱大清只要把天下给搞乱了!”
  “便能得到喘息之机!”
  “即便到了最后,这天下依旧为闯贼所得。”
  “可咱们满人就算是死,也不能让闯贼安生!”
  多尔衮此策真可谓是毒辣至极。
  若是李自成没有选择和他比开价。
  那么在永镇和包税面前,天下间的汉将和士绅都会在满清的诱惑下。
  注定和大顺不是一条心。
  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帮人肯定会聚集在大清的旗下选择反抗。
  哪怕是贪生怕死之人,至少也会在局势彻底无望之前选择和大顺为敌。
  而若是李自成选择承认永镇和包税。
  那么咱大清就算死了,也能给大顺留下一副烂摊子!
  能让李自成为了军阀和士绅头疼无比。
  甚至还很有可能为因为关内乌烟瘴气。
  暂时延缓大顺进兵辽东的速度。
  从而给予满清喘息之机!
  总的来说,在满清八旗兵损失惨重的现在。
  咱大清左右都不是什么好下场。
  既然如此,那么多尔衮便准备以天下为局。
  来和李自成进行殊死一搏!
  代善、济尔哈朗、豪格等人见状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新年伊始,满清的圣旨传遍天下。
  分封和包税在天下间掀起了无尽的波澜!
  “圣主明君!”
  “圣主明君!”
  “圣主明君啊!”
  曲阜城门外,五十五岁的衍圣公孔衍植气喘吁吁,跪在地上捧着圣旨激动无比。
  咱大清为了表率,直接把整个兖州府的赋税承包给了他。
  从此之后,交足大清的,留足府衙的。
  兖州府内剩下的一切,便都是他孔家的了!
  这是什么概念?
  这和永镇一地实际上没什么区别啊!
  从今天开始整个兖州府就彻底姓孔了!
  他孔衍植只要交够税,在兖州府内。
  老孔家爱干啥干啥!
  什么兼并土地啊,奸污民女啊,强取豪夺啊。
  以前还得遮遮掩掩,什么根本就没有任何顾及了。
  就连私藏甲胄,阴养死士,这些都可以光明正大地举行了!
  从今天开始,孔家便是整个兖州府的天!
  如此待遇,对于孔衍植来说。
  咱大清无异于是以永镇藩王之礼来恩遇老孔家呀。
  咱曲阜孔府,两千年了!
  足足做了二十五朝贰臣,七十六代家奴。
  唯独只有大清和蒙元才会给咱包税!
  什么是圣主明君?
  这就是圣主明君!
  “来人啊!现在国势艰难,我孔衍植当毁家纾国难!”
  “搜遍族中库房,想尽办法凑十万……,五万两银子给天使带上!”
  “让皇父摄政王看看,我孔家对大清的忠心!”
  孔衍植捧着圣旨站了起来,咬紧牙关,豪迈无比道。
  他儿子孔兴燮闻言立刻哭丧着脸道:“父亲,去年曲阜收成不好,又有刁民一直在抗拒王化。”
  “尼山之中,还有巨盗出没。”
  “咱们孔家难啊!”
  “要是一下子就要凑出五万两银子。”
  “那在秋收之前,咱们全府上下就得吃糠咽菜了!”
  孔衍植见状义正严词道:“咱们孔家难,可是大清也难啊!”
  “去年之时,天下刁民不服王化,纷纷起来造大清的反。”
  “又有南方闯逆贼心不死,卷土重来,祸乱西北!”
  “每当想起皇父摄政王为大清呕心沥血的样子,我孔衍植的心就在滴血啊!”
  “五万两就五万两吧!”
  “咱们老孔家就算再苦,也不能让摄政王苦,也不能让大清苦啊!”
  “父亲!”孔兴燮直接哭了起来,抹起了眼泪。
  五万两!这可是五万两啊!
  虽然老孔家的田产独霸曲阜。
  虽然老孔家的放贷日进斗金。
  虽然老孔家的积蓄以千百万计。
  但那也是五万两啊!
  竟然就要这么没了!
  现在他父亲孔衍植身体不好,眼看着就要去了。
  这老孔家的钱就要是他的钱了。
  一想到有五万两白的银子就要离自己而去。
  孔兴燮的心里就在滴血啊!
  宣旨的大学士刚林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忠臣啊!咱大清别的不多,就是忠臣多啊!”他唏嘘道。
  但是转念一想,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昔日李自成在北京抄家,那可是抄了几千万出来啊!
  崇祯手底下的勋贵、文臣、太监们。,
  最顶级的哪一家没个百八十万,还特么是现金的?
  真要算起来,北京城中的顶流们。
  一個个地,家产得有几百万啊!
  而这些人顶多就是百年勋贵,几十年文臣,十年太监。
  家中积蓄最多的,亦不过是明初的开国勋贵。
  但这也不过是区区三百年的积蓄啊!
  但眼前的老孔家,这可是从孔子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足足有两千年的历史!
  更别提在曲阜,除了府衙等少数地方外,其余的皆是孔家的私产了。
  就这么一个千年世家。
  而今竟然为了区区五万两在哭丧?
  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再把自己当猴耍啊!
  刚林想通关节后,脸瞬间就拉下去了。
  但是孔衍植却一无所知,反而看着正在哭丧的儿子。
  心中顿时就不舍了起来。
  虽然咱大清给了他整个兖州府。
  虽然一开始他打算孝敬多尔衮的是十万两。
  但现在想想,五万两的确太多了!
  毕竟在前朝之时,崇祯手底下的勋贵、文臣、太监。
  一共才给咱大明凑了二十万两。
  这可几乎是举了半个大明之力的啊!
  而现在,他老孔家才曲阜一地,就要给大清五万两!
  这买卖实在是太亏了!
  要是按照这么来。
  松锦大战时,全天下的衮衮诸公,不得凑出个几百万。直接把咱大清给打回去?
  “不行,不行,五万两太多了。”
  “老夫一激动,怎么就说打肿了脸充了胖子呢!”
  孔衍植想明白后,差点给了自己一巴掌,在心中顿时后悔了起来。
  虽然老孔家有个千儿八百万的。
  但是再大的家业也不能这么啊!
  他看着刚林想要开口,但是看到了这位大学士阴沉的脸色后。
  心中顿时一紧。
  咱大清可是把整个兖州府给了老孔家的。
  这要是惹得人家高兴,万一事情有变又该怎么办?
  “五万两!一个子都不能少!”
  “大清有难,我孔家不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衍植中气十足,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就这样,在咱大清生死攸关之际。
  面对多尔衮包税的伟大壮举。
  以孔衍植为代表的天下士绅纷纷慷慨激昂,誓要保卫大清,保卫皇父摄政王。
  这帮人一方面开始全面接手地方,训练团练。
  一方面一反常态。
  竟然一府三五万,一县五千八千的。
  给咱大清凑出了一笔几百万的救急银子。
  这让多尔衮不禁唏嘘无比。
  昔日这些人给大明才凑了二十万。
  现在给大清竟然凑出了几百万。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士绅是爱咱大清的!
  咱大清中兴有望了!
  只是钱这种东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战斗力。
  而全国各地的士绅团练也需要时间积累力量。
  就想曾国藩这些人办团练一样。
  没个三年五载的时间,他能成事吗?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看看全国各地的汉将表现!
  好在吴三桂这帮人也没让多尔衮失望。
  “请皇父摄政王放心,末将必定竭力死战,为大清救出英亲王和豫亲王!”
  凤翔府中,已经从甘肃撤军于此,准备救援四川清军的吴三桂。
  满脸地激动,赌咒发誓道。
  多尔衮让其永镇陕甘,节制关中诸路兵马,救援四川清军。
  吴三桂一辈子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咱大清给个云南,三桂子都能当咱大清的忠臣。
  现在给了陕甘了。
  吴三桂还能怎么样?
  自然是为大清肝脑涂地了!
  “请皇父摄政王放弃,末将必率大同精兵收复汉中,杀光闯贼。”
  “让李自成看看我大清的厉害!”
  与此同时,从榆林南下,已经抵达西安的姜瓖也是一脸地激动。
  拍着自己的胸口,信誓旦旦道。
  他姜家所求的不过是永镇大同而已。
  昔日李自成将其调离大同。
  姜瓖反手就来了一出袭杀张天琳。
  如今多尔衮把整个山西都给了他了。
  大清如此,大同将门,又有何求啊!
  姜瓖唯有替咱大清血战闯贼,方能报答多尔衮的知遇之恩啊!
  “请皇父摄政王放心,有我在襄阳无忧!”
  “请皇父摄政王放心,有我在江西无忧!”
  “请皇父摄政王放心,有我在福建无忧!”
  襄阳、南昌、漳州三地。
  王光恩、金声桓、李成栋三人跪在地上,捧着圣旨。
  激动地开口道。
  这些历史上和咱大清翻脸的汉将们。
  此时在永镇面前,纷纷化身成了咱大清的忠臣!咱大清的良将!
  这帮人所求的是什么?
  还不是永镇一地,割据自雄吗?
  如今多尔衮给了他们。
  王光恩这些人又岂能再对咱大清有什么不满?
  吴三桂、姜瓖、王光恩、金声桓、李成栋。
  这五大汉将,如果没有李自成。
  那么他们终究会走上和满清血战的道路。
  吴三桂三藩首义。
  姜瓖死守大同。
  王光恩被捕牺牲,他的弟弟王光兴抗清十几年。
  金声桓以江西反正。
  李成栋以广东反正。
  但是现在由于李自成还在,大顺还在。
  所以倍感压力的满清不得不以永镇一地来笼络这些汉将。
  于是乎,咱大清的局势一下子就稳了。
  除了这五大汉将外。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都即将出征。
  同时开始准备起了在南阳、九江、安庆三地永镇。
  为咱大清在王光恩和金声桓的背后建立第二道防线。
  而顶在最前方的郑四维。
  这位湖广的孤忠,却是接不到多尔衮的圣旨了。
  因为大顺军早已经围困荆州多日。
  随着封建九公和包税之举的推行。
  原本因为阿济格和多铎被困于四川所造成的动乱。
  瞬间就得以平息。
  蠢蠢欲动的汉将在永镇面前,瞬间就打消了自己的心思。
  就算不打算为咱大清尽忠,也选择了待价而沽。
  而地方上的士绅在包税面前,亦是选择对满清歌功颂德。
  并开始兴办团练,和咱大清联手镇压刁民。
  至于老百姓……
  老百姓在满清和士绅的联手下直接被镇压了……
  就这样,危在旦夕的局势一瞬间就在多尔衮的政治手段下得以逆转。
  但是此时此刻,多尔衮和满清最望眼欲穿的还是来自四川的消息。
  为了解救阿济格和多铎。
  多尔衮严令吴三桂和姜瓖迅速南下汉中展开救援。
  同时为了阻止闯贼在四川得胜后的反攻。
  他又封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
  令其统率满蒙兵一千,三王一公兵马一万。
  并檄调大同兵一万。
  又在北直和山东到处搜刮。
  最终凑足了一支三万人的兵马。
  让济尔哈朗南下开封,相机行事。
  而在三王兵南下后,虽然姜瓖的大同镇亦被彻底掏空。
  三万五千大同兵中,姜瓖带了两万去了陕甘。
  在永镇面前,大同将门的姜有光等人亦接受了多尔衮再度檄调大同兵一万的圣旨。
  整个大同镇只剩下了最后的五千兵马。
  但是北京和华北的空虚,还是令多尔衮寝食难安。
  所以多尔衮又檄调了昂邦章京叶克书入关。
  让其带上关外八旗的五千铁骑星夜驰骋,火速增援北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