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191.第191章 精准的预判
  第191章 精准的预判
  从晨盾回来之后的几天,张明瑞一直在琢磨陈晨对于国际无人机市场变化的判断,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他立刻打开了电脑,详细陈述了陈晨的看法,并且加以发展,写成了一份三千字的报告。
  无论最终鹰酱采取什么手段,陈晨的想法是有参考意义的。
  他将报告发送到了科工委,希望决策层能够多一手准备。
  这一切工作做完,到了午饭时间。
  他正准备出门,来自国安的老朋友突然到访,又给他押了下来。
  来人是三局的薛成英,分管政经情报局的科技情报工作。
  因此两人一直有工作上的交集,一来二去也是熟悉了。
  “老薛,我都脱军装已经干企业了,没想到你还是阴魂不散。”
  薛成英呲牙一笑:“你就是脱了马甲,我该找你还是得找你。”
  “你这么严肃干嘛?”
  张明瑞察言观色,看来老朋友不是来叙旧的,自己也跟着认真了一些。
  “有点关于晨盾的情报,我去找过那位陈总了,结果助理说他飞西京了。”
  “哦……陈总最近是忙的,一直在搞项目。”
  薛成英点头:“找不到他倒也无妨,反正张副主任……不,现在是张总了,我通知到了就行。”
  张明瑞越听越是好奇。
  晨盾的工作涉密很正常,但让薛成英这个主管科长亲自来找,有点不正常了。
  “啥事儿啊?”
  薛成英没有回答问题,从公文包里掏出一袋档案。
  然后仔仔细细的从档案里两张图片放在桌子上。
  张明瑞盯着那两张图片看了许久,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大致看起来,这两张照片差不多。
  像是某种仪器的控制器。
  “啥呀?你们情报系统都这么喜欢猜谜语吗?”张明瑞挠头。
  “这第一张,是ard生产的无人机控制器。”
  听到这话。
  张明瑞不自觉的憋了一口气,差点忘了这根搅屎棍子。
  自从晨盾走起来之后,这家狗比公司就一直刷存在感,和晨盾的官司打了好几轮,现在还在掰扯。
  要不是有卫筱派出的法务天团与其周旋,晨盾名声早就被搞臭了。
  “第二张呢?也是他们的东西?”
  薛成英摇摇头,面色凝重:“第二张是飞牛的产品,也是控制器。”
  “???”
  张明瑞立刻拿起了两张照片仔细比对。
  这两张照片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差别。
  从构造外形到线路排布,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唯一的区别是右下角的产品编号和名字不一样。
  紧接着。
  薛成英又掏出了几张照片。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
  “我们拿飞牛的产品和ard的产品注意做了比较。”
  “一共是四个批次,八款产品,从早期到现在他们两家的最新款。”
  “你猜怎么着?”
  张明瑞的胃口被吊足了“你直接说结论。”
  “飞牛和ard的主力产品,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关联,但只要拆开了,核心部件都是一模一样的。”
  “我请技侦局的同事分析了一下实物。”
  “人家给出的结论是,这两家公司的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全都是同一技术路线,只是不同的生产方罢了。”
  张明瑞猛然转头:“你的意思是存在抄袭?”
  ard告了晨盾这么久。
  一直拿着知识产权侵权这事儿在仲裁那边闹。
  这么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但很快,张明瑞就否定了自己:“那不对啊,飞牛的技术都是来自于晨盾的,晨盾是什么水平?能造出大型隐身无人机的水平,用得着抄ard?肯定是ard先抄的!”
  薛成英再次摇头:“抄我觉得都保守了,这就像是雷碧和雪碧,就差名字不一样。”
  张明瑞直接炸了:“他奶奶个腿的,就这,狗币ard还天天逮着晨盾打官司,脸都不要了啊!”
  他此刻对于无耻两个字有了具象的理解。
  人家雷碧虽然不要脸,但起码还是只在八线县城偏居一隅。
  从没想进入大超市,也从没告雪碧抄袭。
  有那么一瞬间。
  张明瑞都怀疑这个ard有点阿三的背景在。
  除了阿三,全世界的企业也找不出这么无下限的。
  薛成英也能理解张明瑞的心情,但他觉得事情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如果是简单的工业产品,抄袭顶多也就是官司。
  无人机可不像是运动鞋,说抄就抄了。
  “问题在于,ard从哪个渠道拿到的技术?抄这玩意儿,是需要一定门槛的。”
  听到这话,张明瑞后知后觉:“你怀疑存在泄密风险?”
  “这都不是怀疑的问题了,板上钉钉。”
  从技侦的鉴定结果出来的那一刻,薛成英就已经给这件事儿定了性。
  如果是拿着成品去逆向工程。
  不可能逆向的这么完美。
  ard的产品更像是拿到了飞牛的具体生产图纸,一步一步顺向研发出来的。
  这样就不是简单的商战问题了。
  “我怀疑晨盾或者飞牛有间谍,受雇于ard,而且一定是渗透到了高级技术岗位的。”张明瑞一脸认真:“我同意你的判断,你有什么对策吗?”
  “晨盾系的公司都牵扯到国防产业,因此之前都做过详细的背调,出现这个级别的泄密,说明科工委的工作太疏忽了。”
  薛成英的语气有些埋怨。
  这些公司的保密审查都是由科工委的保密部门负责的。
  当时他们给出的结论是无风险。
  显然是科工委的工作不够认真,低估了斗争的严重性。
  薛成英接着说道:“这个级别的间谍,大概率不是普通的商业间谍,我是准备让第九局立案,好好查一查。”
  张明瑞无条件支持:“对对对,我不负责任的猜测,背后大概率是有境外间谍组织支持,九局介入合适。”
  “那既然你同意,我就安排了。”
  “安排吧,这个事儿我能替陈晨做主的。”
  得到这句答复,薛成英便放心了:“那你就通知一下陈晨和卫总,但仅限于他俩,这个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少,不能排除有高层牵扯其中。”
  “放心吧!”
  张明瑞懂规矩。
  既然是涉密的案子,除了两位老板之外,谁都有可能。
  事实上。
  张明瑞当时就把心里的可疑人选过了一遍。
  按照泄密的完整度看,薛成英分析的一点都没错,级别至少是技术总监往上的。
  曹子华、齐莽、谢超文……
  都有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大了。
  这些人涉及到的技术,不仅仅是小小的旋翼无人机那么简单。
  双尾蝎、b22……
  他们都有深度参与。
  如此,张明瑞都不敢往下想了,只能寄希望于第九局强势介入。
  “另外,还有一个事儿给你提个醒。”
  张明瑞头皮有些麻:“不能是坏消息吧?”
  “算不上坏,知道锁眼11和锁眼12吗?”
  “知道啊,鹰酱的侦查卫星,听说分辨率还挺高的。”
  “对,就那玩意儿,这两颗星绕一圈需要90分钟,也就是说每天都会到我们头顶一到两次。”
  张明瑞眼神中略带犹疑。
  这是反卫星侦查的常识。
  某些军方的关键设施都有类似的流程。
  根据间谍卫星的运行速率来推算过顶时间,然后在过顶前将关键设施隐藏起来,以免暴露。
  但这些措施仅仅针对大型武器设备,科研场所,和晨盾有什么关系?
  “为啥跟我提这个?”
  薛成英意味深长:“根据我们的内线消息,这两颗卫星经过东亚地区时,多了几个观测点,包括钱江和鹏城,我估计和你们的三段式网络有关系。”
  “哈?意思是鹰酱真把我们晨盾当国防工业重点关照了?”
  “你可别在这凡尔赛了,敢给航母扔炸弹的,不是重点是啥?”
  薛成英对晨盾过去的丰功伟业心知肚明。
  所以两颗卫星重点关照晨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目标应该是为了掌握三段式网络的飞机情况。
  “反正你们在进行露天关键实验的时候要上点心。”
  对于薛成英的提醒张明瑞还是很感激的,而且从军队出身的他很清楚具体的流程,得心应手。
  “你放心,我亲自抓。”
  说完,眼看着薛成英要走,张明瑞也起身准备送他到门外。
  临走之前,张明瑞突然想起来。
  “对了,前几天你跟我说鹰酱开无人机产业的论证会,有结果吗?”
  “你还别说,真有。”
  张明瑞立刻停下了脚步,这才是和晨盾息息相关的事情,他十分关心。
  “咋说?”
  “他们已经确定,即将要给我们的民用无人机解禁,生效日期是9号。”
  张明瑞看了一眼手机日历:“后天?那咱们这边呢?上面有说法吗?”
  薛成英笑得有些勉强:“张总,我是搞情报的,又不是决策层。反正情报我们递上去了,上面有没有说法,你不得比我先知道?”
  想想也是。
  自己也是一时着急,有点为难薛成英了。
  挥手送别之后,张明瑞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越想越觉得庆幸。
  果真。
  陈晨判断的一点没有错。
  鹰酱果然扛不住了,率先放开禁令。
  有时候他不得不佩服,陈晨的脑瓜子是咋设计的呢?
  技术上灵也就算了,判断局势也稳得一匹,就好像提前知道似的。
  幸亏!
  幸亏当初没和他打那个赌,不然一套房就打水漂了。
  叮铃铃铃——
  回到办公室,桌子上的座机响了起来。
  “喂,谢主任,是我。”
  “小张,你写的报告我看了,陈晨的判断没有错。”
  “我刚还还跟三局的人聊这事儿呢,上面是不是有说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