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天幕外。
汉末。
张角看到拿破崙加冕的世界名画。
也是有些鬱闷。
之前张角看到法国大革命的波澜壮阔。
虽然杀伐甚多。
但废除国王,百姓做主的革命理想。
很符合张角的胃口。
可如今看到,大革命以废除国王开始,可最后竟然又以皇帝加冕落幕。
这反转实在是让张角难以接受。
“这叫什么?”
张角忍不住低声嘆息道。
“那些法国百姓,拼了命地想要推翻国王,以为能迎来新的生活,结果呢??”
“还是换汤不换药,又有了新的皇帝。”
“本以为旧秩序被打破,就能迎来真正的太平,没想到啊,权力这东西,就像个漩涡,不管怎么挣扎,最后还是被它卷了进去。”
“这拿破崙到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称帝的诱惑。”
“此时的拿破崙,是他背叛了革命吗?”
想到这里,张角的心中五味杂陈。
多少有些失望。
而天幕上。
【在外部,自从大革命爆发以来,欧洲守旧列强对法国的敌视从未减少。】
【新的反法联盟又一次集结起来。】
【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联合俄国沙皇亚歷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试图遏制拿破崙的扩张。】
【拿破崙原计划渡海征服英国。】
【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惨败使法国海军元气大伤。】
【於是拿破崙转而集中陆军力量,迎击俄奥联军。】
【也是在这一年。】
【拿破崙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巔峰对决——奥斯特里茨战役,也被称为“三皇会战”。】
【在战爭打响之后。】
【1805年8月,奥军主力在马克冯莱贝里希率领下进驻巴伐利亚的乌尔姆,试图与俄军会师。】
【拿破崙以惊人的机动能力,率大军急行军20天突入德意志地区。】
【於10月20日完成对乌尔姆的合围。】
【迫使3万奥军投降。】
【法军隨后兵不血刃占领维也纳。】
【但此时战爭形势对拿破崙来说並不乐观。】
【普鲁士的態度曖昧不明,隨时有可能加入反法联盟,从背后给法国致命一击。】
【俄奥残部与沙皇亲率的援军会合后,兵力达8.6万,其中包括俄军最精锐沙皇近卫军。】
【而拿破崙仅剩7.3万疲惫之师。】
【而且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但是,拿破崙並没有被这些困难嚇倒。】
【他上演了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战略机动。】
【20万大军从布伦营地急行500公里,以日行军40公里的速度突然出现在多瑙河前线。】
【利用机动行军,掌握了选择战场的权力。】
【拿破崙將战场选在了,奥斯特里茨村附近的普拉岑高地周围。】
【这场战役的对阵双方,一方是以拿破崙为首的法国军队。】
【另一方则是由沙皇亚歷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率领的俄奥联军。】
【1805年12月2日,奥斯特里茨战场晨雾中。】
【拿破崙故意示弱,让出普拉岑高地。】
【法军阵地南翼依託哥尔德巴赫河与冰湖,北翼隱蔽主力,形成“口袋”阵型。】
【拿破崙又派使者假意求和,並偽造巴黎暴动的报纸,营造法军“山穷水尽”的假象。】
【引诱敌方的指挥官,在击败传奇皇帝拿破崙的诱惑面前失去理智。】
【拿破崙的手段果然生效。】
【老將库图佐夫主张后撤等待普鲁士援军,但被斥为懦弱,而遭架空。】
【沙皇亚歷山大与奥皇弗朗茨二世急於雪耻,主张趁著法军疲惫,主动进攻。】
【隨著战斗打响。】
【法军南翼1万兵力且战且退,诱使俄奥联军的主力离开普拉岑高地,將他们诱至冰湖与沼泽地。】
【就在联军主力离开高地的那一刻。】
【拿破崙果断指挥法军精锐部队,苏尔特第四军突袭高地,经四次拉锯战后占领这一制高点。】
【隨后,法军居高临下,向联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法军炮兵从高地轰击联军侧翼。】
【法国近卫骑兵发起衝锋。】
【將联军切成了两段,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俄军和奥军在法军的凌厉攻势下,瞬间陷入了混乱,纷纷溃败逃窜。】
【当联军士兵试图从冰湖之上逃生时,拿破崙下令炮击冰面。】
【朝著冰湖的炮击,造成俄军精锐近卫军集体坠冰而亡……】
【奥斯特里茨战役,堪称拿破崙军事艺术的完美展现。】
【此役,法军以少胜多,大败俄奥联军,以伤亡9000人代价歼敌3.6万。】
【奥地利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割让了六分之一的领土。】
【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延续844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宣告解体。】
【奥地利的势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沙皇亚歷山大一世狼狈而归。】
【原本计划向法国宣战的普鲁士,也转而向拿破崙祝贺他的伟大胜利。】
【这场战役之后,拿破崙的威名传遍了整个欧洲,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当之无愧的霸主。】
【在整个西欧、中欧,除了岛上的英国之外,再也没有力量能与之抗衡。】
【拿破崙本人,也达到了他人生权力与荣耀的顶峰!】
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为拿破崙的巔峰一战发言。
《奥斯特里茨的太阳!》
《奥斯特里茨战役可以算是拿皇最具代表的杰作了。》
《微操太溜了,简直跟开了上帝视角一样,我玩拿战都没那么流畅。》
《机动性也太强了,先灭奥地利主力,然后急行军灭俄奥联军。》
《谁还记得是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哈哈,我玩欧陆风云都tm不结盟大英!》
《其实联军战略没有问题,法军士气太高了。》
《法国的侧翼少部分兵力,都能硬抗俄奥联军主力进攻。》
《法军看似兵力劣势,实则人均高达,素质极强。》
《达武的南线太钢了!》
《法国老近卫確实都是人型高达。》
《如果是库图佐夫,根本不会打这场仗,拿破崙可能被迫撤军。》
《因为老狐狸库图佐夫知道,双方的实力差距没法打!》
《確实,此战法军的胜利在训练时已经註定,联军的选择,只是改变他们被打败的方式。》
《神罗解散咯!好死!》
《精罗震怒!》
《这有啥震怒的?还有精神罗的就离谱!》
《拿破崙最大问题是永远打不完的仗,拿破崙贏了滑铁卢也没用。》
《是啊,1814拿破崙3万人追著反法同盟二十万大军砍,全程极限救火。》
《但联军表示:我打不贏你拿破崙还打不贏你的手下?》
而在网友们討论的同时。
古人们也是议论纷纷。
秦朝。
秦始皇嬴政看著天幕中拿破崙的崛起之路,心中波澜起伏。
想自己当年,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內,横扫六国,何等威风。
而天幕上的这拿破崙。
从籍籍无名到纵横欧洲大陆,奥斯特里茨一役更是以少胜多,尽显雄才大略。
嬴政也燃起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情。
“这洋人竟有如此气魄!”
“他拿破崙有著非凡的胆识与智慧。”
“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
“若是他生在朕的时代,倒要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霸主!”
而在汉朝。
卫青凝视著天幕,回忆起自己从平阳侯府的骑奴一路成长为大汉名將。
七战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区,心中满是感慨。
“这拿破崙的崛起之路,和我在大汉的经歷有几分相像。”
“都是出身一般,却最终站上了战爭舞台的核心处。”
“他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指挥,確实不错。”
“精准地把握了敌军的弱点。”
“让出高地这一手,更是极为精妙。”
霍去病先是想了想。
假如是自己会怎么做。
但毕竟霍去病没有指挥过炮兵。
所以儘管霍去病心中有了一个战术,但也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於是霍去病忍不住问道:
“看来这拿破崙確实水平很高,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卫青思索片刻,缓缓道:
“在我看来,拿破崙的战术风格多变,机动能力强为根基,然后懂得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策略。”
“灵活多变!神鬼莫测!”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
“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只有真正的战爭天才,才能真正的做到灵活多变这四个字。”
“不过嘛。”卫青笑了笑,“去病你是已经做到了。”
“就连我这个舅舅,也不得不服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