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105.第105章 惊喜的西北基地!
  第105章 惊喜的西北基地!
  李暮这边,回到家后,连李奶奶叫他都没来得及顾,先回到房间,将怀里的字和照片放好,才松了一口气。
  李奶奶手里抓着一把白菜,根儿才削去半个,就连忙进来问道:“小暮,怎么了这么着急?”
  “没事,奶奶您过来看看。”李暮看着担心的李奶奶,笑着对他招了招手。
  这件事情,值得让他们家所有人都高兴高兴。
  “怎么了这是?”李奶奶泛着嘀咕,走上前,先看了字一眼。
  不过他不认识字,所以目光很快就放到了照片上。
  只见照片上的李暮和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人站在一人。
  大孙子的相貌自然是板正的,李奶奶先是看了看李暮,才将目光放到另一个人身上。
  只是一眼,她的目光忽然就死死地锁住。
  “这是,这是……!”李奶奶激动得嘴唇都在颤抖。
  这个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照片,所以她一眼就认了出来。
  可是,怎么会和她的大孙子站在一起。
  “我立了点小功劳,有幸得到接见,不仅合了影。”李暮解释道。
  “还有字?”李奶奶惊喜得差点晕过去。
  他知道自家大孙子有本事,但不知道这么有本事。
  “对,写得是:早晨九点的太阳。”知道李奶奶不识字,李暮直接念了出来。
  “我的天爷呦!”李奶奶看着手中的照片和桌上的字,浑浊的眼睛都不由明亮了好几分。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道“啪”的东西落地声。
  李暮闻声看去,发现是钟大爷站在门口。
  “我,我不是故意偷听的。”钟大爷连忙解释了一句,可目光却死死地盯着桌上的字还有李奶奶手里的照片。
  他颤抖着问道:“小李,你真的见到了?”
  “钟大爷,您进来看看不就知道了。”李暮笑道。
  钟大爷颤颤巍巍地走进来,先是在字上看了好几眼。
  他不认识几个字,也看不出是不是。
  于是他又想去拿照片。
  可李奶奶哪里肯松手,于是他只能凑上去看。
  只看了一眼,他就忍不住惊叫出声:“真是!”
  这一惊呼中气十足,在半个院子里回荡。
  很快就有人循声而来,在门口问道:“在哪里?”
  “是不是糊涂了,怎么可能来咱们院子?”
  “我没听错,就是有人喊。”
  ……
  屋外的声音渐渐逼近。
  李暮还没来得及开口,钟大爷就激动道:“在这里,在这里!”
  外面的七八个人听到声音,顿时从门口一拥而入。
  对门的孙大妈进来扫了一眼,讥笑道:“钟大爷,你怕不是老眼了,这哪里有?”
  “就是,害我们白高兴一场。”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人也失望道。
  这个时候,几近狂热的程度。
  不过想想也是,是有那么容易见的吗?
  “是不在这里,但照片里有!”钟大爷激动地指着李奶奶手里的照片。
  李暮见状也只能无奈地笑笑。
  好在他本来就没有隐瞒的打算。
  反正只是合影而已,运输大队长也不至于看到这一张照片,就来找他的麻烦吧!?
  “谁家没有照片,你们不是存心耍我们吧?”孙大妈冷笑着望向李暮和李奶奶,继续道:“难不成是伱们撒谎?”
  她这话不可谓不毒,这个年代,那可不止会被人找去谈话那么简单。
  众人闻言,也不禁起了疑心,道:
  “是啊,钟大爷,话可不能乱说。”
  “要是被别人听去,怕是小李也要倒霉呢。”
  ……
  到底是街坊邻居,而且平日里还承李暮的恩惠,他们说话倒没有想孙大妈那么尖酸刻薄。
  钟大爷正想解释,李奶奶已经红光满面地开口了:
  “和我家小暮的都在上面,哪能是假的!”
  说着,她把手中的照片翻了个面,给众人观看。
  照片上,两个人的身影并肩站在一起。
  一个是他们熟悉的李暮。
  “真,真是!”看到照片后,七八个人顿时傻在原地。
  刚刚叫嚣着等着看笑话的孙大妈,嘴巴更是大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小李,你跟我们说说,行不?”钟大爷这时候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用灼热的眼神看着李暮道。
  他这一辈子,就一个愿望。
  即便是见不到,能听一听别人的描述,也是好的。
  听到钟大爷的话,围在周围的众人,也露出渴望之色。
  谁不想知道呢。
  “好,那我就说说。”李暮看着李奶奶眼中都流露出好奇之色,便仔细地将见到的描述出来。
  ……
  次日。
  李暮打着哈欠回到学校。
  昨晚几乎整个大院的人,都知道了他的事,缠着他问到深夜。
  他说了一遍又一遍,可众人的热情依旧没有消减的意思。
  最后还是李奶奶发话,才让意犹未尽的街坊们离开。
  ……
  来到教室,李暮拍了拍脸颊,然后走了进去。
  班上的同学们少见的没有在学习,而是兴致勃勃地议论实用型芯片研制成功的事情。
  作为夏国半导体领域远超m帝,将世界放在脚下摩擦的巨大成果,让所有人都津津乐道。
  李暮看向王娅,她坐在窗边,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他走到座位,正准备坐下,张凯就兴冲冲地跑过来,小声问道:“李暮,你知道实用型芯片研制成功的事情吗?”
  实用型芯片研制的领头人物是王绶觉和黄新华,张凯自然能联想到李暮或许也参与其中。
  “当然知道。”李暮点了点头,又笑着道:“不过我觉得与其讨论,不如学习。”
  “我……”张凯张了张嘴巴,忽然从兴奋中回过神来。
  李暮看着神色数次变幻的他,道:“高兴是值得高兴的,但是高兴过后,我们应该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
  “实用型芯片的成功,不代表我们就已经超越了m帝。”
  “还有很多领域,等着我们投身其中,为之奉献。”
  李暮的声音不大,然而却让周围同学的的议论声逐渐弱了下来。
  “你说得对,我这就去学习!”张凯顿时恍然大悟。
  原本兴致勃勃讨论着芯片的学生们,脸上的兴奋也逐渐转变为一抹坚毅之色,埋首书中,不再言语。
  ……
  上课对于李暮来说,已经变为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情。
  倒不是说他水平变得有多高,而是他把机械工程要学的教材差不多都背了下来。
  完全掌控不敢说,至少老师问到问题的时候,他能迅速找到对应的答案。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每科的老师,似乎都不太爱点他的名字。
  哪怕他眼里写满了点我点我的欲望,他们都视而不见。
  各科老师:“怪我喽?院长说的,非必要不要打扰李暮的学习状态,他们哪里敢违背。”
  ……
  伴随着“叮铃铃”的铃声,上午的课程结束。
  李暮站起身,快步走出教室。
  不快不行,他又饿了。
  刚出教室门,李暮看到走廊里王教授正在等自己。
  看到他出来,王教授走上前,道:“跟我来。”
  “王教授,有什么事吗?”李暮心中一跳,暗道不会是王绶觉他们来找自己讨论上次说得集成电路计算机吧。
  这牛皮是吹出去了,但这东西哪有那么简单。
  别的不说,就是一堆芯片,微型冷却仪、纳米质谱仪、芯片原子钟……哪一个都不是好学的。
  “呵呵,是好事,放心吧。”王教授笑了笑,随后不再说话,带着李暮来到院长办公室。
  ……
  院长办公室内。
  一进来,李暮就看到钱树言和王绶觉黄新华两人坐在里面,热络地谈着话。
  发现王教授带着他过来,三人顿时站起身。
  钱树言当先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来给我们瞧瞧?”
  “是啊,那可是个好东西,千金难求啊!”黄新华同样道。
  昨天李暮走的时候,手里抱着的字自然引起了王绶觉的注意,他也大大方方地给他看了。
  显然,两人是从王绶觉哪里知道了他的消息。
  李暮道:“当然没问题,不过我放在家里了,等下回我带过来。”
  “哈哈,不用麻烦,等有机会我们直接去你家一趟就是。”钱树摆了摆手,自然不能因为这种小事麻烦李暮跑。
  他说完后,站起来又正了正神色,道:“好了,不开玩笑了,这次叫你来是文教部和国科院那边对你的奖励下来了。”
  “我先代表文教部,给予你奖励,一张荣誉证书,加50块奖金,50尺布票、10斤肉票和40斤粮票。”
  钱树言的话刚刚说完,王绶觉也站了起来,郑重道:“国科院经过研究后决定,给予你奖金50块,加50尺布票、10斤肉票,40斤粮票。”
  这个奖励倒是不出乎李暮的预料,文教部和国科院级别相当,都要奖励的话,肯定要一模一样。
  总计100块、100尺布票、20斤肉票和80斤粮票,听起来不多,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为丰厚的奖励。
  现在提倡平均主义,就是钱老那样的科学家,未来奖励的钱,也需要平均,最后到手的也不超过百元。
  李暮能一直拿到高奖励,除了贡献突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他的学生身份。
  有这层身份在,才能走特殊通道,加上上面的领导点头,才能拿到。
  “谢谢国家和组织对我的肯定。”李暮看着奖励,同样面色微凝。
  对他而言,这不仅是奖励,更是对他的鞭策。
  “哈哈,先别急,我还没说完呢。”王绶觉笑了笑,继续道:“元领导特批,再次给你增加一份专家津贴,每个月18.5块钱。”
  “怎么样李大专家,要不要申请提前毕业,立刻来半岛所?”王绶觉笑眯眯的打趣。
  听到这里,李暮露出惊讶之色。
  这种津贴肯定算不上编制,但却是一种对他能力的肯定。
  只要他领着这份津贴,以后在外面自称专家,就没人敢质疑。
  这份专家津贴,和此前那份特殊津贴,虽然都是18.5/月,但位格、地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这是不是太多了,国家已经奖励了我很多东西了,而且我的能力也还不够。”李暮迟疑道。
  每月18块5固然难得,可这也就意味着他的身份正式从学生向专家转变。
  哪怕这个专家只是个名头,也会让他身上的压力倍增。
  学生可以混,专家是真不好混,除非他想做后世的那种“砖家”。
  王绶觉闻言笑道:“你的能力够不够,我们还不清楚嘛。”
  “再说这份津贴,是元领导听说你大胃王的名头后,亲自特批的。”
  “你要是不想要,自己去找元领导说。”
  听到自己吃得多的消息被元领导知道了,李暮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了。
  想了想,道:“好吧,那我一定更加努力,绝不辜负国家和组织,还有元领导对我的期望。”
  不要也不行,总不能真为这点小事,去叨扰日理万机的元领导吧。
  ……
  西北,某基地。
  芯片研制成功的报纸,在经过许久之后,传到了基地负责人的手中。
  看着上面的消息,负责人不禁倏忽动容,走出办公室,来到一处响着“噼里啪啦”算盘声的房间前。
  他敲了敲门,屋内沉浸在计算中的一众科学家们发现他的到来,停下手中的算盘。
  负责人这才欣然道:“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咱们国家研制出芯片了,技术水平世界第一!”
  听到这个消息,屋内原本焦躁的气氛在瞬间缓和了不少,许多人脸上都不由露出浅笑。
  负责人将手里的报纸放下,道:“好了,大家高兴高兴,就继续计算吧。”
  “报纸在这里,你们谁想看,后面来拿就好。”
  他的话音刚落,清脆的拨动算盘声,再次在屋内如急雨般响起。
  面对这副惊喜,负责人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其中。
  因为他们研制的,是让新夏国能够真正强大起来,无惧任何威胁的武器——大蘑菇。
  在这项艰巨的任务面前,任何的其他的科学成就,此时都显得无足轻重。
  心中叹了口气,他转过身,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叫住了他:
  “老邓,我有一个想法,如果能把芯片应用到计算上,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在算力不足的困境……”
  103章早上被屏蔽了,中午已经放出来了。
  原因……懂的都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