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445章 搂席归搂席,桌子给我留下
  第445章 搂席归搂席,桌子给我留下
  11日下午。
  沈欣信心满满的找到卫筱。
  “小老板,明天无论如何你得把日程空出来。”
  得知快递航母有动静,沈欣激动的好几天睡不著觉。
  解了燃眉之急,而且还有可能锦上添。
  说不定能整坨大的,成为公司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虽说这个重大成就即將在自己的任下展开,但沈欣不敢贪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快递航母的决策大部分都是卫总做出来的。
  要是自己贪功,那就真的没有心了。
  卫筱看著满面笑容的沈欣,想不出最近有什么大事儿。
  “怎么?你要结婚嘜?”
  “这叫什么话。”沈欣还有些神秘嘻嘻。“阳江船厂有活动需要您露面,您不会忘了吧?”
  “~”卫筱微微仰头。
  忘是忘不掉,但记的不多。
  阳江船厂这个破摊子,本来她也没怎么上心,全凭陈晨折腾。
  “是那个什么小船快跑计划吧?”
  “嗯吶,有一说一,陈总手真的快,这才多长时间,项目落地了。”沈欣满脸惊喜。
  “他手確实快,和他握手要小心了,一不留神手錶就没了。”
  沈欣看小老板插科打浑,有点奇怪:“怎么?您起来不太关心那边的事儿?”
  “没有—”
  才怪!
  卫筱不是不关心。
  她是压根不在乎。
  前车之鑑,后人之师。
  沈姐你可长点心吧,晨盾的大项目落地,和顺风有什么关係?
  看似顺风是背后进驻。
  可!
  哪一次这个项目是落到顺风手里了?
  “你没打听项目仪式上有没有军方的人?”卫筱提前预判。
  “有的,別的不清楚,但林司令员肯定要来的。於情於理,您这个一把手应该去接待一下。”
  卫筱抬起头:“我嘜?他又不是我爹。”
  林梟不来,还好说。
  林梟来了,那稳了。
  这项目你就去看吧,一看一个不哎声。
  你要是去了,很难笑著走出来。
  沈欣听出了话头:“怎么?难道你不准备去?”
  “也不是怠慢林司令员,主要是风盾汽车业务繁忙,我有些走不开的说。”
  沈欣看了看眼前的全自动生產线,充满了怀疑:“你在工厂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啊。”
  “非也,明天將会有一批重要的合作伙伴来到厂区参观,我得接待啊。”
  “可是明显阳江船厂那边明显优先度更高。”
  卫筱一意孤行:“我早就说过,我要全身心的投入造车,快递业务交给你了,你就去吧。”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为了表示对林司令员的重视,你把我们公司所有在国內的高管都拉过去。”
  “啊?”
  “留我一个坚守生產线,我作为一把手,吃点苦是应该的。”
  卫筱一本正经,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不红气不喘。
  老演员了。
  阳江船厂的活动,那么晨盾的人肯定会全员出席。
  也就是说,工厂里有技术话语权的人不多了。
  而自己又把顺风的人全都支出去接待林梟。
  钱江本地有话语权的高管,更不多了!
  尤其是沈欣、宋杰这些满身反骨的老六。
  绝对要支出去。
  因为她准备给了一场好戏。
  准备邀请那些已经和风盾汽车签署了供应协议的人来参观。
  本来还纠结日子定在哪一天,现在可好。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送走沈欣之后,卫筱立刻拨通总秘的电话。
  “彤姐!快快快!挨个邀请供应商来工厂参观。”
  “对对对!日期就定在12號!”
  “一点都不突然,本总裁经过了深思熟虑,你先邀请,请不动的我亲自出马!”
  “锤子,什么叫卖工厂?这叫技术共享!”
  12日早晨。
  五百公里之外的七江港。
  这里是下游干线的重要港口,內河航运的枢纽之一,也是快递航母的首个锚地。
  和卫筱预料的一样,晨盾全体出动。
  总工以上所有高管,全都列席。
  一二三把手排排站。
  八点刚过一点,一辆中巴车驶来。
  顺风除卫筱以外的所有高管也全员到场。
  大家都有些感慨。
  因为很久没有见过这么齐整的全家福了。
  由於业务越搞越大,高管们各自身上担任的职务越来越多。
  大家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很难凑到一起。
  “卫总怎么没有来呢?”曹子华看到打头下来的是沈欣,有些疑惑的看向陈晨。
  陈晨从沈欣那儿早就得知了消息。
  虽然不理解,但尊重。
  相反,卫筱不来,场面还好控制一些。
  “没卫总,你还不活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整出这么大一个活儿,不得当面滋卫总一脸?”
  陈晨不再理会老曹,上前跟顺风的人客套,顺带介绍总流程。
  船厂准备了一个象徵性的剪彩仪式,定在十二点。
  剪彩之后,快递航母將组织一场全联动演练。
  全程模擬真实运行状態,各个部门都將百分之百投入。
  这也是今天的重头戏。
  为了保证公关需要,船厂还特意通知了媒体,会在傍晚六点召开新闻发布会。
  听到这儿,宋杰有些奇怪。
  “陈总,那四点到六点这段时间干嘛呢?”
  没等陈晨回答。
  一阵引擎声从远处传来。
  听这动静,陈晨就知道是军车,立刻带队前往门口迎接林梟率先走下车子,跟在他身后的大约有十几个官兵,清一色的军装。
  绿蓝白深蓝·
  而且每个人的肩膀上都很沉重,星星是標配,松枝也不在少数。
  “陆军,海军,空军,这是啥?火箭军?不是————这怎么还有海警?”
  沈欣看著每个人的军服,隱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俞兆林跟个大聪明似的还咋击杀了:“是啊,陈总牛逼大发了,摇来这么多领导给咱展台,卫总不来真的是可惜了。”
  站在第一排的陈晨听林梟介绍带来的军官,心里也直犯嘀咕。
  人多,而且杂。
  除了两位主官之外,其他的都是装备论证出身。
  “林司令,我邀请您来剪彩,您这个阵容过分了。”陈晨也不客气。
  林梟明知故问:“过分吗?你有喜事,我不得带著全部人马来道贺?”
  我信你个鬼。
  陈晨一眼就看穿了林梟的心思。
  糟老头子坏的很。
  人家別人过来庆贺喜事,好列还隨份子呢。
  你可难说。
  份子我都不奢求了,关键是你別带这么多亲戚啊。
  陈晨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农村楼席的画面。
  “给点面子,搂席归搂席,待会起码给我把桌子留下来。”
  林梟压根不松嘴:“那我先看看你的席面再说。”
  中午十二点半,剪彩仪式结束,场面上的活儿基本全都干完了。
  全流程演练隨即展开。
  可前来参观的嘉宾到现在还有些摸不清头脑。
  尤其是林梟。
  刚才陈晨和任乐霖还有沈欣都上台演讲了。
  巴拉巴拉巴。
  没什么乾货,全都是里程碑、新纪元、浓墨重彩的一笔之类的措辞。
  讲真。
  林梟看著眼前这艘巨大的平板船,到现在还有点摸不透。
  “小陈,你的思维跳脱我是明白的,但这次我真有点摸不著头脑了。”
  陈晨:“您使劲儿摸摸,肌肉拉伸开就能摸到了。”
  “话多的很,快递航母是个什么东西,我没画面啊。”
  一上午的折腾,林梟得出最乾的乾货。
  就是这个项目的名字。
  航母,顾名思义,肯定不是纯民用的。
  但加上快递这两个字,他有点拿不准了。
  送快递这一块,是陈晨的舒適区,没人比他更懂送快递了。
  除了汽车火车飞机火箭之外,林梟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方式能把快递扔在別人的头上。
  陈晨带著大家来到位於船上的调度室当中。
  一个巨大的led屏幕映入眼帘。
  看起来就像是交管中心的实时指挥大屏。
  “诸位请看,这是我们晨盾独立自主研发的智慧大屏,microled加上全智能触控,已经创下了全球记录,是同类型尺寸最大的屏幕。”
  林梟看了看指挥室的幕墙,忍不住嘴:“有什么用?”
  “可以触控。”陈晨点按屏幕。
  林梟不满意:“我知道,还有什么用?”
  “还能识別手势。”
  陈晨离远两步,通过了手掌的动作控制屏幕。
  “喷!你说点有用的。”
  “还能3d立体展示,全息投影。”
  话音落下,指挥室正中央出现了虚幻的沙盘,引得眾人喷喷称奇。
  可林梟吃过见过。
  这玩意儿要是十年前出来,还有点说头。
  现在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块屏幕玩的再,他也是一块屏幕。
  他在乎的事这快屏幕之內的核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块用来指挥的总控屏。
  从屏幕的样式和大小分析,它最少可以同时智慧上万个单位。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这玩意儿应该是人工智慧控制的吧?”
  陈晨避而不答:“这块屏幕的控制核心,在离此地三百公里的深水库区,有3800个专业的操控人员控制。”
  “3800个?乖乖!”
  纯人工,没有智能!
  陈晨解释道:“目前人工智慧可以负责大部分运算的工作。”
  “但最终的控制指令,还是需要人力发出。”
  “这套系统目前只处於內测版按本,我们儘量爭取在正式应用的时候,能够叠代至一两百人的团队。”
  林梟:“你是不是为了跟我装穷,故意整这死出?我咋不信你的人工智慧还要三千多人操控呢?”
  人工智慧林梟不是特別懂。
  但陈晨他懂的。
  属蜂窝煤的,八百个心眼子。
  他早就学会了韜晦那套战略,表面上一口一个技术达不到,实际上一问一个不哎声。
  “真没骗你,这套系统的应用场景太复杂,处理要素过多,技术还在叠代之中。”
  林梟不信:“能有多复杂?”
  隨著陈晨右手一挥,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次全流程演练的所有要素。
  超过四十亿!
  看著屏幕上比电话號码还长的数字,所有人都愣了。
  驳船、轮船、滚装船汽车、叉车、无人车运输机、信號机、空管机再加上不直属与晨盾管理的其他航空要素、交通要素以及货物要素。
  整个沙盘呈现出的態势,不亚於一场中型战役。
  林梟是吃过见过的,这完全就是在指挥大军团作战。
  陈晨在沙盘中选定了一辆无人车,屏幕上清楚的標註了这辆车的信息。
  a30125,港內中转车。
  任务:运送价值物品至h32区进行写在。
  规定时效:13分20秒之內。
  预定道路:拥挤,预计耗时14分50秒,备用道路方案32套一辆车,拥有多个维度的要素要求,
  既要运送货物,还要考虑时效。
  最重要的是运送途中,还需要处理不同的该內其他交通要素。
  一台车,可能就会耗费一个人工智慧几秒钟的时间。
  而像这样的单位,整个系统里还有四十多亿。
  所有人看到这里,只有一个感觉。
  3800个人真的不多。
  这样的强度对任何模型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家晨盾只不过多出了3800个帮手而已。
  这要是给其他公司,再招3800个三体人,也不一定能让系统运转的这么丝滑。
  想到这儿,林梟不虚此行的抬起头:“这个就是你说的战颅系统了吧?”
  陈晨沉默了片刻。
  “现在叫智慧物流网络。”
  你个续子.·
  林梟苦笑不得。
  別人起名都是往高大上那边贴。
  要么从山海经里找,要么就逮著生僻字整。
  你倒好,给我来这一套。
  他是做过调查的,指导晨盾一直在研究一套全域智慧网络,代號战颅。
  具体强度怎么样,从没有披露过。
  但风靡全网的灵枢ai林梟是有印象的。
  这个面世之后下载量过五亿,综合能力排名第一的推理模型,顶多算是战颅系统分出来的一根毛细血管。
  血管都嘎嘎乱杀了,主干能差到哪儿去?
  “孙工!”
  林梟在人群中寻找著来自参谋部信息支援部队的技术官员。
  “你觉得这个系统,和你们自己在研的那个项目比怎么样?”
  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三七开吧。”
  “谁三谁七?”
  年轻人有些沮丧:“人三拳,我们过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