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 第83章 节度使部署,大帝们发现问题(4更求订阅)
  第83章 节度使部署,大帝们发现问题(4更求订阅)
  但此时不仅是李隆基自己飘。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古人们也都是对李隆基羡慕不已。
  毕竟天幕上对李隆基一手打造的开元盛世,评价是如此之高。
  即使是在唐朝之后的年代。
  许多对历史不太熟悉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虽然不懂历史,但也看得懂天幕上说的天宝年间粮食极度便宜。
  每个人都有耕地。
  普通的百姓都时不时能够吃肉开个荤。
  虽然相比现代不行,但对古代大部分时期,这就已经是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了。
  于是百姓们,也都是纷纷羡慕的说道:
  “哎,恨不得能够润去大唐,当一个李隆基统治下的百姓啊!”
  而下一个视频也是和李隆基相关的。
  【唐朝天宝年间兵力分布图,看看巅峰大唐的兵力有多少吧?】
  【在唐朝天宝年间主要的节度使包括:】
  【第一镇范阳节度使!大本营在幽州,兵力92000人,拥有战马6500匹。】
  【第二镇陇右节度使!治所设立在鄯州,兵力75000人,拥有一万匹战马。】
  【第三镇河西节度使!治所设立在凉州,兵力73000人,战马数量7900匹。】
  【第四镇朔方节度使!治所设立在灵州,兵力65000人,战马数量13300百匹。】
  【第五镇河东节度使!治所设立在太原,兵力55000人,拥有一万五千匹战马!】
  【第六镇平卢节度使!治所设立在营州,兵力37500人,战马数量5500。】
  【第七镇剑南节度使!治所设立在益州,兵力为30000人,战马2000匹。】
  【第八镇安西节度使!治所设立在龟兹,兵力为24000人,拥有2700匹战马。】
  【第九镇北庭节度使!治所也在北庭,兵力两万人,战马有5000匹。】
  【第十镇岭南五府经略使,治所设立在广州,所辖兵力15500人。】
  ……
  【以上节度使,再加上唐朝中央军12万。】
  【可以看到大唐的常规兵力,就已经超过了六十万!】
  【别说还有大量的,可以征召的潜在兵役人口。】
  【而这支强大的军队,也是确保当时的唐朝是世界头号强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段视频更是很短。
  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
  李隆基看了天幕继续在介绍自己的大唐,更是兴奋且自豪的说道:
  “我大唐国富民强。”
  “军队更是强悍无比!”
  “看吧,朕对大唐军事力量的安排,连天幕都专门出了一期视频来向天下人展示。”
  “既然天幕都认可了朕对节度使的安排,那么手下有人劝朕说,要调整一下节度使的力量?”
  “看来是无需调整了。”
  “毕竟,在朕的安排之下,节度使又能保证大唐安全,又互相制衡不至于失控。”
  “制度很完美!”
  ……
  李隆基觉得自己对节度使们的安排没问题。
  但通过天幕看到了这张图的其他古人们,许多就不这么觉得。
  那些位于唐朝之后的古人们,自然知道安史之乱的毁灭性。
  由节度使们发起的安史之乱。
  不仅是让唐朝由盛转衰。
  甚至让整个华夏,都从开放走向保守,从巅峰开始往下走。
  他们看到天幕上那兵力强盛的节度使,也只能叹一口气。
  而在李隆基之前的古人们。
  虽然他们不知道安史之乱。但在看到天幕上,李隆基大唐兵力强悍的同时,也渐渐的发现了隐患。
  从而有些担忧。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上唐朝的兵力部署,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这些节度使,特别是西北和东北方向的几个节度使,真是兵强马壮。”
  “比如范阳节度使,兵力接近十万人!”
  “相比之下,中央军才十二万人。”
  “这就要求那李隆基,对各个节度使之间的权力制衡要做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否则的话,万一哪个节度使掀起叛乱,几万在边境久经沙场的老兵打过来。”
  “就算不足以撼动大唐,也绝对会祸乱一方。”
  “会让一个国家元气大伤的。”
  一旁的太子扶苏。
  他被安排坐在嬴政的旁边,既是方便学习嬴政的治国理政,同时也是树立好扶苏的权威。
  扶苏看了天幕上,天宝年间的节度使分布图。
  心里自然也有同样的疑惑。
  他对嬴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节度使,按节度使的字面意思来看的话,那后世大唐的节度使可是封疆大吏!”
  “总管一个地方,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军队头子。”
  “这是有问题的吧?”
  “我大秦虽然最精锐的军团,也并没有在中央。”
  “但长城军团的一切补给,都源自于我大秦的中央支持。”
  “和后世的节度使恐怕不是同一个概念。”
  嬴政点了点头,说道:
  “嗯,你说的很对。”
  “后世的唐朝,是中央弱而地方军强。”
  “我大秦的关中军团,实力也不如长城军团强。”
  “但我大秦长城军团的可靠程度。”
  “是相当高的,并且完全处于中央的控制之下。”
  嬴政觉得这是大秦比后世大唐优越的地方。
  不过嬴政也说道:
  “不过虽然看起来,地方节度使兵力过于雄厚。”
  “但实际上应该也问题不大。”
  “毕竟天幕上也说了,那后世的李隆基是一代雄主,千古一帝的有力竞争者。”
  “这样的人都是政治方面的高手,他自然也懂得制衡的道理。”
  “想必这些地方拥有大量兵力的节度使,会频繁的调动。”
  “并且会各自穿插势力形成制衡。”
  “而不会出现某一方节度使不断扩张,兵力超标过于雄厚的情况。”
  “这样的话即使有一方节度使造反,也很快会被扑灭。”
  “考虑到后世大唐的国力雄厚,如果是一场几万人规模的叛乱,想必也不会对大唐造成过多的影响。”
  嬴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后世大唐的节度使制度,有一定隐患。
  但并不致命。
  毕竟嬴政也认为,李隆基这样强力的皇帝,不可能犯下让节度使拥兵自重。
  让同一人兼任几个节度使。
  让异族当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等捉死行为。
  节度使互相制衡,再随时调动。
  一切,应该都尽在李隆基的掌握之中。
  废寝忘食了,家里人给压力很大,兄弟们感谢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