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213.第213章 创新是企业的命脉
  第213章 创新是企业的命脉
  “你说的国标,该不会是gb/t28708-2012吧?”
  孙长兴清楚的说出国家执行标准,而且一个字母都不带差的,给钱进直接看懵了。
  什么叫领导?
  这叫领导!
  人下来视察之前,功课做到姥姥家了。
  知道目的地是水管厂,直接把水管的国标编号背下来了。
  这还了得?
  郭世伟也有些惊讶:“首长您不是军队出身吗?看来对我们这个行业也很了解啊,佩服佩服。”
  孙长兴没说话,后槽牙咬的吱吱响,心说正因为我是军队出身,才对你们这个破玩意儿这么了解。
  【gb/t28708-2012】
  【114.3】
  这两串字符出镜率最近实在是太高了。
  无论是国防口,还是外事口,都被这段神秘的编码刷屏过,动静不亚于一场台风。
  最特么的像台风的是!
  整个事件的中心,临阳市信远钢管厂这个风眼平静的一批。
  所有人脸上都风轻云淡,到现在还一口一个水管。
  真是服了个屁的。
  孙长兴拿起钢管怼在自己的眼睛上,观察半晌,张嘴就是阴阳怪气。
  “作为水管来说,你们这个铸造精度太高了吧?”
  郭世伟拍拍胸脯:“这就要说到我们厂的工业传统了。”
  “我们早年是兵团企业,质量是生命线。”
  “哪怕现在改制了,质量也不会下滑。”
  “你别看是普通的钢管,残次品可一点都没有。”
  “但凡领导们能在这里找到一个人带砂眼的管儿,我当时就吃了它。”
  陈晨点点头:“对,郭厂长牙口好。”
  一句玩笑逗得钱进哈哈大笑。
  他是越来越欣赏陈晨这个小财神了。
  说话幽默风趣就算了,人家还是个实干派。
  接手信远钢管厂之后,质量市场两把刷。
  如果不是对自家产品有绝对大的信心,郭世伟敢当着领导打这种包票吗?
  “行!质量好是吧?”
  “来个人给我解释一下!”
  “你这水管里为什么会有膛线?”
  孙长兴言罢。
  其他几位领导也分别取来一根钢管。
  钱进是最后一个。
  他慢悠悠的从地上捡起一根,一边看一边说:“不能吧,膛线它……”
  话说到一半他就咽回去了。
  水管内壁确实均匀的分布着螺纹。
  而且这种纹理很精细,一点毛刺都没有,像是被某种精密仪器拉削过一样。
  钱进多少也听说过膛线这种东西,基本都用在武器上,可以让弹头旋转着飞出去,更加稳定。
  可水管里威慑呢么会有?
  “陈总,这……?”
  陈晨张嘴就是否认:“膛什么线,别胡说哈。”
  孙长兴直接拿起一根钢管,走到一旁的切割机旁,亲自上手将钢管横切开来。
  随着一阵火迸溅,钢管一分为二,看起来更直观了。
  “你自己看。”
  “标准的风车横截面。”
  “这不是来复线是什么?”
  孙长兴虽然主业是论证空军装备。
  但人家毕竟老国防了,陆军的基本原理也是懂的。
  他很清楚这根钢管上的是渐速膛线。
  缠脚随着缠距的变化而变化。
  专业的一批。
  像这样的膛线,多用于短管的榴弹炮。
  “好家伙,你还做的挺精细,比兵工厂的技术都牛。”
  “孙主任,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陈晨不以为然。
  孙长兴一副摊牌的样子:“来来来,用你的核动力嘴解释一下。”
  陈晨风轻云淡:“这种螺纹,是我们信远钢管厂的专利技术。”
  “你别看是短短几条线。”
  “就是这几条线,让我们的产品和市面上的产品分了层。”
  “这种设计,能够加快液体的流速,同时还能减少水垢。”
  “顺风的口号是什么?创新无极限!”
  “作为顺风旗下的工厂,信远钢管厂搞点创新很合理吧?”
  孙长兴:“???”
  一旁的几位领导也惊呆了。
  还真给他解释上来了。
  你别说。
  一时间他们也有点怀疑自己了。
  难辨真假。
  尤其是钱进,他当时就竖起了大拇指。
  什么叫优秀的企业家。
  这就是优秀的企业家。
  一根小小的钢管,初级工业产品,别的厂商削尖了脑袋想卷价格,卷成本,就没人想过卷技术。
  人家陈总小手一挥,在钢管上划拉出几条线,立刻让钢管焕发新生。
  一个字,绝!
  “不愧是顺风!不愧是陈总!不愧是卫董事长!”
  卫筱嘿嘿一笑:“过奖,创新是企业的命脉噻,我们只是做了正确的事情。”
  孙长兴眯着眼睛,有点难以置信。他俩怎么还装起来了?
  背着牛头不认脏可还行?
  “好好好,这是为了水管流速,那我问你,你这钢管咋还是尖头的呢?”
  孙长兴顺手从另一堆半成品里挑出一根。
  这种钢管有点颠覆大家对钢管的刻板印象。
  别家的钢管是中空圆柱体。
  但孙长兴手里这一根不一样。
  一端是正常钢管的模样,圆柱中控,另一端则成锥形,就像是削尖了的铅笔。
  而且每一段的长度都是统一的,看起来一米出头。
  “孙主任你这就又有所不知了。”
  孙长兴瘪瘪嘴:“我咋啥都不知道呢?合着我这研究生文凭是假的呗?常识我不懂?”
  “术业有专攻嘛。”
  “来来来,你攻一个我瞧瞧。”
  陈晨一点都不慌,接过钢管将尖头杵在地上,自信开麦。
  “这种产品叫注浆管,是建筑领域的专用管道。”
  “一般打地基的时候,为了提升土地的承载能力,需要用这种尖头管把浆液均匀的注入地层中。”
  “跟我们人打针是一个道理。”
  钱进听完点点头,一脸佩服的样子。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陈晨为什么干啥啥行。
  就凭人家的学习能力啊。
  作为一个老板。
  短时间接触一个行业,能够立马学习到这个行业深层的知识。
  而且更根据到的东西推陈出新,做出丰富的产品类目。
  他不赚钱,天理难容。
  卫筱也恍然大悟:“也是哦,我们华卫在北非弄了那么多厂房,建筑需求也很大,我以前咋没想到呢。”
  孙长兴:“???”
  还真给他解释上来了。
  作为老熟人,来之前他做足了准备。
  但真正面对陈晨,面对那张嘴,孙长兴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管是吧?这道题算你答对了。”
  “那么现在又有新问题了。”
  “我手里这个是什么东西?”
  孙长兴走了十来步,来到另一个料库,顺手拎起一个类蛋形物体。
  “不是,孙主任你研究生文凭,没见过煤气罐?”陈晨玩笑道。
  “我见过,问题是你钢管厂哪来的煤气罐?”
  郭世伟上前一步,连忙结果煤气罐放地上,生怕累到孙长兴。
  “孙主任有所不知,这是魏总、陈总他们产业整合计划的一部分”
  “这是什么产业?”
  郭世伟娓娓道来:“煤气罐本来不是我们的产品,是隔壁临阳煤化工厂的产品。”
  “他们主营的产品是各种汽化、液化的燃料。”
  “俗称煤气嘛。”
  “然后不是产业升级了吗,城区都用上天然气了,液化气用量聊胜于无。”
  “同样的,生产出来的高压液化气罐需求也就萎缩了。”
  钱进一副很欣慰的样子:“我来猜猜,所以你们两家产业已整合,把煤气罐出口到国外去了?”
  郭世伟点头:“对啊。你别看这个东西简单,但全世界能大规模生产的没几个。”
  “我们的产品一出海,就受到了国外市场的疯狂追捧。”
  “这也算是双赢吧,我们为落后的产业链找到了销路,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气罐。”
  孙长兴砸么着嘴皮子:“旧时厨房煤气罐,飞入中东百姓家,是这意思不?”
  “孙主任还挺有文化,张嘴就是典故,我现在不怀疑你的研究生文凭了。”陈晨微微一笑。
  “你先别跟我扯别的,我就问你,你这个煤气罐为啥没把手?”
  郭世伟再一次感慨万千。
  “这就不得不再一次提到卫董事长,陈总,还有魏总带给我们先进的企业文化了。”
  “我们之前都不知道产品经理思维是什么。”
  “结果人家一进来,我们算是开了眼界了。”
  “产品经理思维就是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
  “关于煤气罐,人家客户要求的就是没把手,那我们得满足啊。”
  孙长兴内息五味杂陈。
  看郭厂长发自肺腑的样子,不是演的。
  可你这玩意儿……
  难评。
  真的也很难评。
  “行,没把手你说是客户需求,那我再问一句,你这煤气罐变小了是咋回事?”
  陈晨看郭世伟有点口干舌燥,怕他黔驴技穷,于是开腔帮们。
  “孙主任你应该去过北非中东地中海沿岸吧?”
  孙长兴见招拆招:“去过,而且我很了解,正因为了解,今天我才过来。”
  “那你就应该知道中东很穷,对吧?”
  “嗯。”
  “穷地方,没有汽车,都得靠人力。”
  “所以呢?”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做的小,运输起来方便啊,不然那么大个煤气罐,成年男性都抱不动。”
  陈晨随手抱起一个小型罐儿。
  “你看我们这玩意儿,小小的,多好,走起来胳膊底下一夹,多方便?”
  “方便……”
  孙长兴不禁点头。
  你别说。
  关于这一点陈晨的确没有撒谎。
  中东老乡的确实会有事没事就夹一些容易爆炸的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