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340章 摸底排查
  第340章 摸底排查
  “卫总,我们的屠龙计划正在有条不的进行中。”
  “资本方面晓彤已经在筹措了,看起来问题不大。”
  “技术储备这块孟军辉已经搞起了一个班子,马上可以开始平台的搭建。”
  在陈晨在西京艰苦奋斗的同时。
  远在钱江的卫筱也没有閒看。
  她本来想给这个项目起个更霸气更国际化的名字一一paymore.
  但好死不死,开会那天也不知道是谁嘟囊了一句屠龙计划,於是这个名字深深的印在了大家心中。
  后来哪怕有了正式名称,大家也用屠龙组称呼自己,搞的跟某种热血社团一样。
  看著王琦带来的的报告,卫筱的情绪没有起伏,
  这些都是小case。
  只要项目做起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关键是监管那边。
  “老王,要抓主要矛盾,那边你活动了吗?”
  王琦嘿嘿一笑,自信的一批:“你把『吗”去掉,我已经搞定了。』
  “woc-
  这么快?”
  “小老板你亲自交代的事情,我不快不行。全都搞定了,我已经拿到了那边的承诺,他们会帮我们搞定监管和审查方面的事情。只要公司出海,立马就能开展业务。”
  “鬼鬼!还得是你啊老王。』
  王琦风轻云淡道:“用了一点点人脉而已。
  雯时间。
  卫筱对於老王刮目相看。
  以前的老王优秀归优秀,但属於內秀的那种。
  他经手的每一个项目,你单拿出来,没什么可说道的。
  但如果以某一个周期去考量,就会发现他的优点。
  他是那种工作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性格,工作中力求不出错,再去谋突破。
  因此他不是炸裂的优秀,而是持之以恆、基础扎实的优秀。
  可眼下这一次。
  他是天秀。
  整个屠龙计划最难的部分就是打通监管。
  要知道这是海外的监管,不是国內。
  不是简单的送点礼,腐蚀一下就能搞定的那种一旦打通了,屠龙计划从此就是康庄大道,基本上再也看不见阻碍了。
  “不过小老板你也別高兴太早,有代价的。”
  王琦掏出了一份文件,打预防针。
  卫筱:“我当然知道有代价,灰色地带是吧?
  “差不多,打通这些关节了一些钱。”
  “多少都值啊。”
  王琦解释道:“不是一般的钱,我们得给人家设一个高管的席位,给人家分股份,谈下来的是5%。
  0”
  卫筱接过文件,点点头:“值!百分之五不多!”
  “您同意就好,这是公司的人员名单,那个萝卜坑我已经算进去了。”
  “干得好!”
  有付出才有回报。
  按照卫筱的设想,作为屠龙计划前进道路上的第一大阻碍,监管这块画个百分之五的股份真不多。
  要知道。
  这可是一份长期的保障。
  卫筱之前的心里预设是20个点。
  就这。
  她都不知道上哪儿给人家送钱,门朝哪边开。
  哎呀呀!
  可算是捡到宝了!
  想到这儿。
  卫筱笑著翻开了公司高层人员的名单,挨个往下数。
  最高层当然是屠龙族的初始团队,王琦、孟军辉和郑晓彤。
  他们三人在卫筱的领导下,负责分管三块的业务。
  其中王琦的分量最大,这是无可厚非的。
  接下来,就是他们物色的新成员。
  一半是在顺风挑选的可靠员工,主要是从算法那边抽过来的技术人员。
  另一半则是王琦从外边的渠道笼络来的金融人才。
  大部分都是银行和证券业务的从业人员,有大量的从业经验,更重要的是有人脉。
  这些人將屠龙组的名单扩充到了十七人。
  他们基本上就是整个公司的主体框架而在这17个人里,有一个英文名字非常扎眼。
  “bestwhitemanjr.?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萝卜坑吧?
  ,
  “是的,我给他一个独立董事,不参与公司运营,只参与分红。
  卫筱微微皱眉:“那倒是没什么问题,主要是这个名字—-耳熟。”
  她拿出自己的手机,快速键入这个英文名字。
  下一秒。
  茫茫多的搜索词条铺而来。
  这个人的头衔比龙妈还要多。
  慈善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客座教授—·
  都很重可这是几个头衔加起来,不如没有列举出来的那一个重。
  “妈耶,这不是小衙內吗?怪不得我说名字眼熟,和他爸一个名儿啊!”卫筱惊呼道。
  “是滴~有他爹在,我们稳的。”
  王琦终於逮住机会滋了一泡黄的。
  不过被滋的卫筱不但没有方案,反而开心的一批。
  “稳!太稳了!你这亿点点人脉———不是!这是亿点点龙脉啊老王。”
  好傢伙嘞。
  一整个的好傢伙。
  本来寻思打通监管,最多也就腐蚀个部门主管啥的。
  王琦倒好。
  直接把vp拉下水了。
  这还有什么不稳的?
  早知道王琦有这种渠道,还搞什么金融槓桿?
  直接搞军火算了。
  如此一来,屠龙之路突然变成了康庄大道,面前再也没有了阻碍。
  “6!6!6!”
  卫筱立刻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金融公司未来可期,现在只要和时间做朋友,让孟军辉和彤姐稳步推进公司出海的事宜。
  这个时间可能要比预计中的短一点。
  但短也短不到哪里去。
  毕竟撬动的资金规模在百亿上下,从客户积累再到信用体系建立,都需要一个过程。
  无所谓。
  现在枪已经打响,让子弹飞一会儿就行。
  与此同时。
  自己这边也不能放鬆。
  金融是利润高,但还有一小段空窗期,
  在这段时间里,自己手里还有一大摊的业务。
  仔细盘一盘,可以增加利润的地方仍然有很多。
  於是。
  她按下桌面上按钮。
  “小雨,让沈总和宋总过来一下,带上公司近两年的所有报表。”
  “对,你没听错,所有!”
  “尤其是我们和晨盾共同控股的那些。”
  是时候搞一波降本增效了。
  过去这些日子。
  自己光顾看创新无极限了,不知不觉手底下又多了很多公司。
  她几乎都没有怎么参与过具体经营。
  虽然这些公司都比不上物流主体业务,但挤一挤还是有些肉的。
  尤其她有印象,不少公司还是收购的老破小夕阳產业,
  这些东西挤一挤,加强管理手段,优化供应链,应该还是能挤出一些利润的。
  十五分钟后。
  沈欣和宋杰纷至沓来。
  不过他们都不是空手来的,每一个人都带著秘书。
  秘书则拉著平板车。
  车上满满当当的都是文件。
  看到两堆小山,卫筱当时就有些后悔:“我天,你们不会把电子版拿过来吗?”
  “电子版更多,传输都得个把小时。
  沈欣只是帮忙抱著一小队文件,都累的够呛,先给自己灌了一大杯水。
  “小老板,你怎么突然有兴趣看这些了。”
  卫筱敲敲桌子,强调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业务野蛮生长,我敢打包票,你们心里都没底宋杰点头:“確实,板块太多,我们事事都过问,有点忙不来。”
  “所以,今天趁著我的老北鼻王总也在,你们铁三角跟我一起,授一授现在手头的业务,来个大摸底。”
  沈欣直击灵魂的问道:“目的呢?”
  “降本增效!”
  卫筱甩出四个字,足以解答他们心中的所有疑问、
  不得不说。
  小老板还是有远见的。
  业务野蛮生长,繁多而复杂。
  尤其是和晨盾合作以来,收购的企业一家接一家。
  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以共同持股的方式介入,並没有干预经营。
  这也就导致他们脱离了顺风的管理有时候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变相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但对於那些经营习惯不好,创始人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不管就有可能放任其隨波逐流。
  顺风毕竟是大企业,有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经验这些东西对顺风本部来可能是日常。
  可对於那些小企业来说,顺风吐出一小点,他们也许就能吃很久。
  “確实,是该摸摸底了。”宋姐对於小老板的提议也举双手赞成。
  年上一“什么?”
  “公司的slogan特別好。”
  沈欣有些迷糊:“他们还有slogan?
  “有!”卫筱十分肯定。“他们的slogan是?
  出门不捡钱就算丟,我们要学习。”
  当代集团流动性还没有缓解。
  金融那边一时半会还產生不了效益。
  增加利润只剩下了一个方法一一抠。
  只要抠一抠,利润自然就来了。
  但抠的前提是,他们得啃完眼前这两座小山对旗下的企业运营有全盘的了解,才能更具情况进行降本增效。
  於是!
  铁三角加上卫筱,还有三个秘书开始了摸底排查。
  由於常年从事財务方面的工作,王琦对於数字很敏感,最先啃完了一坨材料,开始了总结。
  “飞牛这块儿—
  卫筱立刻点头:“对!先说飞牛!”
  飞牛这家公司是除了晨盾本部之外,最有画面的公司。
  魏修这货也是个赚钱奇才。
  利润上肯定没的说。
  但有一说一,毕竟是泥腿子出身。
  仔细抠一抠,应该还是能找出很多缺陷,找到一些可以优化的点。
  於是卫筱让其他人放下了文件,仔细听飞牛的情况。
  “飞牛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是小型无人机的头部企业。”
  “他们虽然比不上晨盾和其他龙头。”
  “但贏就贏在外贸这块。”
  “他们在西半球的市场潜力巨大,几乎垄断了一次性无人机。”
  “而且临阳的老產业基地也是划归在他们的名下。”
  “主要生產一次性农业机械,市场份额也很广阔。”
  听到这儿,不经常参与飞牛事物的宋杰有些听不懂。
  “无人机就无人机,农机就农机,啥叫一次性啊?”
  卫筱心里门儿清:!“就是自杀式。”
  宋杰微微一愣,神特么一次性。
  王琦继续说道:,“他们业务总体上看,受世界局势的影响比较大,理论上只要有仗打,他们就一直会增长。”
  微笑想要一个数字:“具体预期呢?有没有数据支撑?”
  王琦为难的摇头:“报表上体现的不是很明確,您也知道,魏修的业务都上不了台面,所以报表搞的很虚,我大致估算,年营收百亿,利润率怎么著也得15-20个点?”
  “不对啊,帐不是这么写的,你估算的依据是?”沈欣觉得对不上號。
  “我估算的依据是西半球的局势,过去一年,原有的战爭没停,新战场开了两处,他们的业务肯定是增长的。”
  作为多年的老帐房,王琦能看出飞牛的財报一眼假。
  很多地方都写著因为客户保密需要,不便公示。
  这份报表也就是拿出来公示用一用,没有可信度。
  根据战场的激烈程度推算飞牛的业务,都比看报表来的实在。
  “好嘛。”沈欣有些咋舌道。“你別看魏修浓眉大眼的,他是真的会赚钱啊!我们接手的时候,营收不到十个亿啊。”
  宋杰点点头:“赚钱归赚钱,但是他这个生意·有点亏功德。”
  “亏得又不是我的功德。”
  卫筱翘起二郎腿,觉得自己上来就啃了一块硬骨头。
  飞牛有点无懈可击的样子。
  魏修这货也是一顶一的天才。
  接手的是一家民用垃圾无人机公司,他硬生生给带成了隱形军火商,营收利润都在行业水平线之上。
  最关键的是,这货的业务一大半都是灰色的。
  客户不明、用途不明、產能不明一旦这些东西都弄清楚,魏修可能要上军事法庭。
  降本增效就更別说了。
  三巨头水平都不算低吧?
  可他们仁儿看著飞牛的报表,一看一个不哎声。
  都想不通魏修是怎么赚这么多钱的?
  跟魏修一比,他们仁儿好似三个新兵蛋子。
  就这种情况,还想指导人家魏修降本增效?
  指导个香蕉皮!
  贸然介入,只有可能干扰人家的正常运营节奏。
  搞不好没法增效,还会增负。
  於是卫筱示意大家不要纠结了。
  “算了,放过魏修,像他这种人才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不管,找个软柿子捏一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