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488章 这能是八岁?
  第488章 这能是八岁?
  崔国胜说完便离席了。
  只留下陈晨在原地凌乱。
  与此同时,一旁的郑宇村也投来怨妇般的目光。
  “你把我当日本人骗可不行啊。”
  陈晨:“???”
  郑宇村拿著自己的手机,指著风暴坦克盛大揭幕的消息。
  “我天天追著你的屁股问有进展吗,你一口一个没有,那这车哪儿来的?”
  “哎哟我天,你別跟著捣乱了行不行,这车又不是军车。”
  陈晨也是服了。
  名字是风暴坦克,不一定是真坦克。
  晨盾展台的只是一辆民用车。
  借著航展的机会亮个相,蹭点流量。
  想想洋娃娃也真是的。
  也不知道她从来摇来这么多外国武官使团。
  你说你一辆好好的越野车,给他们看什么啊,
  郑宇村一个標点符號都不信:“这不是军车?你跟我说过这个造型不是军车?”
  “工信部又没说不能造这种车,不服你咬我?”
  陈晨也没给好脸色。
  “这车是我们在军车的框架下搞出来的民用版,寻思在航展上露个面儿造势,崔首长误会了。”
  郑宇村有一万句话想说,但最后又都恋了回去。
  陈晨的意思他懂。
  就像猛士一样,一个平台有军用版和民用版,
  不过人家猛土是正经八百的越野车,你这玩意儿怎么看怎么不像越野车。
  而且!
  我让你替我搞个项目,军用版的八字没一撇。
  民用版实车倒先是亮相了。
  “好好好,科研你不搞,赚钱贼勾八主动。”
  听到郑宇村的阴阳怪气,陈晨脸上写满了无所谓:“关键是崔首长直接不听我解释走了,这尼玛让我咋办?”
  “凉办,崔首长让你拿出来演示,你就拿出来唄。”
  陈晨:“锤子,我一民车拿出来过这种炮弹坑?”
  “看你这个大轮胎的造型,不至於过不去吧?”
  “???””
  郑宇村:“拉出来冉家给大家看看唄,搞得好了,你牛逼,搞得不好,也算是给刚才北工集团的人挽尊了。”
  陈晨仔细想了想。
  非要这么说的话,也没错。
  虽然民用车和今天这场测试不搭噶,但大家非要看,也可以给看看。
  调一台工程车过来不是什么难事儿,十几分钟能搞定。
  看完好不好的,我都有的说。
  有任何褒贬,我这是民用车,不接就算了。
  而且確实,北工集团被自己那么一搞,几位工程师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让自己风暴坦克出去挽一下尊,至少会让他们的心里好受一些。
  於是。
  二十分钟之后,崔国胜从后台返回。
  只见一辆板车停在测试场地正中央,土兵正在指挥卸车。
  “你手脚还挺快。”
  陈晨一愣:“不是你给我下的命令吗?”
  崔国胜笑著点头:“你又不是我的兵,我下命令你可以不听。”
  陈晨直竖大拇指,心说不愧是研究兵法的,套路真尼玛多。
  这辆车本来放在主会场,准备明天公开亮相的时候试驾用。
  所以很多功能不是很完善,陈晨也准备只是稍微给老崔展示一下。
  可是当车子的偽装布扯下之后,所有人都有点不淡定了,纷纷上前,围住了车辆。
  无他。
  这辆车子的外观太过炸裂,第一眼的印象简直无敌了。
  在场的都是男人,而且百分之九十都是军人。
  职业和性別的特性,让他们看到这种稜角分明的造型根本走不动道儿。
  尤其是北工集团的几位工程师,看完直接沉默了。
  別的先不提。
  就这个星际战甲一样的外观,他们这辈子都玩不明白。
  行外人都觉得外观设计是工业品最不需要技术的一环。
  实则不然。
  奇特的外观,需要极高的设计能力,对材料也有严苛的要求。
  一个线条角度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核心技术。
  这也就是为什么出彩的工业设计都出於大厂的原因。
  因为普通小厂照著图纸抄,抄也抄不明白。
  毫无疑问。
  眼前这辆车子在设计上是满分的存在。
  全车上下找不出一条带曲度的线条,全都是直线。
  每一根都在强化硬朗的设计理念。
  四足轮胎巨大,但又不显得突兀,完全和车身融为一体。
  结构设计复杂但又不显得多余,怎么看怎么舒服。
  “这车就算是个摆设,我都说它是工业精品。”
  听著人群中的呢喃,崔国胜转过头:“不能开我要它干嘛?当装饰品吗?”
  转过头。
  他意味深长的看著陈晨。
  “你小子搞里胡哨有一套的,给我的兵迷的走不动道了,但你应该不只有里胡哨吧?”
  现场人的反应也让陈晨有些意外。
  看起来这辆车外观带给他们的震撼挺大的。
  这样,他的心也就放下来一些。
  接过话头顺势说道:“不哨的,也不是我说了算,得您评价。”
  “这辆车如您所见,做了一些结构革新。”
  “四足悬浮轮,中置车身,所以离地间隙比较大。”
  “每一组轮子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悬掛。”
  “所以开起来时,他们可以各走各的。”
  崔国胜没听懂:“什么叫各走各的?顺拐吗?”
  他觉得各走各的好像不是什么好词儿。
  很容易让他联想到新兵连那些左右脑互搏的选手。
  陈晨並没有第一时间解释老崔心中的疑问,而是让测试员上车,走两步瞧瞧。
  等到车子启动之后,陈晨才缓缓开腔。
  “四组动力轮独立设计,可以分配不同的动力输出。”
  “从而施行蟹行、原地掉头这些非常规的功能。”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独立动力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增大通过性。”
  “这种设计免去了差速锁,能更加智能的分配动力,处理崎嶇不平的路面。”
  车子在场地中闪转腾挪,展示了集中常规的行驶方式,
  直著走,倒著走,原地烧胎绕圈这些看起来像是车辆特技一样的动作,在风暴坦克这里都是常规操作。
  尤其是它在面对类似炮弹坑时的表现,让大家嘆为观止。
  驾驶员操控车辆朝著深一米的障碍驶去,途中並没有减速。
  四组轮胎在接触到障碍物时,各自调节高度,平稳丝滑的路过炮弹坑。
  此刻,它的四个动力组並不像是轮胎,而是像四个爪子。
  高低不一的接触地面。
  通过有差额的动力分配,过炮弹坑如履平地。
  看到这一幕,崔国胜的兴趣完全被钓起来了。
  “也就是说,你这个车子的最大离地间隙,是可以变动的?”
  陈晨竖起大拇指:“不愧是首长,是这样的,动力组最大可以升起三十五度,这个角度之下的障碍基本都没问题。”
  “如果车子的动力组换成履带,抓地力会更强。”
  “理论上的最大离地间隙还会增加。”
  这是悬浮式车身的最大好处。
  一般的车子,最低点都是几何中心,也就是驾驶舱所在的位置。
  而风暴坦克的最低点,其实是前轮,
  这个高度可以隨著地形变换。
  只要面前不是一堵墙,理论上都可以通过。
  但崔国胜转念一想。
  通过性强,一方面取决於离地间隙。
  但也很吃车子的动力。
  像这样的一辆巨型怪兽,自重本身就大。
  再加上遇到障碍物,没有强大的扭矩一切都是白搭。
  “你这玩意儿怎么能做到这么小的车,又是高扭矩的?”
  陈晨:“简单,电机,这台是增程版本,內置柴油发电机。”
  “真电车?”
  陈晨点头:“嗯吶,我们考虑国內的电动技术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非逮著內燃机“工程车的动力组还是比较常规的。”
  “利用內燃机发电,然后为车子提供动力。”
  “后续通过推出动力要求比较高的版本,我们会考虑其他模式的发电技术。”
  崔国胜抬头想了半天:“什么模式?”
  “暂时不好说,反正都是烧开水內点事儿,哪个便宜用哪个。”
  “???”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烧开水。
  这话没毛病。
  不过目前崔国胜能想到最高效的烧开水模式,大概就是核能了。
  陈晨说的应该不是这个。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一看。”
  崔国胜依然没有对这辆车发表明確的看法。
  “你让驾驶员下去,规规矩矩跑一圈看看。”
  陈晨有些犹豫:“算了吧,这是新车,明天还留著展出呢。”
  “车子设计出来就是用来跑的,除非说你这玩意只是个样子货。”
  话都说到这儿了,陈晨也只能顺从。
  事实上。
  他也很好奇这辆车的极限在哪里。
  工程车下线之后,他们在厂內做过几百次测试,效果都不错。
  不过那种测试是按照民用车的標准去跑的。
  而眼前这条测试跑到,是按照军规设计的。
  难度不是一个维度。
  如果风暴坦克能通过这条赛道,行驶性能就能在民用车级乱杀了。
  隨著陈晨在对讲机內一声令下,车子从起点出发。
  崔国胜亲自抬起手臂,记下了表上的时间。
  隨后才开口问道:“我看车子上那么多孔洞,还有那些凸起的构件,这个车子的智能模块应该是拉满的吧?”
  陈晨摇摇头:“也不是很满,只是配备了视觉和传感器两种方案,为將来的智驾做准备。”
  “军车搞智驾,靠谱吗?”
  陈晨突然抬起头:“谁跟你说是军车了,我们这玩意儿是正经八百的民用车。”
  “???”
  现场突然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陈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崔国胜也憎逼了:“民用车?”
  “我刚一直要解释,你不给我张嘴的机会。”
  陈晨有些无奈。
  “这是风盾和莲汽车的越野车项目。”
  崔国胜:“你没毛病吧?民用车你整这么复杂?”
  “没办法,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太卷了,不出点么蛾子真的会被淘汰的。”
  一旁的参谋立刻提醒道:“既然是民用车,赶紧叫停测试吧,车子会跑坏的。”
  可是,当崔国胜抬起头。
  这辆车以將近四十码的速度飞过了连续炮弹坑,衝进了泥潭沼泽中。
  半米高的烂泥,也没有让这玩意儿减速。
  眨眼间,路程已经跑完三分之一。
  崔国胜抬手看表,仅仅过去了两分钟。
  要知道,大八轮走这段测试时,用了六分钟。
  此刻的崔国胜有些怀疑人生。
  “你跟我说这是八岁?”
  “就这!”
  “你跟我说是民用车?”
  “好傢伙!”
  “你现在跟我说这是三体车,我都信!”
  静態展示时,崔国胜还不太感冒。
  他总觉得里胡哨不是什么好是。
  现在他彻底服了。
  不带这样的。
  正经八百的非铺装路段,你当赛道跑可还行?
  要知道。
  眼前这段测试路,是按照最高规格修建的。
  真实的战场上,恐怕都没这么多沟沟坎坎。
  陈晨也对风暴坦克的表现很满意:“首长,这车日后宣传时,我们用『军规品质”的字眼,你不会找我麻烦吧?”
  “这给你能的!”崔国胜立刻摆手。“这车不用你宣传,我手里有经费我会下单的。”
  他虽然不像林梟那样,隨时隨地提著油漆桶。
  但看到这辆车的形式表现时,他的脸上已经写著想要两个字了。
  能不能当装申车用先放一边。
  这玩意儿买个几千几万辆,全面替代军用越野车他不香吗?
  陈晨立刻摇头:“这正是民用版本,你们用不了。”
  “屁话,我看就挺好,刷完绿漆就是兵。”
  “实话跟您说吧,军用版本也在研发中,和这个同一架构。”
  陈晨只能坦言。
  “军用版本的动力总成更好一点。”
  “全车都会附带轻装甲。”
  “会配备模块化通用武器平台。”
  “而且会有履带版本推出。”
  “最重要的是,军用版本会搭载遥遥领先的智能系统。”
  “相比之下,民用版本只是玩具。”
  军用版本的风暴坦克完成度有百分之八十。
  陈晨基本可以保证一些性能。
  唯一的卡点在於智能系统,需要等待大模型的落地才能真的官宣。
  一旦大模型落地。
  陈晨確信这辆车会比眼前的民用版提升一万倍不止。
  就算整体材料不用军规级,还是民用的路子。
  一颗无敌的大脑也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陈晨让大家稍安勿躁,等待真正的版本答案落地。
  可崔国胜不可思议的抬起头,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如果这些配置都是真的。
  强大的动力、模块化平台,再加上多功能用途,
  无限契合陈晨之前对於未来陆军载具发展趋势的描述。
  “合著之前你跟我说的那些门门道道,全都是你家產品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