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让你岭南苟着,你竟成大唐储君? > 65.第65章 骠骑卫,薛仁贵
  第65章 骠骑卫,薛仁贵
  “后手?”
  李治微微一怔,一脸疑惑的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有些得意的一笑,道:
  “派往突厥的兵马我已经替皇上筹划好了,其中三位大将,分别是李靖帐下大将黄君汉,并州总管任瑰,还有就是华州刺史柴绍!“
  李治有些不解的眨了眨眼睛:
  “这三人都是大将,有何不妥吗?”
  长孙无忌脸上都是笑意:
  “殿下,你不应该只是看书,没事也该研究一下朝堂上的群臣,这三个大将虽然都是猛将,实际上彼此并不对付!”
  “李靖之前随皇上征讨dtz立下大功,这次原本应该仍由他统领大军,但皇上因为他年事已高,而且已经位至代国公,若再立功,却是赏无可赏了!”
  “所以,皇上才会让六皇子亲征!但黄君汉乃是当年大胜dtz之将,骄纵之气自然极盛!”
  “并州总管任瑰当年面对西突厥时曾经吃过败仗,曾经被李靖狠狠的告了一状,所以两人实际上很不对付!”
  “华州刺史柴绍当年参与过玄武门之变,乃是辅佐皇上登基为帝的肱股之臣,如今却要听从一个十几岁的黄口小儿的命令,你让他如何服气!”
  “所以,这三路军马看似十分雄壮,实则矛盾重重,从一开始就如三根钉子一样!只要六皇子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扎到自己的手!”
  “而且,大军出征,到时候我自然会负责后勤!”
  “到时候……”
  说到这儿,长孙无忌不禁一阵冷笑。
  李治这时候也有些明白了过来。
  原来,舅父一直力劝父皇让李谙出征,根本就是要让他狠狠地栽个跟头!
  只要李谙在这场战役中狠狠栽了跟头,最好能死在战阵之中!
  到时候,这大唐的储君之位,还不是自己的!
  想到这儿,李治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一幅得意的笑容!
  ……
  “谙儿,我已经为你挑选了三路大军,其中有身经百战的华州刺史柴绍,还有跟随李靖打败过dtz的大将黄君汉,以及并州总管任瑰!”
  “这三人一个身经百战,一个是跟随朕和李靖跟dtz打过交道的猛将,还有就是经常面对西突厥变幻的任瑰,可以说各方面都已经十分稳妥了。”
  “你对这三个人有没有意见?”
  御书房中,李世民与李谙对面而坐,中间是一份此次出征的将领名单和军队名单。
  十万大军,三员猛将,在李世民眼中看来已经十分稳妥。
  而且,有身经百战的柴烧辅助,李谙虽然年纪还小,但应该已经可以确保无虞。
  更何况李谙自己也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曾经带着岭南官兵剿平了百越蛮夷。
  李谙看了看面前的名单,脸上只是风轻云淡的一笑:
  “既然名单已经拟好,儿臣全凭陛下做主!”
  “不过,光这些还不够!”
  “还不够?”
  李世民听了不禁皱眉。
  十万大军,这么多猛将,还不够!
  你还想要什么!
  “父皇,儿臣要一把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
  李世民不禁一怔。
  尚方宝剑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尚方”是指帮助皇室制造和管理生活用品的官署。
  尚方宝剑,是指皇帝藏在尚方官署的剑,因其锋利可以断马,故得名。
  从汉代开始,尚方宝剑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作为一种权利专断的象征。
  这小子,
  要尚方宝剑做什么?
  “父皇,儿臣要的就是能够便宜行事,杀伐决断的能力!”
  李谙微笑道:
  “儿臣年纪尚小,难免会有人看轻了,到时候无法做到令行禁止时,儿臣就可用尚方宝剑斩了此等人的脑袋祭旗!” 李世民听了眉头皱的更紧:
  “你不会把朕的这些老将的脑袋都给砍了吧!”
  “到时候,若是激起兵变,老子身在长安,可护不住你!”
  “怎么会!”
  李谙笑眯眯的道:
  “这就是一种震慑,震慑!”
  李世民叹了口气:
  “好,那就给你。”
  “不过,你在军中可不能再胡闹,若是闹出些乱子出来,老子照样治你的罪!”
  李谙微笑:
  “放心吧,父皇!”
  “不过……”
  他没等李世民的表情稍微放松一些,便又道:
  “儿臣还有一事!”
  “还有事?”
  李世民刚刚放松些的表情又紧张了起来。
  “儿臣想要亲自去军中,挑选一只兵马!”
  李世民想了想,
  大唐最精锐的是府兵,而精锐中的精锐,自然就是东宫六率和十二卫。
  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3~5府。
  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
  这都是长安城中最为精锐的力量。
  莫非这小子想要将大唐长安最精锐的力量全部带走?
  “兔崽子,你又在打什么主意?”
  李世民不禁紧皱眉头:
  “大唐东宫六率和十二卫乃是长安守护,你若是都带走了……”
  谁知李谙没等他说完,便摇了摇头:
  “儿臣不要东宫六率,也不用十二卫兵马!”
  “儿臣要在府兵与民间中自己组建一支军队!”
  ……
  “今六皇子殿下奉皇上之命,建立骠骑卫!特此宣告天下,近突厥进犯边境,掳掠百姓,我等大唐男儿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殿下奉命于府兵及民间征选精兵良将,凡良家子弟,年满十六岁擅长武艺兵法者,不论出身皆可选入伍中,入伍之后即为骠骑卫兵将!”
  “若能于战中脱颖而出,殿下必不拘一格选拔为将!一应战功,皆有奖赏……”
  长安城门外,一个少年挤进人群中,仔细看着墙上张贴着的告示。
  读完之后,他眼中现出一抹兴奋的光芒。
  他旋即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几步走到旁边的征兵官面前:
  “是不是只要年满十六岁,不论出身家境皆可入伍?”
  征兵官一直没有见到有人报名,正有些百无聊赖,见这十几岁的少年跑过来询问,便微笑道:
  “正是!殿下奉皇命征兵,正是不拘一格!”
  少年大喜,道:
  “那好,我来报名!”
  征兵官这时才仔细看了他一眼,见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身材高大,看起来极为壮实,一看就是自幼习武之人,便立刻打起了精神:
  “你叫什么名字?”
  “薛仁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