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 第215章 吴三桂:六百万秦饷!打钱!
  第215章 吴三桂:六百万秦饷!打钱!
  就这样,在满清磨刀霍霍之时。
  在关中的李过并没有选择死扛。
  而后带着两万大顺军再度返回汉中。
  丁国栋等人的兵马也是向着本镇回返。
  由于后勤问题,整个陕甘的局势不言而喻。
  李过不仅无法在关中集中一支十万人级别大军。
  而且就连潼关和河东他都无法据守。
  所以撤退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他的一撤。
  不仅几十万家眷在三边的边军无法南下。
  就连关中的父老乡亲们也是扶老携幼,哭喊着随军南下。
  李过见状也是悲伤不已。
  大顺已经放弃了两次关中。
  而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
  如此行为,毫无疑问。
  不仅令大顺在陕甘的威信荡然无存。
  并且也令关中百姓屡次被满清屠杀!
  只是前两次放弃关中,大顺是没什么办法。
  这一次,李过亦是没有办法。
  所以他也只能尽量迁移关中百姓进入汉中。
  再想办法护送这些百姓前往湖广,加以安置了。
  就这样,八月底。
  大顺军撤出关中,只保留了部分隘口。
  关中的绝大多数地方,被清军不战而得。
  在得知关中失而复得后,多尔衮也是大喜过望。
  只是满清的十万大军在关中人吃马嚼。
  光是士兵便每月便需要几万石粮食。
  再加上随军的马骡。
  一个月十万石便是满清兵马的补给红线。
  虽然多尔衮有两百万石江南粮食在手。
  在理论上可供应十万大军二十个月。
  但是这些粮草却堆积在天津的港口。
  从天津至关中,虽然满清有大路可走。
  能够利用牛马牲畜进行畜力运输。
  但一石粮草运到关中,途中的消耗虽然不及大顺从湖南运粮消耗大。
  可对于手中乏粮的多尔衮来说。
  却依旧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所以即便有着山西的粮草补充。
  多尔衮仍旧舍不得在关中长时间地驻扎十万兵马。
  于是收复关中后。
  多尔衮命五万包衣军迅速折返华北就食。
  也让姜瓖带兵回到山西。
  只留下吴三桂在关中永镇。
  并给他配属李本深、夏成德、郑蛟麟等绿营兵。
  就这样,吴三桂带着自己的老本以及绿营兵共计三万余人。
  开始在关中经营。
  只是虽然得到了永镇,并且暂时坐稳了关中。
  但面对赤地千里的关中大地。
  吴三桂却是一筹莫展。
  于是乎他便只能向多尔衮索要粮饷。
  然而满清现在这副样子。
  多尔衮哪里还有什么粮饷给他。
  只能抠抠索索地时不时发一点粮草。
  勉强让吴三桂在关中饿不死。
  剩下的事情,这位皇父便要求吴三桂带着兵马在关中自行解决了。
  这就让吴三桂这個平西王在关中变得愁眉苦脸了。
  “本王原本想在关中一展宏图。”
  “可是八百里秦川如此。”
  “不仅本王雄心勃勃的四镇十营无法编练。”
  “就连维持现有的兵马都颇为吃劲。”
  “这可如何是好啊!”
  几近荒废的西安城中,吴三桂愁眉苦脸地开口道。
  此言一出,他麾下的吴国贵等猛将,方光琛等谋士也是忧心忡忡。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大将韩大任却急匆匆地来报。
  “王爷!不好了!”
  “耀州发来急报,王永强派人前来劫掠。”
  “已经危急到州城了!”
  吴三桂闻言顿时勃然大怒道:“区区一个王永强,本王的手下败将尔。”
  “又岂敢在本王面前逞凶!”
  “国贵,你带兵马去给打跑他们!”
  “是!”吴国贵连忙拱手。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当天,牛成虎从固原发兵。
  又劫掠了三水、永寿等地。
  吴三桂只能让夏成德出兵,又打跑了牛成虎兵马。
  可是等到第二天。
  凤翔等地又告急。
  丁国栋以秦州为基地,派兵劫掠了凤翔府内的村庄。
  这下子,吴三桂彻底炸毛。
  亲自带兵前往凤翔,又逮着丁国栋兵马一顿输出。
  然而还没等他消停。
  庆阳地区的郭君镇和王文耀兵出宁州。
  又进至牛成虎兵退的三水和永寿一带。
  并且派出轻骑深入乾州一带。
  已经逼近了西安。
  吴三桂只得长叹了一口气。
  带着兵马又前往乾州,打跑了郭君镇和王文耀。
  就这样一轮折腾下来。
  吴三桂虽然永镇了关中,可是在内忧外患之下。
  这位平西王的脸上非但没有喜色。
  而且头上又增添了许多白发……’
  呃…准确的说是辫子上增添了许多白发。
  眼见情况如此,方光琛直接开口道:
  “王爷,我军虽然占据了关中。”
  “可是王文耀等人却以庆阳、固原、秦州、延安为基地。”
  “屡屡兵犯关中。”
  “关中的山河之险,面对这些方向的敌人不仅毫无用处。”
  “反而以八百里秦川,面对占据高原的各贼。”
  “我军未战,便已经输了三分啊!”
  “自然本王自然知晓。”
  “可是除非多尔衮派出重兵支援本王。”
  “否则孤又岂能剿灭王文耀等贼呢?”吴三桂唉声叹气道。
  现在他手中只有三万余兵马,精锐的老本兵更是在渭水大战时死伤颇众。
  所以此刻吴三桂面对占据高原的各路边军。
  他虽然想剿灭,可是压根就这个实力啊!
  “王爷,多尔衮手中虽然有些粮草。”
  “可是他此刻正在一心编练自己的十万新兵。”
  “又怎么会将钱粮投入到陕北各处呢?”
  “他令王爷坐镇关中,无非就是希望为山西和华北增添一道屏障尔!”
  方光琛意味深长道。
  “哦?这么说廷献先生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了?”吴三桂看着方光琛的神情满怀希望道。
  “那是自然。”方光琛抚须微笑道。
  “还请先生教我!”吴三桂连忙道。
  “王爷可遣人去陕北各地招降,对王永强等人许诺永镇!”方光琛微笑道。
  此言一出,吴三桂心中也有了一丝精光。
  于是乎,吴军的使者四处。
  分别赶赴延安、庆阳、固原、秦州四地招抚起来了各路兵马。面对永镇之事。
  牛成虎等人果然如方光琛所料心动了。
  只不过王文耀和郭君镇却直接在庆阳在吴军使者斩杀。
  表明了自己忠于大顺的立场。
  很快吴军使者从固原三地回返。
  王永强三人皆便是若是永镇,那么的确可以归附吴三桂。
  只不过这些边将却有两个条件。
  一是希望保留头发。
  二是希望吴三桂每年给他们三家一百五十万粮饷!
  其中除了银子中,粮草至少要运输五十万石到陕北各地。
  这样的条件也非常符合王永强三人的表现。
  要是他们这些人有多么忠于大顺,那直接是扯淡。
  牛成虎等人要是大顺死忠,当初又为何要剃发降清啊?
  只是事情弄到现在。
  这些人也是为了头发敢和满清玩命的主。
  所以即便是投降,吴三桂也不能让他们剃发。
  而至于索要这么多粮饷。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陕甘本就粮饷不能自给。
  陕北这些地方又是陕甘中最为穷苦之地。
  王永强等人自然需要吴三桂供应,才能解决自己的粮食危机。
  这也是他们多次劫掠关中的根本原因。
  可即便王永强等人要求在情理之中。
  但却直接让吴三桂气得就连鼻子都差点歪了。
  现在他这个平西王都还留着辫子,又岂能让王永强等人保留头发。
  至于粮饷问题。
  要是吴三桂有着一百五十万。
  还至于沦落到现在这种求着多尔衮给饭的地步。
  然而方光琛看到王永强等人的条件却是笑了。
  “王爷,答应他们吧。”
  “只要招抚王永强等人,关中皆可安稳。”
  “吾可为王爷经营几载,足可令王爷的实力让天下瞩目!”他笑呵呵道。
  “廷献先生,你这是在戏弄本王啊!”
  吴三桂恼怒道:“留发之事,多尔衮岂能答应?”
  “至于一百五十万粮饷,本王又哪里有?”
  “就算是有,有了这些粮饷。”
  “本王用来编练四镇十营,扩充自己的军队多好。”
  “又何必去给王永强等人呢?”
  方光琛闻言却是胸有成竹道:“王爷,头发是可以留的,粮饷也是能有的。”
  “岂不闻江南之事乎?”
  吴三桂闻言顿时眉头一皱,心中思索了起来。
  江南士绅逼迫多尔衮废除剃发令一事,天下皆知。
  在剃发的事情上。
  或许的确有些商量唉。
  只是就算能让王永强等人留发。
  可是三边乏粮,若是不能喂饱了王永强这些人。
  他们依旧会南下关中,令吴三桂寝食难安的。
  “廷献先生,剃发一事或许真如先生所言。”
  “可是一百五十万的粮饷,本王又能从何而得啊!”吴三桂苦笑道。
  方光琛闻言却是哈哈大笑道:
  “王爷,你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你可还记得先帝之时每年的六百万辽饷乎?”
  “昔日王爷和辽西每年尚且能够得到数以百万计的辽饷。”
  “今日在陕甘,又何尝不能让多尔衮出了这几百万的粮饷呢?”
  “依学生之见,王永强等人要求的留发和粮饷。”
  “王爷大可答应。”
  “如此一来,这几万边军便可尽入王爷麾下。”
  “再加上王爷的老本,以及各路绿营兵。”
  “那么在陕甘之兵,王爷便有七八万之众也!”
  “干脆咱们在直接点。”
  “王爷可以在关中遍收关西豪杰。”
  “凑足十万大军!”
  “以十万西北边军之威。”
  “莫说是剃发,就算每年向多尔衮要个六百万的西饷、秦饷。”
  “他又岂敢不答应啊!”
  此言一出,吴三桂顿时倒吸了一口气。
  方光琛的这一招真可谓是毒!
  他这位平西王在关中只有三万多人。
  向多尔衮要粮饷时,这位皇父摄政王是抠抠索索。
  但要是他麾下有十万兵马。
  多尔衮还能让他吴三桂的十万虎狼饿着吗?
  人家崇祯都尼玛那样了。
  每年都得供着辽西的这帮大爷。
  几百万几百万的粮饷往吴三桂这些人的身上砸!
  若是自己能够招抚王永强等人共襄盛举。
  宛如昔日的辽西将门联手一般。
  那么以陕甘的十万秦兵,害怕要不来几百万吗?
  这一招挟兵马以令天子。
  吴三桂可是在辽西玩了不知道多久。
  现在在陕甘之地,他怎么就忘了啊!
  “哈哈哈哈哈!”
  吴三桂哈哈大笑,竖起了大拇指。
  “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本王现在只有三万多人,的确不好让多尔衮给粮饷。”
  “但要是本王麾下十万虎狼齐聚。”
  “那么就算是六百万的秦饷,多尔衮也不得不答应了!”
  方光琛眼见吴三桂如醍醐灌顶一般,也是颇为欣慰。
  有句话说得好,一万士兵不好要饭。
  可要是有五万士兵,别人就得送饭了。
  而现在吴三桂要是和王永强等人联手。
  在陕甘之地拉起十万人出来。
  这六百万的秦饷。
  多尔衮给得给,不给也得给!
  很快,吴三桂便全盘答应了牛成虎等人的要求。
  就这样不仅是王永强等人留了头发。
  就连吴三桂索性也把头发给剃了。
  仅仅只是几天的功夫。
  吴三桂这位平西王在招抚了王永强等人后。
  名义上的兵力直接从三万多突破到了八万人!
  靠着这么多兵马。
  底气十足的平西王迅速用自己的老本领,上书多尔衮。
  声称自己已经招抚了王永强等人,已经拥兵十万!
  并请求拨给自己六百万秦饷用来养兵。
  若是不然,那么陕甘一旦乏粮。
  这十万秦兵若是不稳。
  那么吴三桂可不敢保障自己手底下人会发生什么啊!
  当多尔衮接到这封奏折后。
  咱大清的皇父摄政王,整个人都直接骂了。
  “狼!”
  “狼!”
  “全都是狼啊!”
  北京城中,看着吴三桂的奏折。
  多尔衮直接哭了。
  先前的江南士绅令他体验了一把崇祯。
  现在吴三桂联手王永强等人向他索要六百万粮饷。
  这是什么?
  这还是辽西将门用来对付崇祯的那一招。
  吴三桂让他多尔衮再次变成了崇祯了!
  一想到前两年还威风八面的自己。
  一转眼就两度变成崇祯了。
  多尔衮的心里就酸苦不已,潸然泪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