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159.第159章 臣出身寒微,亦知报君恩
  第159章 臣出身寒微,亦知报君恩
  事儿有点大,所以下面人传的有点急。
  涉及一个被废黜的贵人,一个正受宠的贵人,当这两种身份的人凑到一起时,十有八九瞄准的是太子宫。
  别说外人,就算是刘据,他看了情报之后,连那位身份尚且模糊的‘废黜贵人’是谁,心中都有了猜测——
  李姬!
  李姬如今被幽禁在常宁殿,与被废无异,她还和太子宫有过冲突,双方的仇恨基本无法化解。
  她不甘寂寞,派人去和李广利串联一二,不是没有可能。
  刘据是这么想的,警惕、探查的角度,也是朝这个方向去的,他从没有被动挨打的习惯。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过。
  这一次刘据失算了,既猜错了敌意的来源,也做了些无用功,他根本不需要对任何人进行反击,因为……
  ……
  “长门宫遣人来臣府上,欲要构陷皇后,祸乱后宫,臣惶恐难安,舍妹显贵以来,我李家受陛下荣宠之至。”
  “臣虽出身寒微,但知衔环结草,亦知君威浩荡。”
  “思虑再三,不敢不报!”
  未央宫,承明殿内,李广利大礼跪倒,以头杵地,言辞恳切:“臣心怀惶恐,犹豫日久方才上报,请陛下责罚!”
  话音落下。
  空旷的大殿中静悄悄,宦者令站在御案旁,眼观鼻、鼻观口,充当起了隐形人。
  此刻,承明殿内除了一个长跪不起的李长史,一个很有眼力劲的老太监,只剩下龙榻上面无表情的皇帝。
  烛火将大殿照的通明。
  皇帝没说话,深邃的目光落在李广利身上,注视了许久许久。
  期间李广利一直跪着,陛下不开口,他叩首的动作就不会一丝动摇。
  又不知过了多久,低沉、浑厚的嗓音才慢悠悠响起,“她找你,都说了些什么?”
  李广利面朝地板,恭敬道:“多是不敬言语,臣不敢说。”
  “朕让你说!”
  “是。”李广利保持着跪地姿势,语气不带半分波动的叙述道:
  “午时左右,长门宫遣一老嬷嬷来通传,言说可以透露陛下阴私、好恶,乃至房中之术,用于后宫争宠。”
  “臣初闻此言,顿感惊恐骇然,不敢多听、更不敢让其多说,以言语搪塞,踟躇良久后,于午夜入宫禀明陛下。”
  先前李广利说‘犹豫日久方才上报’,其实没多久,也就几个时辰的功夫。
  甚至。
  这几个时辰,他也没有全在犹豫。
  登门的人说明来意后,李广利确实先搪塞了过去,然后,思量了半炷香不到,他便下定决断——
  卖了前皇后!
  以陈阿娇如今的处境,一般人都不愿沾染她,李广利就有点‘二般人’的味道了。
  他既不愿沾染对方,还要拿着对方意图不轨的行为,来个‘知恩图报’,主动找陛下检举……
  从李夫人的角度看。
  李广利对自家妹妹的姿色有信心,无需她人教导,照样能得到陛下的宠爱。
  再从李家的长期发展来看,很显然,将无用的废皇后直接卖了,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之所以下了决断,还要在家里‘犹豫’几个时辰,赶到宫门落锁前来检举,自然是为了真实。
  这份演技能不能瞒过皇帝且不论,实际上,皇帝也不会深究。
  真也好,假也罢。
  当李广利跪在承明殿内,毕恭毕敬地讲出长门宫私下的动作时,皇帝已经满意了。
  “你且去。”
  “是。”李广利应了一声,俯身叩拜后,方才躬身退向殿外,宦者令下了御阶,引着他一同出去。
  李广利见状连忙拱手,示意不敢劳烦您老相送,宦者令却笑眯眯地摇了摇头,坚持同行。
  等他们两人都出了大殿。
  原本应该是皇帝一人独处的殿宇,此刻却从殿侧屏风后,又走出一位,一位绣衣使者!
  “陈皇后身边的老嬷嬷,午时四刻进李府大门,待了不到两刻钟,便从侧门离开。”绣衣汉子沉声道。
  “还有吗?”
  皇帝手里把玩着一块西域诸国进献的玉石,斜靠在榻上,语气不轻不淡,听不出喜怒。
  绣衣汉子思索片刻,又道:“陈皇后的癔症越发严重,时常有大逆不道的言语。”
  听到这句话。
  皇帝古井无波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似追忆、似惋惜,须臾间,那份复杂的情绪,又似从没有出现过。
  “不用管,就让她待在长门宫吧。”
  “是。”
  ……
  金秋九月,微风拂过山岗,吹过田野,关中大地乃至整个天下,都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值此之际,太子刘据又在送别。
  上一次是在长安城西面,这一次是在长安城东面,唯一相同的点,都是在渭河河畔。
  “殿下,保重!”“勿念。”刘据立于官道旁,看着王衡的身影渐行渐远。
  秋收时,城外皇庄收成不错,同等人力下,曲辕犁耕种的田亩更多,对比十分明显。
  这段时间里,王衡一边整理农家典籍,一边守在田间,农人反馈出新耕犁的问题,他便随时调整。
  曲辕犁的结构更加成熟,皇帝当初给出的承诺,也正式落地。
  擢农家子弟、太子宾客王衡,为搜粟都尉,负责推广曲辕犁,以及指导农耕事宜。
  王衡此次东去。
  便是带着任务离京,曲辕犁更适合小块、零散耕田,关中多平原,又在天子脚下,此处无需搜粟都尉费心。
  王衡的目的地,是南方……
  “呼,走吧。”
  刘据翻身上马,一抖缰绳,与一众护卫离开了官道。
  今日王衡离京,按说太子不必来,毕竟王衡不是诸贺,没有肩负刘据交待的特殊任务。
  仅凭君臣关系,刘据这个太子还不至于送出十里地,可刘据还是来了。
  无他,顺道而已。
  渭河从陇西郡一路自西向东流淌,流经京畿地区时,从秦岭上汇集而来了数条支流,其中有一条,叫:灞河。
  在灞河上游,有一座因帝王陵寝形成的聚集区,叫:霸陵邑。
  霸陵,文帝的陵寝。
  与大汉诸多皇帝的陵寝位置不同,比如高皇帝的长陵、孝惠皇帝的安陵、孝景皇帝的阳陵,以及当今天子的茂陵。
  以上现存的帝王陵寝,都在渭河以北,唯有文帝的霸陵是在渭河以南,长安城东南面的灞河流域。
  霸陵邑。
  有一座宫苑,长门宫。
  刘据此次出城的主要目标,正是那处。
  他能直奔长门宫,倒不是刘据调查出了那位‘废黜贵人’的真实身份,之前便说过,他无需做任何举动。
  李广利,把陈皇后卖了两次……
  确切来讲,是‘请罪’两次,他先在皇帝那儿跪了一波,转过头,李夫人又去椒房殿哭了一波。
  说了些诸如“妹妹人微言轻、安分守己,岂敢与姐姐争锋”的真情话。
  后宫里的妃子们,如何如何拉扯暂且放下不谈。
  且说。
  椒房殿知道了此事,太子宫也就知道了此事,随后,刘据不就到了长门宫?
  他没啥特别想法,就是来看看不甘寂寞的陈阿娇,是个何许人也,知己知彼嘛。
  结果……
  “呵,原来是你这孽种,都长这么大了!”
  长门宫,那座光线晦暗的正殿内,刘据抹了把脸颊。
  看了看一见面就朝自己‘开大招’的宫装妇人,又看了看左前方的老嬷嬷,纳闷道:“她一向都这么说话吗?”
  好家伙。
  刘据都被干蒙了。
  大汉朝走到哪、遇到谁,不得讲讲体面、谦逊?
  诸侯王自称‘寡人’,太子自称‘孤’,平民百姓介绍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舍妹’、‘舍弟’。
  哪怕刘据当初跟李蔡闹掰了,当街给了对方一棋盘,事后遇到,对方也会冷着脸来一句:
  “殿下。”
  刘据回一句,“丞相。”
  现在倒好,撞上一个刚见面,就称呼太子为孽种的?
  刘据本以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已经够无礼、够狂了,今天他才发现,好像有人比他还狂……
  “殿下勿怪,我家皇后独自待了十几年,不常与人交流,难免有失礼之处。”老嬷嬷微微躬身,解释道。
  刘据闻言挑了挑眉。
  他有两个槽点想吐,一个是:这特么仅仅是失礼?
  另一个是:这特么还是皇后!?
  不过。
  刘据的话没说出口,端坐上位的陈阿娇便勃然作色,一拍桌案,嘭!“跟他废什么话!”
  她盯着刘据的脸颊,仿佛在那张脸上依稀看到了刘彻与卫子夫的影子,尤其是后者。
  陈阿娇顿时怒从心头起,语气厌恶道:“你今天是替你那下贱母亲来看我的笑话?我告诉你,不可能!”
  嘶。
  刘据张了张嘴,蹙眉间,突然失笑一声,他点点头,喊了一声,“来个人,给我搬个座!”
  候在外面的苏武闻声跨过殿门,扫视一周,径直将右侧一张案几抱起,咚的一声,放置在大殿中央。
  刘据笑了笑,苏舍人深得他意。
  也不管这案几是桌子还是凳子,刘据大马金刀的坐了上去,这个高度,刚刚好。
  此时,高亢刺耳的女声忍无可忍,猛地响起,“刘据,你想在我这儿撒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