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 第394章 日军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第394章 日军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这边交易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另一边的德军也需要资源了。
  因为他们突然发现打着打着资源不够了。
  先前是缺石油,现在油田有了,结果发现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也非常的缺。
  这下子德军陷入尴尬的境地。
  尤其是施佩尔,看着各种缺口,他也只能挠挠头。
  这段时间,他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
  德军的产能提高了接近了一倍,各项武器的出厂数量都得到增加。
  东线部队的武器缺口也在不断的进行补充。
  奈何道路运输不便,导致很多武器装备还积压在后方,想要彻底运到前线,还得需要时间。
  好在施佩尔也不傻,知道多生产运输机。
  尤其现在德军不怎么缺油之后,生产大量的运输机,用来运输武器装备,非常的方便。
  结果还没过几天开心的日子,就遇到新的问题。
  钨矿不够了,还有橡胶也不够了。
  人工合成的橡胶,在某些武器方面确实不行。
  最好的还是天然橡胶。
  面对这些问题,施佩尔必须要尽快解决。
  一间狭小的指挥部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凯特尔负责此次的会议,除了听着将军们汇报着前线的局势,还要了解清楚现在后勤生产这一块。
  “元帅,我们现在的资源已经极度匮乏。石油暂时不缺,我们的坦克和飞机还可以正常运转。”等到一众将军们讨论完毕之后,施佩尔才开始诉说自己的要求。
  “现在钢铁产量也在下降,武器装备的生产面临严重困难,尤其是钨矿,它是生产穿甲弹最重要的资源,没有它,我们的穿甲弹产量将大大降低,另外就是橡胶,需求量急需增加。”
  闻言,凯特尔眉头微皱,他也知道现在的德国目前的处境十分危急。
  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而资源的短缺却可能成为德国失败的导火索。
  “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资源问题。”凯特尔的声音充满了焦虑和愤怒。
  “等等,前段时间,我们的盟友不是运来一批橡胶?难道用完了?”
  听到这话,施佩尔点点头说道。
  “是的,早就用完了这段时间我们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橡胶的消耗也非常的大。”
  这下子凯特尔也知道麻烦了。
  如果因为资源短缺,导致的战败,那真的很不甘心。
  而现在的唯一办法就是寻找外部的资源支持。
  经过一番讨论,遥远的东方,日本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军占领的橡胶资源地,产能降低了。
  主要原因就是遭遇游击队的袭扰,导致产量不高。
  不仅如此,日军自己也在扩大武器生产规模。
  导致收集上来的橡胶有些不够用了。
  所以想让他们出售,怕是有很大的难度。
  这下子众人变得非常尴尬。
  要是没有橡胶,恐怕接下来生产出来的卡车,都没有轮胎。
  还有战斗机的轮胎也需要橡胶。
  “先与日军谈一谈吧,如果不愿意转让一部分橡胶资源,再考虑其他的。”凯特尔直接拍板道。
  “是。”
  没多久施佩尔就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外交渠道向大岛浩提出了见面的邀请。
  在柏林的一间昏暗的办公室里,一群情报人员和外交官员围坐在一起,紧张地商讨着如何与日本建立有效的沟通。
  “我们必须确保日本能够理解我们的困境,并且愿意提供帮助。”一位资深外交官说道。
  “但日本也在战争中,他们会愿意分出宝贵的资源吗?”另一个人提出了质疑。
  “我们必须要拿到这些资源,否则我们的武器生产速度将会降低。”施佩尔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是。”
  与此同时,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收到德国来信的那一刻也陷入了沉思。
  日本同样在战争的泥沼中挣扎,资源也并非充裕。
  然而,他看到了与德国合作可能带来的潜在利益。
  不!
  或者说,他已经想好利用这一次的资源合作,来给大日本帝国争取一些技术支持。
  “德国的科技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或许可以换取他们的先进技术,从而提升我们在太平洋战场的实力。”大使馆的武官立刻分析道。
  “吆西,你说的没错。”大岛浩点点头,非常认同他的看法。
  “所以接下来的谈判,我们一定要咬死,必须要求技术支持。”
  “哈依。”
  双方的代表坐在会议室的长桌两侧,气氛紧张而严肃。
  谈判桌上,施佩尔首先阐述了德国的困境和对资源的迫切需求,他们提出希望日本能够提供大量的橡胶以及钨矿等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
  闻言,大岛浩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德国的来意。
  所以示意旁边的武官站起来提出己方的条件,他们要求德国分享先进的武器技术、军事战略以及在欧洲的情报网络。
  这下子德军自然不愿意。
  所以双方在每一个问题上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讨价还价。
  “我们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提供给德国。”大岛浩坚定地说道。
  “但德国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这对你们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至关重要。”施佩尔反驳道。
  “那就没得谈?”大岛浩觉得对方完全没有诚意。
  “不,我们可以提供一部分先进的武器技术,甚至是一些军事装备。”施佩尔摇摇头说道。
  “可以,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运输资源的航线安全如何保障?而且,我们希望得到的技术支持是先进的,而不是那种烂大街的技术,最好可以提升日本的军事工业水平。”大岛浩点点头。
  闻言,施佩尔面露难色,有些技术是真不能转让。
  但考虑到各个战线对武器的需求,最终只能点头答应。
  随即双方代表开始就资源的种类、数量、价格以及运输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争议和妥协,会议室里的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
  德国方面希望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大量的资源,而日本则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技术和装备。
  双方在价格和数量上僵持不下,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你们的要求过高了,我们无法满足你们的所有要求。”施佩尔皱着眉头说道。
  “不行,你们的出价太低了,我们的资源也是来之不易的,不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大岛浩毫不退让。为了打破僵局,双方代表开始寻求妥协的方案。
  他们提出了一些折中的建议,如分期支付、资源交换等方式。
  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谈判,双方终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德国同意向日本提供部分先进的武器技术和军事战略,作为回报,日本将在一定时间内分批向德国提供一定数量的橡胶以及钨矿等其他战略物资。
  然而,这个协议的执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运输这一块。
  要知道苏伊士运河是被盟军掌握的。
  而且印度洋这一块的海域上也是大量的盟军战舰。
  地中海敌我双方的战舰正在对峙。
  如果想要护航,只能抽调一部分战舰配合隆美尔拿下苏伊士运河。
  否则面对运输航线被盟军严密封锁,任何一艘试图穿越封锁线的船只都面临着被击沉的危险。
  双方开始共同策划如何突破盟军的封锁。
  他们考虑了多种方案,包括使用潜艇运输、伪装船队、开辟新的航线等。
  同时,双方也加强了情报工作,试图获取盟军封锁线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尽管双方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运输资源的过程依然充满了危机。
  一艘艘装载着资源的船只在大海上艰难前行,时刻要面临盟军的战舰。
  虽然他们也伪装成中立国的商船,但很快就被发现了。
  结果下场自然就是被击沉。
  为此,德军决定从地中海抽调一部分潜艇,保护这些商船。
  但盟军也不是傻子,自然派出更加强大的舰队进行拦截、
  一时间双方在印度洋上打的无比激烈。
  与此同时,在东京的日军大本营,也在为战争的局势而忧虑。
  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反攻越来越猛烈,日本的军队节节败退。
  资源的消耗同样巨大,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的储备也在逐渐减少。
  加上加里曼丹岛还遭遇了南洋特遣军的进攻,导致橡胶的产量不断减少。
  这让日军非常的担忧,一旦资源耗尽,恐怕就是他们灭亡的时候。
  “帝国目前的处境也十分艰难,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资源来源。”东条英机开口说道。
  当德国提出资源交易的请求时,东条英机也曾考虑过,是否答应。
  主要还是他们也渴望得到德国的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以增强自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力。
  只不过不远万里的与德国进行资源交易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主要还是运输资源的航线会遭到盟军战舰的进攻。
  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
  已经有不少艘货船被击毁了。
  饶是如此,东条英机还是没有放弃双方的交易。
  根据获取的技术,他们的实力确实可以得到提升。
  但同样的,他们的资源也并不是很多。
  尤其是钢铁和石油产量,也在不断减少。
  “先前澳洲的地图,难道还没有开采出资源?”东条英机询问道。
  “已经正在开采,但由于开采的环境比较恶劣,所以一时半会,无法扩大产量。”秘书连忙解释道。
  “八嘎,这个速度太慢了,我们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资源,才能继续与米畜消耗下去。”东条英机有些愤怒的吼道。
  “哈依,我会督促他们加大开采的力度。”秘书连忙应道。
  听到这话,东条英机摆摆手,示意对方先离开,随后一个人看着地图,不知道沉思着什么。
  另一边的寸云生得知日军给德军运输资源的消息,愣了许久。
  这个消息还是史迪威告诉他的。
  因为史迪威收到白宫发来的电报,表示这段时间日军不少商船假装中立国的商船,给德军运送资源,结果被盟军的战舰给找到了。
  得知消息的寸云生是懵逼的。
  敢情自己这边给日军输血,另外一边日军竟然给德军输血。
  这让他一阵无语。
  不过对于德军需求日军输血,他倒是觉得挺稀奇的。
  按理来说,解决了石油这个短板,德军应该不缺少资源了。
  没想到竟然还与日军合作,说明他们应该是有什么资源出现问题了。
  考虑许久,寸云生大致猜出来了。
  应该是橡胶和钨矿。
  这两个东西,现在大部分都捏在日军手里。
  当然了,他手里也有一部分。
  至于钨矿这一块,寸云生沉思了一会。
  他手里的钨矿真不多。
  在这之前。
  不!
  应该说在坦克出现之前,穿甲弹的使用并不多。
  随着坦克的出现,穿甲弹的使用越来越多。
  坦克也是造的越来越厚,穿甲弹的口径也在不断增加。
  同样的对钨矿的需求,自然而然的也会变大。
  而日军的那些豆丁坦克,很容易就摧毁了,所以寸云生对于钨矿的需求并不高。
  “或许我可以尝试接手这个生意。”寸云生摸了摸下巴,觉得这个生意可以搞。
  首先就是他手里有不少的橡胶园,产出来的橡胶应该可以满足德军的需求。
  哪怕德军需求增加,他也能满足,因为他可以随时进攻日军的那些城池,占领橡胶园。
  其次,他是盟军的一员,相信有了盟军的旗帜,那些游荡在印度洋上的战舰不会攻击他。
  最后就是这个生意非常的暴利,他还想着该怎么从德国佬手里弄来更多的东西。
  之前德国佬给的是二手的破烂货,那些大国重器,可没有给啊。
  比如高精度的蔡司,以及制造万吨战舰的水压机等等。
  德国还是有不少好东西让他无比眼馋。
  所以既然日军能做这个生意,为什么他不能呢?
  而且他还有威廉这个中间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