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挟明 > 第242章 徐保义献药,清心丹
  第242章 徐保义献药,清心丹
  意外状况!
  王传武保定府一战,死守东关,不幸,叫得流矢乱箭伤及右大腿内里。
  后经得保定府名医孔德春孔大夫诊看,断其并无性命之忧,不过腿伤疮疡,恐是个把月难以随队行军矣!
  为此,萧靖川专程驱马赶至探望,并相形安抚,叫得传武安心养伤为要!
  但,正所谓民谚有云,你按了葫芦他又起了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也!
  这不,长庭、传武伤情刚逐一得解,萧靖川还不及歇盏茶的功夫,便又有得兵士近报传来!
  “报——”
  “报!”
  “禀将军!”
  “邱公子于城中正街总督署衙门,派属下到此前来相告!”
  “太子爷咳疾复发,高烧难退,还望将军速速赶去,相议办法!”传令兵卒紧报。
  闻之,萧靖川轻叹一声,双眉凝住,亦旋即偏首言。
  “老黄!”
  “传武这边,你就先多费心啦!”
  “太子有恙,我等还需速速赶往,就不多于此处多待了!”萧郎续话。
  “哦,哦!”
  “是!该是此理!”
  “将军权且去忙正事,把总这边,有老朽照看,等孔大夫得空,开出方来,按方吃药便是!”传武身前亲卒老黄言回。
  “恩,好!”
  “走!咱们快走!”
  萧郎见此事已了,便匆匆欲再赶赴总督署瞭看。
  可其脚步趋前几步,却忽感身后那孔德春似驻足原处,不得相随。
  遂其忙又回身相寻。
  “诶?!”
  “孔,孔大夫?”
  “您,您这是?”
  “走啊!”
  “太子爷等着呐!”
  萧郎紧言问及,却只瞧那孔德春现刻,诚惶诚恐,仓惶无状作态。
  要说这老头,也真是有点意思!
  一准是听言自己要给太子诊病,什么世外高人做派呀,竟忽然间全然顾不得了,忙踟蹰支吾着,推手不肯随行相依。
  “哎,哎呀呀!”
  “这,这如何使得!”
  “给东宫太子爷诊病,这.,这老夫,哪儿有那般造化呀!”
  “不得行,不得行啊!”孔德春摇头晃脑,瞬时慌乱无措。
  “哎呀!”
  “我说孔大夫哇,这旁人医得,为何太子,您老就医不得了?!”
  “这方圆几百里,保定府城地界儿内,您的医术,那是首屈一指啊!”
  “这节骨眼儿上,您不顶在前面,解太子之危急,谁又堪当此任呐?!”
  “太子旧疾,来的又凶险,您那,可别再多耽搁啦!”
  “快!咱还是快去吧!”萧郎劝慰。
  “唉,哎,这,这,这,这怎么话儿说的!”
  “我,我无有准备呀!”
  “就,就算要去,老夫,老夫也不能这般样子就闯去吧?!”
  “我这连日操劳,一身的汗臭味儿!”
  “到了太子近前,再冲撞了天颜!”
  “罪过,那才是天大的罪过呀!”
  “这,这样,将军呐!”
  “您先容我归家,沐浴更衣,一切整饬妥帖,我再行前去,您觉如何?!”
  孔德春迂腐老旧做派,脑子死板,亦难解事急从权之现状,只一味恪守君民之俗礼。
  萧靖川长叹一声,瞧这老头行止,自知亦一时间难相劝通,遂机灵一闪,忽地眼神左右瞥了瞥!
  旁余,丧门星、柳二爷两个,旋即心领神会,猛提上前,左右一把便将孔德春架起身来。
  “诶!你,你们,你们这是!”孔德春大惊,双脚徒劳扑腾,却着不得地。
  “呵呵,孔大夫,您老啊,就多担待吧!”
  “刚您也听见了,太子爷那儿,都火烧眉毛了,您呐,也就甭拘那些个俗礼啦!”
  “小可这厢得罪啦!”
  “丧门星、柳二爷,走!”
  “带孔大夫,快些上马!”
  “咱即可赶去总督署衙门!”
  萧郎相劝不得,便直接上手,此一行四五人,不再停留,纷纷上马,开赴城中心去也!
  时光匆匆,一晃一日光景过去!
  时间再到翌日夜时!
  五月初九日,晚戌时许!
  这自孔德春赶来诊脉之后,开据方单,太子亦已连吃了三四剂药了,可情况却仍不得好转,咳喘频频,高热更是断续复起,真真是愁坏了诸人。
  萧郎、致中两个,更是连日守在总督署前厅内,彻夜不得安生,亦不敢有得怠慢。
  到得初九晚戌时四刻上下(晚20点整)。
  这孔姓小老头哇,看去,亦终是有些绷不住啦!
  其眼瞧己身大半世的医术手段,竟全然无解,丢人丢份砸招牌倒还在其次,关隘此乃太子殿下呀!
  以其因循守旧之迂腐念想,唯恐一招不慎,累及族家,遂一时,他孔德春亦顾全不了那么许多啦!
  他忽想得一法,便匆匆自后院赶来前厅,找见萧靖川后,和盘托出,急切与言。
  谈说那保定徐大官人,徐保义家中,曾有一救命神药,名为清心丹。
  此药家传秘制,且他遥记,此徐保义家里徐老太爷,头几年,曾便就因得头风,亦是高烧难退,药石不灵,遂便服过那么一枚!
  听闻,这药药效甚大,想他家那老太爷,八旬老朽,亦能因此小丸,续命两年之数。
  现下,太子青壮年纪,恐亦可事半功倍矣!
  闻之,萧郎沉吟思忖,待得孔德春离去,其又同致中二人计较。
  权衡利弊下,均觉现刻太子高烧久而不退,如此总不是办法,既寻常药石难医,不如放手一试,或得有解,亦未可知。
  随后,既定此策,于是,萧郎便紧招徐保义前来相说,同他婉言索要,抬出太子名义,以图得讨。
  那徐保义,原本好善乐施之人,闻得太子求药,自甚识时务,遂敞亮言辞,并不扭捏,直言归家便取来相予。
  只不过,其言,他家那清心丹亦仅存两丸而已,至于秘方嘛,更便早就不复再有。
  萧郎及致中闻此,亦均觉无甚所谓。
  无论他徐保义此间说辞,到底真假与否,实则,都同现刻事由并无相干。
  太子之病,无论能否得解,想来一丸足矣,至于那所谓秘法嘛,萧、邱二人,自亦毫无觊觎之心!
  遂,两厢不在话下!
  徐保义匆忙奔走,归家拿药事急!
  不出一刻,其身得返!
  徐保义献药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