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417章 做的很好,重做吧
  第417章 做的很好,重做吧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自即日起,大物流板块的业务全部交由沈总处理。”
  “本总裁不再过问细节,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造车事业当中去!”
  洋娃娃在会议室面对全体高管,慷慨激昂的宣读著决定。
  千一行爱一行。
  卫筱这些天在不断的反思。
  为什么?
  自从十倍返利拿到以来,干啥啥不行,一次也没用到过。
  除了玄学方面的原因之外,她觉得最大的问题在於不是亲力亲为。
  之前的所有项目,自己只掌控全盘,不討论细节,导致在很多方面都没能按自己的想法走。
  这样不对。
  好岁都是大规模的產业,又都是全新的尝试。
  如果不亲力亲为,造车事业也很容易出么蛾子。
  因此,苦思冥想之后她提出了这个小妙招。
  让沈欣接管大物流!
  作为一个任劳任怨的二把手,沈欣的水平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无论是资歷和威望,都足以挑起大梁。
  况且现在集团的业务进入到了稳定期,不用她开拓疆土,只需要她守成就好。
  沈欣本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决定,有些受宠若惊。
  “卫总,我可以吗?”
  卫筱笑道:“可以的,你是我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您的意思是全部事务都由我抉择吗?这样恐怕———”
  卫筱能猜到沈欣会犹豫,所以一个劲儿的替她宽心:“没关係的,业务现在很稳定,细节上的事情你有谱,战略上的事情如果实在没谱,也可以来找我,我是卸任,又不是死了。”
  沈欣有些失望:“啊?那么说还是得您做主啊。”
  “????””
  什么叫“还”?
  卫筱这才知道自己大意了。
  沈姐不是怕自己不堪大任,而是怕手脚放的不够开。
  “敢情你早憋著黄袍加身呢,对吧?”
  沈欣摆手:“我可没有,总之我是尊重卫总您的决定的,我一定不辱使命,
  带领大物流板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这让卫筱心里有些小落差。
  本来想像中的画面应该是高管们痛苦流涕挽留自己,甚至有人死柬。
  结果这群老六早就憋著揭竿起义了。
  其实自从洋娃娃决定造车以来,一门心思扑了上去,大家也能看出她的重心在哪里。
  与其让小老板两头跑,不如让她专心搞一边。
  沈总能力强,资歷够,接班卫总也没什么问题。
  高管们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等到宣读完决定,卫筱虽然有些失落,但起码完成了会议的第一项已成,。
  她慢慢坐下,让郑晓彤將一幅ppt展开。
  “这是这些日子风盾汽车攻关的成果。”
  “设计部门拿出了一版设计图的方案,希望我们过目。”
  “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
  高管们纷纷抬起头,看向屏幕上的概念图。
  一共十三张。
  从全景图到分视图再到细节图,这算是车子第一次具象化展现在大家眼前,
  甚至连车內的小细节都画出来了。
  內饰、中控、甚至玻璃,都做到了生產图的级別。
  这些图是完全按照上次开会的成果製作的。
  综合陈总和卫总对於车辆的幢憬,再结合本公司的量產能力,设计人员將所有部件事无巨细的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高管们也都讚不绝口,心说看著真舒服。
  作为一个新加入的汽车行业新手,能拿出这么丝滑的设计已经是超预期了。
  可是回头看卫总,她的眉头並不是很舒展。
  “內部设计师是哪位?”
  欲!
  一个中年人从会议室末端站起来。
  他叫庞皓月。
  两个月前才入职风盾汽车,之前在另一家车企任职,资歷十分完美。
  可是即便是车圈老油条,来到了风盾汽车,他也怀著敬畏之心。
  卫筱造车怎么样他不知道。
  但是卫筱可是全国无人化的先驱,一个改变了物流行业的女人。
  这样实干派的领导不能不服。
  於是他十分谦卑的自我介绍:“卫总,我是负责內部细节设计的。”
  “嗯,上次开会你在吗?”卫筱面无表情。
  “在的,我全程列席,並且认真听取了各位领导的建议,努力的贯彻和落实“打住,我怎么感觉你压根没听上次的会呢?”
  卫筱很不满。
  上一次开会的时候,陈晨就整体方案做了细致的阐述。
  关乎到外形、零部件和机械结构这些科学层面的东西。
  而卫筱则主要在產品方面下手,著重强调產品力。
  “车辆的结构和性能,由科学决定。”
  “但车辆的內部构造和舒適度,由我们来决定。”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客户著想,客户才能感觉到舒服。”
  新来的几个高管快速的做笔记,而老高管然不动,只是一昧的点头。
  因为他们来的时间够早,確实能理解卫总的意思。
  为客户著想,並不只是卫总掛在嘴边的口號。
  而是整个集团身体力行的心跳。
  这种话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想要做,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有点难度。
  因此庞皓月理解的並不透彻,只能眼巴巴的看向总裁。
  卫筱问道:“庞总你开车吗?”
  “开的。”
  “你开什么车?”
  “宝马3系。”
  卫筱继续发问:“你平时用车机还是手机导航?”
  庞皓月有些措手不及,但还是认真回答:“我用手机,车机虽然有导航,但我总感觉不方便,而且经常卡。”
  “你自己都用手机,你为什么不给咱们的车子上加手机支架?”
  这个问题给庞皓月干憎逼了。
  我以为你要说什么呢?
  结果就这?
  前几次开会的时候口號喊的响。
  什么全智能、全生態之类的。
  那不用说,风盾汽车肯定会推出一辆符合当下科技进展的车子。
  雷达辅助驾驶这些都不提了。
  车子上总得有一个媲美平板的车机吧?
  別说风盾汽车了,其他垃圾品牌都能给车里加一个运行丝滑的平板。
  庞皓月开宝马不喜欢用车机,那是因为老宝马的车机真垃圾。
  可他也开过其他新能源车,在那些车子上他可从来没有用过手机。
  於是他有些委屈:“卫总,我觉得以我们车子的智能程度,用户应该用不上手机的吧?”
  卫筱避而不答,反而再次发问:“庞总,你结婚了吗?”
  “结了,孩子都上小学了。”
  “那么好,嫂子查你手机吗?”
  过於私人的问题,让庞皓月有些不知所措,思考半天之后半真半假开口。
  “不敢说完全不查,但查的不多。”
  卫筱继续面无表情:“你想像一下,你开咱的车子,嫂子坐在副驾。”
  “这个时候你把手机放在中控储物平台。”
  “你猜一猜,嫂子会不会顺手拿起你的手机翻著玩?”
  “!!!”
  庞皓月当时就震惊了,抬头看著卫筱,佩服的不行。
  有一说一,这个年轻的小女孩拿捏男人的心思太准了。
  风盾汽车的售价和定位决定了他们的客户群体就是三十岁上下这群男性主力军。
  这类客户普遍都存在类似的困境。
  手机放在中控台,容易被查。
  不放在中控台,装牛仔裤的兜里得慌。
  如果有一个专门的支架放起来,一切都解决了。
  卫筱敲黑板道:“我们当然是要做全智能的车子,车机一定要媲美市面上的主流旗舰机。”
  “但手机支架,必不可少。”
  “顾客可以不用,但我们不能没有。”
  “一个支架值几个钱,但它能给我带来无数的营销资源。”
  “我们不光得有,还得大张旗鼓的宣传。”
  一言至此,新来的高管像是上了一趟mba高级培训班。
  好傢伙!
  全是乾货!
  不但站在客户角度,完美丰富產品力,而且还能借著这个点进行营销。
  不愧是全网拥有千方粉丝的网红,对於用户的心里把握可太准了。
  手机支架加上去,可能有用,但用出多大没人能確定。
  不过这一点经过宣传之后,便会深入人心。
  那作用可就大了。
  別的不说,肯定会有大聪明站出来发表和庞皓月一样的提问。
  到时候细细一解读,流量不就有了?
  沈欣在一旁看著卫筱人前显圣,心说小红书诚不欺我。
  前几天她刚看到上面说,情侣在一起久了,无论行为方式还是面相,都会无线趋同。
  可不就是吗?
  现在的卫总,儼然是一个小號的陈晨。
  这一套手机支架產品力的论断,像极了陈晨的出商业思路。
  本来小老板就有些奇思妙想在的,如果再加上陈晨那套理论,她显得有些无敌了。
  可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著她用雷射笔指向三视图的车窗部分。
  “负责玻璃的是哪个部门?”
  一位工程师站了起来:“是我,第三设计部。”
  “车玻璃的材质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工程师弱弱道:“按照整体设计的惯性延展,以及对行业供应链的考量,我们选择了吸热型的陶瓷玻璃。”
  卫筱嘴:“你既然都想到做吸热了,为什么不做彻底一点?”
  “我们这款玻璃的性能已经很出色的了——.
  卫筱有备而来,於是直接打断:“再出色,用户拿到手不还得贴膜?”
  “拜託你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
  “三十万买车了,结果下去之后我还得再掏千把块钱贴太阳膜,用户开心吗?”
  “为什么就不能把防晒膜在出场的时候做好?”
  “我做过调查,做双层的镀银玻璃膜实际上也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可是这样,就能让我们的车子在市场上鹤立鸡群,你们想过没有?”
  工程师不语,只是一昧的记笔记。
  他完全能理解卫总的意思一一贯彻为用户著想这一理念。
  但他只看到了第一层。
  而沈欣宋杰这些高管还看到了第二层。
  一块镀银玻璃,解决防晒问题的同事,又为这辆车提供了营销的切入点。
  大多数產品在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工业逻辑,並没有把营销因素考虑进去。
  这就导致营销部门后期做工作就像解密一样。
  但卫总的路子不一样,她在设计这一步,就已经把营销融入进去了。
  车玻璃一换,看似是个小进步,却可以让她狠狠的吹一波。
  由于思路的不同,卫筱肉眼可见的对著一般方案不感冒。
  於是不在细究细节,直接否定。
  “类似的问题,我能挑出一万种。”
  “这就说明我们在思路上没有统一,你们还是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產品。”
  “打回去重做吧。”
  听到这话,宋杰有些坐不住了:“全部吗?”
  “全部,接替思路错了,就算答案对了也不行。”
  “那外观设计呢?”宋杰祈祷卫总能给他留点东西。
  “外观我觉得还行,如果能把玻璃这块保留下来,外观就延续这个路子,再细化一点。”
  听到这话,宋杰总算长舒一口气。
  小老板的不满主要集中於內部,也算是最下留情了。
  毕竟內部设计改起来並不是很麻烦,也不存在工艺上的桔。
  但外观就不一样了。
  牵一髮而动全身。
  哪怕是盖一个小小的后视镜,都有可能引起风阻係数的变化,又得重新来过就在这时,陈晨敲门走进了会议室。
  “不好意思,来的有些晚了。”
  卫筱没来得及和他打招呼,直指大屏幕。
  “不晚,我们第一稿的方案出来了。”
  “按照您老说的,所有模块的预算都拉满了,最终车子就长这个样子。”
  “內部细节还需打磨,但大概路子已经定了。”
  “你怎么看?”
  陈晨抬头打量著这辆接近轿跑造型的三厢车,觉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因为市面上所有的新能源车大概都长这个样子。
  扁平的前脸,蛤大灯,再加溜背造型,几乎是模板了。
  不得不数,这套东西经过市场检验,是很顺眼,跳不出什么毛病来。
  於是陈晨点头:“我觉得挺好看的。”
  “你觉得没问题的话,关於外观我们就排版咯?”卫筱长舒一口气。
  “嗯吶,拍板吧,这一版作废,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