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109.第109章 不是改良蚊香吗?怎么成农药了?
  第109章 不是改良蚊香吗?怎么成农药了?
  “哎哎,少瞧不起人。”徐青一看李暮的目光,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米巧可是农学世家,父母都是农学院的教授。”
  “她的成绩,在农学院也是名列前茅,改良一个蚊香绰绰有余了。”
  李暮心思被看破,略显尴尬:“谁说我看不起人了。”
  “我只是觉得人有点少,恐怕未必应付得了研究。”
  他话刚刚说完,个子娇小的米巧忽然合上手中的书,道:“放心吧,只是改良蚊香的话,我们几个足够了。”
  “是啊李暮,先试试嘛,不行咱们再去请教教授。”张凯终于找着了插话的几乎,也跟着道。
  别看他们几个人少,但可以摇人啊。
  自己解决不了,去问教授,也不丢脸是吧。
  “也行,那实验室要定在哪儿,总不能用教室吧?”李暮又问道。
  要做拟除虫菊酯,没有实验室肯定不行。
  徐青四人的目光,忽然不约而同地落到了他的身上。
  “都看我做什么?”李暮有些莫名其妙。
  张凯咳嗽了两下,嘿嘿笑道:“这不是你在院长那边受重视嘛,只要你开口,他们肯定给我们批实验室。”
  “说不定就连实验材料,都能给我们备齐。”
  李暮闻言不禁无语,这回张凯准备得倒是充分,把实验室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
  他想了想:“行吧,院长那里我去说。”
  “不过,你们得和我一起去。”
  ……
  带着徐青四人去了钱树言的办公室一趟。
  钱树言虽然疑惑李暮为什么会对改良蚊香感兴趣,不过李暮既然开口,又是对农业生产有好处的研究,他当然支持,当即批复了化学实验室的使用权。
  实验材料,他也答应会帮忙准备,不过需要时间。
  几人领了钥匙后,先去往实验楼。
  进入实验室,张凯和李建顿时好奇地左摸摸右看看,满脸怀恋。
  距离上次他们在实验室里研究,还是上个学期,离现在都过去几个月了。
  “先过来开个小会。”李暮看了一眼四人。
  徐青进实验室是家常便饭的事,所以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而米巧倒是左右看了看,不过很快露出失望之色。
  几人听到李暮的话,走到一旁实验室里单独开辟的小房间里坐下。
  他先开口道:“说说想法吧。”
  张凯李建闻言,顿时像是上课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一样,深深地低下头。
  这才过去三天,他们找人都废了不少功夫,哪有什么想法。
  让李暮意外的事,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不怎么爱说话的米兰:
  “这里的实验器材不够,不只要实验材料,还要再进进一步的仪器,比如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仪,用于分析生命物质……”
  很难相信,米巧是怎么记住这么一长串的仪器材料。
  那些名字,李暮听都没有听过。
  张凯和李建更是目瞪口呆。
  “这些仪器,伱们农学院有吗?我看这部分的研究,可以放在你们农学院进行。”李暮听完之后,忍不住道。
  早知道要这么多仪器,还不如去农学院那边。
  虽然麻烦一点,但找何白衣的话,他应该也不会拒绝。
  “有是有,不过我也只看过几次……”米巧道。
  这种情况在大学里很正常。
  实验室的精密仪器那都是国内生产不出来的,是短时间内的不可再生资源。
  她的父母虽然是农学院的教授,让她看可以,用是绝对不行的。
  除了必要的教学,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
  “没事,我可以去沟通。”李暮直接道。
  有就行,去找何白衣帮忙,总比让钱树言去找方便。
  “啊?”米巧露出惊讶地表情,一个京工院的学生,大包大揽地说让她用那些精密仪器,未免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放心吧,他可以的。”徐青在一旁直接道。
  也只有她才清楚,看似还只是一个大二学生的李暮,早就做出了许多震惊全国的成果,甚至得到上级领导的看重。
  这样的分量,只是用一个实验室,哪怕是五道口技术学院的院长都不会拒绝。
  说不定还要想办法挖挖墙角,把李暮拐去他们那边读研究生。
  “好。”米巧这才点点头。
  徐青继续话题:
  “现在的蚊香,主要成分是‘有机磷类’,也就是含有碳-磷键的有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毒性和污染性都比较强,对人体都有不小的损害。”
  “这种化合物常用于农药当中,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1605杀虫剂。”
  “如果我们要研究改良蚊香,那么可以从怎么降低他的毒性和污染性切入。”
  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她对这些知识信手拈来。
  “那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做出一种具有高效、光谱、低毒和能生物降解等特点的杀虫剂呢?”李暮笑了笑道。
  他话刚刚说完,徐青就直接道:“不可能,如果有,国外早就做出来了,何必等到我们来做。”
  “是啊,如果直接研究一种新的杀虫剂,那还能叫改良吗?”张凯也不由问道。
  剩下的李建虽然没说话,不过表情明显是再说:“俺也一样。”
  李暮笑了笑道:“国外不是没有,只是还没用应用到农业上。”
  “在49年,m帝的m.s谢科特就合成了第一个商品化的类似物丙烯菊酯,后面又陆陆续续合成了一些类似的化合物。”
  听到这里,米巧忽然道:“我知道,我爸爸提到过这种化合物,但它和天然除虫菊酯一样在光照下易分解失效,只能在室内条件下防止害虫。”
  “你既然清楚,那么就好办了。”李暮笑了笑,确实好办。
  米巧知道得越清楚,他越好借她的手把拟除虫菊酯搞出来。
  “只要我们解决他的缺点,它不就是最好的农药吗?”李暮笑道。
  “这……”张凯张了张口,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不是只打算改良蚊香嘛,怎么突然好像变成搞农药了?
  良久之后,徐青第一个开口道:“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反正就算不成功,再回来继续研究有机磷也行。”“可万一成功了呢?”
  她的话就像是具有某种魔力,让张凯和李建都不由心潮澎湃起来。
  决定了研究方向之后,李暮五人这个临时的实验小组很快行动起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从除虫菊干中提取出除虫菊素。
  李暮并没有着急离开。
  从天然除虫菊素,到拟除虫菊酯之间,并不是一个跳跃式的进步。
  至少现在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合成出丙烯菊酯。
  别看国外49年就搞了出来,但是国内在这方面,还真是一片空白。
  推出第一个自主研发的丙烯菊酯产品的时间,还要等到93年。
  ……
  钱树言的速度相当之快,第二天就把他们需要的实验材料都准备齐全,然后送到了实验室。
  李暮本来准备今天找借口回趟家,结果刚出门就看到徐青四人走过来,只能继续陪他们前往实验室。
  昨天他们做的理论研究,现在要做的,就是实验,再实验。
  张凯和李建面对看不懂的化学式,急得抓耳挠腮,可看着认真实验的李暮三人,也只能沉下心,继续研究。
  结果毫无疑问地是失败。
  一天的实验下来,众人累得精疲力尽。
  李暮和徐青有丰富的实验室经验,米巧常常看父母做实验,都知道这是常态,自然不会气馁。
  可张凯和李建,就有点气馁了。
  以前他们跟着李暮改良手电钻和白炽灯的时候,也没觉得那么难啊!
  “你要不想以前一样,给我们个思路?”张凯终于忍不住向李暮道。
  李暮无语:“哪有那么简单,这可不像手电钻和白炽灯,需要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变化。”
  “而且就算了解了,也需要不断的实验才能做出来,想要一步登天,没有任何可能。”
  他不打算那么快就将资料拿出来。
  除了越往后拖,风险越低之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纠正张凯和李建两人的“恶习”。
  之前搞手电钻和白炽灯,成功得太容易了,不免会产生一种,实验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这种态度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好吧,那我们继续努力!”听到李暮这么说,张凯和李建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快又投入到实验当中。
  不过李暮却是不打算陪他们了。
  好不容易周末,就算时间晚了点,他还是要回家一趟的,讲真,他对现在的家人是真的逐渐有了亲切感,时间久了不见,还真有点想念!
  而徐青和米巧,明天学校也还有课,只能放学后再过来。
  “走了。”收拾了一下东西,和张凯李建打完招呼后,李暮、徐青和米巧三人走出实验室,各回各家。
  巧的是,李暮和徐青家的方向竟然顺路。
  ……
  骑着自行车,两人一前一后穿过京都的街头。
  到了一个路口的时候,李暮往边上一拐,在供销社门口停下。
  看着长长的队伍,肉应该还没有卖完。
  把车停好,他正想去排队,后面又响起一道刹车的声音。
  “你也要买肉?”李暮回头一看,是徐青。
  徐青无语道:“不是,我想问你关于丙烯菊酯的事情,你跑那么快干什么?”
  她在后面追了半天,李暮骑得那叫一个快,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啊,这样啊,不好意思,那正好,边排队边说吧。”李暮看了看长长的队伍,少说得排个半小时。
  与其干等着,不如和徐青交流交流。
  两人先在队伍后面排好,随后徐青就迫不及待道:“我看你在实验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欲言又止,是不是藏着东西没说?”
  “以你的水平,就算没那么快就找到丙烯菊酯的研究思路,也不至于一天下来什么都没进展才对。”
  她可是清楚的知道,李暮曾经是搞出过光刻胶,化学方面的能力,绝对在她之上。
  理论上的天赋,更是得到一众专家教授的交口称赞。
  “咳咳。”李暮尴尬地咳了两声,扮得不太像猪,竟然被识破了。
  心态上还是没转变过来,他现在可是“专家”!
  李暮解释道:
  “张凯和李建之前和我一起搞双向手电钻和白炽灯,有点飘飘然了,你知道,这对他们将来不是好事。”
  “当然,我没说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先让他经过实验检验,再拿出来讨论,免得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徐青双手抱胸道:“他们没有在实验室里待过,你这么做我可以理解,不过我,你就不用瞒了吧?”
  看着她的样子,不问清楚是不会罢休。
  李暮想了想,觉得先透露给她应该也无妨,大不了在里面加入一些干扰项:
  “丙烯菊酯的制作,我认为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皂化、酸化和酯化。”
  “首先菊酸乙酯、碱液和乙醇加热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回收乙醇,用酸进行酸化、溶液萃取、脱去溶剂,就能得到菊酸。”
  “再将菊酸用三氯化磷、光气进行酰氯化……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脱溶,就能得到丙烯菊酯。”
  李暮说得并不快,各种听不懂的名词,让前后排队的人们纷纷侧目。
  不过一看到两人胸口的校徽,顿时了然。
  大学生嘛,就是厉害!
  徐青也其实也有点听不懂,她好像就听见个菊酸乙酯,然后忽然就得到丙烯菊酯了。
  “你先等等,这些个步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她询问道。
  李暮笑了笑:“很简单,理论推导。”
  “但光有理论不够,还需要实验,比如加热搅拌要多少时间,怎么进行溶液萃取,光气的酰氯化又该需要什么条件,都是我用理论推导不出来的。”
  头顶着超级天才的桂冠,他现在到不必像以前一样小心翼翼。
  “你再说一遍,我记下来。”徐青果断从挎包里拿出笔记,然后把李暮复述的实验原理都记了下来。
  记完之后,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队伍,向着京工院的方向而去。
  看那样子,估计是打算连夜进行实验验证。
  ……
  很快,队伍就排到了李暮,他拿出肉票:“同志,三斤猪肉,两斤鸡肉,要那几个鸡腿的部分!”
  “您拿好。”售货员动作麻利地绑好猪肉和鸡肉,递给李暮。
  在周围人羡慕的眼神中,他将沉甸甸的一大包肉在自行车后座放下,然后慢悠悠地骑回了家。
  感谢书友“改名一次一万”打赏1600点币
  感谢书友“战地幽灵”打赏100点币
  同时感谢所有投月票、推荐票,支持本书的专员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