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 第96章 李秀宁对考试很熟练
  第96章 李秀宁对考试很熟练
  几天后。
  杨广带领大军,从边关返回东都洛阳的消息,在飞速的扩散。
  世家门阀开始的时候,以为是谣言。
  派出一些密探打听消息。
  杨广也没有隐瞒,大大方方进行演讲。
  让世家门阀大惊不已!
  从边关返回的话,需要经过太原郡。
  太原郡现在是刘武周的地盘。
  杨广能回来,肯定是与刘武周达成某种协议!
  太原王家的密室。
  “混账,刘武周吃里扒外,我们王家支持他造反,提供的粮草兵器暂且不说,就算太原郡,还是我们帮他打下来的,就是让他拦住杨广,没想到杨广就这么轻易穿过太原郡!”
  “要我说,最废物的还是宇文述,还自称大将军,四十万人临阵倒戈,都没杀了杨广!”
  “老夫之前说过,有那个短毛土豆侯帮忙,杨广不好杀,但是一定要将杨广的二十万大军消灭。这二十万大军,全是李靖从百姓中挑选,世家的人一个都没安排进去!”
  “都是那短毛,提出的什么政审,通过之后,才能进入骁果新军,明显就是冲着我们世家来的!”
  “此人对世家的威胁,还在杨广之上,必须除去!”
  “杨广既然敢对自己动刀子,就别怪我们不讲情面,通知太原王氏族人,凡是为官之人,全部罢官,到时候根据家族安排,去帮那些反贼!”
  “族长,放在杨广那边的鸡蛋呢,也让他们回来?”
  太原王氏族长沉默片刻。
  “鸡蛋不多,留在那边吧,另外派一名嫡系过去,万一世家最后输了,王氏也不至于一个不剩!”
  “族长,杨广不杀妇女小孩,要不要?”
  王氏族长:“告诉那些年轻人,没事少出去喝酒,抓紧时间造孩子!”
  “另外,从今天起,族中推广汉语拼音,不得不说,用来教授小孩读书识字真香!”
  太原郡刘武周打了个喷嚏:“好像有人在咒骂本王,肯定是那些世家的老狐狸!”
  王成身为王家放在刘武周篮子里的鸡蛋,需要为刘武周考虑。
  “大王,可能是因为杨广的事情,杨广究竟是怎么从太原郡过去的?”
  刘武周更郁闷:“我哪知道,可能是飞过去的!”
  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关陇贵族、山东士族等等。
  顶尖的世家门阀。
  在了解了洛阳的情况后。
  几乎都做出同样的选择。
  中等世家,也几乎采取同样的方法。
  也只有寒门,觉得机会来临,可以打破世家门阀的垄断。
  不少选择投靠杨广。
  在这个时代。
  寒门也是门,一般是那些没落的贵族或者实力微弱的世家门阀。
  能有机会读书识字,跟一般百姓还是有着很大区别。
  杨广做完动员,派兵围三放一。
  也不进攻,就是这么围着。
  几天后,表现神勇的瓦岗军,好像一下蔫了。
  干脆也不装了,连夜出城逃离洛阳。
  杨广没有带兵追击。
  昂首挺胸进入城中。
  朱明看着街道:“感觉比一个月前冷清了不少!”
  杨广皱了皱眉头:“不能让他们闲下来,人闲着容易出事,我看你之前弄得水泥工厂就不错,要不你再洛阳周围弄几个工厂?”
  朱明:“工厂才能用多少人,你干脆弄几个大工程,像是铺桥修路,开垦荒地之类的都可以。”
  “实在不行,伱给城墙贴瓷砖也是可以的。”
  杨广满头黑线,瓷砖是什么,杨广还是知道的。
  一个城墙,贴那玩意有什么用处。
  坐在熟悉的龙椅上。
  老杨看着朝中大臣。
  以前满满的,现在没几个了。
  空荡荡的说话都有回声。
  气的破口大骂:“瓦岗翟让,朕与你势不两立!”
  缺了这么多的官员。
  政务总要有人处理。
  杨广想着从各地调派一批官员,填补朝廷空缺。
  新任锦衣卫总管尧君素汇报:“陛下,各地官员罢官离开,整个朝廷官员少了九成多。”
  朱明吸了一口凉气,少了这么多官员,可以想象,大隋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别说政令通达,各地官府还能存在,那就算是不错了。
  杨广也是眉头紧皱。
  按照杨广的推测,差不多能保留两成官员,看来情况比自己想象的严重一些。
  “各位爱卿,朕打算张贴公告,大隋举行科举考试,尽快选拔一些官员,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萧瑀看着周围空荡荡,觉得有点孤单:“陛下所言极是!”
  “这点人,吵架都吵不起来。”
  苏威神情低落,见证了大隋的昌盛,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
  竟然变成如今模样。
  “臣赞同!”
  裴矩知道,大隋现在也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要开始走上争霸天下的路子。
  杨广打算与世家斗争到底。
  往日一些无法推行的措施,现在可以推广。
  “陛下,臣建议,将那些偏远地方,忠心大隋的官员,征调一些补充洛阳周边,大隋现在暂时没有精力,去治理那些地方。”
  杨广想了想,确实如此。
  给千里之外的那些官员传达个政令,都不知道需要穿过几个反贼的势力范围。
  “爱卿说的不错,此事交由爱卿去处理。”
  裴矩回头一看,几名武将肯定不行。
  除了萧瑀和苏威,就三个年轻官员了。
  “陛下,臣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妨让这三位协助一下。”
  萧瑀和苏威不干了。
  你把人都要走了,我们两个岂不是光杆司令了,那怎么行!
  一扫之前的沮丧。
  三人越吵越兴奋,感觉能够驱散孤独。
  杨广一拍桌子。
  “好了,不要吵了,洛阳城还有一些不用上朝的官员,也有不少寒门甚至识字的百姓,你们自己去找一些人才,朕会尽快构建好三省六部。”
  “大隋目前有些艰难,但是只要闯过去,必当出现一个崭新的大隋!”
  “你们三个都是重臣,难道对大隋没有信心?”
  三人看着一旁优哉悠哉的朱明。
  心道怎么会没有信心。
  能从其他几个朝代随时借兵借粮。
  所有反贼面对的,至少是三个统一王朝。
  可以说只要朱明和杨广不死,大隋稳如泰山!
  朱明提议说道:“科举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增加武举,选取一些猛将。挑选各行各业的人才,像是一些能工巧匠等等。当然,为了保证科举公平,必须采用糊名制和誊录制度。”
  所谓“誊录”,顾名思义,就是将考生的试卷全部誊抄过录一遍,阅卷者只能看到誊抄过后的试卷,彻底杜绝了通过字迹、暗语等给人情分的可能。
  杨广眼神一亮:“不错,就按照这个方法,要不这件事交给你来做?”
  朱明急忙摇头:“你还是找点专业人士,要不你去找老朱或者朱棣借点人,他们那里科举算是成熟一些,而且与这边没有什么牵扯,不会出现徇私舞弊。”
  东都洛阳出现奇怪的一幕。
  三个老头摆着一张桌子在那里招揽人才。
  不论何人,只要通过考核,马就能当官,虽然只是试用期,但只要通过政审,马上转正!
  此消息一出,引起巨大轰动。
  一些落魄书生,寒门子弟,甚至认字的农家孩子,纷纷赶来。
  无论什么朝代,古人都喜欢当官。魏征之前在瓦岗。
  一夜成为阶下囚。
  瓦岗一众山贼,罪大恶极之人全部处理。
  其他人遣送下山。
  魏征辗转几天来到洛阳。
  作为国都,机会比别处多,遇到贵人的情况也会多一些。
  如今天下大乱,正是寻找明主,施展才华抱负的时候。
  饿了两天,魏征觉得,还是肚子最重要。
  听到有人在招揽人才。
  通过就能当官。
  魏征觉得是个机会。
  有着真才实学的魏征,马上通过三个老人的考验。
  还引起三人争抢。
  三人喜欢广场舞,身体素质贼棒。
  武将看了都说猛!
  萧瑀抢到手中,两人都喜欢喷人,萧瑀有种找到接班人的感觉。
  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子走来,要接受考核。
  饱餐一顿,开始打下手的魏征负责。
  见到是一名女子,面带犹豫。
  女子指着旁边的条幅。
  “上面不是说着任何人都可以,难道女子不是人吗?”
  “你这是歧视”
  魏征还没开始喷人,先被喷了一顿。
  “停停停,我怕了你了,先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情况。”
  女子说道:“我叫李秀宁,来自唐国公府”
  魏征一愣,要说谁最被读书人鄙视。
  李渊大隋排名第一。
  天天带着家族的人,处处宣扬杨广。
  但凡是有名的城池,必有李家人在那里鼓吹。
  手拿着大喇叭,播放一个时辰。
  今天早上,睡在桥底的魏征,就是被大喇叭吵醒的。
  魏征心里有点鄙视,但又不得不考察。
  要是魏征知道,自己就是被李秀宁拿着大喇叭给吵醒的,估计心里的怨念更深。
  李渊在培养二女方面,非常独到。
  别看李秀宁是一名女子。
  但是能文能武,造诣还很深。
  让魏征倍感震惊。
  “姑娘,你通过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大隋的试用期官员。”
  李秀宁皱眉:“试用期?”
  魏征:“只要试用期没有出现重大错误,通过后面的政审,你就可以转正,领到朝廷的正式文件。”
  “不过,你们唐国公家应该没事!”
  天天吹杨广,这要是政审不过,那就奇了怪了!
  李秀宁心想,试用期就试用期吧。
  总好过天天出去喊大喇叭的强多了。
  一天时间,萧瑀三人招了一批人。
  “走吧,去领一身朝服,明天带你们见见世面!”
  “机会难得,你们好好准备一下!”
  第二天
  朝廷上坐满了官员,年轻人也不少。
  魏征坐在朝堂上,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一个试用期的编外人员,还能有上朝的一天!
  李秀宁也非常激动。
  想不到自己一名大隋女子,能够以编外官员的身份,在这里参政议政。
  关键,朝堂上的摆设,自己太熟悉。
  熟悉的课桌板凳。
  仿佛回到学习汉语拼音和数学的时候。
  心道父亲说的站着腿疼,果然是骗人,明明是坐着上朝。
  杨广着实吓了一跳。
  昨天,朝堂上能跑马。
  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朝堂沦陷。
  关键,除了几个面孔,其他全都不认识。
  萧瑀:“陛下,这是臣等三人昨天招收的一些人才。”
  有了锦衣卫,杨广感觉耳目清明,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既然是三位爱卿招揽,想必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
  “朕打算开科举,你们有什么想法?”
  杨广打算考察考察。
  李秀宁一听,考试,这事情我熟悉。
  突击三个月学习拼音和数学。
  光是各种卷子,摞在一起有两指厚。
  拿上举手。
  杨广愣了一下,想不到刚刚换上课桌没几天,在朝上就看到有人积极举手。
  “举手的那位爱卿,你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秀宁闻言起身:“陛下,臣以为,我们之前的科举制不太完善,连名字都不盖住,若是阅卷的人看到自己的亲属,可能会故意打高分,所有,臣认为应该把名字糊住,可以有效避免作弊。”
  杨广愣了一下,穿着官服戴着帽子,老杨没看出来,但是声音一下便能听出。
  竟然是一名女子。
  大隋不是没有女子为官,徐妙云就是一个在编官员。
  最让杨广在意的,是对方说的方法。
  竟然跟朱明提出的一样。
  “不错,继续说!”
  李秀宁:“科举之后,最好进行一场殿试,由陛下亲自考察一下。”
  李秀宁想到自己族人,经常考试抄自己的卷子,就耿耿于怀。
  杨广想了想,觉得不错。
  “不错,继续说!”
  李秀宁:“我觉得应该丰富一下考试科目,尤其是数学,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军国大事,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杨广吸了一口气:“你叫什么名字?”
  李秀宁:“臣名李秀宁。”
  杨广对这名字有点熟悉:“李秀宁,李渊的女儿?”
  “正是小臣!”
  杨广明白了,对方怎么对考试很了解的样子。
  那真是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
  朱明在大隋无事。
  回到别墅中。
  准备多下载一些大片,免得去古代无聊。
  “叮,有大宋来客,请去迎接!”
  朱明瞬间来了精神,从床上起身。
  “大宋?”
  “不知道是哪个皇帝,有没有被抓到北方,那样的话,来了意义也不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