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 第406章 杨广:李世民简直世另我!
  第406章 杨广:李世民简直世另我!
  嬴政在震撼之余。
  心中也舒服了许多。毕竟李世民杀死兄弟逼迫父亲的反叛行为。
  在嬴政看来。
  就足以把李世民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千古一帝李世民?”
  “你拿什么和朕比!”
  别说是嬴政了。
  就算是白手起家,而且心性豁达。
  对这些秩序不算过于看重的刘邦。
  在看到天幕上的李世民,当反贼的画面的时候。
  也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毕竟在现代人看来。
  像李世民这种,本来就是自己打天下,而且造反成功之后,文治武功都达到历史顶级的地帝王。
  他造一个反怎么了?
  他搞一个玄武门之变,又怎么了?
  现代的网友们,评价一个帝王。
  更多的是关注他的文治武功,关注他的文韬武略。
  而根本不会在意,区区的一个玄武门之变!
  就连被骂出了翔的朱祁镇。
  他被骂主要也是因为土木堡,而不是因为夺门之变。
  但这种心态,对于古人们来说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古人们看一个帝王的角度,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看到他的文治方面。
  而且非常注意个人的品德与道德污点。
  特别是在两晋之前,那尚未完全礼崩乐坏。
  大家还讲一个秩序,讲一个规矩,走一个流程的时代。
  更是如此。
  本来在刘邦的心目中。
  李世民是一位非常完美的帝王。
  怕是和自己相比也不逞多让。
  但这一起玄武门之变的视频之后。
  刘邦也顿时觉得,自己比李世民高了一个档次。
  隋朝。
  杨广看到李世民造反的一幕,瞬间是笑嘻了。
  本来,从杨广个人的角度出发。
  他很欣赏李世民的果断。
  也很理解李世民的动机。
  甚至杨广觉得,这李世民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
  杨广在心中默默地说道:
  “李世民啊,你和朕真的很像。”
  “你有一个窃国的开国皇帝父亲。”
  “而朕嘛,咳咳,不太厚道的说,老家伙也是窃国才开国。”
  “朕打下了南朝半壁江山。”
  “你也打下了关东半壁江山。”
  “我有一个废物太子哥哥。”
  “你也有一个废物太子哥哥。”
  “朕打高句丽有些吃瘪,而天幕上的你,也被铁世文杀的狼狈不堪。”
  “当然,我们最大的共同点,还是我们登基上位的手段。”
  在心中很欣赏李世民。
  甚至觉得李世民,可能就是在自己的大隋事业未完成的情况下。
  被自己的灵魂附体的继任者。
  但这种欣赏。
  只是出于个人角度的。
  从国家权位的角度,这李世民就是纯粹的乱臣贼子!
  杨广其实很早就想屠之而后快了。
  只是出现在天幕上的李世民,过于耀眼。
  而又没有直接给出李世民反对大隋的证据。
  所以作为顶级家族成员的李世民,即使是自己这个大隋皇帝,也没什么好办法能无理由杀他。
  反而要捏着鼻子,表示要重用李世民这样的人才。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李世民杀兄弟,逼君父。无父无君无法纪。
  这样一来,假如自己再想提前动手,干掉李世民一家。
  阻力也一定会小很多吧?
  甚至在宋朝。
  同样是造反,欺负孤儿寡母的赵匡胤。
  也呵呵的笑着,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呵呵,李世民,唐太宗!朕承认他的确是一位,达到了非常高度的皇帝。”
  “他的天可汗之名,当之无愧。”
  “但现在你最大的黑历史,玄武门之变被天幕给曝光了。”
  “朕又要看你这个造反的逆贼。”
  “又会在天下,获得一个如何的评价?哈哈。”
  赵匡胤这样说着。
  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位带忠臣。
  可以看到。
  无论是唐朝之前,还是唐朝之后的古人们。
  看到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要么是对他心中贬低,要么是幸灾乐祸。
  但在天幕视频结束的同时。
  大量的弹幕评论也飞射而出,画风则完全不一样了。
  《李二确实心怀不轨,是造反,但他确实又是一代明君,从结果看,李二确实牛逼!》
  《天下我李世民打下来的,你李渊说给谁就给谁?问问我身后兄弟答不答应!》
  《没有李世民,李渊能得天下?》
  《无解局,李世民功劳太大了,李渊不懂权术平衡。》
  《李渊中期已经尝试过了,几次雪藏李二,让李大去干,然而打不过。》
  《没有李世民,李渊最多是个割据势力。》
  《李世民已经很尽力的吹李渊,给李渊脸上贴金了,奈何谁也不信。》
  《朱元璋更是,直接把李渊踢出开国皇帝。》
  《李世民不反,功臣们也会逼他反的,谁也不想被清算。》
  《你有谋反的能力,就算不想谋反都得死!》
  《功臣集团谋反,但是集团老大是李二。》
  《其实太宗发动玄武门,才真正地对国家有利,如果李世民不当皇帝,是历史的遗憾。》
  《可惜玄武门继承法遗祸无穷。》
  《有一说一,玄武门继承法结束后,大唐是一年不如一年。》
  《李世民是其他方面做的太好,只能从玄武门方面黑。》
  《李世民非常幸福了,很多帝王登基时,父亲都去世,无法见证儿子的荣耀。》
  《可惜了,李建成其实很牛,比李世民内政要强。》
  《李建成登基,也不可能容得下李世民这么个“千古一弟”。》
  《唐翻宗李建成是吧?收收味。》
  《李大部下火速倒戈,老百姓对李大的死,没反应。如果李建成很牛?会是这种结果?》
  《李世民年轻时玄武门射出的那一箭,终究是正中老年自己的眉心。》
  ……
  可以看到。
  针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
  古人们的评价,和现代网友们的评价。
  完全是两个方向,两个画风。
  心情十分郁闷的李世民,注意到了这一点,内心终于稍微有那么一点得到安慰。
  但整体而言心情还是比较差的。
  因为李世民毕竟也是古人。
  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偏向于古人。
  心情十分凌乱的李世民。
  整个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迷。
  毕竟年纪也偏大了,
  甚至一时之间,都没有看到新的天幕出现。
  还是周边的人提醒。
  李世民才看到,
  新的一段天幕,竟然还是跟自己相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