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111.第111章 程控数字交换!
  第111章 程控数字交换!
  重复讨论几次过后,众人还是没能定下该不该研究适用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新型光刻机。
  李暮本来已经准备下去,听到这里,脚步又不由得停了下来。
  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楚地知道,想要做出比接触式光刻机更加先进的光刻机,m帝了近30年的功夫。
  而国内,研究接触式光刻机都了很多年,65年的时候才研制成功。
  这么长的时间,对于芯片工业化来说并不是好事。
  如果他不说话,那么国内可能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一项长期的,看不到回报的研究当中。
  ……
  王绶觉见到会议室内争吵不休,知道这事情恐怕一时也讨论不出个结果,便准备先散会再议。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目露沉思的李暮,于是问道:“李暮,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会议室里嗡嗡的讨论声忽然安静了下来,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李暮。
  差点忘了,他们还有个天才没开口呢!
  “王所长,我个人认为,现在做光刻机的工业化是没有必要的事。”李暮沉声道。
  他这话刚刚说完,底下的众人就忍不住一阵哗然。
  李暮不等所有人质疑,紧接着开口道:“光刻机对芯片工业化有加成,这是好事。”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做不出光刻机,就不去实现芯片工业化。”
  “其实光刻机的原理就那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些在工厂里工作多年的老师傅,让他们手工打造,先做出少量的光刻机,去满足芯片工业化的需要。”
  “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加工机床的精度更高了,我们再去讨论量产的问题,大家觉得如何?”
  听完李暮的话后,会议室你的众人顿时陷入沉默。
  但很快,他们就交头接耳起来:“可是纯手工制作,成本太高了。”
  “尤其是生产的越少,成本就越多。”
  “这生产下去,吃亏的可就是国家了!”
  ……
  “成本的问题,大家可以不用考虑,我有办法。”听到下面的交谈过后,李暮立刻道。
  王绶觉闻言顿时好奇道:“你有什么办法?”
  “创汇!”李暮反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然后回头道:
  “我们的技术既然处在世界第一,相信会有许多国家都想买回去研究。”
  “咱们把芯片卖给他们,不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钱,然后用于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吗?”
  这个主意让不少人眼睛一亮。
  国内一直以来的研究条件都不太好,除了人才紧缺之外,实验设备和仪器同样紧缺。
  很亏就有人问道:“这样做的话,会不会有暴露我们的技术的风险?”
  “咱们可不能为了一点钱,把国家的重要技术交出去。”
  “不是交,而是卖。”李暮笑了笑,才继续道:
  “至于技术被盗用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防盗保护即可。”
  “而且诸位专家教授,我们的研究会不断地向前,抱着这一点成就裹足不前并非好事。”
  会议室内随着他的话安静下来,甚至变得有点鸦雀无声。
  有人想要反驳,可一想到李暮才是整个芯片工业化过程中的最大功臣,他们也没了脾气。
  ……
  会议在众专家的沉默中结束。
  王绶觉基本肯定了李暮的想法,先用实验室方式进行光刻机少量生产。
  不过对于要不要把芯片拿出去卖给国外这件事,他拿不了主意,国科院的院长郭默也拿不了主意,只能先上报上去。
  李暮本来想在所里的食堂吃完饭才走没想到刚刚吃完,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许久不见的黄坤穿着一身灰色衣,小跑两步走过来道:“李暮,所长他们让我来找伱过去。”
  “找我,还是光刻机的事吗?”李暮抬起头问道。
  黄坤笑了笑道:“不是,上次你不是和我说过移动通信设备的事情嘛。”
  “我回头整理了一下,就写了草案给所长,他说可以搞一搞。”
  “这不是趁着这次机会,想找你商量商量。”
  李暮闻言愣了愣,才想起来这件事。
  当初只不过是想铺垫铺垫,没想到这么快就引起了王绶觉的注意力。
  ……
  两人来到王绶觉的办公室。
  一推门,里面除了王绶觉之外,还坐着一个李暮不太熟悉的中年男人,留着一字胡,浓眉大眼,目光炯炯。
  见到他们,男人当即站起来道:“你就是李暮吧,久仰了,我是五道口技术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的教授,马卫国!”
  一个年级在四五十岁的教授,对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说久仰,怎么听怎么都让人觉得违和。
  但放在李暮身上,又让王绶觉和黄坤都觉得十分合理。
  “马教授,您过客气了,我可当不起久仰二字。”李暮连忙道。
  “哈哈,谦虚了。”马卫国哈哈一笑,然后道:“听黄坤说,你之前提出过移动电话的设想,能不能详细和我说说?”
  “只不过是我的一时畅想而已。”李暮没有立刻抛出东西,习惯性地谦虚了下。
  闻言,马卫国的眼中顿时露出几分失望之色。
  一旁刚刚泡来两杯茶的王绶觉闻言,顿时笑道:“你这个畅想,每次都对我们的研究有指导性作用,可不是一般的畅想啊!”
  “哦,那你可一定要说说了。”马卫国顿时又露出好奇的眼神。
  他不清楚李暮的习惯,差点还真以为只是单纯的想法。
  黄坤笑着开口道:“就说说吧,像上次那样就行。”
  面对着屋内三人期待的目光,李暮微微颔首,道:“马教授您不辞辛苦专程上门,我自然不能怠慢。”
  “但我的专业知识毕竟不够充实,如果有错的地方,还请您指正。”
  先铺垫了一下,他才继续道:
  “马教授,您应该知道m帝在19世纪末发明的电话交换机吧?”
  “他经历过三个阶段,人工电话交换、机械式电话和电子交换。”
  “在去年,咱们蜀川的成电工院的幺零二教研组,采用时间分隔的方式,试制出了100电子交换机。”
  “在这方面,我们国内其实并不落后国外多少,甚至某些部分还有所超越。”
  “但现在,基于芯片研制的成功,我认为交换机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程控数字交换!”
  ……听完李暮的讲述后,马卫国陷入沉默当中。
  如果一开始,李暮直接说移动通信,他吃惊之外,难免还会有几分狐疑。
  毕竟半导体搞得好,不代表在通信技术上面也搞得好。
  可李暮先从交换机开始讲起,并且说随着芯片的出现,交换机将会再迎来一次革新,他就不由得重视起来。
  他开口道:“那你觉得,这个程控数字交换机,比之前的电子交换机,能有什么进步?”
  “初步预计,程控数字交换的门数,能达到512门。”李暮直接道。
  这个答案让马卫国,惊得忍不住从椅子上忽然站了起来。
  门数,是指交换机的最大容量,也是其支持的最大并发呼叫数和最大用户数。
  512门,也就意味着能支持48个用户同时通话。
  李暮看着站起来的马卫国,并未惊讶,毕竟程控数字交换机,本来就是m帝4年后的产物。
  至于夏国,82年才有,还不是自己研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依赖着进口。
  他继续道:“而且我之所以把它叫做程控,是因为它不采用有旧有的‘空分’技术。”
  “在利用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实现时分数字式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空分打电话时要占用一对线路,并且要占用一个空间位置,直到打完电话为止的问题。”
  说到这里,李暮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不过这已经够了。
  马卫国脸上浮现出振奋的神色,道:“好,好,太好了,如果这个技术能够成功,那么我们全国的通讯发展,将实现一次巨大的飞跃。”
  “王所长,你们所里可真是能人辈出,叫人好生羡慕啊!”
  一旁听了半天的黄坤环顾左右,对李暮揶揄道:“看看,看看,这就是咱们李暮同学的一时畅想!”
  “别人的畅想就真的是乱想,人李暮的畅想,那就是照着做,真能做出的畅想!”
  此言一出,众人一阵莞尔,看李暮的眼神满满都是欣赏,惊叹。
  黄坤接着感叹道:“上次听你说还只是个空泛的概念,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有可以落实的原理了!”
  “天赋才情,真就是我见过最好的!”
  “您过奖了,不过是大胆地设想而已,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都是空谈。”李暮赶紧摆手,心中汗颜。
  毕竟不是自己亲自研发的,身为抄袭者,面对这种夸奖,总会有点不自在。
  但他说是这么说,在场的三人却笑而不语。
  真要没点东西,敢直接否定现在国内刚刚研究出来的电子交换机?
  马卫国心中激动之下,忍不住邀请道:“李暮,你愿意加入我们五道口技术学院的教研组吗?”
  “你是程控交换技术概念的提出者,我相信,只有你才能实现这项技术!”
  他的目光诚恳至极,显然是真心邀请。
  而且估计只要李暮答应,去了就会围绕他组建研究团队,以他为绝对核心展开研究。
  这可把王绶觉吓了一跳,他刚刚就是怕马卫国抢人,才没开口解释李暮不是半导体研究所的人。
  李暮看着马卫国和王绶觉的反应,微微沉吟。
  好不容易才在京工院和半导体研究所站稳脚跟,他除非昏了头,才会去五道口技术学院。
  “我当然是愿意的。”李暮先是点点头,惊得王绶觉面色都白了白,然后才慢悠悠地道:“不过暂时我不打算加入你们的教研组。”
  马卫国闻言顿时奇怪道:“这又是为什么?”
  “你对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有这么超前的理解,难道不想实现它吗?”
  “想当然是想。”李暮笑了笑,又摇摇头道:“但我说过,程控数字交换机是基于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技术。”
  “现在芯片发展才刚刚起步,想要实现这一点,还是有难度的。”
  “原来如此,是我考虑不周了。”马卫国这时才冷静下来,望了一眼王绶觉,见他“恨恨”地看着自己,心下也是了然:
  “既然现在技术还不成熟,那么我也不强求。”
  “不过我们五道口技术学院还是会成立教研组研究这个方向,如果有问题的话,希望到时候你能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当,交流倒是可以。”李暮笑道。
  随后,马卫国又好一顿赞誉了李暮一番,才在王绶觉微微发黑的脸色下离去。
  ……
  送走马卫国,王绶觉立刻就忍不住道:“李暮,你研究程控数字交换机我没意见,但半导体才是这一切的基础,你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他这副样子,看得李暮不由一乐。
  “王所长,您就放心吧,我清楚着呢。”他点点头,又道:“不过我觉得,我们半导体研究所,也可以成立一个芯片应用方面的研究小组。”
  “如果能把程控数字交换机研究出来,也是一个赚取外汇的好东西。”
  “先进的通讯技术,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会拒绝。”
  闻言,王绶觉不禁哑然失笑,道:“国家又不是没有资金给我们,你怎么一门心思地想赚外汇呢?”
  他倒是不觉得李暮是贪财,这钱就算赚来了,也是要上交给国家的,研究所可能能留点,但绝不会给个人。
  李暮道:“国家给的是一回事,咱们赚的又是一回事。”
  “而且科研本来就是个无底洞,现在国家那么多领域都要研究,所需要的经费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咱们把芯片,落后技术的光刻机卖出去,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经费问题,还可以帮助其他兄弟单位,何乐而不为呢?”
  这话让王绶觉陷入沉思,但他依旧有着顾虑:“李暮,你想得很好,但考虑得还是不够全面。”
  “om国家为什么封锁我们,不就是怕我们学会他们的科学技术,然后超过他们吗?”
  “咱们国家好不容易有了点先进的东西,要是又被他们学去……”
  他没有讲话说完,不过意思已然不言而喻。
  说白了,穷怕了,好不容易拿到点宝贝,舍不得啊!
  “那如果我们能够一直把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呢?”李暮心中冒出一个念头,不过还是忍住了没有说出去。
  沉默片刻,李暮道:
  “王所长,您放心吧,以后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超越他们,到时候,就不会有这个担心了。”
  有阿斯克的帮助,至少在他的有生之年,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在科研这一块猛得过夏国。
  虽然夏国前世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已经快得堪称奇迹,但有他在,会为这个奇迹,再加上一个火箭助推装置。
  “哈哈,好,那我等着那一天。”王绶觉哈哈大笑道。
  综合了一下专员们的意见。
  那就晚上更一章,早上再更一章,从明天开始!
  (本章完)