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016章 大唐的家底(上)
  第1016章 大唐的家底(上)
  长孙无垢神色舒展,心情畅快,仿佛有种拔开云雾见青天,翻身农奴做主人的痛快感。
  往日被李世民冷落,多年郁积的不顺,也一朝散开了。
  李言看在眼里,自然清楚,现在的局面,颇有些天可汗跌倒,妻儿吃饱的感觉。
  李世民状态好的时候,高居九重,大权在握,所有事情都由他说了算,所有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无人敢违拗他的心意,整个太极宫的主人,只有一个,就是李世民。
  这样的位置做久了,自然是目空一切。
  在九五之尊的权威下,李承乾只不过是个储君,诸皇子之一;长孙无垢虽是皇后,却也是皇上的诸位妃嫔之一,地位也只过不比其她妃嫔稍稍强了一点儿。
  哪怕是皇上态度稍有偏移,这点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而李世民昏睡过去后,李言成了这天下之主,君临天下,掌握生杀大权;
  长孙无垢也从后宫走向台前,成为真正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实际掌控的权力和间接的影响力,绝不是一个连后宫诸妃也不能完全管辖皇后能比的。
  这样的地位是唯一的,是不能被替代的。
  李世民的倒下,最直接的受益者,竟然不是世家大族,反而是皇帝的正妻和嫡子。
  只片刻之间,权力交接带来的地位变化,进而影响到当事人的心态。
  长孙无垢的腰板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挺的笔直。看着自己当年生下来的儿子,现在正穿着明黄色的五爪龙袍,一脸恭敬的陪在自己身边,心里的想法也产生出了某种不可言说的转变。
  这种变化,超出了李言的预计。
  在李言离去之前,长孙无垢竟然拉着李言,神情复杂的小声说道:“乾儿,母后觉得,为了你父皇的身体健康,应该让他多休养一段时间。这样等他以后恢复,身体才会更好,你觉得呢?”
  ‘呃’
  李言双眼蓦然圆睁,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冷颤,随后默默而坚定的点了点头,附合了长孙无垢。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自己现在也是皇上了,也要吸取教训,就连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妻子和儿子,也不能完全相信。在这样的权利面前,只有自己才不会背叛自己。
  李言再次对皇帝孤家寡人一说,刻骨铭心的有了切身体会。
  待处理完大明宫的事情后,李言在恒连的护卫下,回到了太极宫,此时天色已晚,宫门已落禁。
  别的地方尚且还有些因为交接,而显得杂乱,可承庆宫是李言居所,自然早就严防死守,禁卫重重。
  来到承庆殿,吩咐恒连和王玄策在外面守着,任何人不准打扰。当李言一个人坐在李世民曾经处理奏章的御书房内,翻阅着奏折,终于打心里舒了一口气,开始规划起自己的未来。
  李世民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不用再操心了。
  从今天长孙无垢的态度来看,她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处在和自己同样的步调。就是对于李世民这个在今天应该薨逝的存在,暂时保持一种活死人的状态。
  即不让他彻底晏驾,也不会让他重新清醒过来。
  若是他清醒过来,必然会重掌大权,于自己母子不利;可若李世民真的死去,那就是山陵崩。失去了李世民的镇摄,李言一个新君,能否真正掌握局面,也未可知?
  保持这样的状态,不亚于手中拥有了一张核武器式的底牌,即能掌权,又能在情况万一失控的时候,祭出来挽回局面。
  李言做事,一向十分谨慎,无时无刻不为自己多备几张底牌。
  不管是曾经的杨岌,还是权万纪,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的时候,没有所备。
  真正能不断进取,最后高居上位的大人物,手中到底有多少底牌,除了他自己,没有人会知道。
  就算李言有系统做为靠山,可真正要对付这些传承几百年,抗过几次改朝换代和天下大乱,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的世族群体,李言心里也是没有多大把握的。
  留着李世民,万一局面弄的不可收拾,也可以把他换醒,给自己收拾烂摊子。
  虽然长孙无垢没有自己这样的心计和对未来的规划。
  做为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再贤明,再大度,再与世无争,对于权力,肯定十分精通的。不然也没有资格去辅佐李世民,被后世史书称为一代贤后。
  不过是在李世民震古烁今的光芒下,显得黯淡了不少。今日只在李世民的寝宫片刻时间,听自己说了李世民现在的情况,立马就意识到了这样的情况对自己母子是非常有利的,还留下了无限的可能,这才主动暗示李言,可以继续保持。
  李世民以后只需在长孙无垢所在的深宫沉睡,对外慢慢淡化,这样虽活犹死,而谁也不会怀疑李世民被裹挟软禁。
  若是真有人对他不利,此时直接让他咽气即可,而不用费事的吊养着。
  有了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在所有官员和亲人眼里,李世民应该顺理成章的驾鹤西游了。
  毕竟,权利交接已经顺利完成,连亲人告别仪式都已经举办过了,对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重臣,也做完托孤了,谁还会再怀疑。
  现在昏迷的状态虽然被暂时拖延下来,能坚持几天,谁也不知道?
  如今李世民还有一口气,可在不少人眼里,他已经荣升为先帝了,只要哪天从大明宫传出来彻底咽气的消息,朝庭举办一个仪式,然后送入陵寝就完事了。
  从今天开始,在朝庭的权力架构中,已经没有了他的存在。
  对于李世民,李言也没有什么愧疚的,他把江山传给了自己。可自己却救了他一命,原本在历史上,李世民只活了五十一岁,现在少掌两年权力。
  经过这两年的安心调养,或许可以多活几十年,活到七八十岁也说不定。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纯赚不亏的买卖。
  自己的封禁管不了多久,最多十天八天。不过,自己隔个三五天,去向太后请安的时候,替他调养一下身子,同时加强一下封禁,如此就能掌控他的状态。
  寻找孙思邈的事情,长孙无垢也交给了自己。
  这就意味着,自己只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让孙思邈出现在长安,就能重新唤醒李世民这张王牌。
  对付世家大族,李言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历史上少有的几次变法,也无不是依靠强力手段,弄得血流成河。以前自己以为李世民的力量足够,可以采用秦孝公和商鞅的办法,使用和平方工,靠君权来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
  现在看来,唐代的情况更加严重,不下猛药根本解决不了;
  用颉利这个老贼的话来说,就是不死上一条河的鲜血,根本就解决不了。
  李言深以为然,觉得这老贼还是说了句有用的。
  做为大唐的当家人,经过这半个月深入的了解,盘了盘家底儿。李言这才知道,大唐现有约380万户,约2200多万人,耕地面积280万顷,每年产粮近3000万石。
  看到这个结果,李言不禁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这个数据看似很多,可要知道前隋炀帝大业五年时,有890多万户,4600多万人口,耕地面积达近600万倾,每年产粮达7000多万石,相差了一倍还多。
  而在后世唐玄宗鼎盛时期,大唐的可耕地面积达850倾,人口最巅峰时达900多万户,5300多万人,每年产粮近8000万石,超过了隋开皇之治。
  如今的大唐,人口、耕地、产粮,无论比之前隋还是后世开元时期,都差了一倍以上。
  看到这个数据,李言心里沉掂掂的,脸色极为阴郁。
  这些年,在自己的便相帮助下,大唐东征西讨,虽然少了草原一部,却实实在在增加了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还有西域之地,其统治面积已达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以上。
  何况,漠北草原没有耕地,如何能跟辽东以及中南半岛相提半论,尤其是东南半岛,可是自己为大唐挑选的大唐粮仓啊?
  在他的意料中,仅中南半岛就要为大唐每年供献出二千万石粮草,大唐现在每年的粮食应收五千万石以上。
  可现在却只有不到三千万石,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南半岛的粮食并没有被收入国库,被以种种理由,落到了其他人的手中。除此之外,经过贞观近二十年的治理,其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也远远不及前隋和后世。
  中原天下已承平多年,人口早就应该恢复了。
  这只能说明,一半以上的土地和人口,被世家大族和各地的豪绅给侵吞了。
  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实力的增长,大部分都落到了世族手中,朝庭的增长却不明显。李言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很多土地和人口户数的增加,也是大唐开疆扩土后的增加。
  也就是说,原来的中原故地,这些年在数据上,并没有增长。
  经过了一个乱世,百姓回到家乡,开扩土地,繁衍生长,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会逞现一个暴爆炸式的扩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