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法师之上! > 第549章 定量魔药学(上)
  第549章 定量魔药学(上)
  原本潦草的“日记式提问”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力透纸背的炭笔字迹。
  像是埃尔文在无数个夜晚的纠结后,终于抓住了那道“真理的微光”:
  “万物之性,皆可析分;魔药之变,循迹可循。”
  短短十四个字,便是埃尔文为这套魔药体系奠定的最根本世界观
  紧接着,他又首次提出了魔素的假说,用魔素这个概念来指代构成魔药材料的基本单位。
  埃尔文认为,火焰草燃烧便是因为“炎魔素”,冰晶冻结就是因为“冰魔素”。
  这是第一次有人将魔药材料具象化为可分析的基本单位。
  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埃尔文进行了他能想到的最“粗糙”却最直接的实验。
  笔记中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他将火焰草粉末与冰晶瓣混合,观察到两者同时失去魔力。
  他在这段记录旁画了两个交叉的箭头,一个标着“炎”,一个标着“冰”。
  箭头交汇处写着“中和”二字。
  又在下方补充了另一种可能:“若炎多冰少,则余温;冰多炎少,则余寒。
  魔素相交,或中和,或湮灭,或结合,皆有迹可寻。”
  这个验证十分粗暴,但却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最后,埃尔文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理论,也是重要的后续研究方向:
  只要找到方法测量每种魔药材料中蕴含的魔素“量”,就能像做菜一样精确调配魔药。
  或许这些结论看上去内容很少,非常粗糙以及漏洞百出:
  没有精确的定义,没有严谨的推导,甚至连实验数据都带着主观臆断。
  但所有人都无法忽视一个事实:这一切,在埃尔文之前,从未有人提出过。
  他完成的不是“从 1到 100”的完善,而是“从 0到 1”的突破。
  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第一支火把,或许火光微弱,却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埃尔文对这套体系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无人知晓,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研究到这一步,埃尔文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又经历了什么。
  他像一个孤独的拓荒者,在无人理解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可遗憾的是,埃尔文的研究,终究停在了关键的地方。
  笔记上他的字迹戛然而止。
  如今回头再看埃尔文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根本性的局限,是极其粗糙且不能运用于实际的内容,只能算是一个猜想。
  首先,埃尔文缺乏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概念。
  他知道魔素有“多少”之分,但无法定义“多少”的具体单位。
  他的笔记里充满了“少许”、“大量”、“强烈反应”等模糊词汇。
  这对于一个严谨的体系来说,是完全不合格的。
  其次,他无法将混合的魔素分离开,因此无法制备“标准试剂”。
  比如埃尔文面对一株同时蕴含【毒】和【生】魔素的蛇牙草时,无法单独测量其中一种的含量。
  最后,他依然认为“魔化”是必要步骤,他的思路是用其他方法代替法师的个人魔化,但屡屡失败。
  埃尔文绘制了宏伟的蓝图,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并证明了道路的存在与可行性,但他本人并没能走出多远。
  就这一部分而言,这卷笔记的总结可以为:是一本充满天才设想、混乱实验数据和失败记录的笔记。
  总之,在埃尔文大概率郁郁不得志的逝去之后,这卷承载着他毕生心血的笔记,也如同它的主人一样,被遗忘在了无人的角落与岁月当中。
  幸亏这个世界的书籍价值极高。
  这卷记录着埃尔文猜想的笔记,虽因内容“超前”而不被理解,却因“羊皮纸材质”与“文字载体”的属性,得以在岁月中幸存。
  就像是一个极为精致的包装盒,你并不知道拿它能做什么用,但就是下意识地保管,而不是丢到垃圾堆中。
  没人知道这卷笔记在埃尔文逝去后,曾流转过多少人之手。
  最终,它辗转落入了一个还算显赫的法师家族手中。
  家族里负责审阅古籍的法师,漫不经心地翻开笔记。
  扫过那些日记式的字样与妄想式的想法,只当是某个籍籍无名的法师学徒,因不甘于天赋平庸而写下的幻想呓语。
  他随手将笔记丢进书库深处,与其他“无用的古籍”一同封存。
  直到里奥出现。
  里奥是这个家族一个不起眼的旁系族人,甚至算不上真正的“族人”。
  他的祖父是家族某位嫡系的家仆,因偶然立下功劳,才被允许冠上家族的姓氏。
  在这个看重血脉与天赋的家族里,里奥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边缘的命运。
  当家族法师测试出他的“法师天赋极其平庸”后,就只教了些基础的魔植辨识与魔药知识,便将他安排到家族的魔药产业中。
  打算等他熟练后,派去管理某家偏远小镇的魔药店,或是看守家族的魔植园。
  里奥的人生,似乎从那一刻起就被画好了终点:
  在家族的安排下,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中层管理者,直到老去、逝去,连名字都不会在家族史中留下一笔。
  可没人知道,这个看似平庸的年轻人,在“研究”与“逻辑”领域,有着被埋没的惊人天赋。
  他能在杂乱的魔药配方中快速找到规律,能通过细微的反应差异判断材料的优劣。
  只是这些天赋,既无人看见,也无用武之地,甚至连里奥自己,都未曾意识到这份潜力。
  直到里奥无意中翻开了埃尔文的笔记。
  埃尔文那句“没有法师天赋,就成不了伟大的魔药师了吗?”触动了他,开始翻看下去。
  认真翻看完整卷笔记,与当年家族法师不同,里奥对笔记中的内容近乎痴迷。
  埃尔文那些看似混乱的猜想、粗糙的实验记录,在他眼中却满是闪光点。
  他能看懂埃尔文想表达的“魔素拆分”,能理解“精准测量”的重要性,更是相信埃尔文提出的这套新体系的未来可能。
  从那天起,里奥成了这卷笔记的第二任主人,也成了埃尔文未竟之路的继承者。
  里奥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这卷笔记的后续研究当中。
  很可惜的是,他所付出的这些,并没能给他的人生轨迹带来任何的变化。
  他依然是籍籍无名的一个法师学徒,在家族的魔药店中担任中层管理近五十年,其间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也没有什么惊人的功绩。
  但对于这卷笔记与这套体系而言,他的功绩却是足以称道的。
  他站在埃尔文的肩膀上,用自己被埋没的天赋,为这套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里奥的第一个突破是,在埃尔文魔素概念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基准物”的概念。
  他用一些性质极其单一、纯净的材料,来定义最初的魔素。
  例如将除了带来灼热的“热魔素”,几乎不含其他干扰药性的炽火椒定义为【热魔素】的基准物,将只蕴含枯萎、衰败力量的亡者之尘,定义为【死魔素】的基准物.
  甚至连最常见的“纯净之水”,都被他定义为【水魔素】的基准物。
  随后,他又设计出了魔素反应与建立魔素强度单位。
  这是最天才的一步。
  里奥发现,【热魔素】和【冰魔素】接触,会产生无魔力的惰性水,并释放出固定的热量。
  而且无论他重复多少次实验,只要两者的量相同,释放的热量就完全一致。
  他将这个过程定义为“标准中和反应”,并意识到这正是测量魔素的“钥匙”。
  然后,里奥将1克炽火椒粉末在标准条件下(特定温度、湿度、光照)完全中和所需【冰魔素】的量,定义为 1克“热素”。
  此后,里奥又研究出了“滴定法”,即通过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冰魔素】标准液,并观察反应的终点(不再发热),来精确测量任何未知样品中所含的【热魔素】总量。
  通过这一步,里奥可以以此种方法系统地分析每一种常见的材料,正式开始系统性地测绘“魔素图谱”。
  以蛇牙草为例。
  先是取样,即取1克标准干燥的蛇牙草粉末。
  继而是测量主魔素:用【愈魔素】标准液去滴定,发现需要消耗大量【愈魔素】才能中和,由此计算出它含有 25克“毒魔素”。
  测量副魔素:用其他标准液测试,发现它还能与【土魔素】标准液发生微弱沉淀反应,计算出含有 2克“生命素”和 1克“土素”。
  于是,蛇牙草的魔素图谱就被精确为:【毒:25】【生:2】【土:1】
  当然,里奥知道,蛇牙草中还含有其他两三种微量魔素。
  可由于当时的基准物体系还不够完善,找不到对应的标准液,只能暂时留白。
  同样,里奥的研究因条件限制,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局限。
  首先是测量不精确,他通过消耗基准物的重量来粗略比较魔素含量,结果误差肯定很大。
  其次,就是图谱不完整。
  里奥只测绘了十几种最常见材料的粗略图谱,且副魔素的测量很不准确。
  最重要的是,里奥虽然又为这套体系添加了关键部件,但没能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简洁、自洽的体系,记录方式也依然是描述性的。
  这导致他的研究更像是一本“实验日志”,而非一套可推广的“理论体系”。
  别人即便拿到笔记,也需要费大量时间梳理,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
  本来里奥都以为自己要带着未完成的研究与遗憾就这么死去。
  结果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他遇到了莱妮。
  说起来也是缘分。
  因为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无法再胜任魔药店的管理工作,里奥顺理成章地从魔药店中“退休”了。
  里奥将自己的所有时间与精力都在了研究上,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娶妻生子。
  “退休”之后,他就选择去到乡下安度晚年。
  而他去的地方,正是莱妮所在的橡果村。
  里奥用自己的积蓄,在莱妮附近买下了一个小农庄。
  为了打理田地,他雇佣莱妮的父亲为其种植作物,从而认识了当时才十二岁的莱妮。
  莱妮聪明勤快,总会主动帮父亲干活,还会在空闲时间帮里奥打扫屋子、整理书籍。
  即使这些活并不属于他们。
  里奥没有子女,渐渐把这个懂事的小姑娘当成了孙女,常常给她讲书中的故事,教她认一些简单的字。
  让里奥惊喜的是,莱妮学得极快,短短半年就认识了上千个字,还能认出一些简单的魔植。
  幸运眷顾了里奥与莱妮。
  当里奥尝试性地教导莱妮法师修行,发现她竟然是具备法师天赋。
  虽然十分一般,但这已经让里奥欣喜若狂。
  况且里奥自己的法师天赋也就一般,自然不会因此看不起一般天赋。
  他开始系统地教导莱妮知识。
  对莱妮来说,这是她从未敢奢望的“幸运”。
  作为农户的女儿,她原本的人生轨迹是“帮家里干活,长大后嫁人生子”,却因里奥的出现,拥有了“读书识字、修习法术”的机会。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常常学到深夜。
  莱妮的学习能力远超里奥的预期。
  更让里奥惊喜的是,他发现自己与莱妮在“逻辑与思维”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讲“魔素拆分”,莱妮能立刻理解“就像把小麦磨成面粉,再做成不同的食物”;
  他讲“滴定法的原理”,莱妮能提出“能不能用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
  这种“一点就通”的默契,让里奥看到了比自己更有潜力的继承者。
  里奥如获至宝,开始将自己的魔药知识也一并传授给了莱妮。
  并在她入门之后,取出了那卷陪伴他半生的笔记,郑重地递给莱妮。
  里奥给她讲了埃尔文的故事,讲了自己的研究,讲了那些未完成的遗憾。
  让他没想到的是,莱妮不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觉得这些都是幻想,反而对笔记中的内容充满了兴趣。
  甚至莱妮还能指出他实验记录中的“逻辑漏洞”:比如“为什么测量【热魔素】时,不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她获得了里奥的认可,两人正式建立了师徒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