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 第678章 这就是斯巴达!
  </ins>
  新的一天。
  新的天幕出现。
  画面里出现了一群肌肉猛男。
  他们赤膊上阵,仅穿一套条裤衩,背后繫著披风。
  尽情的彰显著混身的肌肉力量。
  场景的內容,似乎是一群人正在商议事情。
  而在他们的对面,一名趾高气扬的高个子黑人男子,也正在用威胁的语气说著什么。
  通过天幕的注释。
  古人们知道了。
  肌肉男一群人是斯巴达人。
  而黑人男子则是庞大的波斯帝国的使者。
  波斯帝国似乎正在强硬的要求斯巴达人投降。
  在激昂的背景音乐中。
  为首的肌肉男,被標註为列奥尼达国王的人站了出来。
  他先是沉默,隨后爆发。
  瀟洒的掏出佩剑,架在了波斯使者的面前,將其逼到悬崖边上。
  使者连忙表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列奥尼达一声怒喝:【this is sparta!】
  【这就是斯巴达!】
  隨即一脚將波斯使者踢下悬崖!
  ……
  天幕外。
  汉朝。
  刘彻看著斯巴达国王,那一脚乾脆利落地踢飞波斯使者,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隨后嘴角微微上扬,忍不住笑道:
  “好傢伙,这斯巴达国王还真是个暴脾气,够生猛啊!”
  “倒有点咱们大汉儿郎的血性。”
  霍去病也赞著说道:
  “这一脚踢得太解气了!那波斯使者囂张跋扈,好死!”
  卫青则一脸沉稳的说道:
  “陛下,斯巴达国王此举,怕是要彻底激怒波斯了。”
  “而看刚才他们的对话,波斯乃是大国,带甲百万。”
  “斯巴达区区一座城池,怕不是对手。”
  而刘彻只是淡定的说道:
  “或许,波斯要的就是使者被杀的效果呢?”
  “但斯巴达人不是傻子,没有实力的话,他们不会贸然动手。”
  “就让朕看看,这斯巴达人哪儿来的勇气对抗波斯?”
  而天幕此时也开始讲述。
  【刚才片段呢,是经典电影斯巴达300勇士里的名场面。】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依然是影史的著名镜头。】
  【而那几年,一部《斯巴达300勇士》,一部《这不是斯巴达》,一部史诗正片,一部恶搞喜剧电影,也是都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在当年全球掀起了一股斯巴达热潮。】
  【而斯巴达给网友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这群肌肉猛男了。】
  【一个个如同战神附体,光著膀子,拿著长矛盾牌,嗷嗷叫著往前冲的勇士。】
  【斯巴达战士!】
  【斯巴达也成为了精锐重装步兵的代表形象。】
  【直到现在,各种影视游戏里的斯巴达战士角色,依然是层出不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一名合格的斯巴达战士是怎么诞生的。】
  【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婴儿的啼哭不是一首温馨的摇篮曲,而是一曲生死存亡的衝锋號。】
  【当一个斯巴达婴儿呱呱坠地时,他面临的不是接生婆的温柔怀抱。】
  【而是家族长老的出厂质检。】
  【长老会仔仔细细打量著婴儿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小指头。】
  【像验收武器般捏捏婴儿的胳膊腿儿。】
  【若发现面色苍白、哭声微弱,当场就会宣判:退货!】
  【於是这个可怜的小傢伙会被丟到泰格托斯山脚的弃婴谷,和豺狼禿鷲作伴。】
  【毕竟斯巴达人的逻辑是:连呼吸都贏不了其他婴儿,怎么指望他將来打贏波斯人?】
  【那些通过初筛的幸运儿,紧接著就要迎接人生第一场酒精挑战。】
  【斯巴达母亲们会把新生儿按进烈酒里洗澡,美其名曰消毒杀菌。】
  【体质差的孩子,被酒精刺激得全身抽搐。】
  【而真正的斯巴达小战士,则会蹬著小短腿咯咯直笑。】
  【史学家普鲁塔克曾揶揄道:这大概解释了,为何斯巴达战士在战场上总显得醉醺醺的勇猛,毕竟他们从婴儿期就开始练酒量了。】
  【那成功留下来的婴儿,是不是就能过上好日子啦?】
  【想都別想!】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更加疯狂的训练。】
  【在斯巴达,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坚强,要勇敢,不能有一丝软弱。】
  【大冷天还穿个短裤,锻链耐寒能力。】
  【吃的东西也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一些粗糙的食物,能填饱肚子就行。】
  【斯巴达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適应这种艰苦的生活,为的就是以后能在战场上不被困难打倒。】
  【斯巴达父母还热衷於开发硬核育儿套餐。】
  【往婴儿床里放毒蛇、故意饿著孩子、甚至把哭闹的婴儿倒吊在井口。】
  【有位斯巴达母亲的名言流传至今:要么带著盾牌凯旋,要么躺在盾牌上回来。】
  【这话可不是睡前故事,而是哄睡时的战前动员。】
  【到了7岁,这对於斯巴达的孩子们来说,可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七岁生日那天,男孩们会被剥去柔软的亚麻衣,套上粗糲的披风,像小羊羔般被赶进军事训练营。】
  【这里没有哈利波特式的分院仪式,只有教官的皮鞭在空气中炸响。】
  【欢迎来到斯巴达男子军事夏令营!】
  【在这个训练营里,可没有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氛围。孩子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组,相互之间竞爭非常激烈。】
  【他们要学习各种战斗技能,像怎么使用长矛、盾牌,怎么近身搏斗。】
  【斯巴达孩子要在荒野上演现实飢饿游戏:睡在芦苇扎成的天然床垫上,吃著永远餵不饱肚子的黑麦粥。】
  【还要在寒冬腊月光著脚丫子追野兔。】
  【別误会,这不是户外拓展活动,而是训练如何在敌后搞粮草。】
  【斯巴达的孩子们训练的时候,还经常会被鼓励去偷东西。】
  【你没听错,就是偷东西!】
  【但这可不是让他们去学坏,而是有特殊目的的。】
  【教官们故意剋扣口粮,却鼓励孩子们去厨房偷食物。】
  【但前提是不能被抓到。】
  【要是被抓到了,那惩罚可就惨了。】
  【曾经有个机灵鬼连续三天偷到食物,结果第四天被厨子逮个正著。】
  【按照规矩,他得挨三十鞭子。】
  【但这孩子硬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最后教官感动得热泪盈眶:好样的!明天起你就是偷窃课代表!】
  【这其实是在锻链他们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以及埋伏敌人、敌后游击的能力。】
  天幕外。
  春秋。
  孔子看到天幕上的斯巴达孩子,成群结队的偷窃食物。
  忍不住连连摇头。
  “此等训练,实在荒谬!”
  “君子之道,应以仁、义、礼、智、信为本,这斯巴达人竟將偷窃作为训练手段,全然不顾道德伦常。”
  “真正的教育,应是培养人的品德与修养,使其內心充满仁爱与善良。”
  “而这斯巴达的训练,不仅不能教导人向善,反而助长了贪婪与欺诈之风。”
  “长此以往,即便能培养出善战的士兵,却也难以塑造出有道德、有担当的君子。”
  “国家的衰亡,也是必然的事。”
  孔子语气坚定,判断道:“斯巴达人或许能通过这种训练,暂时提升士兵的战斗技能。”
  “但从长远来看,却损害了国家的根本。”
  “如此捨本逐末,实非明智之举。”(本章完)
  </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