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 第583章 锐评曹丕!陈寿如何称赞大汉魅魔
  【如果说对曹操的评价,是暗戳戳的阴阳怪气的话。】
  【那对曹丕的评价,那就是阴阳怪气超级加倍,甚至直球了!】
  【我们先来看史书原文。】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从原文可以看到,陈寿承认曹丕的才华,说他聪明,有才华。】
  【这也符合曹丕身为三曹之一的定位。】
  【但是夸他有天分,夸他文章写的好,知识丰富,才艺兼备。】
  【这夸人的内容,是不是也不太符合皇帝?】
  【毕竟对于皇帝来说,才华之类的都只是额外的附加内容,并不重要。】
  【作为皇帝,真正想要在史书留下的内容,还是他的治国才华,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创立盛世。】
  【更何况曹丕还是一位文帝。】
  【那就更应该大加夸赞他的治国水平才对。】
  【结果陈寿对曹丕的治国能力,是压根不提。】
  【而后半段更是直接了当的说,如果曹丕能够更大度一点,目光再长远一点,赏罚更分明一点,就离古代的那些贤明的君主不远了。】
  【这意思不就是在锐评,曹丕上赏罚不分明,气量小目光短,不够大度吗?】
  【不过联想到,史实上曹丕干的那些事情。】
  【倒也可以确定,陈寿虽然在黑曹丕。】
  【但没有瞎黑。】
  【而是有理有据的黑。】
  【我们得注意,陈寿本身是晋朝的官员。而晋朝直接继承于魏朝。】
  【那按理说陈寿应该对魏朝多加夸赞才对。】
  【结果先是曹操,后是曹丕,都这样明里暗里的阴阴损损,只能说陈寿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网友们看到这里,也都是纷纷惊呼。
  《申商韩白,这对一个君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称赞。》
  《申不害商鞅韩信白起,四个人一个善终的都没有,阴阳怪气!》
  《好家伙四个的特性都完美对标上了,这是真的会内涵。》
  《关键陈寿还真没瞎说!》
  《我去,陈寿阴阳的挺好的,不愧为史学大家。》
  《陈寿这么看不起曹丕吗?》
  《陈寿:作为七步诗的制造者,曹丕已经很利害啦!》
  《曹丕:旷大之度、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偏偏你要加个“若加之”!陈寿!我爱你呀!》
  《曹植:我能证明。》
  《于禁曹洪甄姬点了个赞。》
  《世祖文皇帝除了不是个东西之外,还挺是东西的。》
  天幕继续。
  【看得出来,陈寿对曹魏政权的态度不咋地。】
  【那么蜀汉政权呢?】
  【别看蜀汉政权只是一个西南割据政权,并且曹魏诸帝王的传记为纪,而蜀汉刘氏的传记为传。】
  【但是在写书的过程中,依然在避刘备、刘禅的名讳,完全是按帝王的规格来给他们待遇的。】
  【在刘备去世的时候,所用的字,也用的是中道崩殂的殂字。】
  【而三国志对刘备的评价原文如下。】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可以看到,相比对曹操的那些明显阴阳的评价,对刘备的评价则是直接大方的夸,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
  【即使纵观全历史,夸赞一个皇帝像汉高祖刘邦,也是极高的评价了。】
  【更何况,当时还只是汉朝灭亡不久的晋朝初年。】
  【夸赞刘备像刘邦,更是含金量拉满!】
  【陈寿对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行为也大加夸赞,说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把这一对君臣,当做了君臣关系典范】
  【综合来看,陈寿对刘备可以说是极尽夸赞之能事。】
  【要不是,陈寿毕竟是在继承魏国的晋朝混饭吃,只怕是直接把蜀汉当做正统来写了。】
  ……【除了称赞刘备,诸葛亮等等蜀汉君臣。】
  【陈寿也在史书中表现了,自己对刘备事业未能大获全胜的惋惜之情。】
  【史书里是这样写的。】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这是在说刘备能力不如曹操吗?】
  【非也!】
  【而是说刘备玩弄权术、谋略不如曹操,所以基业地盘比曹操小。】
  【但刘备百折不挠,终究不为人下。】
  【但是刘备先投靠曹操,又从曹操那里逃走,也是用了一个谋害的害字。】
  【直接就说明了,刘备离开曹操不是他为了竞争利益,而是躲避曹操的迫害。】
  【此时再回过头对比一下。】
  【陈寿,用汉高祖刘邦这样的t0帝王来类比刘备。】
  【而用申、商、韩、白这种,毁誉参半的臣子来类比曹操。】
  【对刘备、刘禅惋惜,理解。】
  【对曹操、曹丕直接阴阳、甚至锐评。】
  【这样对比一看,陈寿内心真实的偏向,是不是就非常明显了?】
  ……
  弹幕:《哈哈,把曹操比做韩信,而刘备是高祖。》
  《高祖之风是不是也是在阴阳刘备,跑路抛妻弃子?》
  《论跑路曹刘这哥两谁也不比谁差。》
  《高祖之风怎么是阴阳?在当时高祖之风可是大夸特夸啊!》
  《这可是两汉四百年后的高祖之风。》
  《刘备:文化胜利。》
  《我记得陈寿不是不喜欢诸葛亮吗?》
  《喜不喜欢诸葛亮不知道,但陈寿真的很喜欢刘备。》
  《什么叫大汉魅魔啊?》
  《高祖:“谢谢后人的错爱”。》
  ……
  天幕外。
  汉初。
  刘邦看到这里,也忍不住微笑着赞许的点了点头。
  “哈哈,舒服了!”
  刘邦心里乐开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后世夸赞一个人,说他是有高祖之风。
  这再次证明了自己,作为皇帝是备受认可。
  即使在几百年之后,甚至两千多年之后,高祖之风依然是极高的评价。
  这自然看了让刘邦心里很爽。
  关键是,刘邦对刘备也很欣赏。
  自从天幕出现以来,经过多次的播放三国相关内容。
  刘邦都快成为三国通了。
  而随着天幕的播放,后世三国时期刘备的个人形象,也是渐渐的丰满立体起来。
  本来身为新一代大汉魅魔的刘备,就具有跨时空吸粉的能力。
  在加上刘备终生为了复兴大汉而奔走。
  创立的蜀汉政权,也给了大汉一个体面的退场。
  更是让创立大汉的刘邦,对刘备更加的偏爱。
  现在看到史书上把自己,和刘备相提比论。
  刘邦也是感觉很爽,很满意。
  刘邦忍不住乐道:
  “朕和昭烈皇帝刘备在一排,此乃后世对朕的厚爱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