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476章 火箭炮能有多大动静?
  第476章 火箭炮能有多大动静?
  陈晨微微一证,脑袋里过了一遍,好像没毛病,
  “如果按照蓉城航展的时间来算,我好悬能拿出个原型车。”
  “不过这样也好,到时候新车的发布会和晨风防务的展台可以合併在一起,挺方便的。”
  “你那边做好预热,生產你交给我。”
  卫筱一拍胸脯:“有我营销鬼才在,放心吧。”
  其实航展的功能近些年有些模糊了,从一开始的航空展逐渐的转向防务展。
  再加上近些年晨盾这种公司的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民用公司也参与了进来。
  现在的大型航展,其实更像是特种机械展。
  除了传统的飞机坦克武器之外,还有无人机、机器人和消防设备。
  因为这些业务,本就是参展厂商旗下的业务,都是通用的。
  那么汽车去参加防务展,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况且硬派越野车的核心消费群体,和军迷是高度重叠的。
  当然汽车去参加防务展,对车子的品质要求很高,和一群军规级的机械放在一起展览,很容易比较出参差。
  这也是陈晨要工作的重点,民用版的风暴坦克,毕竟是和莲汽车合作。
  他们的生產工艺肯定不如晨盾那么严谨。
  陈晨把这份重任交给了一直在一线浸润的齐莽,希望他能去莲监督一下,类似特派员的角色。
  月底。
  民用风暴坦克的事儿形成了章程,陈晨也就放心了。
  他转过注意力,关注了一下信火一体项目。
  游戏开发组的人员已经全部齐备,游戏的核心框架已经確立,所有重要的开发工作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接下来要磨时间是美术资源方面,毕竟给全军的装备进行建模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著急不得。
  虽然美术资源梗程序功能不一样,不会有bug,也不会影响玩家体验但陈晨希望儘量做到完美。
  即便游戏不成功,半路垮台,这些精细的战术装备模型日后可能也会派上用场,当做军备资料库转交给军方。
  时间来到月底,陈晨参加了一场討论会,
  主题是確定游戏初期的对战玩法。
  《信火一体》大致分为两个大的模块,剧情模式和对战模式。
  其中对战模式是核心重点。
  因为按照陈晨的预计,这个模块將会承担训练大模型的主要任务。
  玩家以30人小队的编组匹配进入游戏,在不同的地图进行对战,综合fps和即时策略。
  这个想法对於製作组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在此之前,他们从没有经手过体量如此大的游戏。
  “陈总,按照您的想法,目前是30个人的小队。”
  “分为突击、装甲车组、炮火支援、空中支援和指挥系统。”
  “也就是说,我们在同一张地图中要搞出五种玩法。”
  郭鑫亚歷山大的匯报,眉头凝重。
  可陈晨听完摆了摆手:“还有后勤保障和支援。”
  “啊?”郭鑫微微一愣。
  “早就说过了,信火一体主打是真实。”
  陈晨目光坚定。
  “在战场上,不能没有弹药补给吧?”
  “???”
  所有策划组的成员纷纷抬头,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对战游戏中设置后勤保障位置的。
  完全没有概念。
  陈晨继续说道:“一个玩家,最多携带的物资必须是额定的。”
  “以子弹为例。”
  “目前各国步兵通常会携带300-400发子弹。”
  “那么突击兵玩家的子弹数量必须在这个数字之內。”
  “一旦消耗殆尽,除了从敌人尸体获取之外,就只能从己方后勤兵获取。”
  “除此之外,医疗物资、炮兵弹药、通信物资也是一样。”
  “要想贏,就必须仰赖於后勤保障。”
  打仗打的是后勤,这句话陈晨都已经听出茧子了。
  他认识的几乎所有穿军装的人,都把这句话掛在嘴边。
  信火一体如果没有后勤保障系统,在大模型模擬这块会產生严重的失真。
  毕竟真实的战场可不是无限弹药的。
  但这个要求对於游戏策划组来说,几乎是第一次听说。
  战爭游戏几乎没有设置后勤玩法的先例,
  其他游戏倒是有设置弹药上限的机制,但无一例外,都是摆设。
  就算自己的子弹打光了,也能以其他方式获取。
  比如战场空投包、地图拾取之类的。
  再加上他们的游戏跨度很短,一局三四百发子弹,完全是够用的。
  而信火一体的时长是常规对战游戏的几倍,弹药需求量巨大。
  如果按照陈晨所说,在弹药和物资上设置抢先知,可玩性会大大降低。
  “陈总,意思我能理解,但执行起来有些难度。”郭鑫直挠头。“没有玩家愿意去游戏里当个运输兵的。”
  陈晨目光坚定:“玩家其实比你想像的无聊多了,喜欢玩模擬卡车的人大有人在。”
  “同样是驾驶载具,wasd四个键,操作简单。”
  “但他们一玩就是一整天。”
  “你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机制来吸引玩家,並且给出强刺激。”
  “比如战后结算时,运输兵玩家的军功比例大於常规玩家,可以给大量的经验值和金幣补偿。
  ,
  郭鑫慢慢理解了一些。
  陈总为了让游戏真实起来,真是不择手段。
  从目前確立的游戏机制来看,这款游戏至少已经涵盖了六七种玩法。
  如果搞得好了,肯定会是现象级佳作。
  但如果搞不好,有可能会成为一团乱麻,
  陈晨也意识到这种大杂烩玩法的弊端,所以儘量的在其他地方弥补。
  “目前游戏的地图不宜多。”
  “以三张为最佳,因为游戏內容太多,玩家玩不过来,我们也做不过来。”
  “所以这三张必须能够代表这款游戏的灵魂。”
  “先前我和郭鑫他们討论过淞沪会战那张地图。”
  “这一章以陆军大军团攻防为主,主要侧重单兵玩法。”
  “那么另外两站就必须侧重装甲和海陆结合。”
  话音落下,人群中一位策划举手:“我们目前的考虑是沙漠地图和岛屿地图,这样就形成了三张地形各异,差异化极强的对战地图。”
  陈晨点头:“可以,沙漠或者荒漠地图,可以取名朱日和之狼,岛屿地图的话,你们懂的。”
  有人立刻举手:“懂是懂的,但这样做会不会受指导?”
  看著策划提出质疑,郭鑫示意让他坐下。
  你们是没见过陈总和国安勾肩搭背的样子。
  很明显,陈总手里抬著尚方宝剑。
  谁受指导,陈总都不可能受指导。
  “这三张地图,各自有对战模式和剧情模式。”
  “也就是说,玩家会获得6种不同的体验。”
  “我觉得第一阶段是够的。”
  “三张地图按照线性成长,分別是淞沪-朱日和-岛屿。”
  “你们完善一下成长系统和剧情逻辑,再增强一下的剧情模式和对战模式的关联。”
  “儘快给我交一份细纲过来。”
  陈晨一边说,一边看向一直不说话的蒋坤。
  “你和路通科技的人对接一下,把之前说的模型的事情敲定,要在郭鑫他们拿出细纲之前,把大模型抽离出来。”
  ......
  眨眼间,时间来到中午。
  其他人纷纷奔向食堂,陈晨也想跟著去,但中途接到了谢超文的电话。
  他不得不返回办公室,找僻静的地方接听。
  信火一体的主体大脑,陈晨寄希望於游戏和ai部门完成。
  而手臂的职责,则是由远在西京的谢超文和曹子华负责。
  自从小老板交代任务之后,他们也进行了討论,並且確立了方案。
  因为小老板的要求其实对他们来说很简单,所以速度很快。
  西京分部討论后认为智能弹药的功能架构,实际上和之前的三体式网络中的一段十分相似。
  所以他们不准备另起炉灶,而是继承和发展。
  这个方案也得到了陈晨的首肯。
  一来能加快研究的进度,二来能节省很多资源。
  虽然立项是按照火箭炮立项的,但深挖本质,其实和巡飞弹或者自杀式无人机有些类似。
  陈晨让他们儘快確立飞行部,而他自己负责协调战斗部。
  火箭炮和巡飞弹最大的不同,在於战斗部,
  再深一点一一火力。
  以往晨盾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以精准为第一要务,装药量是其次。
  但这次,既然按照炮立项,那么火力也要跟上来。
  三天后,陈晨前往蓉城。
  见到了身为蓉城防务展组委会名誉主席的崔国胜。
  讲心里话,陈晨觉得这位不苟言笑的长官比林梟好相处多了。
  人家从不白,直接抢,所以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
  “哎哟我去,陈总你还亲自来了?”见到陈晨的崔国胜有些意外。
  “当然,蓉城防务展这么大的阵仗,我们晨盾作为参展商之一,肯定要配合的。”
  防务展组委会的成立提前了半年,也只是组个班子,象徵意义比较大。
  所以崔国胜有点惊讶。
  毕竟类似的活动,让副手,甚至部门经理来就行了。
  当前在行的事项,也都是分配展位,確认具体流程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那些国防工业巨头都没有派出一把手来。
  想到这儿,作为展会的最高决策者的崔国胜大手一挥。
  “你多余来,晨盾的事儿我能做主,到时候肯定是最好的位置。”
  陈晨功守道写:“那多不好意思。”
  “说这些有的没的,开展嘛,肯定要把最好的东西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把差生安排在第一排,那叫人情世故。
  把第一名安排在第一排,那叫理所应当。
  崔国胜是拎得清的。
  “陈总最近在忙什么?我听说造车造的如火如茶?”
  陈晨接过香菸,微笑道:“造车也就是为了钱,折腾一下,闹著玩。”
  “哎哟,你这话可就大了。”崔国胜替陈晨点燃香菸。“我听说你们的车销量第一,你这一玩不要紧,开始整顿汽车行业了。”
  “都是卫总的功劳,我还是主抓武器装备这块。”
  崔国胜意味深长点点头:“嗯,那我就放心了,有什么新项目吗?”
  眼看著崔国胜伤到了,陈晨毫不犹豫的打窝:“还真有,最近在鼓捣火箭炮。”
  “是啊!”
  霍国胜眉眼上挑,充满了期待。
  晨盾和南边的林梟关係一直比较好,这是公开的秘密、
  有什么新装备都是可著南边先用。
  一来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係,近水楼台先得月。
  再一个,晨盾的装备属性註定了他们偏向的战区。
  无人机什么的,还是在南边应用比较广,因为那边资源密集,城市眾多。
  但这不意味著崔国胜不眼馋。
  尤其是经过单兵装备的合作之后,崔国胜是正儿八经的体会到了无人作战的魅力。
  一听到陈晨在研究火箭炮,已经成翘嘴了。
  “进度怎么样?立项了吗?”
  陈晨点点头:“进度还真不错,一部分的验证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西京那边在搞。”
  “你瞧瞧你,在西京搞不告诉我一声?”崔国胜装作不悦。“不把我当朋友是吧?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陈晨微微一笑,心说这可是你自己问的。
  “我们搞飞行出身,火力这块有点短板,首长如果方便的话,帮忙考虑一下也行。”
  崔国胜大手一挥:“没问题,要装备还是要人?”
  “都要。”
  “我让装备部的人给你搞定。”
  陈晨点点头:“另外,我们搞验证,还需要场地、標靶配合。”
  崔国胜抬头想了想。
  火箭炮毕竟是小项目,能整出多大动静?
  一台车,6管炮,多一点的12管。
  地面配合也无非是搞点引导,標靶也就是几辆充气坦克而已。
  这对於他来说,完全就是举手之劳,不费什么事儿。
  但如果验证成功了,甚至项目立项了,陈晨不就在自已这里掛了一个大人情?
  想到这儿,崔国胜回过头:“小孟,你过来!”
  一个瘦高的军官跑步来到。
  “给你个任务。”
  孟参谋敬礼肃立:“是!”
  “这段时间,你全程陪同陈总,协助他进行科研活动,尽全力满足陈总的需求,不用打报告,
  重复一遍!”
  孟参谋喊声震天:“尽全力满足陈总的需求,不用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