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178.第175章 我有一个点子,杀武则天的点子
  第175章 我有一个点子,杀武则天的点子
  “端……端午佳节将至,臣奏……奏请京中加强警备,对对对此类恶性案件严加防范。”
  萧瑀磕磕绊绊地打着方向,硬是在创上房玄龄之前拐了个弯。
  开玩笑,现在的房玄龄无异于一堵叹息之壁,创上去粉骨碎身的只会是萧瑀自己。
  他敢举报房遗爱受贿,房玄龄就敢把他全家都拎进天牢“协助调查”。
  “对,萧尚书说得对。”
  听着老萧说着正确的废话,李世民不耐烦地敲着龙榻扶手。
  踏马的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你现在水这一句是做甚?
  李明的老表叔、中书令杨师道阴阳怪气地补充一句:
  “萧尚书上的是表达意见的‘疏’,而非弹劾他人的‘奏’,请下次注意。”
  “呵……呵呵,口误,口误耳。”
  萧瑀皮笑肉不笑道。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若是想平安退休,不能再和以往那样,逮着房玄龄斗了。
  本就位高权重的老对手身后,好像又多了一座更不得了的靠山啊……
  萧瑀的修为还是太浅……长孙无忌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
  虽然有些波折,对手也暂时得到了一些权力。
  但以陛下目前春秋鼎盛的身体状况,争储是一项长期的竞赛。
  一开头太过耀眼,反倒容易招致各方的打击,最后泯然众人。
  不像我们晋王殿下,稳扎稳打,以自己的节奏,不显山不露水地一步步夺取至高……
  长孙无忌拼命安慰着自己。
  就算房玄龄没有按计划被牵制住,他也决定继续按步骤推进自己的计划——
  为晋王一党取得堤防修筑与漕运疏浚的监督之职。
  因为对方的命门不在房玄龄,而在于薛万彻。
  这个只会打仗的呆子,肯定把工部管理得乌烟瘴气,从而延误救灾要务。
  盯着薛万彻弹劾,还是有机会的!
  他便上奏道:
  “堤防与漕运乃是预防灾害的两大要务,而此要职都归于工部。
  “现如今,工部尚书薛万彻……”
  “幸好辅机提起了薛万彻,朕差点忘了。”李世民打断道:
  “薛万彻与契苾何力护卫皇子有功,不可不赏。
  “授薛万彻武安郡公,升契苾何力左领军将军、检校玄武门屯营事务。”
  升了官儿的薛驸马、以及散了朝便要出使薛延陀的契苾何力,哥俩一齐上前拜谢。
  赏赐完毕,李世民又转向长孙无忌:
  “辅机,你所奏何事?”
  “臣……”长孙无忌看了看恩宠加身的十四党人们,忍着抽搐的嘴角,道:
  “端午佳节将至,臣奏请内侍省修缮灯台、置备灯油,以迎佳节。”
  “对,你们说得都对。”
  李世民也忍着抽搐的嘴角,对婆婆妈妈的大臣们不知是该训斥还是该勉励。
  …………
  接下来的几天,十四奸党在朝堂上兴风作浪,一手遮天。
  以大权臣房玄龄为首,大贪官侯君集、门阀崔仁师、前朝枯骨杨师道,伙同走狗孙伏伽、刘德全等,指鹿为马、混淆朝纲。
  比灵魂一体更深刻的,是利益一体。
  无需奸党党魁李明亲自下令,党徒们便很有默契地自主行动起来,疯狂地恰党魁被暗杀的人血馒头。
  一边拖延案件侦缉查办,一边利用暂时的大权党同伐异、攫取政治利益。
  让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朝廷忠臣苦不堪言。
  奸党独断乾坤,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沉默震耳欲聋。
  然后……
  然后大臣们打不过就加入了。
  只要大家都是奸党,那大家就都不是奸党。
  “工部事务原来这么简单,亏我上任前还紧张得胃疼。”
  尚书省,工部。
  薛万彻正扯着大嗓门,向小表侄李明介绍着最近的工作成果。
  娶了皇帝的妹妹以后,薛万彻对李明也是超级加辈,成了他名正言顺的姑父。
  怎么感觉我的手下都在占我便宜,崔仁师、杨师道、还有你……李明按下吐槽的欲望,随手翻起了账册。
  果然,这哥们儿把工部的土木佬当成军队来管理了。
  工部主簿就像军队管后勤的仓曹那样,把每一笔施工物资的数量多少、堆置何处、附近是否有陆路漕运便于转运等等事项,记录得巨细靡遗。
  误打误撞,这方法还真可行。
  本来李明还担心这位老哥无法胜任工部尚书一职,会加剧南方的灾害,要不要从辽东人才库给他调拨几个帮手。
  现在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打仗是指挥很多人干一件事,打灰也是指挥很多人干一件事。
  “打仗要统一行动、各有分工,打灰也一样。
  “打仗粮饷后勤是第一位的,打灰工钱物料也是第一位的。
  “原来打仗就是打灰,打灰就是打仗啊!”
  薛万彻突然开悟了,好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兴奋地总结着自己当工部尚书的心得,把李明说得一愣一愣的。
  犹记得在二十一世纪,好像也有一位姓邵的胶合板师傅,从打灰跨界到了打仗。
  合计着这两个领域还真是想通的?
  “也是多亏贤侄成全,给了我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薛万彻一边给自己超级加辈,一边得意洋洋地用着好像哪里不对的成语。
  “陛下赏赐我、封我为郡公后,我媳妇儿丹阳公主终于不再嫌我蠢了,愿意和我睡一间屋一张床了!
  “等来年,姑父我就给贤侄你生几个小表弟……”
  “打住打住!”李明结束了对方的危险发言。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小姑丹阳公主在家里做了什么,但好像因此薛万彻对自己的好感度都高得快爆表了。
  告别工部,已是傍晚。
  “我还是多虑了……”李明自嘲地感叹。
  朝堂这边,简直是太没有问题了。
  房玄龄等一众老油条,真不是盖的。
  帮手给力,皇恩到位,小魅魔属性,加上刺客无意中送的人血馒头助攻。
  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之下,李明一党在朝中的势力迅速壮大。
  俨然有了与太子和魏王分庭抗礼之势。
  至于辽东,一如既往地太没有问题了。
  农业、手工业和采矿冶炼业按既定方针蓬勃发展,向高句丽和内地州县输出的铁器屡创新高。
  现在已经不需要报社的洗脑……呃,宣传,高句丽和内地的人口也在主动向辽东流入。
  而且根据最新收到的户籍月报,流入的戏子、乐人等服务业从业人员陡增。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辽东人有钱有闲啦,开始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啦。
  以后咱辽东爷也是爷,也能提笼遛鸟看戏啦。
  而在收到委员长的最高指示后,辽东的各大公营商社立刻调整经营策略,承担起了和平演变高句丽的“社会责任”。
  在刚回平州的尉迟循毓的协助下,他们有的放矢地“大撒币”,有意激化着高句丽中央与地方、地主与工农的矛盾。
  一切都稳中向好。
  除了一个问题。
  “内鬼。”
  这个向九成宫幕后黑手出卖自己信息、导致自己和孙思邈差点先后遭到暗杀的内鬼。
  让李明如芒刺在背。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身边的内鬼,甚至比外部的敌人更可恶。
  而一直与他和杨氏不对付的、尖酸刻薄的王姨娘,有着最高的嫌疑。嫌疑只是嫌疑,不能定罪。
  但李明有的是办法让她定罪。
  他踩着夕阳,回到了立德殿。
  “明儿今天回来这么早?”
  杨氏正在门口淘米,其他女眷也在帮忙摘菜擦桌,大家一起做着家务。
  唯独王姨娘不在。
  “嗯呐,今天没什么事。”李明像往常一样,随随便便地钻进了立德殿。
  王姨娘正坐在窗边,对镜贴黄,对刚回家的小主人爱答不理。
  寡妇欧巴桑,您都一把年纪了……李明忍着一身的鸡皮疙瘩,声音不大不小地对殿外的家人们说了一声:
  “我明天一早要出趟城,去西门外的永安桥上见见孙神医。”
  永安桥说是桥,不过是几根绳子和木板搭的临时通道,就横在景观人工河永安渠上。
  一听见孙神医的名字,王姨娘的手停顿了一下,继续若无其事地化着妆。
  李明余光斜了她一眼,继续以刚才那样不大不小的声音,对门外说道:
  “孙思邈会龟息之术,前几天急病假死以后,又活了过来。
  “不愧是神医啊,我真想见他一面呢~”
  他保持着适中的音量,让自己的话只能被屋里的王姨娘听见。
  过了一会儿,杨氏端着淘好的米进来了,顺口问了一句:
  “明儿你刚才在和我说话?”
  “没什么事,我就出趟城。”李明这回含糊其辞地说着,余光瞥向斜后方。
  王姨娘还在描眉,手微微颤抖。
  …………
  次日一大早,城门刚开。
  永安桥附近几乎看不见人影。
  说是“几乎”是因为附近其实还徘徊着两个人。
  衣着普通,戴着锥帽,看不清面容。
  那两人等啊等,一直等到日上三竿,出入城的行人多了起来,仍然没有等到他们要找的那个人。
  终于,在傍晚时分、快关城门的时候,他们实在等不住了,踩着点匆匆进了城。
  在他们身后,几个放牛娃正眼光灼灼地观察着他们。
  …………
  “盯梢途中被那两名可疑分子发现,被他们逃脱了么?”
  长安报社——现在是全唐肃反委员会总部,李明坐在密闭的书房里,面色严肃。
  来俊臣红着脸,有些颜面扫地:
  “孩子们腿短,跑不过他们……”
  “罢了罢了,顺藤也不一定摸到瓜,万一是一头老虎,反而会给我们带来灾祸。”
  李明大度地摆了摆手。
  对方警惕性强,身法也了得,正好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得到了“李明将与孙思邈会面”的消息、前来围堵的刺客。
  当然,这条消息是李明故意放出来的。
  虽然不能通过刺客抓住真正的幕后黑手。
  但这只是次要目标。
  李明真正要钓的大雨,已经咬钩了。
  王姨娘。
  这条假消息,李明特意只透露给了王姨娘。
  而杀手真的来了。
  证据确凿,内鬼就是王姨娘。
  “呼……”李明松了口气。
  很好,自己人并没有背叛他。
  小魅魔的魅力还是有保证的。
  “接下来,该如何处置那个内鬼?”
  对李明的疑问,狄仁杰率先发言。
  “先养着她,以她为线索,抓住九成宫的真凶。”
  来俊臣对这天真的意见嗤之以鼻:
  “在今天扑了个空还反被人盯梢以后,真凶必定会发现,内鬼已经暴露了,一定会切断双方的联系。
  “养着也是白养,还平添一个不稳定因素,不如杀了。”
  两人争执不下。
  “杀,是肯定要杀的。”李明幽幽道,打断了两人的争吵。
  在这一点上,他是支持来俊臣的判断的。
  幕后黑手如果真蠢到还傻乎乎地联络王氏,也不至于让他和李世民都这么抓破头皮。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傻白甜小明了。
  他是钮祜禄明。
  在经历了辽东的铁与血后,杀一内鬼如杀土鸡瓦狗耳。
  方针既定,狄仁杰便不吵了。
  但暗杀术他确实也不会,便偃旗息鼓,彻底交给了来俊臣。
  来俊臣一一罗列:
  “在后宫杀一人,不简单啊。
  “下毒如何,或者放条毒蛇?
  “用细绳勒也行,方便携带,神不知鬼不觉。”
  对这些提议,李明都摇头。
  他闭目想了一会儿,突然嘴角勾勒,向两位心腹招招手:
  “我有一个主意,你们觉得如何,可以在下个月的端午节前准备完成吗?”
  狄仁杰和来君臣凑了上去,听李明这般如此如此这般一番。
  小狄的脸色白了下去。
  甚至连来俊臣,也忍不住咽了口水。
  “不能让王氏死得无声无息。
  “必须在端午佳节当天,让她当着大家的面,被公开处刑。
  “所以,我觉得还是我的这个方法好。”
  李明轻描淡写地总结着。
  “局外人以为这只是一起意外,同时又是向幕后黑手的一次示威。
  “告诉他,如果他再继续惹我。
  “那么不论他是谁,不论他躲在何处。
  “我都有能力把他揪出来,杀了他。”
  相当于确保相互毁灭的核威慑,让双方都不敢乱动。
  狄仁杰和来君臣不由得心里发毛,下意识地互视一眼。
  老大的要求真的有点变态啊,当众暗杀……
  但这主意,还真有可行性!
  “对了,既然都决定在后宫动手了,那就索性再添一个人呗。”
  李明轻轻点了点桌子,仿佛在说晚上吃饭多添一双筷子似的。
  “再添个妃子,一个不得宠的小才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