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 第329章 白帝城托孤,暗藏刀斧手?
  第329章 白帝城托孤,暗藏刀斧手?
  不过在春秋时期。
  此时已经老矣的,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
  他看到天幕上的刘备,
  也不禁想起了自己,那颠沛流离的一生。
  重耳对着周围的侍从们说道:“我当初四十多岁被迫逃亡出国。”
  “颠沛流离十几年。”
  “五十五岁被追杀,开始周游……逃亡列国。”
  “最惨的时候连吃的都没有。”
  “想喝一口肉汤时,侍从割下自己的肉给我吃。”
  “想要吃口米,结果被老百姓一口唾沫吐到我的脸上。”
  “投奔卫国,人家连见都不愿意见我一面。”
  “好不容易有人接待,在洗澡的时候,还被那猥琐的曹国国君给欺辱。”
  “要说凄惨和颠沛流离。”
  “当初的我也是不逞多让,甚至比刘备还要惨。”
  “所以现在看到,刘备年过五十,在那里感慨自己一生没取得什么成就。”
  “我并不为刘备感到什么奇怪。”
  “成大事者,有早的。”
  “自然也有晚的。”
  重耳又闭上眼睛,回想了一下当年。
  然后继续说刘备:“我不觉得,刘备的事业会就此结束。”
  “刘备这种有大志气的人。”
  “他即使现在依然一无所成,髀肉复生。”
  “但相信后面,刘备会崛起的。”
  “会成为那个,值得诸葛亮,值得赵云,值得姜维等人一直追随的帝王。”
  “现在。”
  重耳缓缓的说道:
  “就请看刘备后续的表演吧!”
  天幕继续。
  刘备在一座草屋里,对着天幕上的被标注为诸葛亮的人说道:
  【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而民贵呀。】
  当刘备说出这句话。
  说出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的时候。
  天幕外的古人们。
  特别是那些三国时期之前的古人们,是分分的被震动到了。
  商朝。
  帝辛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这……”
  “虽然寡人也认为,现在大商一些不看重人命,滥加活人祭祀的风俗,有些落后,应该改变。”
  “大祭司参政的时代,该结束了。”
  “但是帝王就是帝王!”
  “怎么能说民贵而君轻呢?”
  秦朝。
  嬴政也是被刘备说的话,给震动到了。
  要说民贵君轻?
  要说堂堂的帝王,比普通的老百姓没有更加的重要?
  这一点,嬴政是无论如何也不认同的。
  但是嬴政也注意到了。
  那刘备不像自己,一上来就继承了一个强大的大秦。
  刘备的起点,很显然是很低的。
  且在创业的过程中,也多次遭遇了重大的挫折。
  以至于年过五旬,依然是一事无成。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目前已知,最后他依然割据一方,打下了一片江山。
  虽然不算是多么大的国家。
  但相比他的出身。
  以及他50岁左右,依然寄人篱下的现状。
  可以说。
  最后刘备达成的成就。
  算是发展的非常不错的了。
  鉴于此,虽然嬴政十分的不认可,民贵君轻,以人为本的观点。
  但是嬴政也不得不,进一步重视刘备。
  也注视着天幕。
  天幕。
  下一幕的画面,就不得了了。
  只见发须白的刘备,已经穿上了代表皇帝的衣服。
  要知道在上一幕。
  他还在感慨年近五旬,而一事无成,髀肉复生。
  而这一幕,却已经成为了割据一方的皇帝!
  这种跨越式的发展。
  让无数人再一次感到惊叹。
  而春秋。
  晋文公重耳,也轻轻的抚了抚自己的胡须。
  指着天幕上,穿上了帝王衣服的刘备说道:
  “不错不错。”
  “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成就了一方之霸业。”
  “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而天幕上。
  穿着帝王服装的刘备。
  眼光中却透露着一种哀伤。
  他对着周围的臣子们说道:【朕不为弟报仇。】
  【虽有万里江山,又何足为贵?】
  【传朕口谕!】
  【大小三军分兵八路,水陆并进!】
  【发兵灭吴…】
  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而最后这一段内容,应该是指刘备,为了给自己的兄弟报仇。
  而倾全国之兵,进攻另一个叫做吴国的国家。
  民贵君轻,以民为本,这是许多帝王做不到。
  甚至想都不愿意想的。
  而现在这一幕,为弟报仇。
  又是无数帝王们无法做到的。
  嬴政就有些怀疑的说道。
  “为了自己的弟弟报仇,而倾全国之兵,进攻另一个国家?”
  “呵呵,以朕之见,这应该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应该是当时的刘备势力强盛,而吴国弱小。”
  “刘备为了发兵灭吴,而故意找的,为弟弟报仇的借口。”
  汉初。
  刘邦也不太相信。
  “这个弟弟,他是刘备的亲弟,还是义兄弟?”
  “为了成就霸业,家人都是可以舍弃的。”
  “即使是自己的爹,自己的儿子都无足关系。”
  “而后世的刘备,却当着所有的人面说:相比万里江山,为自己死去的兄弟报仇更加重要?”
  “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应该只是一个发兵的借口。”
  而汉末。
  曹操看到这一幕。
  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嗯,果然确定了在后面那大耳贼和江东小儿是翻了脸的双方大打出手。”
  “为弟报仇?难道是指和刘备情同手足的关张?”
  “但无论这个为弟报仇,到底是为了谁。”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刘备、孙权,他们两股势力争夺的焦点,就在荆州!”
  “荆州,是刘备的根据地。”
  “而想要保证江东的安全,位于长江上游的荆州又不得不拿在手中。”
  “我要是东吴的话,我也必须要拿下荆州。”
  “刘备和孙权他们争夺荆州,很好!”
  “最好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再由我们来下场。”
  ……
  而在东晋。
  刘裕虽然是刘备时代之后的人。
  但是经过,刚才天幕的一番刘备语录。
  才算是更加全面的,认识了刘备。
  并且仔细的思考之后。
  刘裕也是在心中。
  对刘备重新做了评价。
  “刘备……他打仗多么厉害吗?”
  “可能他作为一名军事家,并不算他多么的出色。“
  “但是作为一位大哥,一位领袖,一位帝王。”
  “他的确是非常富有人格魅力。”
  “这一点我之前就知道,但现在更加全面的认识了。”
  “也怪不得,后世的那个三国志游戏,把刘备的魅力给提升到那么高。”
  “也怪不得,天幕会反复的提起刘备,和刘备周边的臣子。”
  “有的时候,后世评价一个人。”
  “并不完全是,看他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打下了多么大的江山。”
  “很显然,后世的百姓们。”
  “他们同样看重一个人的品格。”
  “看重一个人的精神。”
  讲到这里,戎马一生,堪称战神的刘裕。
  也忽然觉得收获颇多。
  自己的精神思考层面,也是得到了升华。
  于是刘裕,是默默的说了一句:
  “感谢天幕对我的教诲。”
  “也感谢刘备,他作为我的榜样。”
  而随着天幕视频的结束,大量的弹幕也飞射而出。
  《我有一个项目,但可惜没有资金可投。》
  《其德昭昭其行烈烈!》
  《我的人生准则,就是那句话:人无信不立!》
  《我最喜欢刘备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在当时的统治阶级里,的确是一股清流。》
  《三国时代唯有刘备没有屠过城,就这一点你不能不佩服对方的仁义。》
  《刘备在一生中遭遇无数次失败,仍坚持初衷百折不挠,最终成为一代明主,认为自己比刘备强的人太高估你自己了。》
  《知行合一的榜样,一直都不气馁,说做就做。》
  《呵呵,刘备也是个虚伪的,逮着机会就背刺,请问他的益州怎么来的?》
  《曹操,刘表,公孙瓒都说刘备这人能处,结果现在人说他虚伪。》
  《刘备就像一面镜子。》
  《白帝城托孤,刘备暗藏刀斧手,只要诸葛亮流露反意……》
  《刀斧手会就将刘禅乱刀砍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