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115章 香忌两短一长
  第115章 香忌两短一长
  这孩子不但聊户籍,甚至数字还精确到个位,分毫不差!
  记性要不要这么好?
  而且,户籍数与实际人口数,可以说是平州最关键、最敏感的话题。
  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就能搞清楚平州一切问题的根源。
  这孩子到底什么来头?
  话不多,但为什么总感觉,这场对话是被他主导着的……
  刘歆心中越来越困惑,竟在自己的主场坐立难安起来。
  长安的小屁孩都是怪物吗?
  呵,不说是吧……见刘歆对这个问题闭口不答,李明故意大声说道:
  “可惜平州人口太少了,还不及营州的一半,做生意赚不到钱的。
  “舅舅,我们不如还是打道去营州吧。”
  韦待价立刻接话:
  “确实,反正营州现在也是直属州了,一切规矩和平州是一样的。”
  “不,等等!”刘歆城府并不深,被李明一激,急得脱口而出:
  “其实,也不尽然……”
  哦?
  李明露出和善的微笑:
  “哪个不尽然?平州的户籍人口吗?”
  “呃……”
  刘歆迟钝地思考了一会儿,眼睛咕噜噜直转:
  “这个数字倒是尽然的。全平州的在册户籍,确实只有这么多。”
  刘歆在“在册户籍”四个字上加重音。
  李明故意兴味索然地说:
  “还不及长安一个里坊的人多。”
  “但……”刘歆思索了一会儿,道:
  “小兄弟,还有二位,你们一路走来,不觉得平州人丁还算兴旺的吗?”
  三人默而不语,就这么看着刘歆。
  刘歆压低了声音道:
  “你们所见也是属实。”
  这什么意思?
  李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薛定谔的平州,同时处于人多和人少的叠加态?
  但刘歆显然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打算。
  “总之,平州人丁数量还可以,几位不愁找不到苦力,也不愁赚不到钱。
  “不信的话,大可以去隔壁的营州转转。”
  眼看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李明拍拍屁股从座位上跳了下来。
  仿佛是发令枪,他的舅舅和舅舅的舅舅,也同时站了起来,向刘歆作揖:
  “多有叨扰,望刘使君海涵。”
  刘歆向奇怪的一行人告别,最后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说到规矩,平州确实有一项特殊的规矩。”
  “有何规矩?”韦待价好奇地问。
  “如果你们在收购山货时,有人向你们索要山海捐。”刘歆一字一句,仔细地交代道:
  “看在本官的薄面上,不妨把钱给他们。如果遇到麻烦,也可以说与本官。”
  三人迅速交换了一番眼神,同时答道:
  “好!”
  送走了三人,刘歆重重地叹了口气:
  “难得百姓有条活路,‘那家人’千万别作妖……”
  …………
  “切,还以为是个清官,我还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呢。”
  离开府衙,李明很是兴奋地说着:
  “最后还是忍不住露出了狐狸尾巴。
  “‘山海捐’,是吧?贿赂不直接过自己的手,而是通过巧立名目,来向商贩收取?
  “刘歆使君的套路,很深嘛!”
  狡猾的鱼终于上钩,韦待价也非常兴奋:
  “山海捐,没有听说过这项杂税,收取它显然不是一个刺史的权力,所得金钱也没有入府库国库。
  “私设苛捐杂税,悉数贪墨进自己的钱包,这肯定不是刘歆一个人的事。
  “如果深挖,绝对能将平州的大小官员一网打尽。”
  侯君集若有所思地捋着钢须:
  “刘歆为官虽然平庸无能,但个人品格还行,为官清廉、明哲保身,所以才能在政绩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继续当着这个刺史。
  “没想到竟如此大胆么……”
  你贪污也就罢了,居然还专门巧立名目,设了个“山海捐”出来。
  让大贪官侯君集也叹为观止啊。
  如此胆大包天之徒,怎么会得到“明哲保身”的评价的?
  “设立一项捐税也不是小事,怎么河北道的监察御史没有弹劾他?”
  李明耸耸肩膀:
  “也许是官官相护,平州上下所有人都在打掩护,瞒过了御史台。”
  韦待价振奋地点头:
  “殿下,下一步怎么走?”
  “怎么走?”李明呵呵一笑:
  “就按照刘使君说的来。我们堂而皇之地开摊子做买卖,看谁敢来收这个所谓的‘山海捐’,全部拉名单!”
  只要这项罪名能落实,谁也保不住刘歆和他的走狗!
  李明觉得,平州此行的目的快要达到了。
  只要彻底铲除刘歆,安插信任的能官巧吏,重新造册清点户籍,平州就算彻底收入掌控之中了!
  按计划,回长安过年!
  兴奋之余,李明忽略了一个自己其实明了的问题——
  在封建社会,真正阻碍皇权深入边远地区的,从来都不是贪官污吏。
  …………
  “敬德!尉迟敬德!”
  长孙无忌一个月里第五十三次寻上了鄂国公府,和前五十二次一样心急火燎。
  “哎呀,长孙公,何事如此焦急?末将正在逍遥眠呢。”所谓逍遥眠,是道家修仙的一种集冥想、呼吸与休憩于一体的睡觉姿势。
  尉迟敬德慢悠悠地接待长孙无忌进门,落座,看茶,悠然自得。
  仿佛长孙无忌是火爆武将,而尉迟敬德却是文臣一般。
  在某次宴会上,居功自傲的尉迟将军胖揍李道宗,被腹黑李二拿汉高祖杀功臣的事迹吓唬了一通以后。
  尉迟将军就忽然就成了尉迟道长,天天不是磕药就是修仙,因为不晒太阳,连黑炭头都白了一些。
  “唉你怎么睡得着觉!你这年纪怎么睡得着的!”
  长孙无忌都快抓狂了:
  “‘那位’殿下所裹挟拐带的,可不仅是我家的长孙延,还有你家的尉迟循毓!
  “你怎么睡得着的?!”
  是的,长孙无忌第一时间发现了自己孙子不见了,全家发了疯地寻找。
  在当天就收到了长孙延在李明马车上写的回信。
  大意是:世界很大,再见了阿翁今天我要去远行,请勿挂念,有文武双全的侯君集大伯保护我们。
  长孙无忌顿时满头问号。
  艹,有侯君集在才更不放心啊!
  九成宫事件中,两边几乎结下了死仇啊!!!
  几乎第一时间,长孙无忌通令沿途各州县,务必拦下李明殿下的马车,把熊孩子都押回来!
  然而,信息传递是需要时间的。
  加上李明一路也很鸡贼,低调行路,每遇州县并不通报,怕政敌在半路设伏制造个“交通事故”什么的。
  这就导致长孙无忌的拦截命令根本无法实施。
  就算有收到命令、也发现李明踪迹的州县,在现成的皇子+吏部尚书组合,与远在天边的长孙大司空之间。
  那些老油条们也果断选择了公务员甩锅四阶段:
  第一阶段,他们宣称没收到大司空的急令;
  第二阶段,急令收到了,没有发现李明殿下一行;
  第三阶段,李明殿下路过州县时没有事先通报,县衙找不着人;
  第四阶段,终于确定李明殿下一行的位置,但他们已经离开当地,再采取措施就已经晚了,请大司空降罪。
  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只要陛下不发话,长孙无忌拿这些不粘锅也没办法。
  以至于现在,按理说李明一行应该已经到达平州卢龙县了。
  然而,平州那边愣是没有通报!
  大活人就这么在他鼻子底下变没了!
  “长孙公,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为凡尘之事所束缚了。来一颗?”
  尉迟敬德平心静气地递过来一枚金丹。
  本来,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伙文官是不怎么和的。
  不过现在已经看开了。
  “我乃俗人!我最是放不下凡俗的欲望!”
  长孙无忌都快抓狂了。
  宝贝孙儿落在死敌手里,他没办法像仙人尉迟敬德、或者面瘫房玄龄那样,没心没肺地嘻嘻哈哈。
  “那可是四千里路啊!来回接近万里!他还是个孩子啊!”长孙无忌抓着头皮。
  “无忌,放手吧。”
  尉迟敬德的眼神骤然深邃:
  “孩子嗖的一下就会长大的。像陛下,起兵打仗时也才十余岁。
  “此行归来,长孙延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只怕是惊吓!”长孙无忌没好气地说。
  “哈哈哈……”尉迟敬德被他逗乐了,冷不丁问道:
  “今天小朝会,我不去可以,你也不去?”
  “唉我去!”长孙无忌急匆匆起身:
  “被你气的,本来是顺路拜访,差点忘了!”
  长孙无忌火急火燎地走了。
  目送老同僚走远,尉迟敬德也缓缓起身,在香炉敬奉一束心香。
  “太上老君保佑,尉迟循毓此行平安……”
  啪,无来由的一声脆响。
  没有风,没有外力,两炷香无来由地折断了。
  尉迟敬德怔怔地看着两短一长的熏香,一时无语。
  …………
  “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如果那孩子有三长两短……”
  策马进宫的一路上,长孙无忌咬着牙,狠狠地咒骂着。
  在这件事发生以前,虽然太子殿下三令五申别伤害他的兄弟,但长孙无忌总是不自觉地想:
  毕竟路途遥远,“那位”殿下在去辽东的路上,说不定会遭遇什么事故……
  然而,在好大孙背刺自己以后,他的利益就和李明殿下的安危强绑定了。
  你们踏马的一定要平安啊!
  在两仪殿门前,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平静地上殿。
  奏对,辩论,一切如常。
  直到中书侍郎岑文本、黄门侍郎刘洎,共同丢出一枚不大不小的炸弹。
  “臣等弹劾礼部尚书李道宗,贪赃枉法,逾越礼制。”
  礼部尚书不讲礼,属实有点幽默了。
  而李道宗此时恰好不在,他去定襄城给突厥酋长阿史那思摩讲礼去了。
  九成宫刚过,陛下正念及江夏王的忠勇,现在对江夏王发难,何其不智……长孙无忌在心里说着风凉话。
  这两位侍郎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主使是谁……
  就在长孙无忌事不关己地打着肚皮官司时,恍然发觉,老对手房玄龄正扭头看着他。
  老面瘫素来波澜不惊的瞳孔里,甚至还透着几分不解、不忿和不屑。
  你瞪我干什么?
  长孙无忌一头雾水,慢慢发觉,两仪殿的氛围不大对劲。
  他抬起头,愕然发现。
  陛下也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诶?不是……关我什么事,那两个侍郎不是我的党羽,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长孙无忌有种狼来了的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